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清朝十二王 睿親王多爾袞
三大功業:軍功、立儲、定國 多爾袞一生功高蓋世,歸納起來,主要有三件:第一件,早年出征,屢立戰功;第二件,妥善處理皇位之爭;第三件,入關攝政,奠定王朝基業。 第一件,早年出征,屢立戰功。多爾袞曾是努爾哈赤最鍾愛的兒子,他對多爾袞的愛,不是像對多鐸那樣的嬌寵溺愛,而是刻意的栽培和訓練。生母死時,多爾袞年僅15歲。父母早喪,對少年多爾袞是最大的不幸,這對他一生的成長和政治生涯,產生了深遠影響。 母親死去的第二年,多爾袞就隨其兄皇太極進軍蒙古察哈爾部。他首次躍馬張弓,披甲上陣,就表現出無比神武。皇太極賜給他「墨爾根戴青」(蒙古語,意為聰明的戰將)的美號。皇太極還當眾宣布:對那些不稱其美號仍稱其本名的人,「若是男人,則罰取插著弓箭的箭袋;若是女人,則要脫掉她穿的衣服」。這一年,多爾袞才16歲。 皇太極在位期間,多爾袞參加了幾乎所有的重大戰役,逐漸成為傑出的軍事統帥。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戰役中,他親自衝鋒陷陣,直抵大凌河城下,城上炮矢猛烈,後金軍多有傷亡。事後,皇太極怒責他的部下不加勸阻,說:「墨爾根戴青也衝鋒而入,倘有疏失,必將你等處以嚴刑,斷不寬容!」進攻錦州城,他又一馬當先,沖在前面。明將祖大壽的軍隊從錦州城頭向南發炮,洪承疇的軍隊則由南向北發炮,多爾袞受到夾擊,幾乎被擊斃。以後祖大壽投降,多爾袞向他談及當時的險狀,祖大壽惶恐不安地說:「果有此事?如炮火擊中大王坐騎,後果不堪想像!」多爾袞卻坦然說:「當時兩仇相敵,唯恐打不中啊。」 有幾件事,足以說明多爾袞的謀略和英武: 其一,明確提出對明「殘毀」戰略。多爾袞目光敏銳,很有戰略頭腦。天聰七年(1633),皇太極與諸貝勒、大臣商討進一步興國的大計,詢問他們征明及察哈爾、朝鮮,應該以何者為先?多爾袞力主以征明為先。他從動搖明統治根基,進而奪取全國政權的戰略目的出發,建議皇太極每年整頓兵馬,乘谷熟時深入明境,圍困燕京,截其援兵,殘毀其屯堡,消耗其國力。多爾袞的建策,符合後金的戰略目標,得到皇太極採納。因當時山海關外一帶地方尚為明朝重兵把守,於是八旗軍隊繞道蒙古地區,越過長城,多次深入明境,蹂躪土地人民,給明朝以沉重打擊。 其二,攻滅蒙古察哈爾部,獲傳國璽。早先,當後金征服與招撫蒙古各部時,惟獨強大的察哈爾部在林丹汗率領下,不肯降服,始終採取與後金對抗、周旋的態度。天聰八年,林丹汗出天花死在青海打草灘。皇太極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於天聰九年二月命多爾袞等率精兵萬人,前往黃河河套地區,招撫察哈爾部眾。此次進軍,進展順利,先後招降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晉、蘇泰福晉、林丹汗的兒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林丹汗曾得到元朝傳國玉璽,上有「制誥之寶」四字,多爾袞將玉璽呈獻給皇太極。因為這方玉璽象徵著「一統萬年之瑞」,皇太極受之大喜。第二年皇太極便改汗稱帝。多爾袞也因功晉封和碩睿親王,更加受到重用。 第二件,妥善處理皇位之爭。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極猝死,他生前未立嗣子,因此,在清皇室內部圍繞繼承者的人選,發生了尖銳、複雜的鬥爭。皇太極自領的兩黃旗大臣和多爾袞、多鐸自領的兩白旗大臣則是互不相讓,前者擁戴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後者擁戴多爾袞,事態發展到劍拔弩張的程度。 多爾袞雖覬覦皇位,但在關鍵時刻,還是不願看到清朝內部出現兵戎相見的局面。最後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為帝,由他和濟爾哈朗左右輔政,等福臨年長後,當即歸政。這個方案,打破了僵局,為雙方所接受。關於這一過程,前面已經提到,這裡不再重複。但這確是多爾袞其功至偉的一大功績。在清朝大舉入關的前夜,避免了因權力爭鬥導致的分裂,甚至流血,如果出現這種場面的話,那歷史的發展將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多爾袞顧全了大局,雖然沒有得到皇位,卻也不是這場爭鬥的失敗者,由於擁立6歲的福臨,一切實權掌握在他手中,很快成為清朝實際的最高統治者。同時,多爾袞在化解內部矛盾時所表現出的忍讓、智慧與靈活性,也使他在國中的威望冉冉上升。 第三件,入關攝政,奠定了大清王朝的基業。從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1644)清朝入關到順治七年(1650)福臨親政,這中間的7年,雄才大略的多爾袞實際掌握國家的軍政大權。在他的指揮下,清軍兵鋒所至,勢如破竹,迅速席捲了大半個中國。他攝政7年,主要有五大政績: (1)入主中原,定都北京。順治元年三月,李自成大順農民軍攻佔北京,明崇禎帝自縊。中原形勢突變,為清朝入關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同年四月清軍入山海關,擊潰李自成的二十餘萬大軍,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投降。五月初,多爾袞率大軍進入北京。多爾袞名聲大震,一時「關內關外,咸知有睿王一人」。 清軍入關,對於清朝應否建都北京,在滿洲貴族內部有嚴重分歧。多爾袞的同母兄八王阿濟格主張,將諸王留下來鎮守北京,大兵或者還守瀋陽,或者退保山海關,這樣可無後患。對於這樣一個直接關係到清朝命運的重大戰略問題,多爾袞態度非常堅定,他說:既得北京,當即遷都,以圖進取,統一中國。十月一日,福臨在北京宣布登基。清王朝把統治中心從關外轉移到關內,在統一全國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2)用兵南方,統一中原。清軍進入北京後,江南的明朝官僚扶植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朱由崧為了維護風雨飄搖中的小朝廷,派使臣北上北京,與清朝議和,以割地、納銀為條件,請求清軍不要南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多次入主中原,如北魏拓拔鮮卑族、遼契丹族、金女真族、西夏党項族、元蒙古族,其中除蒙古族實現了在中國的大一統並建立起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外,其他各少數民族政權都只擁有半壁江山,統治區域局限在長江或黃河、淮河以北,與南方的漢族政權對峙。南明的弘光政權提出分割而治,在歷史上有著充分的依據。多爾袞卻堅定表示,對「割地納銀」不感興趣,他在致史可法的書信中說:「今若擁號稱尊,便是天有二日,儼為勁敵。」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橫掃南疆,統一中國。不管多爾袞的主觀意願如何,他的堅定態度,使中國避免再一次出現南北分裂割據混戰的局面。 (3)免除三餉,興利除弊。明末統治者為了遼東用兵和鎮壓農民起義,實行三餉(即「遼餉」、「剿餉」和「練餉」)加派,大大超過正賦。三餉之外,還有各種私派,以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多爾袞進入北京後,宣布自順治元年起,凡正額以外,一切加派,盡行蠲(juān)免。這項措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並成為清朝統治者長期實行的「輕徭薄賦」政策的開端。 (4)依仿明制,重用漢人。多爾袞認為「古來定天下者,必以網羅賢才為要圖」,清朝入關,百廢待舉,非漢人不能治理中原地區。在國家的軍政大事上,他倚重漢官范文程、洪承疇、馮銓等人,在他們的謀划下,清朝制度基本沿用明朝。這也就是史家通常所說的「清承明制」。 此外,為了化解滿漢矛盾,多爾袞大力宣傳滿漢一體,鼓勵滿漢通婚。福臨選漢官女為六宮嬪妃,恪妃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灤州人,吏部侍郎石申的女兒,居永壽宮。在皇帝的表率下,鼓勵滿漢官民互相婚娶。滿漢矛盾的激化,歸根結底是因為滿族貴族對漢族實施的一系列民族壓迫政策,這不是僅憑鼓勵通婚就能夠緩和的。但多爾袞提出「滿漢一家」的思想,還是難能可貴的。 (5)平反冤獄,化解矛盾。努爾哈赤、皇太極統治時代,由於內部爭權奪勢,一些宗室貴族被囚禁、處死,子孫弟侄受到株連。幾十年中,積怨越來越深,渙散了皇族內部的凝聚力,削弱了統治效能。清朝定鼎北京後,國家百廢待興,迫切需要皇族成員的同心同德。多爾袞敢於平反父、兄鑄成的冤獄,通過起用被削爵者子孫並恢復其宗籍的辦法,化解固有矛盾。這是很需要一些魄力的。 在皇族內部,積怨最深的莫過於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兩家。從努爾哈赤殺死弟舒爾哈齊,到皇太極囚死其堂兄阿敏,在豆萁相煎的表象背後,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永久勝利。何況皇太極並沒就此罷休。崇德四年(1639),皇太極重提當年阿敏對己不敬、欲將本旗拉出分立的往事,下令削除阿敏第三子固爾瑪琿的爵位,黜去宗籍,同時被黜的還有他的弟弟恭阿。多爾袞攝政後,首先恢復了舒爾哈齊諸孫的宗籍。固爾瑪琿復封輔國公,因家貧又賞銀三千兩,晉爵固山貝子。弟恭阿封鎮國公。這為舒爾哈齊的平反開了一個好頭。順治十年(1653),舒爾哈齊在死後43年終於被重新恢復榮譽,追封和碩庄親王。 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被賜死後,子孫一蹶不振。崇德七年(1642),褚英的孫子杜爾祜、穆爾祜、特爾祜因「心懷怨望」的罪名,被皇太極革去公爵,黜宗室籍,幼子薩弼也受株連。多爾袞使杜爾祜兄弟重入宗籍,並恢復封爵。杜爾祜後晉封多羅貝勒,穆爾祜、特爾祜、薩弼晉固山貝子。 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的兒子瓦克達,因事被廢宗籍,多爾袞也恢復了他的宗籍。代善的孫子阿達禮因謀立多爾袞為帝被誅,其弟勒克德渾受到牽連,被削去宗籍,廢為庶人。多爾袞恢復了他的宗籍,封為貝勒。勒克德渾後以軍功晉封順承郡王,後世「世襲罔替」。 多爾袞攝政期間,為這些身敗名裂的貴族子孫恢復宗籍,封給爵位,孤立了潛在的對手,也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褚英的兒子敬謹親王尼堪,代善的兒子巽親王滿達海,阿巴泰的兒子端重郡王博洛,舒爾哈齊孫子鞏阿岱、錫翰等人都成為多爾袞的親信,並不因為他們都是生性諂媚的小人。鞏阿岱、錫翰對多爾袞言聽計從,最為忠誠,後來因多爾袞「謀篡」一案被誅殺。 但是由於威服自專的秉性,多爾袞在為宗室平反昭雪的同時,政治上誅除異己,又在皇族內部引發出新的矛盾,製造出新的冤獄。這突出表現在對肅親王豪格的迫害上。多爾袞與豪格爭位一事雖以雙方妥協解決,但多爾袞對豪格一直存有戒心,想方設法削弱他的勢力。早在順治元年(1644)三月,多爾袞就以豪格「圖謀不軌」,削去他的王爵,奪所屬七牛錄人員,罰銀五千兩,廢為庶人。當時豪格仍有很大勢力,不久又恢復了他的王爵。順治三年,多爾袞派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統兵往四川鎮壓張獻忠大西軍。五年,豪格凱旋迴京,沒有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緊接著,多爾袞就以豪格犯有包庇部屬、冒領軍功等微小罪名,將他囚禁,沒收全部財產。豪格憂憤填膺,數日後死在獄中。接著,多爾袞興起大獄,對反對過自己的開國功臣及其子弟橫加迫害。 歷史上的專制統治者,總是在重蹈冤冤相報的覆轍。一面在為前輩君主製造的舊冤獄平反,一面又在誅除異己的過程中製造新的冤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即便如多爾袞般雄才大略,也無力擺脫這個怪圈。 多爾袞主持朝政7年,功績顯赫,但同時也鑄就了三大弊政: (1)強迫漢族剃髮易服。多爾袞頒布「剃髮易服」令,強迫漢人剃髮,改從滿族髮式,作為降順的重要標誌。同時,規定漢人必須著滿式衣冠。 當時有一個說法,叫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強迫剃髮易服,是對漢族傳統習俗的嚴重破壞,必然引起強烈的反抗。朝鮮《李朝實錄》記載:「入關之初,嚴禁殺掠,故中原人士無不悅服。及有剃頭之舉,民皆憤怒。」江南等地漢民的反抗尤其強烈,遭到清軍的殘酷屠殺。 (2)京畿地區,占房圈地。清朝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官民隨同遷入關內,分布在北京及京畿地區。為了解決他們的生計,多爾袞下令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把北京內城(又叫北城)的幾十萬漢民強迫遷往外城(南城),騰空內城安置清朝皇室和八旗官兵。漢人搬遷時雖然給一點搬家費,但根本不夠買房或蓋房。許多漢民傾家蕩產,或流離失所。另一件事,是在京畿地區跑馬佔地。清廷派出官員,騎在馬上,拉開戶部發給的繩索,縱馬圈佔百姓良田,俗稱「跑馬佔地」。名義上是圈佔無主荒田,分給王公貴族和八旗官兵,實際上是把農民的大量土地無償佔有了。 (3)強迫投充,抓捕逃人。清朝王公旗人富戶並不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在圈佔的田地上設立農莊,因為缺少勞力,便實行逼民「投充」的政策,招收農民供其役使。許多漢人不願離開故土,或經濟破產,紛紛投充到八旗名下,充當奴僕。他們的處境非常悲慘,又引發大批逃亡問題。多爾袞制定了嚴禁奴僕逃亡的法律,規定:抓獲逃人,鞭一百,歸還原主;隱匿者正法,家產沒收;左鄰右舍,各鞭一百,流放邊遠。這種肆意株連、刑罰過重的做法在社會上產生了嚴重惡果,與多爾袞「滿漢一家」的思想當然也是南轅北轍。 ◎三大謎團:母殉?下嫁?猝死? 在清朝王爺中,恐怕沒有誰留下的千古謎團比多爾袞多:努爾哈赤死時,他的母親阿巴亥是被逼殉死還是自盡?他擔任攝政王,孝庄太后是否下嫁於他?他稱「皇父攝政王」的真實含義是什麼,是否太后下嫁的旁證?他一生多病,39歲猝死塞外的病因是什麼?還有,他死後先是被追封為皇帝,為什麼又在一夜之間被焚骨揚灰,成了死不足赦的罪人?這些謎團,至今撲朔迷離,給後人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生母殉葬之謎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烏拉那拉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個妻子。她是海西烏拉部長滿泰貝勒的女兒,生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12歲嫁努爾哈赤。當時,努爾哈赤已43歲。兩年後,大妃(大福晉)孟古姐姐葉赫那拉氏(皇太極之母)病逝,努爾哈赤很快立阿巴亥為大妃。她先後生下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四子多爾袞、第十五子多鐸。後金天命五年(1620),努爾哈赤因阿巴亥傾心於大貝勒代善,與她憤而離異。但感情難以割捨,不久又與她復婚。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爾哈赤在返回盛京途中病危,速召阿巴亥。她立即乘船沿渾河而下,在船上與努爾哈赤相見。行至距盛京尚有40里的叆雞堡,努爾哈赤病逝,遺體當夜急送盛京。努爾哈赤臨終前,對阿巴亥仍充滿眷戀。但她做夢也想不到,努爾哈赤撒手塵寰之日,也就是她死期來臨之時。 關於阿巴亥的死,在清朝的官修史書中就有不同說法。 在成書最早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阿巴亥被描繪成容貌艷麗,卻心懷嫉妒的人,因此屢屢引起努爾哈赤不悅。努爾哈赤擔心自己死後,阿巴亥會危害國家,所以,預先遺言給年長諸子,到時候必須令她殉死。就在努爾哈赤死去的第二天清晨,努爾哈赤年長諸子代善、皇太極等告訴阿巴亥,按照父親遺言,她必須自盡,以便死後繼續服侍他。當時,阿巴亥只有37歲,丰姿綽約,正值盛年。基於對人生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她百般支吾,不願殉死。代善、皇太極堅持必須遵從先帝遺命。阿巴亥被逼無奈,只好盛裝打扮,佩帶珠寶飾物,請求諸貝勒善待兩幼子多爾袞、多鐸,隨即在辰時(早晨7—9時)自盡。阿巴亥死時,阿濟格22歲已經成年,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但這種有意醜化阿巴亥的說法,似乎有些牽強,因而有研究者推測,這部編寫於清太宗時代的《實錄》企圖隱瞞歷史上的某些真相。 根據朝鮮史籍《春坡堂日月錄》記載,努爾哈赤臨終時,曾遺命由幼子多爾袞繼承汗位,代善為攝政。但努爾哈赤死後,代善支持皇太極登極。為確保多爾袞母親不加反對,必須逼迫其自盡。還有一種說法,努爾哈赤並未確指繼承人,但他曾明確宣布,日後將由掌管八旗的八和碩貝勒共同執政,並從中推舉一名新汗。努爾哈赤死時,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各領一旗。其他和碩貝勒擔心,在其母阿巴亥的支持下,他們三人聯合在一起,力量會變得十分強大。因此,四位年長的和碩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才決定阿巴亥必須自盡。如果這種推測言之成理,阿巴亥應是被迫自盡的,並非遵照努爾哈赤的遺詔。所謂「遺詔」,純屬偽造。《實錄》中有關阿巴亥的記述,也是無中生有。 此後,關於多爾袞生母的記載,在清朝官修史書《實錄》中幾經修改。 清朝入關後,順治帝福臨年幼,多爾袞總攝朝政,權勢達到頂點,他追謚其母為「孝烈武皇后」,並配享太廟。他還命令編寫本朝歷史的史官,從《實錄》中刪除不利於其母的記載。然而,一旦多爾袞逝世,在諸王羅致他的諸多「罪狀」中,就包括篡改歷史、使其母配享太廟。隨即,「孝烈武皇后」的謚號被追奪,並重新恢復了《實錄》中已被刪除的有關阿巴亥的內容。 最後,在乾隆年間編纂的《清太祖實錄》的最後定本中,關於阿巴亥的死,做了新的解釋:一是否定了努爾哈赤生前有遺囑的說法,「上(指努爾哈赤)於國家政事,子孫遺訓,平日皆預定告誡,臨崩(死)不復言及」;一是對阿巴亥的死做了含糊其詞的處理,只用了「以身殉焉」四個字。至於是被逼殉死,還是主動殉死,完全沒有交代。但如此更改,難免有欲蓋彌彰之嫌,說明阿巴亥的死,很可能是諸王矯詔,逼她殉死。 太后下嫁之謎 在北京東北方向大約120公里的清東陵,分別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五位皇帝以及他們的后妃。在陵區周圍,一道長達20公里的「風水牆」將大大小小150多個陵墓緊緊地圍了起來,給人一種生死不離的印象。然而,惟獨昭西陵建在風水牆外面。陵中安葬的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大妃——庄妃,也就是順治帝福臨的生母和康熙帝玄燁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一生歷經四個朝代,竭力輔佐兩代幼主,受到清代皇室的尊崇。 孝庄太后是清東陵所有入葬者中輩分最高的一位。她為什麼沒有與丈夫皇太極合葬在盛京的昭陵,而與自己的兒子、孫子葬在了一處?又為什麼沒有葬在東陵內,而是葬在陵園外?這些疑問,還關聯著一個更大的謎團——「太后下嫁」公案。孝庄太后與多爾袞是否成親,二人究竟是一種什麼關係,至今仍是史學界爭論不休的疑案之一,而且是清史三大謎團(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奪嫡)中最聚訟紛紜的一個。 孝庄太后布木布泰(1613—1687),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蒙古貝勒寨桑的女兒。科爾沁蒙古是最早歸附後金政權的蒙古部落之一。為了鞏固這種政治聯盟關係,寨桑採取聯姻的手段先後將自己的妹妹和女兒嫁給了後金貴族。後金天命十年(1625),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33歲的皇太極。11年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已嫁給皇太極為大福晉。9年後,皇太極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所以說,她們姑侄三個共侍一夫。 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在盛京稱帝。分封五宮后妃時,布木布泰被封為庄妃,位居西宮,她的姑姑哲哲位居中宮,後入宮的姐姐海蘭珠被封為宸妃,位居東宮。崇德三年(1638)正月,最受皇太極恩寵的宸妃生的皇八子夭折。無巧不成書,兩天後庄妃生的皇九子福臨呱呱落地,給悲痛中的皇太極以極大的安慰。福臨即位後,尊她為皇太后。 關於多爾袞與孝庄太后的關係,歷來有種種傳聞和猜測,最有名的是「太后下嫁」。民國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觀》中,把太后下嫁多爾袞寫得繪形繪色,說當時太后年紀尚輕,美冠後宮,性尤機智,擔心多爾袞一手遮天,危及福臨皇位,於是毅然下嫁多爾袞,寧肯犧牲一身,以成大業。此說一出,在民間不脛而走,以致地無南北,人無老幼,凡愛述故老傳說者,無不能言之。但因為缺乏充分的證據,對此說表示質疑的也大有人在。時至今日,關於「太后下嫁」依舊眾說紛紜。 不妨把主張太后下嫁的一方作為正方,把否定這種說法的作為反方,將其正反兩方的主要依據概括如下: (1)清初抗清義士張煌言(張蒼水)詩集中有一首七絕,叫做《建夷宮詞》,中有四句: 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正方認為,詩中明確提到太后下嫁,是一條最有力的證據。反方認為,努爾哈赤出自建州女真,《建夷宮詞》把建州即滿族稱作「夷」,明顯帶有民族偏見。當時張蒼水在江南擁南明抗清,與清朝勢不兩立,他的詩詞對清廷極盡醜詆之能事,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都是可能的,不能作為歷史的證據。 (2)順治五年(1648),多爾袞由「叔父攝政王」進為「皇父攝政王」。正方認為,「皇父攝政王」雖不是高一級爵位名稱,卻證明多爾袞已從福臨的親叔成為他的父親。反方認為,古代君主尊臣,有「尚父」、「仲父」等說法,所以「皇父」雖有「父」字,並不能作為太后下嫁的確據。 (3)1964年劉文興所撰《清初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起居注跋》一文提到,清末宣統年間,他的父親劉啟瑞受命翻檢內閣庫藏,曾看到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於是奏報朝廷。正方認為,這是一條確鑿證據。反方認為,拿不出太后下嫁詔書的實物,就不能認定「太后下嫁」。還有劉啟瑞的老同事說,曾向劉問及此事,劉坦言為製造熱點賣文謀得稿費。 (4)蔣良騏寫的《東華錄》一書中,引順治八年(1651)鄭親王濟爾哈朗等檢舉多爾袞生前「謀篡大位」奏疏中,有「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語。正方認為,這是多爾袞與太后成婚的隱諱說法。反方則稱,多爾袞因公也好,因私也好,都有入宮與太后商量的可能,不能因此說明太后下嫁。 (5)孝庄太后死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沒有與皇太極合葬在盛京昭陵,而是葬在河北遵化的東陵。正方認為,太后因下嫁之故,心有愧怍,與亡夫無顏相見地下,所以與兒子福臨葬到一處。反方認為,太宗昭陵,已有孝端皇后合葬。第二後另葬別處,在清代就有不少,如順治帝的孝惠後、雍正帝的孝聖后(乾隆帝生母)、嘉慶帝的孝和後、道光帝的孝靜後、咸豐帝的孝貞後、孝欽後(即慈禧太后)等,都沒有與丈夫合葬,而是各隨己意擇定葬地,為什麼孝庄太后不能以遺言自指葬地呢?所以不能因此把這作為「太后下嫁」的證據。 (6)滿洲早期曾流行兄死弟娶其嫂的舊俗。正方認為,孝庄太后中年喪偶,春花秋月,嫁給年齡相仿的多爾袞,以嫂嫁弟,順理成章。反方認為,存在弟妻其嫂的風俗,不等於多爾袞就一定娶了其嫂。這完全是兩回事。 還有人指出,聯繫多爾袞身後遭到清算一事,不難破解「太后下嫁」的疑團。如果太后確實下嫁了多爾袞,在多爾袞屍骨未寒的情況下,誰敢出來陷害他?換句話說,如果多爾袞確實娶了孝庄太后,他就成了順治帝的繼父。順治帝如此醜詆繼父,不就等於承認自己曾經認賊作父嗎? 爭執歸爭執,事到如今,「太后下嫁」之案的真相依舊籠罩在重重迷霧中。歸根結底,執論雙方都缺乏充分的證據,誰也說服不了誰。「太后下嫁」因此成為影響廣泛、爭論不休、為後人所痴迷、為影視所熱衷的千古之謎。 塞外猝死之謎多爾袞攝政7年後突然死去,關於他的死因,官方史書記載含糊。 滿族早先是嫻於騎馬射箭的民族。貴族酷好放鷹圍獵,一則遊樂,一則習武,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多爾袞從小也樂此不疲。順治元年(1644),一群日本人乘船遇險,漂流到今圖門江口一帶,輾轉來到北京,居留一年之久,被清政府禮送回國。在他們的報告《韃靼(dádá)漂流記》中寫到:「在北京,有一次我們親眼看到九王子(多爾袞)出城打獵,後面跟隨著很多人馬,帶上很多大鷹,足有一千多隻,實在是太多了。」多爾袞每年多次出獵,有時在郊區,有時往塞外。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不慎墜馬,膝蓋受傷,塗以涼膏。 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年僅39歲。 多爾袞正值壯年,因何而死?原因至少有三: 其一,體弱多病。用豪格詛咒他的話說,他是個「有病無福」之人。多爾袞身材細瘦,素患風疾,入關後病情日重,常常頭昏目眩,一度病情加劇,以致在小皇帝面前跪拜都很困難,所以特別恩准他免於跪拜。即便疾病纏身,多爾袞仍日理萬機,始終兢兢業業。他一再諭令臣下,奏章務求簡明扼要,不許有浮泛無據之辭,以免徒費精神。據多爾袞自己說,他之所以體弱神疲,是由於關外松山之戰時親自披堅執銳、勞心焦思種下的病根。 其二,精神創傷。順治六年(1649)三月,多爾袞的親弟弟,年僅36歲的多鐸因出天花而死,兩個弟妹(多鐸的兩位福晉)堅持一同殉死;接著兩位嫂子即阿濟格的福晉也因出天花相繼而亡。這對體弱多病的多爾袞來說,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冥冥中總感覺災禍的降臨。不久,他的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又因天花去世。親人們接二連三死去,猶如巨大的陰影,籠罩在多爾袞心頭,他終日悶悶不樂,病情加劇。 其三,縱慾過度。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多爾袞這樣的曠世奇才也不例外。他的妻妾究竟有多少,很難說清楚,有名分可查的至少有10個妃子(六妻四妾),其中蒙古女子6人,朝鮮女子1人。在成群的佳麗中,值得一提的有3個人: 元妃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桑噶爾寨貝勒的女兒。後金天命九年(1624)她與多爾袞成婚時,多爾袞只有13歲。順治六年博爾濟吉特氏逝世。他們相濡以沫,在一起生活了25年,多爾袞對她的感情很深,追封她為敬孝忠恭正宮元妃。多爾袞去世,博爾濟吉特氏又被追封為敬孝忠恭義皇后。次年追封被奪。 五妃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索諾布台吉的女兒。原是肅親王豪格的福晉。豪格被幽禁而死,多爾袞把她迎進王府,成為自己的王妃。 六妃李氏,朝鮮人,朝鮮金林郡公李開音之女,即朝鮮義順公主。順治七年(1650),多爾袞在迎娶豪格遺孀的同時,又派親信去朝鮮選美,結果16歲的李氏被選中。多爾袞親自前往迎娶,未舉行任何儀式,就迫不及待地與李氏在連山成婚。不久,多爾袞就撒手塵寰。 多爾袞妻妾成群,仍不滿足,還四處搜訪美女,曾命八旗選美女送入王府,又曾從新歸附的蒙古喀爾喀部索取有夫之婦。縱慾過度,久病纏身,這成為他猝死的又一個原因。 ◎一大遺案:親兄弟的悲劇命運 多爾袞同胞兄弟三人,都是開國功臣,但他們的命運卻無不以悲劇結束。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是多爾袞的猝死。兄弟三人生前地位尊顯,死後卻身敗名裂,這成為清朝入關初期的一大遺案。 多爾袞死後遭清算多爾袞的死訊傳入京城,如晴空霹靂,舉國震驚。福臨對皇父攝政王的死,表示悲痛,詔令天下臣民易服舉喪。多爾袞的靈柩到京,福臨親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縞服,迎於東直門五里外,他親自舉爵祭奠,向多爾袞的靈柩行三跪大禮,扶棺痛哭失聲。福臨下詔稱頌他:「平定中原,至德豐功,千古無兩。」追尊他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死後的尊榮,達到了頂峰。多爾袞生前無子,以其弟豫親王多鐸的兒子多爾博為過繼子。 至此,多爾袞轟轟烈烈的一生應該說是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歷史的發展總是詭譎多變,出乎人們的意料。多爾袞屍骨未寒,他原來的親信就出面檢舉他生前罪狀,從而掀起了徹底清算他的大風波。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順治八年(1651)二月,曾作為多爾袞貼身侍衛的蘇克薩哈、詹岱兩人首先揭發說,攝政王生前私備八補黃袍、大東珠、素珠、黑狐褂等禁物置於棺內;又計劃率兩白旗移駐永平,謀篡大位。接著,鄭親王濟爾哈朗率諸王、貝勒、大臣共同上疏,列舉多爾袞一系列重罪,主要有:一,太宗文皇帝(皇太極)賓天(逝世)時,諸王大臣同心扶立皇上(福臨),並無擁戴多爾袞之議,惟獨其弟多鐸勸進;二,多爾袞獨擅威權,不令鄭親王干預朝政,而以其弟多鐸為輔政叔王;三,背棄誓言,妄自尊大,自稱皇父攝政王;四,親到皇宮內院,以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奪立,挾制皇上;五,逼死肅親王,納娶其妃;六,批閱奏章,都用皇父攝政王名義;七,違背情理,把生母入於太廟。 牆倒眾人推。多爾袞舊部群起附和。福臨下詔追削多爾袞封爵,籍沒家產入官。多爾袞雖死,難逃其殃。福臨命平毀墓葬。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描述了令人心悸的鞭屍梟首場面:「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也化為塵土。」 兩兄弟榮損與俱多爾袞有同母兄弟二個,一個是年長7歲的哥哥阿濟格(1605—1651),一個是年幼2歲的弟弟多鐸(1614—1649),兄弟三人都是清朝歷史上功名顯赫的王爺。 在清初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爭奪中,以他們兄弟三人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勢力較大的集團。多爾袞憑藉自己的傑出才幹,成為順治朝的攝政王。自從多爾袞獨掌朝政,阿濟格和多鐸在皇族中的地位就隨之上升。 多爾袞對自己的親兄弟多方照顧,委以重任,封爵晉級。 多鐸,第一代豫親王。生前以「十王」著稱,努爾哈赤第十五子。他是努爾哈赤大妃烏拉那拉氏所生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因為母親深受努爾哈赤的寵眷,他們兄弟三人也倍受父親的喜愛。天命末年,他大概12歲左右,就得到了父親作為遺產分給他的30個牛錄,並成為正黃旗(後改正白旗)的和碩貝勒。15歲時,他與其兄多爾袞一起從征蒙古多羅特部,獲「額爾克楚虎爾」美號。此後隨諸兄長年東征西討,地位日益顯赫。 多鐸連年從軍作戰,在出生入死的戎馬生活中經受了鍛煉。但相對他的幾位兄長來說,畢竟年幼,沒有太顯赫的功業。但崇德元年(1636),清朝立國,仍受封王爵中的最高一級和碩親王。冊封敕諭中稱:「考核功罪,雖無大功於國家,以父皇太祖之少子,封為和碩豫親王。」多鐸當時不過23歲,他的受封,很大程度因為他是皇帝的幼弟。 多鐸自幼受到父母嬌慣,父母亡故後又受到眾多兄長、兄嫂的呵護,儘管成長於戎馬倥傯的動蕩歲月,生活奢靡,貪圖享樂的習性已逐漸養成。 多鐸的一個特點是好玩,尤其痴迷於聽戲唱曲。崇德元年(1636),睿親王多爾袞統率大軍攻明,諸王公大臣隨皇太極齊集歡送,惟獨他假託避痘(天花),不去送行,卻私攜妓女,弦管歡歌。他不顧王爺的尊嚴,身披戲子之衣,喬扮傅粉之態,以為戲樂。為此,受到了罰銀一萬兩的處分。多鐸不僅喜歡看戲還親自演戲,不惜耽誤正事。所以說他是清朝王爺中第一位戲迷。從這裡,也可看出多鐸為人率意、我行我素的一面,他並不把繁瑣的公務、森嚴的等級、盛大的場面看得那麼重要,及時行樂,快樂人生,至少在他的心裡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多鐸的另一特點是好色。他看上了大學士范文程的妻子,便陰謀強奪過來,作為自己的福晉。范文程在清初漢臣中地位最高,連皇太極對他都執禮甚恭,尊稱「老先生」。多鐸卻「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虎嘴拔毛,絲毫不顧及後果。事情敗露後,朝廷上下反響強烈。但多鐸受懲後仍不思悔改,又擅自帶人闖入戶部衙門,按戶口簿召集驗看八旗女子,實際上是為自己選美。此事傳出,朝廷上下又是一片嘩然。 皇太極曾召諸貝勒大臣,對他臨陣敗走、行獵不能約束部屬、酗酒妄行、私攜妓女取樂等劣跡一一列舉,嚴厲斥責。為此,他的親王爵被降為貝勒。後來他在修城、屯田及作戰方面雖有立功表現,但迄皇太極逝世,也只恢復為郡王。 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為紈絝子弟的多鐸逐漸走向了成熟。皇太極死後,他曾力主多爾袞繼承帝位,但因為豪格一派極力反對未能成功。但是,多爾袞還是以「攝政王」的身份掌握了清初朝政的實權,多鐸依仗兄長的勢力,地位不斷上升。順治元年(1644),豫郡王多鐸與其兄阿濟格同時晉封親王。 清朝入關,多鐸統率過兩次大征伐,為清朝征服中原做出了重要貢獻,從而奠定了他在清王朝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次大征伐,順治元年受命為定國大將軍,經河南入陝西,連敗李自成軍,並在潼關取得決定性勝利。隨即率師南征,克揚州,突破南明的揚子江防線,佔領南京,進而擊破江南和浙江抗清勢力的抵抗。 多鐸征南,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使他的功業達到了頂點。但這次野蠻的軍事征服,也使江南廣大漢民經受了一次血與火的煉獄。凡在清軍兵鋒面前頑強抵抗的,無不玉石俱焚。順治二年四月,多鐸率清軍圍攻揚州,明臣史可法固守城池。城破日,多鐸勸史可法降,史可法厲聲回答:「吾意早決,城亡與亡。」表示了必死的決心,同時請求他網開一面,勿殺揚州人民。多鐸不允,殺可法,下令屠城,至四月底封刀。江陰、嘉定等城軍民也受此荼毒。豫親王多鐸平江南卓有功績,屠戮無辜百姓卻極其殘忍,使這些地區的一些繁華市鎮幾乎成為廢墟。後人因有「江南雖著績,最忍是屠城」的評語。 第二次大征伐,順治三年多鐸受命為揚威大將軍,率師討伐背叛清廷並投靠喀爾喀蒙古的蘇尼特部。多鐸連敗蘇尼特部,追至克魯倫河和土拉河。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派二萬人援助蘇尼特部,也被擊敗。數年後,蘇尼特部、土謝圖汗部均臣服清朝。這次遠征,揚威邊陲,為清王朝把外蒙古全部納入版圖,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鐸凱旋迴京後,晉封輔政叔德豫親王,隨即取代了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輔政王位置。多爾袞把親弟弟提到如此高位,還向諸大臣振振有辭地解釋說:豫親王平定中原,功勛卓著,早應晉封。我雖有這個想法,但考慮豫親王是我弟弟,所以猶豫不決。然而,我代管朝政,應進賢退不肖(小人),舉賢不避親,有國家的大法在,怎麼可以瞻前顧後呢?多爾袞把提拔親弟說成是執政為公,他授意諸王大臣迅速拿出個決議來,結果自然是異口同聲地說應該晉封。 多爾袞對弟弟多鐸委以重任,寄予厚望,希望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然而,多鐸卻沒有這個福分。一年後,因患天花突然病逝,年僅36歲。多爾袞死後,多鐸因為是其胞弟也受到株連,降為郡王。 最後再說阿濟格。阿濟格幼年被封為台吉。母親的悲劇結局並未妨礙他似錦的前程。他多次參加皇太極對外征戰,驍勇善戰,逐漸升任統帥。順治元年(1644),居留北京的日本人對阿濟格有如下描述:「他是一個性格粗暴的人,遇事不加考慮,所以不管政務。他年約五十幾歲,臉上有麻子,身材魁梧,眼神令人望而生畏。為人勇猛,攻城陷陣,無往不勝。與明朝交戰,屢建軍功。」這段話對阿濟格的年齡、相貌特徵、秉性、對國家的貢獻都有準確的把握。日本人還記述了他在南征時的殘暴:「有一次,攻城的時候,城內請求投降,皇帝也答應了,可是巴圖魯王子(意為勇敢之王,指阿濟格)不同意,進城後還殺了很多人。」 由於上述記載,阿濟格給歷史留下了鮮明的個性。他勇敢、鹵莽、殘暴,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在政治方面卻鮮有建樹。儘管他在天命末年已躋身議政貝勒之列,但每遇集議國事,阿濟格只知道「誇詡鷹犬良馬,旁及戲言」。加之平素作風粗魯,性情暴躁,貪財好貨,熱衷殺掠,以至引起皇太極和眾兄弟的不滿。崇德元年,阿濟格僅封多羅武英郡王,位在多爾袞、多鐸、豪格、岳託等弟侄以下。 多爾袞攝政期間,阿濟格恃功自傲,多爾袞病故,他欲承襲攝政,私下遣人往召其子親王勞親,令多率兵來,企圖脅迫多爾袞所領兩白旗大臣歸附自己。兩白旗大臣對性情狂躁的阿濟格心存疑懼,為防止被阿濟格強行吞併,決定投靠順治帝福臨一方。多爾袞靈車至京時,福臨親迎,阿濟格父子左右居首而坐,濟爾哈朗等以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等罪名,將阿濟格削爵幽禁,沒收所屬13佐領歸福臨;以前取自多鐸的7佐領撥給親王多尼(多鐸子);家產人口牲畜入官。阿濟格人財兩空,身系牢獄。他一慣特立獨行,不是那種可以在禁錮與屈辱中苟活的性格。入獄後性情益發狂暴,他先是在牢中私藏刀具,與僕人密謀挖地道潛逃;接著堆集衣物,欲燒監房;他還拆房摔瓦,表示抗議。諸王群起上奏,稱阿濟格悖亂已極,不可再留。福臨於順治八年(1651)十月賜阿濟格自盡。 阿濟格死後,葬在北京左安門外韋公祠。數年後著名學者談遷過訪此地,有感於這位名王生前叱吒風雲,享盡奢華,死後墓地一派蕭殺的變化,寫下《英王墓》一詩,其中有: 英王敢戰氣如虎, 胡床解甲羅歌舞。 …… 燕昭墓上穿老狐, 幾度酸風嘆蕭索。 這不單是阿濟格,同時也是舒爾哈齊、褚英、阿敏、莽古爾泰、豪格、多爾袞等開國王爺人生命運大起大落的寫照。 多爾袞兄弟生前死後遭到清算,成為清初的一大歷史遺案。一直到一百多年以後,他們的冤案才得以平反,名譽得以恢復。 多爾袞執政7年,決策攻打北京,定鼎中原,實際上奠定了清朝基業。這樣一位元勛死後蒙垢受辱,自然令皇室嫡裔面上無光。乾隆四十三年(1778),福臨的曾孫弘曆下詔為多爾袞昭雪。詔書盛讚他「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功勞最大。睿親王爵被恢復,並得到了「忠」的謚號。這時距多爾袞獲罪,已有127年。 清朝親王中榮受「忠」字謚號的有三人,一為睿親王多爾袞,一為恭親王奕,一為末代肅親王善耆。但善耆受此謚號已入民國,是溥儀小朝廷賜的。所以,嚴格講,清朝親王中真正獲此謚號的只有多爾袞、奕二人。 在清朝王爺中,多爾袞獲取的稱號最多:16歲賜號墨爾根代青,後稱九王、九貝勒;崇德元年封和碩睿親王,又稱墨爾根王;崇德八年,稱輔政和碩睿親王;順治元年,稱攝政和碩睿親王,又稱叔父攝政王;第二年,改稱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稱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追尊為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簡稱義皇帝),廟號成宗。「成」的意思,是得到了天下。此外,當時的朝鮮人、日本人和西洋傳教士對多爾袞稱「攝政王」、「九王」、墨爾根王(智慧的親王)、阿瑪王(Ama Van,見於耶穌會士的記述,就是「皇父」的意思)。 多爾袞的眾多稱號,實際濃縮了他39歲短暫人生的多姿多彩、轟轟烈烈、榮耀與輝煌。 多爾袞的睿王府位於北京皇城東南,原來是明朝太子居住的地方。他在這裡一直住了7年。清初詩人吳梅村有詩云:「七載金滕歸掌握,百僚車馬會南城。」寫的就是睿王府的盛況。當時,福臨年幼,由多爾袞攝政,獨攬軍政大權,順便把應貯大內的「信符」置於自己府中,王府成為百官彙集的政治中心。多爾袞被削奪爵位後,王府遂廢。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建為嗎哈噶喇廟,乾隆二十年(1755)重新修葺擴建,乾隆帝賜名普度寺。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復睿親王爵,由多爾袞五世孫淳穎世襲封爵。因舊府已改佛寺,就把石大人衚衕原來的饒余親王府,作為睿親王新府(今外交部街24中所在地)。 普度寺近年已修葺一新。它的建築風格獨特:主殿建在高台上,窗欞低矮,大殿檐柱上的梁頭都是木雕龍頭,這在北京眾多王府中可說獨一無二。據說,在這座廟中,曾保存過多爾袞的一副鎧甲,但早已無影無蹤。 豫親王多鐸也是在乾隆四十三年得到徹底平反的。乾隆帝重新評價開國諸王功過,命當時襲信郡王爵位的修齡重新承襲和碩豫親王爵,世襲罔替。其後,多鐸子孫成為皇族中最著名的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豫親王爵前後一共世襲了12次。豫親王府位於東城東單三條衚衕路北,現在的北京協和醫院即其舊址。 阿濟格被「賜」自盡後,諸子都被黜除宗籍。直到康熙朝,他的部分子孫才被重新恢復了宗室身份。有趣的是,阿濟格一生鹵莽,專恃武力揚名天下,而他的後代子孫卻很快成了終日遊藝山水之間,吟詩作賦的文雅之士。 阿濟格的四世孫輔國公恆仁,雍正年間以故失爵。失爵後,恆仁閉戶讀書,專意吟詠,閑居以終其身,年僅35歲。恆仁詩中對自己和家族的境遇,多有悲傷和感嘆,但又以世事榮枯猶如過眼煙雲自慰: 一杯相屬君聽取,浮雲富貴焉足娛。我亦不願袞衣九命朝中趨,我亦不願金釵十二房中居。但願年年此夜閑無事,奉侍慈闈百歲余。 表白中流露幾分無奈。他刻意追求一種超凡脫俗的生活,使他的詩作帶有一種冷寂的特色。詩作風格以清新、淳樸見長,曾得到漢族名士的讚許。沈德潛中肯地評價他說:「吐屬皆山水清音,北方之清音也。」 相關閱讀書目推薦 (1)周遠廉、趙世瑜:《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 (2)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中華書局,1986年 (3)孫文良、李治亭、邱蓮梅:《明清戰爭史略》,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6年 (4)金寄水、周沙塵:《王府生活實錄》,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5)姜相順、王國華主編:《清宮鬥爭內幕》,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推薦閱讀:
※正說多爾袞(十一)多爾袞定都北京之謎
※皇太極暴死後,多爾袞無奈之餘擁立侄子福臨為帝
※愛新覺羅·多爾袞(3)
※清軍入關之時,多爾袞問算命先生:大清能否安坐天下?大師這麼說
※孝庄皇后為什麼會嫁給多爾袞?皇嫂嫁弟於理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