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全文及大意(4)[轉]
日期:2013年01月16日 資料來源: 新浪博客
31、示從容論篇 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類,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臟六腑,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 雷公曰:臣請誦《脈經》上下篇甚眾多矣,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帝曰:子別試通五臟之過,六腑之所不知,針石之敗,毒藥所宜,湯液滋味,具言其狀,悉言以對,請問不知。 雷公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或巳,或不已,願聞其解。 帝曰: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余真問以自謬也。吾問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對,何也?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若夫三臟,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問之何也? 雷公曰:於此有人,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卧,此何臟之發也?脈浮而弦,切之石堅,不知其解,復問所以三臟者,以知其比類也。 帝曰:夫從容之謂也。夫年長則求之於腑,年少則求之於經,年壯則求之於臟。今子所言皆失,八風菀熟,五臟消爍,傳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一人之氣,病在一臟也。若言三臟俱行,不在法也。 雷公曰:於此有人,四肢解墮,喘咳血泄,而愚診之,以為傷肺,切脈浮大而緊,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癒多出血,血止身輕,此何物也?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眾多,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於天。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今夫脈浮虛大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脈亂而無常也。四肢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氣並陽明也。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若夫以為傷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 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傍絕,五臟漏泄。不衄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譬如天之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是失吾過矣。以子知之,故不告之,明引比類從容,是以名曰診輕,是謂至道也。 【大意】 本篇論述聖人治病循守法度、援物比類、從容中道,不可或亂,上下推求,乃得病本。
32、陰陽類論篇 孟春始至,黃帝燕坐,臨觀八極,正八風之氣,而問雷公曰:陰陽之類,經脈之道,五中所主,何臟最貴? 雷公對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脈之主時,臣以其臟最貴。 帝曰:卻念上下經,陰陽從容,子所言貴,最其下也。 雷公致齋七日,旦復侍坐。帝曰: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游部,此知五臟終始。三陽[陰]為表,二陰為里,一陰至絕作朔晦,卻具合以正其理。 雷公曰:受業未能明。 帝曰:所謂三陽者,太陽為經,三陽脈至手太陰,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所謂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大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專陰則死。 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陰至肺,其氣歸膀胱,外連脾胃。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 此六脈者,乍陰乍陽,交屬相併,繆通五臟,合於陰陽,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雷公曰:臣悉盡意,受傳經脈,頌得從容之道,以合《從容》,不知陰陽,不知雌雄。 帝曰:三陽為父,二陽為衛,一陽為紀;三陰為母,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脈軟而動,九竅皆沉。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臟,外為驚駭。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巔疾為狂。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游於心脘,下空竅提,閉塞不通,四肢別離。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乾燥,病在土脾。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陰陽皆壯,下至陰陽。下合昭昭,下合冥冥,診決死生之期,遂合歲首。 雷公曰:請問短期。 黃帝不應。雷公復問。 黃帝曰:在經論中。 雷公曰:請聞短期。 黃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征,皆歸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盡,草與柳葉皆殺,春陰陽皆絕,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曰陽殺,陰陽皆絕,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陰不過十日。陰陽交,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陽獨至,期在石水。二陰獨至,期在盛水。 【大意】 本篇討論陰陽類聚、交屬相併之理,並以此討論脈象和證情。
33、方盛衰論篇 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 黃帝答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 問曰:有餘者厥邪? 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巔疾,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征,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乎屬不滿目。 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三陽絕,三陰微,是為少氣。 是以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亘蓋屋。此皆五臟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脈。 診有五度,度人脈度,臟度、肉度、筋度、俞度。陰陽氣盡,人病自具。 脈動無常,散陰頗陽,脈脫不具,診無常行。診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師不卒,使術不明,不察逆從,是為妄行,持雌失雄,棄陰附陽,不知併合,診故不明,傳之後世,反論自章。 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陰陽並交者,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奇恆之勢乃六十首,診合微之事,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論,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是以切陰不得陽,診消亡。得陽不得陰,學道不湛。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故治不久。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紀,診道乃具,萬世不殆。 起所有餘,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脈事因格。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必凈,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循尺滑澀,寒溫之意,視其大小,合之病能逆從以得,復知病名,診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 不知此道,失經絕理,亡言妄期,此謂失道。 【大意】 本篇從年齡、季節等方面討論人體陰陽氣血之盛衰與逆從,結合五診十度,方為不失。
《靈樞》 1、邪氣臟腑病形 黃帝問於岐伯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 岐伯答曰:邪氣之中人高也。 黃帝曰:高下有度乎? 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濕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腑,中於陽則溜於經。 黃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 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恆常,其故何也? 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 黃帝曰:其中於陰奈何? 岐伯答曰:中於陰者,常從臂腋始。夫臂與腋,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 黃帝曰:此故傷其臟乎? 岐伯答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臟。故邪入於陰經,則其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腑。故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 黃帝曰:邪之中人臟,奈何? 岐伯曰: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仆,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 黃帝曰:五臟之中風奈何? 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 黃帝曰:善哉。 黃帝問於岐伯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岐伯答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竊,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氣甚寒不能勝之也。 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洒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 黃帝曰:善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 岐伯答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 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 黃帝問於岐伯曰:五臟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 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 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 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 黃帝曰:調之奈何? 岐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 岐伯曰:臣請言五臟之病變也。心脈急甚者為瘈瘲;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澀甚為瘖;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顛疾。 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瘺、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日光。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澀甚為嘔血;微澀為鼠瘺,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酸矣。 肝脈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如覆杯。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痹也。大甚為肉癰,善嘔衄;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小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溢飲,微澀為瘛攣筋痹。 脾脈急甚為瘛瘲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大甚為擊仆;微大為疝氣,腹裹大膿血,在揚胃之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癃,微滑為蟲毒蚏蠍腹熱。澀甚為腸;微澀為內,多下膿血。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癃;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沉痔。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 岐伯答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內而久留之。 刺緩者,淺內而疾髮針,以去其熱。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髮針而淺內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髮針,疾按其痏,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脈。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葯也。 黃帝曰:余聞五臟六腑之氣,滎輸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願聞其故。 岐伯答曰:此陽脈之別入於內,屬於腑者也。 黃帝曰:滎輸與合,各有名乎? 岐伯答曰: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 黃帝曰:治內腑奈何?岐伯曰:取之於合。 黃帝曰:合各有名乎? 岐伯答曰:胃合於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黃帝曰:取之奈何? 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陽取之;取諸外經者,揄申而從之。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 岐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 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針染於巷,中肉節即皮膚痛。補瀉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著,用針不審,以順為逆也。 【大意】 主要討論邪氣傷人的原因、部位、引發的癥狀,從而提出辯別病形的方法。對色診、脈診、尺膚診言之較詳。突出了小、大、緩、急、滑、澀六綱。還介紹了滎腧各穴及合穴的不同作用,強調針穴要准,不可誤傷筋肉,更不能誤用補瀉。
2、根結篇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 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濕雨下歸,陰陽相移,何瀉何補?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咸絕。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開拆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瀆者皮肉宛膲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而不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繇者,節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搖故也,當窮其本也。 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闔折即氣絕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不足。 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沖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沖,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溪,入於扶突、偏歷也。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 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垡病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岐伯答曰: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出疾,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 岐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搏。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陰陽相錯。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辟,皮膚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審五臟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粗,而後取之也。 【大意】 主要討論經絡的根結和治療關係,闡述了根結的部位、穴名以及開闔樞的不同作用。提出因人制宜的徐疾淺深的不同手法和選穴多少之區別。還討論了形氣逆順之理與調陰陽、合形氣之要。
3、終始篇 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傳之後世,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亂,必得夭殃。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葯,不可飲以至劑。如是者,弗炙,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 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名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而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陽明]主胃,大富於谷氣,故可以日取之也。 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如此者,因而炙之,則變易而為他病也。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 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 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 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三脈動於足大指之間,必審其實虛。虛而瀉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 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脈動而實且疾者疾瀉之,虛而徐者則補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動也,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少陰在下。 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膊)[髆]虛者,取之上。 重舌,刺舌柱以鈹針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補須瀉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 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刺諸痛者,其脈皆實。 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以生者也。 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春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 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一陽者,一刺陽也。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形肉未脫,少氣而脈又躁,躁厥者,必為繆刺之,散氣可收,聚氣可布。深居靜處,占神往來,閉戶塞牖,魂魄不散,專意一神,精氣之分,毋聞人聲,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針,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休。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凡刺之禁:新內勿刺,新刺勿內。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渴勿刺,已刺勿渴。 大驚大怒,必定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卧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脈亂氣散,逆其營衛,經氣不次,因而刺之,則陽病入於陰,陰病出為陽,則邪氣復生,粗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泆,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皮乃絕汗,絕汗則終矣。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盡縱,目系絕,目系絕一日半則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喜驚,妄言,色黃,其上下之經盛而不行則終矣。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塞,上下不通而終矣。厥陰終者,中熱嗌干,喜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燋而終矣。 【大意】 本篇所言終始,無疑是指經脈而言。但卻首先著重討論了脈口人迎的平脈與病脈。然後論述了根據脈象盛衰而進行補瀉的針刺之道。根據病邪高下與四時寒溫,決定針刺深淺。最後強調了針刺的十二禁。
4、經別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問也!此粗之所過,上之所息也,請卒言之。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正腘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 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 足陽明之正,上至脾,入於腹里,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頞,還系目系,合於陽明也。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循喉嚨,複合陽明,此六合也。 【大意】 本篇介紹十二經脈別出之支脈的循行路線、與所屬臟腑、相表裡臟腑之間的聯繫等。
5、骨度篇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 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 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復者顱至項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大意】 本篇系統介紹人體各部骨骼的標準分寸。依骨度而定脈度,依脈度而定穴處。即「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6、脈度篇 黃帝曰:願聞脈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在經隧也。 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葯以補之。 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 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黃帝曰:脈安起安止?何氣榮水? 岐伯答曰: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 黃帝曰:氣獨行五臟,不榮六腑,何也? 岐伯答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黃帝曰: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 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 【大意】 本篇討論的是人體經脈長度、五臟和則七竅通、什麼是關格、脈之起止以及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等問題。
7、四時氣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在,灸刺之道,何者為定? 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風膚脹,為五十七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 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 轉筋於陰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卒刺之。 徒,先取環谷於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筩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心堅,來緩則煩悗,來急則安靜。間日一刺之,盡乃止。飲閉葯,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為干,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 腹中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小腹控睾、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沖腸胃,熏肝,散於盲,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大意】 本篇闡述了四時不同,百病由生,灸刺之亦應以四時為定的道理,也討論了某些雜病的刺法和必先察色、按脈和意義所在。
8、癲狂篇 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 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散其右,右強者散其左,血變而止。 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陽,血變為止。 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 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 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脈。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 脈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 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 狂始發,少卧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 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顑。 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 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 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飢則煩,飽則善變。取手太陰表裡,足少陰、陽明之經。肉清取滎;骨清取井、經也。 厥逆為病也,足暴清,胸若將裂,腸苦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暖取足少陰,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厥逆腹脹滿,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脅咳而動手者,與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骶上以長針,氣逆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也。 少氣,身漯漯也,音吸吸也,骨酸體重,懈惰不能動。補足少陰。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大意】 本篇闡論癲病和狂病的多種證候及針灸治法,兼論風逆、厥逆等病之證治要領。
9、病本篇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有客氣,有同氣。大小便不利,治其標;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詳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為獨行。先大小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大意】 本篇專論治本與治標的辯證法則。
10、周痹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慉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 岐伯答曰:此眾痹也,非周痹也。 黃帝曰:願聞眾痹。 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 黃帝曰:善。刺之奈何? 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 帝曰:善。願聞周痹何如? 岐伯對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黃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一作遏不同)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內不在藏,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其瘛堅,轉引而行之。 黃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經巽之理,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 【大意】 本篇論述了周痹與眾痹的證候特點和針刺方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