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未鵬| 別怕孩子哭,它是小朋友心靈派來的信使 (15.12.27)

文|劉未鵬

《暗時間》作者

很多父母很怕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心煩,其實父母們怕孩子哭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表面上雖然都是哭,但是孩子哭背後的原因(情緒)又不盡相同,傷心的哭,無助的哭,痛苦的哭,委屈的哭,不依不撓的哭,等等。父母對孩子哭的心理反應也多有不同,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心態:

- 覺得哭是因為「不好」的情緒,希望能夠讓孩子儘快擺脫「負面」情緒。

- 孩子的哭引發了父母內心的痛苦,父母不想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 覺得哭是軟弱的表現。

- 擔心孩子形成「一哭就能...」的心裡。(當代父母最大心魔之一)

- 擔心自己在外人面前的面子問題(「這人怎麼當父母的」)

- 孩子哭引發了父母內心的認知失調,使孩子不哭這種失調就「解決」了。

現代心理學對於我們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理解已經逐漸形成一種返璞歸真的共識,就是情緒本身並沒有正面還是負面,好的還是壞的。情緒只是一個「信使」,驅動我們的「上層」大腦去「幹活」。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情緒,他們是對情感大腦對當下需要我們應對事情的一個高度概括的「標籤」。當被攻擊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憤怒的情緒驅動我們去反擊,去保護自己的領地;悲傷的情緒幫我們從重大喪失當中恢復,委屈的情緒之下我們往往會哭泣,從而把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但自己又無能為力的情況傳遞給親密關係中的對方知道。

實際上,在達爾文時代就已經對情緒的意義作了非常深刻的闡述(《人和動物的情緒表達》),但是人類社會自有其複雜性,比如在很大的壓力環境下,我們常常會不得不壓制情緒表達,使得自己能夠把手頭更攸關的緊急事情幹完,壓制情緒,為更緊急的事情讓道,本來就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有的能力。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壓制,不去響應內心的訴求,久而久之,我們的情緒要麼「厚積薄發」,在某個時機恰當的時候噴涌而出,要麼因為長期無法得到響應,積壓的乏力感會沉澱成更深層的抑鬱(因為抑鬱本質上就是無能為力的終極形態)。不在壓制中爆發,就在壓制中滅亡。

所以,我們對情緒的這種」暫時壓制」、「調低優先順序」應對機制是個兩面刃,雖然給予了我們適應眼前極端壓力環境的靈活性,但當我們始終處於這種惡劣環境下的時候,會最終壓垮我們的系統,因為這種機制本來就是為臨時權宜而準備的。

壓制/忽略情緒還有一個後果,就是如果習慣於壓制而無視情緒的話,我們往往會丟失對自己情緒的來源的準確認知。在情緒升起來的那一刻並沒有去關注它,那麼時過境遷,當時的上下文就丟失了。

在《The Therapeutic "Aha!"》裡面就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個人發現自己無法自制地在深夜焦躁地走來走去,無法入睡,於是來諮詢作者,希望教他催眠的法子,好讓晚上能夠睡著。(所幸)作者並不是行為矯正派的,她起身隨著他走了一陣,然後教他逐步慢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身體內的體驗變化。

很快,他就捕捉到了自己情緒的來源:他一直處在一段非常痛苦的婚姻關係中,這種焦躁的走來走去的行為,形象地體現了他內心希望逃離的衝動。一直以來,他都是通過壓制/忽視/轉移的方式來對待內心的「負面」情緒,比如通過把自己埋在大量工作中來避免跟自己的情感大腦深層對話。這種對待情緒的態度往往使得我們的「兩個大腦」(《Top Brain, Bottom Brain》)之間失去應有的信息交流,用文藝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大腦跟心靈失去了聯接」。

正因為此,我對於坊間流行的所謂「情緒管理」的方法是很不認同的,「管理」這個詞本身就有強烈的暗示意味,認為情緒是有好有壞的,壞的情緒我們需要把他們管理甚至控制住,如果走的更遠,甚至可能會說有些正面的情緒也需要管理(比如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有防禦性悲觀傾向的父母可能會籍情緒管理之名去有意打壓一下孩子的「驕傲」)。

七情六慾乃是天性,即便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情緒出了「問題」,比如暴躁、抑鬱,那麼把目光投注在去對付情緒本身也是本末倒置,因為情緒只是一個「信息中介」,背後隱藏著的是我們大腦中深層的觀念、信念、和心智,而這些又往往跟我們生長的環境息息相關。

不去看情緒背後的源頭,只是「行為矯正」,有時在一些比較淺層次的情緒上能見效——當行為改變了之後,情緒自動跟上行為的改變,即行為對情緒有反作用。這也是「行為療法」有效果的場合和原因。

比如孩子對新班級有點陌生感,所以不想上學,如果我們簡單的堅持上學是必須得上的,過段時間孩子自己也就適應了,並不會因為我們當時堅持要上學而留下情感創傷——當然,如果孩子掙扎的特別撕心裂肺,則還是需要考慮有沒有深層的原因,這裡就不偏離主題展開了。

但是,如果訴求是深層次的,比如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在學校集體中缺少歸屬感,缺少成就感等等,「殺死信使」的做法並不能泯滅孩子內心的深層人性訴求,無法實現的訴求在孩子內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酵成陰暗的角落」,對孩子的成長形成二階三階四階蝴蝶效應般的影響。

關於這種成長過程中的蝴蝶效應,我看到的一個觸目驚心的例子是尹建莉老師在博客上講過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5歲前原本聰明伶俐的小女孩,因為5歲時父母對她偶然一次尿床的處理方式形成的惡性循環,幾乎毀了她整個人生的故事。雖然這是個例,但是親密關係當中常見這種由一件看上去的小事引發的惡性循環。

孩子的情緒表達裡面,哭是最常見(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尚有限)也是最激烈的一種,其背後往往蘊含著孩子真實的心理訴求。即便最為父母忌憚的不依不撓的哭鬧,究其原因其實也並不在孩子身上。

為什麼孩子會不依不撓地哭鬧?要麼是因為父母經常去堅持本來不該堅持的「偽原則」,導致孩子感覺正常需要無法被滿足,不得已不以激烈方式來表達;要麼是因為我們本來應該堅持的原則因為孩子哭鬧而妥協。在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對孩子過分苛刻,而孩子一旦情緒化了又毫無底線原則的讓步。

最後,又或者我們根本沒有真誠地告訴孩子,我們拒絕他的要求的原因(別以為孩子不懂,況且孩子即便不懂你的用詞,但常常能懂你的真誠的語氣和態度,人類的交流信息本來大部分都是非語言形式的),使得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你就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呢?當然要鬧了,鬧本來就是孩子爭取自己權益的基本形式之一。

既然說到這個當代父母最大的心魔之一,就多說一點,關於擔心孩子「養成哭鬧的習慣」,坊間流傳一種甚得民心的做法,就是講道理,不妥協。這種粗糙而生硬的做法其實本質上只是表面文章。

這裡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比如孩子在公園玩,跟別的孩子起了一點衝突,總之別人家孩子哭了,為了「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和維護自己作為父母的面子,常有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勒令孩子一定要道歉,姑且不說這裡孩子未必是故意的,所以就算勒令道歉心裡自然也是不服氣的,就單說父母對待這件事情的強硬、不由分說的態度,就天然激起人性中的反抗心理,「事情還沒弄清楚呢就認定我必須道歉了嗎」。也許在強制措施之下孩子習得了「禮貌」,但這種所謂「好習慣」也只是行為層面的,而並不是因為對他人有深層的理解。結果比如在人前,在社會上看上去挺好一個人,一旦到了親密關係當中,到了家庭裡面,就各種極品。

比起行為,更重要的是孩子理解他人的世界,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而不是簡單的執行社會規則。當然,這種理解也不是由父母大道理嘮叨出來的,父母自己有感受能力,孩子自然能夠潛移默化習得,言語上點到即可,也無需急於求成,孩子成長不是一天兩天,只要大方向是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增長和心智成長,會越來越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能夠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彼此,而不是因為害怕受到嚴厲的指責而執行行為。

另一個例子,比如孩子早上想吃冰激凌,有的父母就覺得這裡是一個原則問題,孩子哭鬧也不行,美其名曰不能養成驕縱的性格,但實際上呢?首先冰激凌不值幾個錢,並沒有經濟的考量在裡面,其次吃什麼、怎麼吃本來就是個私人的事情,一般來說我們無須干涉,他吃冰激凌就算鬧肚子那也不是鬧你的肚子,如果他樂意頂著鬧肚子的風險享受冰激凌有什麼不可呢?

中國父母常常有一種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認為千里之堤一定毀於蟻穴,發現行為上有「壞」苗頭立即迫不及待的扼殺在萌芽狀態。實際上,人的成長是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們抓住其中的主幹就行了,其他細節上的事情隨遇而安,孩子反而能形成豁達的心性。再說,吃冰激凌這種事情,一個正常人,比如成年人,你見過誰天天一大早起來必吃一個冰激凌的?既然成年人擁有吃冰激凌的完全自由,也沒見誰這麼吃過,為什麼擔心如果不制止孩子就會釀成「壞習慣」呢?

孩子的大多數「壞」行為都是偶發性的,會自然而然消失,大多數時候父母只需要守好原則性的邊界即可,其他作壁上觀就行了。你時刻監視著孩子的行為,如同無形的捆綁,孩子的內心始終無法舒展開來,自由自在自主地生活,這樣形成的人格往往是一個拘謹當中又蘊藏著崩潰和爆發雙向傾向的性格。

這兩個例子的共同點是,如果一件事情本身父母的堅持就是不合理的,那麼不妥協就是強權,講道理就是講歪理。比如,在孩子物權意識萌芽的階段,強迫孩子分享,還振振有詞。

如果一件事情父母本身堅持是有真正道理的,那麼把道理以孩子能夠理解的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孩子自然會遵從,這裡孩子遵從的不是你的意願,而是事物規律,人天生能夠內化世界運行的規律,但對他人的(強烈)意願則天然排斥。親子關係的核心,無非是通情和達理,而情和理又往往是合二為一的,人與人之間的所謂社會規則,其實也不外乎情理,而很多父母卻讓孩子只是生硬的執行,這就是背算術規則跟理解算術原理的區別。

人是社會性動物,情緒本來就是會「傳染」的,更不用說在親子之間。本來,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本身天生就有高度的感應,孩子哭了,父母也會覺得疼在心裡。這裡,不同的父母對待情緒的態度就顯現出來了,比如如果父母自己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始終抱有一種敵對的壓制態度,那麼當自己的痛苦被孩子的情緒引發了之後,自然第一反應就是想要去「消音」,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哭聲就是父母的心理應激源(psychological stressor),孩子一哭父母就感到痛苦,為了自己不痛苦,那就只有孩子不哭。

到這裡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立即插手進去,毫無原則用各種轉移注意力/利誘等辦法(甚至比如說倆孩子玩,不巧碰到了,哭了,然後去責怪別人家孩子不小心),反正只要弄得孩子不哭就天下大吉。另一種情況則是孩子哭的訴求主觀或客觀沒法被滿足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了,兩頭煎熬,想讓孩子不哭又沒辦法,可看孩子哭著吧又自己感覺痛苦,所以就轉而攻擊孩子哭本身(比如「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不就...」這種)。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本身對於不管是「正」還是「負」的情緒都是寬容和豁達的,就往往能夠推己及人的對孩子提供合適的情感支持,比如絕大多數時候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一個真誠的擁抱,什麼都不用多說,孩子自己能夠恢復過來,人的心理系統跟生理系統類似的地方在於本來就有內在的彈性或恢復機制,我們並不需要急匆匆地插手,想要「解除」孩子的情緒,就像生點小病不用打針吃藥一樣,這種做法反而越廚代庖,剝奪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機會,降低了孩子情緒得到鍛煉的機會。

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哭並不一定意味著你需要幫他解決什麼,他自己的問題自己會解決,在他有情緒的時候你安靜的陪伴著他,他情緒慢慢平靜下來,自己會去應對和調整(如果還沒有因為之前太多被錯誤對待而形成嚴重依賴心理的話,孩子天生都是牛犢子,希望自己搞定事情的),如果我們總是在他自發渡過這個自然階段之前迫不及待的插手,孩子就很難形成情感的韌性、自主性。

而父母想要做到對孩子的情緒不莽撞插手,同時又無痕地溫和支持和包容,當然最好還是需要自己的心智成熟,如果暫時發現孩子一哭自己內心還是會波瀾洶湧其實也沒有什麼,人之常情,所幸,正確的做法大多數時候並不複雜,就是擁抱和陪伴,不用多說什麼,即可。要相信,每個個體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起,自主性的需要就是紮根在億萬年進化的基因裡面的。


推薦閱讀:

心靈驛站
有哲理的話: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慾望過多;心靈本無累,累的是攫取太甚。
女人的善解人意——是男人休息心靈的聖地!
心靈突破60問【第二部分】
超越心靈之法寶下

TAG:孩子 | 朋友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