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文豪

在人類歷史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都如耿耿星空,群雄閃耀;想要再從中挑選出有限的幾個更偉大的大家、大師、巨匠來,實在困難。更何況,對於文學藝術而言,素來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之說,很不容易分出個誰比誰強、誰比誰高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要求。尤其是在為數有限的一批傑出文學家、藝術家中,再認定出居最前面的若干位來,那簡直是一種殘酷與痛苦,許多人甚至覺得這件事本身就沒有多大意義,就像古今中外各種類似的所謂「排行榜」一樣。

但本人總認為,世上萬事萬物,應該還是有一個相對客觀、全面、合理的標準的。國外某權威機構曾評定出世界十大文豪,他們是荷馬(古希臘)、但丁(義大利)、莎士比亞(英國)、歌德(德國)、拜倫(英國)、雨果(法國)、托爾斯泰(俄國)、泰戈爾(印度)、高爾基(前蘇聯)與魯迅(中國),多少年來人們似乎對其並無很大異議,這就非常不簡單了。

如今我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擬定出中國十大文豪來,以求拋磚引玉之效。

我擬定出的中國十大文豪是:莊子、屈原、司馬遷、曹操、杜甫、韓愈、蘇軾、關漢卿、曹雪芹與魯迅。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

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境內)人,家貧,曾做過宋國漆園吏。相傳楚威王召他為相,被拒絕。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合稱道家「二聖」)。他學問廣博、性情獨特,繼承並發揚了老子的理論,而且更加深刻、廣泛,並具有樸素辯證法、自由觀、平等觀等思想;但也有把相對性絕對化、消極無為、宿命論等錯誤觀點。

莊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的玄學、佛學、理學對它都有大量吸收。

莊子亦堪稱文學天才,其散文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文學價值最高、意味最強的,與屈原詩歌並稱中國先秦文學史上兩大豐碑。現存《莊子》33篇,大多為寓言故事,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秋水》等,說理與幻想完美結合,詩意濃郁而善於抒情,想像豐瞻、筆力酣暢,汪洋恣肆、變幻詭奇,描寫生動傳神、語言恢宏瑰麗。

中國古今說理文章,能寫得活潑有趣且理論深透者,無出其右。在寫作上,其對後世文人影響之大也罕有可比。

屈原(約前340—前278年)

名平,戰國後期秭歸(今湖北境內)人,楚國貴族,曾任楚懷王左徒、三閭大夫,但理想不遂,報國無門,遭讒流落在湖南沅、湘二水一帶,最後於長沙附近汨羅江畔自沉。

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知識分子、進步政治家、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

他是中國最早的專業詩人、中國文學之父、古典文學之聖、荊楚文學乃至南方文學奠基人、先秦文學代表人物、《楚辭》主要文學家、中國文學史上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始人。

他吸收民間文藝與勞動人民的豐富營養,創造出「騷體」這一詩歌新形式,以優美的語言、無窮的想像,溶化神話傳說,寫出了許多雄奇壯麗、絢爛多彩的光輝詩篇。其以整個生命、精神、才情熔鑄而成的代表作——政治抒情長詩《離騷》(2400字),與北方《詩經》三百篇合稱中國古代文學兩大傳統。另有《九章》、《九歌》、《天問》等名作。

屈原的人格、行為、思想、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魯迅謂其「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年)

字子長,西漢時期左馮翊夏陽(今陝西境內)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曾「行萬里路,破萬卷書」,後繼父職,著手撰寫《史記》,因李陵案被處腐刑並下獄,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史記》,前後歷時近20年。

司馬遷是中國最偉大的歷史學家(史聖),也是中國歷史學家中文學才華最高的一個;是秦漢兩朝散文藝術的最高成就者、第一大文學家。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通古今之變」的記傳體通史,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傳記文學總集,一部氣魄雄偉、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百科全書式的通史巨著。全書計有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

記事起於傳說中的黃帝,迄於作者當時的漢武帝,首尾3000年,尤詳於戰國、秦、漢。他以「考信」、「實錄」的精神從事著述,不虛美,不隱惡。其敘事簡明生動、系統清楚,人物豐滿、富有個性,語言優美、文筆絢爛,魯迅謂其「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後代史學與文學都有深遠影響。

曹操(155—220年)

字孟德,小名阿瞞,東漢三國時期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曾舉孝廉為郎,征黃巾大起義時起兵,後討伐董卓,繼而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破袁術,擒呂布,戰烏桓,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統一北方,任丞相,與劉備(蜀)、孫權(吳)形成三國鼎立之勢,並進封魏王,在赤壁之戰中被劉孫聯軍擊潰,逝後不久其子曹丕代漢稱帝,追尊其為魏武帝。

曹操興屯田,修水利,抑兼并,推廣農業生產技術,改革賦稅制度,使其統治區社會經濟有所恢復與發展;知人善任,唯才是舉,抑制豪強,加強集權;運籌帷幄,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最為才幹傑出、貢獻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

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從文學上說他是東漢三國乃至魏晉時期文壇巨擘(漢唐交接期文學之聖)、「建安文學」領袖、「建安風骨」開創者與體現者、曹氏父子「三曹」之代表人物,其詩文被史家稱為「實錄」。詩歌主要有《觀滄海》、《短歌行》、《蒿里行》、《烏雖壽》等,豪邁慷慨,悲涼蒼勁,遼闊雄壯,佳句迭出。

散文也是清峻通脫,質量較高。其人其文多次受到毛澤東高度評價。

杜甫(712—770年)

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盛唐與中唐交接時期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後遷居鞏縣(今屬河南)。詩人杜審言之孫。初期舉進士不第,遂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任過小官。「安史之亂」時謁見皇帝,授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最後移家成都,築草堂而居。一度為劍南節度使幕中參謀,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漂泊鄂、湘一帶,病死於赴郴州途中,而其「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壯志未酬。

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愛國詩人。中國古代文學以詩歌最盛,詩歌以唐朝最盛,唐朝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成就最大,而杜甫又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第一大家、主要代表者(詩聖),其作品因為真實、深刻、廣泛、生動反映了當時唐王朝由盛及衰的社會現實而被譽為「詩史」。

他繼承、發揚了《詩經》優良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手法嫻熟全面(尤長於古體、律詩);風格多變,語言精鍊,沉鬱頓挫,深摯厚重,具有高度表達能力。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麗人行》等。

韓愈(768—824年)

字退之,世稱「韓昌黎」,中唐時期河南河陽(今孟縣)人。3歲而孤,由其嫂撫養成人。刻苦自學,25歲登進士第走上仕途,先後當過多任各地不大不小之官,但也數次因直諫犯上被貶。位至刑部、兵部、吏部侍郎等。

唐朝傑出文學家、哲學家。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所作《原道》、《原性》強調自堯舜至孔孟一脈相傳的道統;又認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提出性三品說;另有《師說》認為「人非生而知之者」,並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教育見解,對後世影響甚巨。

韓愈主要的才學與成就還是在文學上。他終生倡導古文運動(其文體改革也配合了當時政治運動需要)並成為其領袖與奠基人,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聖),譽其「文起八代之衰」,在唐代散文史上與柳宗元齊名,在中國古代散文史上與蘇軾齊名。

韓愈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代表作有《雜說》、《師說》、《祭十二郎文》等,形成了一種富於邏輯性、規範性的獨特風格,雄奇奔放,變化萬千,構思新穎,曉暢明快。

《古文觀止》收入其作最多。韓詩則力求新奇,但不免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

蘇軾(1037—1101年)

字子瞻,自稱東坡居士,北宋時期眉山(今屬四川)人。先後任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因「滿肚子裝著不合時宜」,與當時舊黨、新黨均政見不同,無數次被貶至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惠州、瓊州、常州等地,也許是中國古代受貶謫最多最頻的官員、文人之一。

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個性耿直,獎掖後進,政治上雖屬保守,也常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與其父蘇洵、蘇轍俱享文名,世稱「三蘇」,又以蘇軾最高。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其在文藝各領域才學、成就之全面、精湛,放眼全世界亦罕見。

在散文上,他與韓愈並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兩大高峰之一,在兩宋則與歐陽修媲美,代表作有前/後《赤壁賦》、《石鐘山記》等,行雲流水,明白暢達,清新簡練;在詞作上,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最偉大的詞作家(詞聖),是「豪放派」奠基者與代表人物,同辛棄疾齊名,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等,突破五代以來舊傳統,提高了意境,擴大了題材,風格豪放磅礴,揮灑自如,影響深遠;在詩歌上,他各體皆工,尤長七言,質樸清麗,自成一家,於宋代文壇同黃庭堅齊名;在書法、繪畫上,他也卓有成就,擅長行楷書,能畫竹木石,創作外且有理論,與米芾等人並稱「宋四家」 。

關漢卿(約金末—元大德(1297∽1307年)時或其後)

號已齋叟,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曾任太醫院尹,但並不感興趣。

一生從事戲曲創作活動,曾任雜劇作者團體「玉京書會」之首;不僅能編劇,且能「躬踐排場,面敷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遲辭」,即親自上台表演。為人「滑稽多智,蘊藉風流」,而又堅強不屈,熱愛人民,甘願清貧。

關漢卿是元代雜劇代表作家(劇聖),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戲劇家、古典戲劇奠基人;他是載入我國史冊最早的專業戲劇家,也是古代最多產的劇作家,所作雜劇共60餘種,超過了「創造得最多」的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故又有「東方莎士比亞」之譽。其代表作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調風月》、《望江亭》、《單刀會》等。作品深刻反映社會現實,表現下層百姓生活和感情。所作劇本內容廣泛,結構完整,風格多樣,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曲折生動,曲詞質樸精鍊,藝術造詣深厚,悲劇、喜劇均頗為成熟,對元雜劇及後來戲曲發展影響很大。與馬致遠、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另有散曲作品10餘套、小令50餘首等。

曹雪芹(?—1763年)

名霑,字夢阮,滿族,清朝北京人。其祖先隨清兵入關,得到宮廷寵幸,成為顯赫一時的貴族;自曾祖起,三代世襲江寧(今南京)織造;祖父曹寅是康熙寵臣,又是當時「名士」,詩詞書法皆工,著名《全唐詩》即由其主持刊印,家學淵源,於他熏陶甚大。雍正初年,其父因事獲罪,家產獲沒;次年全家遷返北京,從此家道衰落,親歷變故,感觸極深。晚期居北京西郊,「舉家食粥」,貧病而卒,年未及五十。而其曠世名著《紅樓夢》正是作於凄涼困苦的晚年,「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曹雪芹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小說家(小說之聖),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少數頂級小說巨匠之一。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少數頂級小說之一;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光輝總結,書面漢語的經典。作為中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巨著、中國封建末世的恢弘歷史畫卷與百科全書,《紅樓夢》以作者經歷的大官僚地主家庭由盛至衰的漫長、複雜、曲折過程為背景,以虛構的賈氏家族內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及婚姻悲劇為主要線索,生動、真實地描繪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批判了傳統封建禮教等腐朽思想,歌頌了叛逆者與奴隸的反抗行為。它塑造了大量富有典型性格、鮮明立體的藝術形象;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情節紛繁,條理清晰,內容廣博,語言優美,將思想性與藝術性很好地結合於一體。當時人稱「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如今還有專門的「紅學」。他亦能詩,善畫石,但作品流傳絕少。

魯迅(1881—1936年)

姓周名樹人,生於近、現代之交浙江紹興一個沒落士大夫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學,後棄醫從文;1905年著文支持孫中山革命派,反對改良派;1908年參加光復會;不久回國,在杭州、紹興等地教書;1911年辛亥革命後在南京臨時政府、北京政府教育部任小職;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連續發表其小說力作,其中《阿Q正傳》享有國際聲譽;1919年五四運動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1920年起在北京大學等高校兼任講師;1926年因支持學生愛國運動為反動當局通緝,被迫南下,先後到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地任教;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到上海,一直以雜文為主要武器,用筆堅持戰鬥;1930年發起並領導左翼作家聯盟、中國自由大同盟,後又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6年初「左聯」解散,仍積极參加文化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此年10月,以積勞過度和肺病在上海逝世。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澤東語),中國新文學、現代文學、無產階級文學奠基人,五四文化運動主要代表人物與旗手之一;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白話文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白話文學之聖)。

其在中國白話短篇小說創作(結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雜文創作(多達600餘篇,結集近20種)上的水平與成就,至今無人可比;其在散文創作(結集《朝花夕拾》等)、散文詩創作(結集《野草》等)、文藝理論研究(專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上的水平與成就,亦始終居一流之列;其少量古體詩詞(《自嘲》、《無題》等),質量也很高。

此外,魯迅還領導和支持了多家進步文學團體;主編了10數種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譯介外國進步文藝作品;提倡木刻藝術和介紹國內外名畫;搜集、整理、研究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等,貢獻卓著。


推薦閱讀:

文玩圈最難伺候的八大文玩,你有幾件?
尋訪北京三大文化帶第一站 | 運河古橋
身陷「烏台詩案」泥淖險遭滅頂之災的大文豪蘇東坡
最容易讓人上癮的四大文玩!
【一點資訊】「人生三大路向」與「世界三大文化體系」 (Yidianzixun.com)

TAG:中國 | 十大 | 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