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夏、金的天文學
遼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其天文學也有兩個主要的分支,一是以曆法服務於政權,一是觀天象以占吉凶。遼有歷之始即採用中原曆法,此即天祿元年(947)至統和十二年(994)行用的後晉馬重績所編《調元歷》。《調元歷》是五代時期較好的曆法,但在後晉只行用了5年,而在遼卻行用了48年。該歷不設上元,以雨水正月中氣為氣首。它的基礎是《宣明歷》和《崇玄歷》,馬重績稱:「以宣明之氣朔合崇元之五星,二歷相參,然後符合。」①遼聖宗統和十三年(995)又頒用可汗州刺史賈俊所進《大明曆》。有些學者認為其法取自祖沖之。這一時期遼、宋曆日有所不同,如葉夢得《石林燕語》、張邦基《墨庄漫錄》等均記載,蘇頌使遼時曾發現宋、遼冬至日先後相差一日。遼《大明曆》本文已失傳,其內容尚有待於研究。《遼史·曆象志》所載,系全文照錄《宋書》上的祖沖之《大明曆》,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 遼很重視天象,有些天象記事今日看來也很有意義。例如《契丹國志》記載遼天祚帝天慶八年(1118)正月,「是夕,有赤氣若火光自東起,往來紛亂,移時而散。」這是與太陽活動關係密切的極光現象,其描述是很生動形象的。1971年在河北宣化發掘一座遼墓,發現該墓室頂部有一幅彩繪星圖,星圖直徑2.17米中央為天極,嵌有直徑35厘米的銅鏡一面,鏡周彩繪蓮花,蓮花外為日、月、五星及北斗,再外為二十八宿,最外圈繪有黃道十二宮①。黃道十二宮是來自西域的天文內容,但雙子座、室女座圖形上的人物又著遼服,顯示了遼代特點;蓮花是佛教裝飾;而二十八宿則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以天極為中心的蓋圖法也是中原傳統,因此這是一幅具有多民族色彩的星圖。此外,黃道十二宮的名稱早已傳入我國,但在星圖中表現出來,據今所知也以這幅星圖為最早。 西夏為党項族所建的政權。夏景宗李元昊之父西平王李德明曾向宋請歷,宋真宗將《儀天曆》賜頒西夏,至元昊又受賜《崇天曆》,可見漢歷對西夏有深遠影響。西夏仿宋制建有司天監,並頒行過自製曆法。《西夏書事》載:「曩霄(元昊)稱帝,自為曆日行於國中」,可能是參照漢歷專門編製的西夏曆法。另外,西夏文書、碑文中常有兩種紀年:十二生肖紀年和藏曆紀年,如有「陽火猴年」的碑刻,因此當時西夏境內可能也有藏曆流行,這反映出吐蕃文化在西夏的影響。隨著佛教的傳播,外來天文知識在西夏也有出現,如西夏字典《蕃漢合時掌中珠》中有黃道十二宮名稱,這是來自西域的知識,當然也可能是由中原輾轉傳入的。
《西夏書事》中還載有不少天象記事,但多用於星占。如1030年「火星入南斗,天子下堂走」。崇宗天儀治平三年(1088)「太白晝見,司天言:不利用兵,梁乙逋不聽」。崇宗永安二年(1098)「月犯東井,犯西肩北第二星,太史奏:主兵喪,梁氏不省」等。這些天象觀測內容與星占方法,明顯地來自內地。 金在曆法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天會十五年(1137)金頒用司天楊級所造《大明曆》,「然其所本,不能詳究」①,也有人認為,此歷依據的是宋代的《紀元歷》,經金司天監官員增改而成。後來由於日食預報屢屢不驗,詔命司天監趙知微重修《大明曆》,大定二十一年(1181)歷成。這時翰林應奉耶律履也造了一部曆法,稱《乙未歷》。經過當年十一月望月食的檢驗,證明趙知微歷優於耶律履歷和當時行用的楊級歷,於是得以頒用。重修《大明曆》雖然仍以《大明曆》命名,內容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部曆法所用的基本數據相當精密,例如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9日,朔望月長度為29.53059日。此外,還創立了等間距三次差內插公式用於曆法計算等等。這些都反映出金代天文學家在吸收中原曆法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和發展。 金對天象的認識也如中原統治者,將天象作為與帝室政事相關的表象。《金史·天文志》稱:「金九主,莫賢於世宗,二十九年之間,猶日食者十有一,日珥虹貫者四五。然終金之世,慶雲環日者三,皆見於世宗之世。」把與太陽相關的現象與皇帝的賢明聯繫在一起。金記錄天象也頗詳,如《大金國志》記載金太祖天輔二年(1119):「北方有赤氣,大三四圍,長二三丈,索索如樹,西方有火五團,下行十餘丈,皆不至城滅。」這則極光記事使人有如目睹,對研究極光現象也是有價值的。 金對司天台的建設很重視。1126年底金人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將北宋靈台上的天文儀器掠往北方,後在金中都(今北京)建成規模龐大的司天台,所用儀器就是從汴京搬來的儀器。元初吳師道寫過一首《九月二十三日城外紀游》,詩中描述了當時金天文台(清台)遺址的情形:「故橋舊市不復識,只有積土高坡陀。城南靡靡度阡陌,疏柳掩映連枯荷。清台突兀出天半,金光耀日如新磨。璣衡遺制此其的,眾環倚值森交柯。細書深刻皇祐字,觀者嘆息爭摩挲。司天貴重幸不毀,回首荊棘悲銅駝……」。尚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年金司天台的規模及盛況。
① 王振擇:《中國最早的假天儀》,見王振擇《科技考古論叢》,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78—286頁。 ① 《新五代史·馬重績傳》。 ①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等:《河北宣化遼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1975年第8期。 ① 《金史·歷志》。
分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