25個英文時裝名詞文化考
DANDY
[?d?ndi]
紈絝公子
英國詩人Byron、法國作家Charles Baudelaire、英國貴族Brummell都是早期Dandy風格的典型代表,他們將浪漫主義時期的西裝三件套以混搭的方式來穿著,造就出雅痞的雛形。直至20世紀初,Oscar Wilde將Dandy風格發揚光大,除了一身考究的定製西裝外,用巧妙而大膽的顏色搭配裝點每一處細節。
JAZZ
[d??z]
爵士時代
Scott Fitzgerald筆下的20年代,人們崇尚享樂,紙醉金迷,這是一個短暫歡愉的美好時期,並稱作「爵士時代」。當時的美國總統John Calvin Coolidge信奉「無為而治」形成自上而下的風流。「Coolidge效應」也引領權貴階層將雙排扣西裝、軟呢帽、高爾夫球套裝向大眾普及。溫莎公爵的燈籠褲搭配菱格花紋襪紅極一時,好萊塢男星Rudolph Valentino的油頭背發以及Art Deco裝飾風格也都成為「爵士時代」的經典。
MILITARY
[?m?l?teri]
軍事風格
30年代百老匯明星的穿著成為彼時男裝主流,先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物資缺乏,直至40年代都為較保守的基本款式。但德國戎裝、美國陸戰隊制服以及空軍MA 1夾克的軍裝元素掀起新一輪的男性風尚。戰後經濟復甦,隨處可見高腰背帶闊腿褲與軍隊襯衫的搭配招搖過市。時至今日,軍事風格仍舊是譬如Burberry、Balmain等老牌時裝屋的代表元素,出現在每一季伸展台上。
TEDDY
[ted]
無賴青年
戰後的次文化最先在倫敦興起,深受美國電影Blackboard Jungle影響的英國年輕人將華貴天鵝絨材質的西裝搭配煙囪褲,並捲起褲腳露出彩色襪子穿著brogues愛爾蘭粗革皮鞋,美其名曰向愛德華時期致敬,實則叛逆十足。1953年,《每日郵報》的新聞標題把「愛德華式」用昵稱簡稱為「Teddy」,Teddy Boys這個名號就這樣誕生了。
FIFTIES
["f?ft?z]
五零年代
50年代是時裝界的分水嶺,一切高級昂貴的服飾適時而生,雙排扣西裝的時代結束了,連同消失的還有墊肩,男士經典三件套回歸,搭配窄沿帽,口袋巾、領帶、手杖,一派優雅風韻的紳士做派,這也造就出典型的五零年代風格。在一眾50年代誕生的時裝icon中,貓王Elvis Presley有著不可複製的形象。
GREASER
["gri:z?]
油脂族
Greaser起源於50年代美國南部和東北部的街頭,Greaser這個名字也源自他們塗抹了大量髮膠甚至是凡士林的鴨尾髮型。一絲不苟的髮型色往往搭配白色或黑色短Tee,外罩一件黑色機車皮夾克,下穿Levi"s501或505,腳踏一雙黑色摩托靴。再形象一點,《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造型就堪稱中國版的油脂族。
IVY
[?a?vi]
學院派
IVY即常春藤聯盟,是美國東北部八所老牌頂尖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這些高校男生的代表著裝便是短款西裝(Sack Suit)、棒球夾克、燈芯絨或卡其褲以及樂福鞋(Penny Loafers),他們獨特的衣著風格被稱之為「常春藤風格」, Ivy Style被視為優質貴族學院派著裝的象徵,也是歐美古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MODS
[m?d]
摩斯族
從英倫三島紅遍全美的The Beatles樂隊也引領了細腿褲、窄版領帶與切爾西短靴的摩登潮流,Mods便是Modernism的簡稱。摩斯族是一群對時尚著迷,崇拜個人享樂主義、有著時髦態度的年輕人,是新生代的象徵。
SURFER
[?s?:rf?r]
衝浪少年
衝浪者風格在1966年的衝浪運動紀錄片The Endless Summer中可見一斑,不等同於不起眼的百慕大短褲與標誌性的熒光色T恤,夏威夷衫、沙灘涼鞋以及各種標語印花針織衛衣都是衝浪少年的基本裝備。
SKINHEADS
[s"k?nhedz]
光頭黨
從「粗魯小子」與工人階級中誕生出的Skinhead屬於戰後衍生出的亞文化,除了標誌性的光頭造型與紋身外,也融入了軍事風格,譬如改良版MA 1空軍夾克或海軍740棉質大衣搭配挽腿背帶褲亦或水洗牛仔褲,Dr.Martens 1460及Monkey Boots更是Skinhead造型的靈魂元素。
HIPPIE
[?h?pi]
嬉皮士
早期Hippie的意識與價值觀來源於「垮掉的一代」,這些漫無目的的美國青年們通過傾聽迷幻搖滾,開放了性意識,以及使用天然及人工制幻藥劑來尋求探索「人生的真正目的」。在Hippie一些並不成文的規矩中,其中有一條就是,他們從不剃去頭髮,甚至「美髯公」也司空見慣。在穿著上,他們則主張五彩斑斕,那些看起來具有迷幻效果的圖案更是他們的心頭好,因此扎染織物和彩虹色廣受嬉皮士們歡迎。
GLAM
[ɡ"l?m]
華麗搖滾
華麗搖滾是硬搖滾的一個分支,特點是性別模糊的裝扮,華麗戲劇化的颱風和頹廢慵懶的音樂風格。70年代的英國,誕生出眾多Glam音樂人,QUEEN,David Bowie和 Roxy Music的經典華麗造型都是彼時最好的印記。電影《天鵝絨金礦》則完整還原了那個最「紫醉金迷」的美好時代。
PUNK
[p??k]
朋克搖滾
Punk除了是一種反叛的情緒宣洩搖滾音樂風格外,還要歸功於Vivienne Westwood將其作為一種服裝風格搬至時裝伸展台。故意破舊的衣服、綴滿鉚釘的裝飾、雞冠頭和穿孔文化都被同是Westwood捧出的Sex Pistols真實地將Punk的離經叛道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或許就是Punk的哲學意義——英國評論家Jon Savage所說的:「歷史是由那些說『不』的人締造的。」
PREPPY
["prep?]
預科生風格
Preppy是指預備學校的學生,也就是預科生,相較於60年代的IVY多了反叛與頹廢,也更加年輕,但依舊離不開保守主義和WASP群體,Tommy Hilfiger和Ralph Lauren都是典型美式Preppy風格。
HIP-HOP
["h?ph"?p]
嘻哈街頭
Hip-hop起源於70年代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黑人文化——街舞的形式,說唱中的俚語和髒話,超大尺碼是經典代表,較大的T恤以讓小孩不太快淘汰衣物,這都和其貧窮的狀態有關。在「衣如其人」的社會觀念下,紀錄片Fresh Dressed道出了Hip-hop時裝風格的演變,黑人時尚也有著獨樹一幟的影響力。
FRENCH
[frent?]
法式風格
條紋衫是法式軟優雅的穿搭精髓,條紋衫學名為「不列顛條紋」(breton stripes)上衣,是布列塔尼半島的法國海軍制服,也被稱作被稱作「海魂衫」、「水手衫」、直到今天,它仍是我們衣櫥里一件穿不厭的must-have。
METROSEXUAL
[?metr??sek?u?l]
都會美男
1994年,英國記者Mark Simpson在《獨立報》上刊登的一篇名為Here Come The Mirror Men的文章中首次提及Metrosexual,他們是典型的中產階級都會男青年。Metrosexual專指生活在大都市中,20歲到40歲左右,有錢且熱衷時尚與漂亮,甚至具有女性化特徵的體面男士。在當時,只有在時尚雜誌或部分時裝品牌的廣告中才會出現如此的男性身影,如今,Metrosexual卻越來越深入到都市男人的群體當中。David Beckham、Brad Pitt、Jude Law都是典型的Metrosexual男。
AMEKAJI
[?meka: d?i]
阿美咔嘰
從1988年開始,日本的潮流文化進入了復古周期(BUMU),直至90年代初期,日本原色牛所帶來的相關產品進入黃金時期,並逐漸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美國復古文化——阿美咔嘰。整個90年代,American Casual都是男裝主流,其中包含了Work Wear、Military、Biker、IVY、Outdoor、Native American、Western等多種支線風格形式。
GRUNGE
[gr?nd?]
臟搖滾
Grunge風格來自90年代Nirvana和樂隊主唱Kurt Cobain,以及Sonic Youth和L7。這種風格將朋客美學與典型戶外服裝、法蘭絨格紋襯衫混搭起來,在諸如Calvin Klein和Marc Jacobs大肆推廣後,馬上進入到時尚主流。Grunge風格並不是從營造迷人時尚的嘗試意識中發展起來的,而是起源於當時二手服飾商店中的便宜服裝,著重考慮服裝的實穿性和舒適度。
SKATER
[?ske?t?(r)]
滑板少年
Skater Boy風格盛行於90年代西海岸,並融合了Punk和Hip-hop元素,出現在街頭滑板者與塗鴉者之中,緊身牛仔褲或寬鬆衛褲都要低至臀圍線以下露出Boxer內褲,搭配寬鬆的棉Tee或是連帽套頭衫,再登上一雙Vans的old skool系列滑板鞋才最正宗。
GEEK
[gi:k]
奇客男
Geek的概念來自90年代中期的電腦發燒友,隨著互聯網崛起壯大,科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形象過時、性格古怪的IT職員逐漸變得時尚化,黑色框架眼鏡、格紋襯衫、開衫毛衣和馬甲,還有文化衫成為一眾Geek男的招牌形象。
UNISEX
[?ju:n?seks]
雌雄同體
早在1966年,由Yves Saint Laurent創造的吸煙裝混淆了性別,讓Unisex開始嶄露頭角。當新世紀Hedi Slimane執掌下的Dior Homme開創了纖細的男裝新紀元,同期Raf Simons宣揚的「第四性」——屬於青少年的,因未發育而與男性、女性乃至同性戀區分開來的第四種性別,女裝男穿的中性風潮才開始正式席捲男裝趨勢。
MINIMALIST
[?m?n?m?l?st]
極簡主義
進入21世紀,男裝出現前所未有的變革,科技的發展使得面料更加多元輕薄,設計上也摒棄裝飾元素,提倡舒適、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一切由繁變簡,「少即是多」的極簡主義成為矢志不渝的時裝真理。
HI-END
[ha?:end]
高級街頭
Riccardo Tisci無疑是新世代推動高級街頭時裝的功臣,在Givenchy 2010秋冬男裝秀場出現的leggings及宗教元素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出一大批融合了運動、暗黑風格諸如Rick Owens、KTZ、Damir Doma的時裝品牌,看似普通的年輕街頭流行款式,卻做工精細考究,價格不菲。
NORMCORE
[?n?:mlk?:(r)]
平庸派
經歷了眾多風格興起與顛覆,新世代的時尚需求也不再是追求名牌和嘩眾取寵,一切返璞歸真。當Normcore首次出現在《紐約時報》2014年2月的一篇文章中,在趨勢預測公司K-Hole的推動下成為2014年最熱時尚風格。通身低飽和度的單色系沒有任何裝飾,有著90年代極簡主義的舒適性,正如取自normal和hardcore之意,要穿最基本款的服裝,做最基本的搭配。
推薦閱讀:
※素描中如何排線重要嗎?
※如何評價劉若英?
※一戳就破的香港「制度自信」:老千傳統與綁票文化
※古代八拜之交拜的是八種交情,你知道幾種?
※有哪些被誤解的成語 諺語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