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十子」之一徐少驊退出 稱未受任何威脅(圖)
徐少驊(左一)當日成為「佔中十子」一員後,積极參与各項活動,今年3月曾與公民黨陳淑庄(右一)飛往台灣,觀察當地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為香港佔中運動汲取經驗。圖為兩人與台灣學生領袖林飛帆(左二)等合照。(資料圖片)
據香港《明報》消息,佔中行動如箭在弦,但「佔中十子」之一的先達智能行政總裁徐少驊昨日在報章訪問中,高調宣布退出佔中,更稱在6.22民間投票後改變想法,認為不應以非法方式爭取民主。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對事件「不作評論」。本報記者昨日以電話及短訊聯絡徐少驊,但徐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有佔中十子成員估計徐少驊用這種高調方式,可能是受到威脅或壓力。
徐少驊接受《成報》訪問時,稱本來認為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提出的公民抗命較溫和,因而吸引他,但他在6.22民間投票後,不再參與佔中活動,因為個人想法有所改變,反對用違法手段爭取民主。他強調在過程中沒受任何迫害或威脅。
稱想法改變反對違法
他在訪問中說:「雖然今時今日我仍然是一個民主支持者,我仍然贊成香港要有公平公開的普選制度,我仍然認為選舉提名的『開拓』是很重要的,不過,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會認為,要爭取『真普選』要有一個合法的途徑。」不過,他又認為佔中令更多人對民主追求看得更清楚,增強自己信念及站穩立場,繼續做強化香港公民社會的工作。
有不願具名、擬參與佔中的人指出,對徐少驊高調宣布自己反佔中感到意外,「除非被威脅,否則你不參加,只要不出聲就得,這樣高調令人估可能有其他內情」。
成員疑高調背後有內情
十子之一、浸大社工系講師邵家臻表示,推行佔中運動時曾與徐合作,對徐退出感心痛。他透露徐於6月底已「突然消失」,其後他從戴耀廷口中得知徐「出咗事」,之後再沒與徐聯絡,相信今次訪問他亦不好受。
十子之一、退休牧師郭乃弘表示與徐少驊不相熟,不能測猜其轉變立場的原因。他稱,人可以改變主意,「如果我改變主意,我是不會出聲。(訪問內容)多少是潑冰水,這個時候不是潑水的時候。」十子之一、作家陳慧稱,這次訪問的時間,「你知是不正常,都是一種姿態」。但她強調,人是可以改變看法,仍有很多人支持佔中,不應放大負面事情。
十子之一、吳錦祥醫生指徐少驊參與佔中運動頗為熱心,更曾主動問吳能否為佔中刊物《中紙》撰文,而且佔中早已經表明違法,對徐少驊的轉變感到奇怪。
徐少驊接受香港《成報》報道全文:
現任先達智能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徐少驊,原為「佔中十子」之一,今年6月底「和平佔中6.22民間全民投票」完結後,他毅然退出了相關組織,以後不再參與「佔中」活動。他說,他是自願退出的,沒有受到威逼。他之所以選擇退出,是因為到了今天他的想法改變了,他反對用違法手段去爭取民主,尤其是反對年輕人違法,因為這對他們的前途影響很大。同時,他又認為,目前中港兩地問題的核心是失去了雙方曾經有過的信任;政府要重建這個「信任」。 圖/文:本報記者喬林
這一天,筆者如約來到港島一家大商場,在一個咖啡座中坐下,眼前是一位五十開外、溫文爾雅的人,他就是徐少驊。雖然以往曾在媒體中知道這個名字,但人還是第一次見到。他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
被「非暴力」理念所吸引
「看近年香港政局,「激進派」抬頭,其手法看來較具暴力成分,與之相比,戴耀廷所提出的「和平、非暴力」的主張,吸引了我。」徐少驊娓娓道出他當初參與「佔中」遊行的原因。
徐少驊表示,那時候,看了戴耀廷有關「公民抗命」的文章,贊成戴的觀點。試問要爭取普選,港人的籌碼何在?不在政客例如某些立法會議員手中,更不在「建制」手中,籌碼只在港人「自己」手中。爭民主,靠的是自己。當然,用哪一種手法爭取民主則需要考量。
他說,戴耀廷的整個「企劃」,是要讓所有的香港人都站起來,為民主發聲。他相信許多香港人都是支持民主的,絕大部分內地人也都是。戴的這種策略,他是同意的。同時,一個人如果沒有籌碼在手,你所提的訴求,當權者是不會予以理會的。所以,「公民抗命」突破了以前所有民主運動的做法;以前的民主運動,靠立法會議員,收不到什麼效果;靠上街靠遊行,同樣也都無效。而戴耀廷提出「公民抗民」這種做法,其「和平、非暴力」的概念,他認同。看看近年香港政局,「激進派」抬頭,其手法看來較具暴力成分,與之相比,戴的主張,很吸引。
「思想轉變了」退出組織
「和平佔中6.22民間全民投票」於今年6月29日結束之後,「我不再參與「佔中」活動,退出了該個組織,在這過程中完全沒有受到任何的迫害或威脅。」徐少驊說。
徐少驊表示,他之所以退出「佔中」,是因為他個人的想法有所改變,主要是開始有了一種想法,即反對用違法手段去爭取民主。他說:「雖然今時今日我仍然是一個民主支持者,我仍然贊成香港要有公平公開的普選制度,我仍然認為選舉提名的「開拓」是很重要的,不過,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會認為,要爭取「真普選」要有一個合法的途徑。」
爭普選要有個合法途徑
他強調,他之所以退出有關組織,是因為「思想上的轉變」,跟以前的想法不同了。港人要繼續爭取普選制度,都要有一個合法的途徑。
對於筆者所提「一旦發生「佔中」,你認為對香港有何影響」問題,徐少驊這樣說,「佔中」組織者多次說過不想發生「佔中」。不發生「佔中」,當然皆大歡喜。不過,如果「佔中」真的發生了,相信香港會出現一陣「失序」的情況,即使人群被警察驅散了,之後可能有連串的反應,例如出現學生罷課、員工罷工、市民罷繳稅等等,相信失序會有一段時間。港人好現實,當看到這種情況後,都會接受的。就像當年「佔領華爾街」,事後不是也很快恢復了秩序?
他說,「佔中」這個社會運動,料有深遠的影響,會令更多人對民主的追求看得更清楚,增強自己的信念,站穩自己的立場,繼續做強化香港「公民社會」的工作。
他表示不太擔心「佔中」會令經濟方面有好大的損失,專家也援引數據說經濟損失有限。他說,現今網路時代,許多財金方面的交易都在網上進行,「佔中」對經濟的影響,不必「過慮」;有人說掛了幾日的風球,其影響可能還大過「佔中」呢。
「爭民主之路」是漫長的
筆者問「作為香港社會名流,你覺得應該為香港做些什麼?」
徐少驊說,這要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每個人都可以不同的崗位上或日常生活中為社會做貢獻。香港還有許多弱勢社群,他們都需要幫助,大家可撥出一些時間為他們做一些義工,為他們捐一些善款。如深水?茶餐廳東主明哥,送飯盒給無家可歸者,就是一例。民主國家「公民社會」的建立,對推進民主是很重要的。其中最具實質的,就是將其能力回饋社會。第二個層次就是民主推進。爭取民主的路是漫長的,要一代代堅持下去;目前形勢之下,需要耐性,不要悲觀,更不要放棄。
中港兩地「互信」要增強
筆者說:「你作為香港社會的精英,在諸多方面都有建樹及獨到見解,請你談談對目前香港時局的看法。」
徐少驊表示,許多人都可以看出,目前香港正陷入一個困局:內地不信任香港,香港不信任內地,中港兩地互信不足。這種情況,在「八九民運」之前是不存在的,看看當年「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組成,其中就有香港民主派人士,比如李柱銘、司徒華等人在內。
他說,相信香港絕大部分人都是愛國愛港的,他們贊成香港回歸。即使民主派中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其實都是出於他們的「愛國情懷」,這種情況在當時是被認可的。他們說出了一些「聽起來並非好正面」的批評聲音,大家都會理解。
他強調,中港兩地需要「回歸」這種互信狀態。如果香港特區政府要繼續有效管治下去,這種中港之間的互信、溝通需要增強。這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大家都要努力,都要「行」多幾步。
政府「立信」政策才可行
然而,在目前情況下,香港社會各界該如何取得共識,繼續促進繁榮發展?
徐少驊說個人覺得,香港的發展「卡」在政治爭拗中,立法會成了各方勢力的政治角力場;由於部分市民對政府不信任,令政府的政策推行增加了困難。所以,政府要「立信」。他例舉中國歷史故事「徙木立信」,來說明「信任」的重要性。
他說,戰國時期,秦本為弱國,內憂外患,「商鞅變法」之後隨即崛起。當時,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擬定好了,但尚未公布,商鞅認為任何法令,如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是難以推行的。於是,他就在都城南門豎一根三丈木頭,稱有誰能把它搬到北門去,就賞「十金」。圍觀者都感奇怪,不相信,都不敢搬。隨即又將獎賞增到「五十金」,終於有個青年把木頭搬了,商鞅真的給了「五十金」獎賞,表明說話算數,於是下了變法的法令。百姓信任了商鞅,因為「他來真的」;商鞅得到人民的支持,法令遂得以推行。
徐少驊強調,信任好重要。香港現時問題的核心,可能是信任問題。中港兩地要加強互信。當然,要民眾信任一個政權,政權應要先行一步,就像「徙木立信」故事一樣,商鞅「先行一步」,即一個政權必須先打開局面。
他說,民眾不可能「無端端」信任政府;市民反對的政策,政府不可能「夾硬」推行。所以,特區政府宜釋出善意,善用不同政見的人士,在諮詢架構中加入反對派,提高信任,才可能推行政策。
最後,徐少驊總結說,「信任」是人類活動的基礎,無論是社會、經濟、政治、人際,都是建基於信任,失去了它,就寸步難行,甚至陷入「失序」。目前中港問題的核心就是失去了曾經有過的信任,而要重建這個信任,必須由擁有權力的政府在政策上恢復人民的信任,這也是商鞅「徙木立信」故事的精髓所在。
推薦閱讀:
※連籃球三威脅都不懂,你還敢說你會打籃球?
※原生狀態下的雪橇三寶飢餓的時候,哪種對人的攻擊性最強或者說威脅最大?
※停車強收費,被收費的威脅,投訴無門,政府部門推脫責任,怎麼辦?
※與上篇文章有關的我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小想法
TAG: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