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簡《老子》

6.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02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①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03言下之。②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③天下樂進而弗詀。④04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⑤

  【校】①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均為「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穀王。」②帛書乙本作「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③帛書甲本作「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帛書乙本作「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處前而民不害。」④帛書甲本作「天下樂推而弗厭也。」帛書乙本作「天下皆推而弗厭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⑤帛書乙本作「不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爭。」帛書甲本殘缺,前四字為「非以其無」。王弼本、魏源本作「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句意為:江海為什麼能為百穀王?因它能處在百穀之下,所以能為百穀王。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聖人」,賢明的統治者。 「前」,引導。《周易? 繫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上」,上位。「在民上」,意為統治人民。「下」,謙恭。

句意為:賢明的統治者,雖處於統治老百姓的地位,但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僕而居於百姓之後;雖高高在老百姓之上,但應言辭謙恭而禮遇百姓。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詀」,「厚」,重,多。 「害」,妨礙。「進」,進步。「詀」,音diān ,巧言。《類篇·言部》:「詀,巧言。」

句意為:賢明的統治者雖高高在老百姓之上,老百姓並不感到重壓;雖處於統治老百姓的地位,老百姓並不認為有妨礙。天下人以去惡就善為樂而反對巧言惑眾。  「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爭」,競爭。「不爭」,河上公註:「不爭功名,返自然也。」

句意為:因為統治者不爭能不爭功,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之爭競。     7.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05禍莫大乎不知足。①知足之為足,此恆足矣。②  【校】 ①帛書甲本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王弼本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魏源本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②王弼本、魏源本均為「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帛書甲本只有「恆足矣」三字,其餘缺佚。帛書乙本只有「足矣」二字,其餘缺佚。王弼本、魏源本此章前有「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四句。帛書甲本缺佚「天下」、「道,卻走馬」六字。帛書乙本亦有缺佚,後兩句為「無道,戎馬生於郊」。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由於有前四句,任繼愈《老子新譯》說:「老子反對一切戰爭,認為只要不打仗就比打仗好。他認為戰爭是由於人們不知足、貪心重引起的,只要知足,滿足於現狀,不貪求什麼,就不會發生戰爭。」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  句意為:災禍沒有比無止境地貪求其所愛更慘痛的。

  「禍莫大乎不知足」,「禍」,禍害。《說文》:「禍,害也。」《禮記·表記》:「君子慎以辟禍。」「不知足」,謂不自知滿足,過分地企求。

句意為:禍害沒有比不知滿足更大的。

  「知足之為足,此恆足矣」,「知足」,謂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恆」,長久。句意為:自知滿足的所謂「足」,這是永遠的滿足。

8.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06於天下。①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② 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③其07事好。④

  【校】①帛書本作「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天下」(「於天下」 三字,甲本缺佚)。王弼本、魏源本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②帛書本作「善者果而已,毋以強取焉。」王弼本作「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魏源本作「善者果而己,不敢以取強。」③帛書本作「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王弼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魏源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④帛書本作「其事好還」,後有「師之所居,楚棘生之」(帛書乙本「居」為「處」字,「楚」為「荊」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緊接在「不以兵強天下」之後。郭店楚簡本篇,與今本不同,只有「其事好」三字,被放在「是謂果而不強」之後,作為本章的結尾。今本的結尾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帛書本作「物壯而老」。)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道」,道家的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人主」,人君,國君。「欲」,要。

句意為:用道家之「道」輔助國君的人,不要靠武力在天下逞強。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善」,正確,高明。「果」,猶達到目的,取得成功。「以」,憑藉,仗恃。

句意為:最高明的人是取得成功(達到目的)就算了,不仗恃自己的實力而逞強。

  「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伐」誇耀,自誇。「驕」,傲慢。「矜」,自負。「其」,音jī,同「基」,謀慮。「事」,治理。「好」,音hǎo ,美,善。

句意為:取得成功而不自誇其能;取得成功不以傲慢態度待人;取得成功不驕矜自負瞧不起別人。這就是所謂「果而不強」。只有取得成功後而不逞強的人,才能佐人主謀為把國家治理得盡善盡美。

9.長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① 是以為之容。② 豫乎[其]若冬涉川。猶乎其08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濁。③ 孰能濁以靜09者,將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校】①帛書本作「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王弼本、魏源本作「古之善為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識」。② 帛書本作「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後緊跟一「曰」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③ 簡文「豫乎其若冬涉川」,無「其」字,據上下文補出。帛書本作「與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釋,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濁,庄呵其若浴。」王弼本作「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魏源本作「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長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長」,時間久遠。 「長古」,猶上古。「士」,佐人主之得道者。「微」,幽微。「妙」,精細。「玄」,神妙。「達」,通達。「是以」,以是,因此。「為」,行為。「容」,從容。「之」,助詞,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為之容」,行為從容。

句意為:上古善於佐人主的得道之士,必定幽微、精細、神妙、通達而深不可識,因此行為從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豫」,預備,先事準備。「猶」,躊躇疑懼貌。「嚴」,通儼,恭敬嚴肅。

句意為:(長古之善為士者)其所欲行,像冬天涉水過河一樣,先事準備而後行。其所不行,像提防鄰國圍攻一樣,躊躇疑懼而不輕舉妄動。待人處事,像外出作客一樣,恭敬嚴肅而不放肆。

  「渙乎其若釋。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渙」,流散,離散。「釋」,消溶,指冰雪消溶。「屯」,音zhūn ,厚。「朴」,《說文》:「朴,木素也。」段玉裁註:「以木為質,未雕飾,如瓦器之坯然。」 「坉」,音dùn 。《廣韻·混韻》:「坉」同「沌」,渾沌。「濁」,水之不清也。「靜」,平靜,靜止。「清」,潔凈。「安」,安靜。「重」,重複。「將」,音jiāng。扶助。「尚」,崇尚。「盈」,滿,圓滿。

句意為:(長古善為士者之為道)像冰雪將融,流散疏脫與道融為一體。反本完真,像未雕鑿的素材,存天性之全,敦厚樸實而不雕於人偽。能包容一切,像江河之濁,本性高潔而能和光同塵渾沌與物。怎麼使濁由動而靜,助其徐徐而清?又怎麼使靜復之以動,助其徐徐而生?保此道者惟不願貴尚盈滿。

10.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10之。① 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② 聖人慾11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12能為。③ 道恆亡為也,④ 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朴。⑤夫13亦將知足,知以靜,萬物將自定。⑥

  【校】①帛書甲本缺佚,帛書乙本作「為之者敗之,執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作「為者敗之,執者失之。」②帛書甲本作「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無敗事矣」 四字缺佚。)帛書乙種本作「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而敗之。故曰:「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王弼本、魏源本作「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③帛書乙本作「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王弼本作「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魏源本「以輔萬物之自然」為「以恃萬物之自然。」「復眾人之所過」,簡文「所」字下衍一重文符號。④帛書本作「道恆無為」,王弼本、魏源本作「道常無為而無不為」。⑤帛書甲本作「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作,吾將闐之以無」七字缺佚)帛書乙本作「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王弼本作「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魏源本「侯王若能守之」為「侯王若能守」。⑥ 帛書本作「闐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辱。不辱以靜,天地將自正。」王弼本作「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魏源本「不欲以靜」為「無欲以靜」。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為」,與「無為」相對。為,謀也,求也。「敗」,(事情)失敗,即不能成功。《韓非子·說難》:「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執」,守也,持也。「遠」,違背,乖離。「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

句意為:有所求取去辦一件事,這事一定不會成功;有所持守去做一件事,一定事與願違。因此聖人無所求取所以事情一定會成功,無所持守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發展變化。

  「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臨事」,謂遇事或處事。「紀」,終,止。

句意為:處事到終了的時候,如果慎重能像開始,這樣就沒有不成功的事。

  「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欲」,慾望。「不欲」,沒有貪慾。 「不教」,不對百姓進行訓誨。「教」,訓誨。「復」,返。「過」,過失。《廣雅·釋詁三》:「過,誤也。」「輔」,佐助。

句意為:聖人以沒有貪慾為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為珍貴;以不對百姓進行訓誨為教,使有過失的人聞過而自返。所以聖人能幫助萬物自然發展,而不妄為。  「道恆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忄爲],[忄爲] 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將知足,知以靜,萬物將自定」,「恆」,永遠。「亡為」,無所求取。「[忄爲] 」,音guì 。《字彙·心部》:「[忄爲],諧也。」「欲」,將。「作」,通「詐」,欺騙、詐偽。「將」,助詞,發語詞。「鎮」,安定。「知足」,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

句意為:對天下萬物,「道」永遠無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這種無所求取的精神,萬物將自然和諧。萬物自然和諧中如果有詐偽,可以用無以名狀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萬物也自知滿足,自知安靜,將會自然穩定。

11.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① 是以聖人14猶難之,故終亡難。②

  【校】①今本作「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②今本與本篇此章開頭、結尾數句基本一致。

  「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為」,做,干,辦,亦即有所為。「亡為」,無所求取。「事」,侍奉。「亡事」,不役使他人。「亡事」之「事」,當作「役使」解。 「亡事」在此乃「不可事」之意。「味」,品嘗。「亡味」,沒有滋味,不求有滋味。《淮南子·原道訓》:「無味而五味形焉。」

句意為:有所為而無所求取,事奉他人而不役使他人,品嘗滋味而不求有滋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難」,「大小」,指事物的大與小。「易」,容易。「易」與「難」相對。 「難」,困難。

句意為:事物不論大小,都有易有難,易多必然難多。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亡難」,「猶」通「由」,因,由於。 「難之」,以之為難,認為……難。意為重視困難。

句意為:因此,聖人由於重視困難,所以始終沒有困難。   1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① 有亡之相生也,15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② 是16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③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17弗居也,是以弗去也。④

  【校】① 帛書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② 帛書本作「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③ 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④ 帛書本作「萬物昔而弗始,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王弼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魏源本「弗居」作「不居」。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美的事物。「惡」,醜陋,不美。「皆」,全部,都。「知」,認識。「已」,語氣詞,用於句尾,表確定語氣。「善」,善行,善事,善人。「不善」,惡行,惡事,惡人。「美」與「惡」(丑,不美)、「善」與「不善」(惡)是對立的存在,在一個人身上,不是此長彼消,就是此消彼長。當人們不滿足於自己的「美」、「善」行為的時候,「惡」(丑,不美)、「不善」(惡)的行為就會受到遏制;當人們滿足於自己的「美」、「善」行為的時候,「惡」、「不善」的行為就開始了(「惡已」、「不善已」)。

句意為:天下全部認識了美之所以為美,就只有丑(沒有美)了;全部認識了善,這便是不善(惡)了。

  「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有」,指可感覺的實物,最普遍的存在。「無」,物質的隱微狀態。「相生」,相互轉化而生生不已。「難」,困難,不易。「易」,容易,不難。「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成。難相對於易而存在,易相對於難而存在。「相形」,相互比較而體現。尺之於寸則長,尺之於丈則短;有短才有長,有長才有短。長、短是相互比較而體現的。「相盈」,相互包含。「音」, 「聲」,《說文》:「聲,音也。」「相和(hé)」,相互諧調。「相隨」,相互依存。

句意為:物質的顯和隱相互轉化而生生不已,天下事的難易相互依賴相互促成,長和短相互比較而體現,高與下相互包含,音聲相互諧調,先後相互依存。

  「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居」,守持。「無為」,對萬物長久無所求取之道。「之」,承接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表順承關係的「而」。「事」,事事。「不言」,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感化。「教」,效法。

句意為:因此,聖人守持無為之道而事事,實施以德感化而使其效法.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作」,產生,興起。「始」,生。「為」,佑助,扶助。「恃」,矜持,自以為盡了力。「成」,完成,有所成。 「居」,居功,自以為有功。「唯」,副詞,因為。

句意為:萬物當興則興,不要為它的產生作任何準備,一切任其自然;即使有所佑助也不要自以為盡了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為有功。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

13.道恆亡名。朴雖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18守之,萬物將自賓。

  【校】帛書本作「道恆無名。朴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王弼本作「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魏源本「天下  莫能臣也」句無「也」字。

  「道恆亡名」,「亡」(無),代詞,表示不定指。相當於「沒有哪個」、「沒有法子」。 「名」,稱說,形容。句意為:「道」是永遠沒有法子稱說的。  「朴雖微,天地弗敢臣」,「朴」,物的本真之性。「臣」,役使,支配。句意為:朴雖然隱匿而細微,以天地之大卻不敢支配它。

  「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侯王」,泛指諸侯。「之」,代詞 ,指前述「道」和「朴」。「賓」,喜而服從。「萬物」,喻指天下百姓。

句意為:侯王如果能守道保朴,天下百姓將會自動地喜而服從。

  

14.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① 民莫之令而自均安。② 始制有名。名19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③ 20

  【校】① 帛書本作「天地相合,以渝甘露。」王弼本、魏源本作「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② 帛書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焉。」王弼本、魏源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③ 帛書本作「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王弼本、魏源本作「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天地」,天和地。此處指天地之氣。

句意為:(聖人)當初散朴為器之時,便因器確定名稱。名稱既已產生,亦將知所當止,不可循名而忘朴。知所當止,可以避免危險。

  「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卑」,謙恭、謙卑。「小谷」,山間的小水流。

句意為:謙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間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樣(自本而末,未而不離其本)。

  15.有狀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①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21強為之名曰大。② 大曰滔,滔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③人22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校】① 帛書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淵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下母。」 王弼本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魏源本「獨立不改」為「獨立而不改」。簡文「有狀昆成」之「狀」,《郭店楚墓竹簡》注曰:「疑讀作『道』。帛書本作『物』,即指道。」裘錫圭先生認為簡文此字從首爿聲,應讀為「狀」。今從。② 帛書甲本作「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帛書乙本作「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王弼本、魏源本作「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③ 帛書本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王弼本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魏源本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其一焉。」簡文「大曰滔,滔曰遠」之「滔」,從水,舀聲(見《正字通》、《集韻》)。

  「有狀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昆」,通「混」。「敓」,「奪」的古字,更替改變。「穆」,和諧。「獨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老子》二十五章註:「返化終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

句意為:在虛廓之時,有混然自成之狀,它先於天地而生,使四時更替萬物和諧,它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終始不失其常,可以為萬物的根本。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遠,遠曰反」,「字」,給事物取名號。「名」,稱說,形容。「滔」,廣大貌。形容範圍極大或時間極長。「遠」,遙遠。指空間距離大。「返」,返回。

句意為:不知道它叫什麼,給它取名號叫「道」。我勉強地把它稱說為「大」。從大而言,則廣大;從廣大而言,則遙遠;從遙遠而言,則又返回為近。它遙遠則天地莫能盡,它返回為近就在人身的周圍。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王」,居於統治地位的人。 「國」,地方,地域 「安」,通「焉」,語氣助詞。

句意為:天大,地大,道大。王因為是居於統治地位的人,天地之性人為貴,王守道而與天地參,所以也為大。宇宙之內有四大,守道之王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王弼《老子》二十五章註:「法謂法則也。」

句意為:「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它自己的樣子為法則。」(任繼愈《老子新譯》)

  

16.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① ?虛而不屈② ,動而愈出。23

  【校】① 「與」,王弼本、魏源本作「乎」。② 「屈」,帛書本作「淈 」。

  「橐 」,音túo,袋子。王弼《老子》註:「橐,排橐也。」排,通「鞴」。排橐,即鞴囊,鼓風用的革囊,近似今之風箱。「籥」,古管樂器,像笛,短管,三孔或六孔。

句意為:天地之間,不正像排橐和樂籥嗎?中空,蕩然任自然而不困窘,動而萬化愈出。

  

17.至虛,恆也;守中,篤也。① 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② 天道員員,各復其根。③24

  【校】① 帛書甲本作「至虛,極也;守靜,表也。」「表」,帛書乙本作「督」。王弼本、魏源本作「致虛極,守靜篤。」② 帛書本作「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王弼本作「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魏源本「觀復」為「觀其復」。③ 帛書本作「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魏源本「各復歸其根」為「各歸其根」。

  「至虛,恆也;守中,篤也」,「虛」,魏源《老子本義》:「虛者,無欲也。」「至虛」,謂心中不著一物。「恆」,長久。《說文》:「恆,常也。」「中」,內心。 「篤」,專一。《管子·君臣下》:「小民篤於農,則財厚而備足。」

句意為:心中不著一物的無私無欲,貴在長久;保持內心的無欲清靜,貴在專一。

  「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旁」,普遍。「旁作」,遍作。「居」,通「舉」。「居以須復」之「居」,讀為「舉 」,皆也,全也。「以」,有。「須」,「復」,復歸。

句意為:萬物普遍產生髮展,皆有終止和復歸。

  「天道員員,各復其根」,「天道」,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員」,圓。「員員」,圓貌。

句意為:自然之道周而復始,萬物發展變化各歸其根本。

老子乙

    《老子乙》存簡18枚(文中下標的數字為《郭店楚墓竹簡》圖版序號),約390字。以為道、守道為中心「言道家之用」。全篇可分為8章,歸併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4章)論述為道者要自損、自重;第二部分(5-8章)論述守道治國必須堅持「清靜」的原則。第  

1.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備]。①是以早備是謂[重積德]。②01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③有國之母,可以長[久]。④[長久是謂深根固柢],02長生久視之道也。⑤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王弼本「是以早服」作「是謂早服」。簡文「是以早備」脫「備」字。②帛書本作「早服是謂重積德。」王弼本「是謂」作「謂之」。簡文「重積德」三字缺佚,據帛書本補出。③今本《老子》作「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簡文「重積德則無」、「無」六字缺佚,據帛書本補出。④今本《老子》作「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簡文殘去「久」字。⑤今本《老子》作「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簡文殘去「長久是謂深根固柢」八字,現根據上下文、參考帛書本補出。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備」,「治」,處理。「人」,指人情事理。「事」,事奉。「天」,上天,萬物的主宰者。「嗇」,農夫之治田務。「唯」,副詞。以,因為。「是以」,因果連詞。相當於「因此」,「所以」。「早」,與「遲」、「晚」相對。「備」,慎也。

句意為:處理人情事理,事奉上天,莫過於農夫治田務。因為治田務必去其殊類歸於齊一,所以先要慎之又慎。

  「是以早備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謂」,通「為」,表原因,相當於「因為」。「重」,多。「德」,通「得」。「極」,王弼《老子》五十九章註:「道無窮也。」

句意為:所以先要慎之又慎是因為要多積累行之所得。多積累行之所得則無往而不勝。無往而不勝是因為得「道」,道的力量是無法估計的。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王弼《老子》五十九章註:「以有窮而蒞國非能有國也。國之所以安謂之母。重積德是唯圖其根,然後營末乃得其終也。」

句意為:用無窮的道治國可以把國家治理好。有了治國的根本,以本營末才可以得其終。

   「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長生」,永久存在。「久視」,長壽,不老。

句意為:以本營末可以得其終是因為深根固柢,這是永葆青春的法則。

2.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①損之或損,以至亡為03也。亡為而亡不為。②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為學日益,為道日損。」②今本《老子》作「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後有「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王弼本)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學」,音jiào,通「教」。「益」,驕傲自滿,後作「溢」。「損」,貶損。

句意為:教育別人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驕傲自滿,從事於「道」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更嚴格地自我貶損。

  「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或」,副詞,表示相承,相當於「又」。 「亡為」,即「無為」,清靜自守。

句意為:貶損再貶損,最後達到清靜自守而合於道。清靜自守合於道則無所不能為。

3.絕學亡憂。①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②04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③

  【校】①今本《老子》作「絕學無憂。」②帛書本《老子》作「唯與呵,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何若」,王弼本作「若何」。③帛書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絕學亡憂」,「絕」,棄絕。「學」,音jiào,指教化。

句意為:絕棄上對下的教化而順其自然則無憂。

  「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幾何?」「唯」,應答聲,用於對尊長,表示恭敬。 「呵」,音hē,同「訶」,大聲喝叱,斥責。「美」,善。「惡」,不善,罪過。句意為:應諾與訶斥,相差有多少?美善與罪過,相差有多少?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畏」,害怕,畏懼。

句意為:大家所害怕的,任何人(當然包括以教化者自居的人)也不能不害怕。

4.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①何謂寵05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②[何謂貴大患]06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③[故貴以身]07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舉天下矣。④08

   【校】①今本《老子》作「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②今本《老子》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帛書本《老子》作「寵之為下」。「何謂寵辱若驚」魏源本《老子》無「若驚」二字。「是謂寵辱若驚」魏源本《老子》作「是為寵辱若驚」。「是謂寵辱若驚」,簡文作「是謂寵辱驚」,裘先生認為:「『辱』字下有一類似句讀的符號,也許是校讀者所加,表示抄脫一字。」可從。現根據今本補一「若」字。③今本《老子》作「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為吾有身」,帛書本《老子》多一「也」字,魏源本《老子》作「惟吾有身」。簡文「何謂貴大患若身」、「或何患」中「何謂貴大患」、「患」六字缺佚,原整理者參照帛書本《老子》補出。④帛書本《老子》作「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魏源本《老子》「若可以寄天下」作「則可寄於天下」,「若可託天下」 作「乃可託於天下矣。」簡文「故貴以身」四字參考今本《老子》,結合上下文補出。簡文第六、七簡下半殘缺,與第五簡相比,第六簡下缺佚五字,第七簡與第六簡相對應的位置是一個「可(何)」,其下宜應只缺佚五字。原整理者認為缺六字,恐不確。簡文「若可以舉天下」之「舉」,從辵去聲,疑讀為「舉」。去,古音溪紐魚部;舉,古音見紐魚部。去、舉古音韻部相同,同為喉音,音近可通。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恩寵。「辱」,侮辱。「寵辱」,寵,用為以動;辱,作「寵」的賓語。世人不知辱之為辱,反以辱為寵。「貴」,重視。「大」,極。「患」,憂慮。 「大患」,極度的憂慮。所憂慮者,乃恩寵之得失也。「貴大患」,猶重視恩寵之得失,乃患得患失之義。「身」,自身。

句意為:世人以侮辱為恩寵,受寵若驚;患得患失,重視恩寵之得失若自身一樣。

   「何謂寵辱?寵為下也」,「謂」通「為」。「何謂」,何為,為什麼。

句意為:為什麼世人會以侮辱為恩寵?因為這些人是承受恩寵的下人,他們分不清侮辱或恩寵,即使是侮辱也當作「恩寵」。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之」,得到恩寵。「失之」,失去恩寵。

句意為:得到恩寵(哪怕是侮辱),感到驚恐;失去恩寵(哪怕是侮辱),感到驚恐。這就叫做「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有身」,有自身。有自身,則必私其身,私其身則有欲。有身,乃有私己之心之義。「及」,連詞,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疑問代詞,可譯為「哪」,「哪裡」。句意為:為什麼世人患得患失、重視恩寵之得失若自身?人之所以有極度的憂慮,是因為有私已之心。如果沒有私已之心,哪有什麼可憂慮的?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舉天下矣」,「以身」之「以」,代詞,相當於「其」。「若」,副詞。表示承接,相當於「乃」、「才」。「託」,託付。「舉」,振興、復興。

句意為:因此,只有不患得患失,為天下而重視自身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只有為天下而愛護的自身的人,才可以使天下振興。

5.上士聞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09笑,不足以為道矣。①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類],[進]10道若退;②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③11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聲,天象亡形。④道[亡名],[善始且善成]。⑤12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士聞道,勤而形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②帛書本《老子》作「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簡文「若類」、「進」三字缺佚,原整理者依據帛書本《老子》補出。③帛書本《老子》作「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輸,質真如渝。」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簡文「偷」、「質」二字缺佚,原整理者補出。④帛書本《老子》作「大方無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⑤帛書本《老子》作「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成。」王弼本《老子》作「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道隱無名」魏源本《老子》作「道德無名」。簡文「亡名」、「善始且善成」七字缺佚,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

  「上士聞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士」,士民,學習道藝者。「聞」,知聞。「堇」,音jǐn,通「僅」,少。「若」,副詞,表示不肯定,相當於「好象」、「似乎」。「道」,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

句意為:上等士民知聞「道」,對其中的道理很少能實施;中等士民知聞「道」,似知而似非知;下等士民聞知「道」,卻大笑以「道」為非。這並不奇怪,因為下等士民知彰而不知微,如果下等士民不以「道」為非,那「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類,進道若退」,「建言」,指古語或古諺。古人所立之言。「明」,明顯。「孛」,音bèi,混亂,後作「誖」或「悖」。「夷」,平易。「夷道」,平易之道。「類」,通「纇」,偏頗,不公平。「進」,向前。句意為:因此,古語曾說:明顯的「道」,反而好似言亂而不明;平易的「道」,反而好似偏頗而不平;前進的「道」,反而好似後退而不進。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上德」,至德,盛德。 「谷」,水流會聚的地方。「白」,潔凈。「辱」,污濁。「廣」,廣遠。「建」,通「健」,剛健。「偷」,苟且,怠惰。「愉」,音yǔ,勞苦而病。

句意為:至盛之德好似水流會聚的深谷;極其潔凈卻好似污濁;廣遠之德卻好似不足;剛健之德卻好似偷惰;質樸真純卻好似勞苦而病。

  「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聲,天象亡形」,「方」,方正。「隅」,斜角。「大器」,貴重的器物。「慢」,緩慢。「慢成」,猶言長時間製成。「大音」,美妙的音樂。「聲」,樂器單出的音。「祗」,相當於「適」,只,僅。「天象」,天空所垂之象。「無形」,沒有形體。

句意為:方正之極沒有斜角;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成;美妙的音樂中只有單出的聲音;天空所垂之象有象無形。

  「道無名,善始且善成」,「無名」,無可名狀。「善始」,善於開始。「善成」,善於完成。

句意為:道,雖然無可名狀,然而它卻能善於開始,並且能善於完成。

6.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瞀。① 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②

  【校】①帛書甲本《老子》作「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勤。」「塞其悶」之「悶」,帛書乙本《老子》作「閱」;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兌」。以上各本此三句前,均有「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簡文「終身不瞀」之「瞀」,從山矛聲,疑借為「瞀」。矛、瞀,古音同為明紐幽部,音同可通。②帛書甲本《老子》作「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救。」「啟其悶」,帛書乙本《老子》作「啟其閱」,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開其兌」。以上各本此三句後均有「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毋遺身殃,是謂襲常。」(「毋」,其他各本作「無」;「襲」,王弼本、魏源本作「習」。)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瞀」,「閉」,防守。「門」,門徑,關鍵。「塞」,堵塞。「兌」,音duì,耳目鼻口。「瞀」,亂,錯亂。

句意為:防守事欲對人發生影響的門徑,堵塞產生事欲的視聽,終身不會思念錯亂。

  「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啟」,打開。「賽」,比,競爭。「逨」,音lài,就,成。

句意為:「打開產生事欲的視聽,遇事與人相誇勝,終身不可能有成。

7.大成若13缺, 其用不敝。① 大盈若盅,其用不窮。② 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14若屈。③

  【校】①帛書本《老子》與簡文同。「其用不敝」之「敝」,王弼本《老子》作「弊」。②帛書甲本《老子》作「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帛書乙本《老子》作「大盈如沖,其用不窮。」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盈若沖,其用不窮。」③帛書甲本《老子》作「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贏如納。」帛書乙本《老子》作「大直如詘,大辯如訥,大巧如拙,大贏如絀。」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極,最。「成」,完備。「缺」,不足,欠缺。「敝」,衰敗,壞敗。

句意為:最完備好似不足,完備與不足相互為用,其作用不會壞敗。

  「大盈若盅,其用不窮」,「盈」,充足,足夠。「盅」,音chōng ,空虛。「窮」,窮盡,窮竭。

句意為:最充足好似空虛,充足與空虛相互為用,其作用不會窮竭。

  「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若屈」,「巧」,靈巧。「拙」,笨拙。「成」,成就。「詘」,音qū,言語鈍詘。「直」,正直。「屈」,枉屈,屈尊就卑。

句意為:最靈巧的人,不自我炫耀,外似笨拙;最有成就的人,不自以為是,外似言語鈍詘;最正直的人,不傲視他人,外似枉屈。

8.燥勝凔,清勝熱,清靜為天下定。①善建者不拔,善保者15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②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16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③[以家觀]17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④18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躁勝寒,靜勝炅,清靜可以為天下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簡文作「清清」。 裘按:「簡文『清=』似當讀為『清青(靜)』或『青(清)清(靜)』」。現以上下文義讀為「清靜」。②帛書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王弼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子孫以祭祀不輟」,魏源本無「以」字。③帛書本《老子》作「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之國」魏源本《老子》作「修之邦」;「其德乃溥」,魏源本《老子》作「其德乃普」。王弼本《老子》「修之」下多「於」字;「修之國」為「修之於國」;「其德乃溥」為「其德乃普」。簡文「其德乃溥」四字缺佚,原整理者根據帛書本《老子》補出。④帛書本《老子》作「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奚以知天下之然哉」,王弼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然哉」。「魏源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國觀國」魏源本《老子》作「以邦觀邦」。簡文「以家觀」、「下然哉」、「以此」八字,缺佚,依據帛書本《老子》補出。

  「燥勝凔,清勝熱,清靜為天下定」,「燥」,燥熱。「凔」,音cāng ,寒冷。「清」,清涼。「清靜」,清廉恬淡。「清」,廉潔,不貪求。「靜」,恬淡,無為。「為」,使。「定」,安定。

句意為:燥熱能克服寒冷,清涼能克服暑熱,清廉恬淡能克服貪慾使天下安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建」,建立。「拔」,動搖。「保」,保持。「脫」,脫落。「以」,因此。「祭」,陳物供奉祖先。「祀」,相嗣不已。「屯」,困屯。

句意為:(對清靜這一原則)善於建立的,不可動搖;善於保持的,不會脫落;子孫因此世祀相繼而不困屯。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實行。「家」,卿大夫及其家族或封地。「鄉」,周制「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見《周禮·地官·大司徒》)。「邦」,諸侯封國。「長」,通「張」,張揚。「豐」,擴大。「溥」,音pǔ,普遍。

句意為:個人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更加純真;在一家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豐足有餘;在一鄉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得到張揚;在一邦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 於是得到擴大;在天下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可以普遍。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觀」,觀察。「然」,代詞,如此。「以」,介詞,根據。「此」,指代「清靜」這一原則。

句意為:以家、以鄉、以邦、以天下觀察家、鄉、邦、天下,我何以知道天下如此呢?就是根據清靜這一原則。

老子丙

1.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①故道[之出言],丙04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②丙05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安平大」,王弼本《老子》作「安平太」,魏源本《老子》作「安平泰」。②帛書本《老子》作「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王弼本《老子》作「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用之不足既」,魏源本《老子》作「用之不可既」。簡文「故道之出言」 中「之出言」三字缺佚,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執」, 持守。「象」,與「物」 相對。有「形」之謂「物」,無「形」之謂「象」,即「氣象」、「天象」之「象」。「大象」,廣大無比之象,喻指「道」。「往」,音wàng,歸向。「害」,妨礙。「大」,音tài,通「太」,也作「泰」。順利,康泰。「餌」,糕餅之類的食物。「過客」,過路的行人。

句意為:若能持守「道」,天下人無不歸向。不管多少人歸向,都不會互相妨礙,人們生活安定、平等、康泰。音樂與美食,使過路的行人留戀而不願離去。

  「故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出言」, 發而為言,即被說出來。「淡」,味道不濃。「既」,失,失掉。

句意為:如果「道」被說出來,它淡得就沒有味道了。雖然看它看不見,聽它聽不到,但是卻不能失去它!

2.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丙01有不信。①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②故大丙02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③丙03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大上」,王弼本《老子》、魏源本《老子》作「太上」。「安有不信」,王弼本《老子》作「焉有不信焉」,魏源本《老子》作「有不信」。②帛書本《老子》作「猷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王弼本《老子》作「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悠兮」,魏源本《老子》作「猶兮」。③帛書甲本《老子》作「故大道廢,安有仁義;知識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知識出」,帛書乙本作「智慧出」;「邦家昏亂」,帛書乙本作「國家昏亂」。王弼本《老子》作「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慧智出」,魏源本《老子》作「智慧出」。簡文「邦家昏亂」,「亂」 字缺佚,據帛書《老子》補出。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大」,音tài。「大上」 即「太上」。 「下」,百姓,地位低的人。「親」,親近。「譽」,讚譽。「畏」,畏避。「侮」,輕慢。「信不足」之「信」,誠信。「有不信」之「信」,信任。「猷」,順。「貴言」,慎言,不輕易發表意見。「遂」,就,成功。

句意為:三皇五帝的太古之世,百姓只知有君;其次德衰,仁義為治,百姓被其仁懷其義,親之譽之;其次以刑法為治,百姓畏而避之。誠信不足,於是百姓不信任。順乎民意,不輕易發表意見,讓百姓自遂其意,辦好事情,成就功業,因而百姓說我自然如此。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故」,助詞,用於句首,相當於「夫」。「大道」,太古有德之君所行之道。「廢」,廢止,停止施行。「安」,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乃」,「於是」。「有」,呈現,出現。「正臣」,正直之臣。

句意為:大道廢止而不行,於是出現了仁義;六親不和,於是出現了孝慈;國家昏亂,於是出現了正直之臣。

3.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 丙06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 丙07以得志於天下。①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丙08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殺[人眾],丙09則以哀悲蒞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②丙10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襲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王弼本《老子》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恬淡為上」,魏源本《老子》作「恬憺為上」。簡文「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非君子之器,不」六字,因簡殘,缺佚,現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殺,不可」三字缺佚,現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②帛書本《老子》作「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殺人眾,以哀悲涖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王弼本《老子》作「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偏將軍居左」,魏源本《老子》為「是以偏將軍居左」。簡文「故殺人眾,則以哀悲蒞之」 ,因簡殘,「人眾」 二字缺佚,據帛書本《老子》補出。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居」,平時家居,猶日常生活中。「兵」,兵器,武器。「故」,連詞,錶轉折。表示說完一事又另說一事,相當於「至於」。「恬」,安然。「淡」,淡漠。「恬淡為上」, 以安然淡漠的態度為上。「美」,讚美。「弗美」,不要去讚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

句意為: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左為上,用兵打仗的時候以右為上。至於說兵器,這不是君子所使用的器械,如果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以安然淡漠的態度去處理,不要去讚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

  「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樂」,喜樂,快樂。「樂殺人」,以殺人為樂。「樂殺」,樂於殺伐。「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夠。句意為:讚美使用兵器,這就是以殺人為快樂。樂於殺伐,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 助詞,相當於「夫」。「吉」,古代祭祀鬼神的禮儀,為五禮(吉、凶、賓、軍、嘉)之一。此處指「凶禮」以外的禮議。「吉事」、「喪事」相對。吉事,即吉禮;喪事,即喪禮。吉事,祭祀、冠、取(娶)之屬。喪事,人死後殮奠殯葬等事宜。「上」,通「尚」。「上左」,崇尚「左」,即以左邊的位置為正位、上位。「上右」,崇尚「右」,即以右邊的位置為正位、上位。正位、上位,受尊敬的席位,尊者居之。「偏將軍」,副將。「上將軍」,行軍作戰時軍中的主帥。

句意為:舉行祭祀以左邊為正位,辦喪事以右邊為正位。這樣,行軍作戰時副將處於左邊的位置,主帥處於右邊的位置,就是說打仗要依照凶喪的禮儀處理。

  「故殺人眾,則以哀悲蒞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故」, 助詞,相當於「夫」。「蒞」,參加。「則」,連詞,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就」,「便」。

句意為:戰爭殺人眾多,便以哀痛的心情參加;戰勝了便以凶喪的禮儀處理。

4.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①聖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丙11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且成也敗之。②是以聖丙12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③是以能輔萬物丙13之自然,而弗敢為。④丙14

   【校】①楚簡《老子甲》作「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帛書乙本《老子》作「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為者敗之,執者失之。」②楚簡《老子甲》作「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帛書乙本《老子》作「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而敗之。故曰:『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簡文「無執,故無失也」,「無失也」三字缺佚,參照帛書本補出。③楚簡《老子甲》作「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 帛書乙本《老子》作「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王弼本、魏源本與帛書乙本同。④楚簡《老子甲》作「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帛書乙本《老子》作「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王弼本《老子》作「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魏源本《老子》作「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為」,謀也,求也。「敗」,(事情)失敗,即不能成功。「執」,守也,持也。「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

句意為:有所求取(有某種企圖)去辦一件事,這事一定不會成功;有所持守(有某種目的)去做一件事,這事一定把握不住。聖人辦事無所求取(沒有個人企圖),所以一定會成功;無所持守(沒有個人目的),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發展變化的規律。

  「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且成也敗之」,「慎終若始」 與「慎終如始」 同,結束的時候仍然慎重,就同開始的時候一樣慎重。「恆」,副詞。經常,常常。 「且」,副詞,將要。「且亡」,將要滅亡。「且成」,將要成功。

句意為:結束的時候像開始一樣慎重,就設有不能成功的事。人們的失敗,常常是在將要成功的時候失敗的。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欲」,慾望。「不欲」,沒有慾望,即沒有貪慾。「欲不欲」,以不欲為欲。「學」,學習。「不學」,不學習,即順應自然。「學不學」,以不學為學,即以順應自然為學習。「復」,返。「過」,過失。「復眾……」,使眾……返。「眾之所過」中的「之」,介詞,相當於「於」。 「復眾之所過」,直譯為:使眾人於所犯過失中自返。「輔」,佐助。「為」,求,索取。

句意為:因此聖人以沒有貪慾為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為珍貴,以不學為學而順應自然,使有過失的人聞過而自返。所以(聖人)能幫助自然發展,而不敢妄為。 


推薦閱讀:

日知丨郭店楚簡與中國古典學研究

TAG:老子 | 郭店楚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