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不可告人的真相
06-06
歷史上的孝庄文皇后,是科爾沁蒙古貝勒寨桑的二女兒。科爾沁蒙古是最早歸附於後金政權的蒙古部落之一。為了鞏固這種政治聯盟關係,寨桑採取聯姻的手段先後將自己的妹妹和女兒嫁給了後金的貴族。年輕聰慧的布木布泰,就成為合適的人選。 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二月,當年只有13虛歲的布木布泰,在她哥哥吳克善的伴送下來到後金,嫁給了努爾哈赤的第八子33歲的皇太極做側福晉。十一年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已嫁給皇太極為正房大福晉。九年以後(公元1634年),皇太極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 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在分封五宮后妃時,布木布泰被封為庄妃,位居次西宮,她的姑姑哲哲位居中宮做了皇后,而後入宮的姐姐海蘭珠被封為宸妃,位居東宮。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最受皇太極恩寵的宸妃生的皇八子夭折了。無巧不成書,兩天後庄妃生下了皇九子福臨,給悲痛中的皇太極以極大的安慰。這個福臨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多爾袞的情況: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公元1643年9月21日),征戰一生的皇太極暴病身亡了。由於他生前沒有指定皇位繼承人,剎那間朝中就出現了諸王爭位的混亂局面。而且很快形成了以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為首的針鋒相對的兩派勢力。 這時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都各自手握重兵,雙方都有很多的擁護者。最後,在親王和大臣會議上,多爾袞拒絕了擁護者對自己的推舉,提出由皇太極第九子年幼的福臨繼位,由他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 多爾袞提出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各方認可,從而避免了在明朝滅亡前夕的關鍵時刻,清王朝內部的分裂與自相殘殺。於是,不滿六歲的福臨於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元1643年10月8日)登上了皇位,改年號為順治。他的母親庄妃被尊為「聖母皇太后」。 幾個月後,多爾袞抓住時機,一舉佔領了北京。在順治元年九月(公元1644年),將兩宮皇太后與幼帝福臨迎到北京,清朝從此入主中原。 可惜,驍勇善戰的多爾袞並不長壽。在順治七年十一月(公元1650年),因出塞外打獵而突然發病,於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650年12年31日)病死在喀喇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灤平,年僅39歲。當靈柩回京時,順治親率諸王大臣出城恭迎並頒布哀悼詔書。第二年,順治又追封多爾袞為誠敬義皇帝。 但是僅過了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有人告發他生前曾謀篡帝位,而且話一出口,諸王大臣就紛紛響應,群起攻擊。於是,剛剛親政的順治皇帝下令將多爾袞削去爵位,撤出宗廟,開除宗室名分,沒收家產,平毀陵墓。 一百多年以後,乾隆才徹底為多爾袞平反昭雪。他稱讚多爾袞「撫定疆陲,一切創製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在我們了解了多爾袞的一生的遭遇以後,特別是他身後遭到清算的這件事上,那麼有關「太后下嫁」的疑團就不難解開了。 幾十年來,不少歷史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多方考證和研究,多數人都認為「太后下嫁」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有人說如果太后沒下嫁,怎麼會稱為「皇父攝政王」呢。其實多爾袞的稱號是一步步抬高的。在清朝入關以後,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他被冊封為「叔父攝政王」,到了順治二年的時候有個御史上奏說:「叔父是皇帝的叔父,不能大家都叫叔父,所以最後經禮部議定,就給他的封號抬高為「皇叔父攝政王」。到了順治五年,經過部院大臣的集體討論,進一步把他的稱號抬高為 「皇父攝政王」。從此以後,在清朝的公文裡頭,多爾袞稱號都稱為「皇父攝政王」。 孝庄並不像電視劇所說的,活到90多歲,而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8年1月27日)病逝的,享年75歲。 孝庄在死前對自己的安葬地也曾有過囑咐。 「太皇太后遺詔」記載,她對康熙說: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了,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吧。康熙遵囑,並將祖母生前所居住的慈寧宮殿拆遷移建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改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直至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 王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第二十三講 多爾袞之死
※正說多爾袞(三)多爾袞爭奪後金汗位之謎(1)
※大玉兒是否下嫁給了多爾袞
※南明首位皇帝押往北京時,多爾袞說了十個字,朱由崧獄中直接癱倒
※第十一回 清太宗賓天傳幼主 多爾袞奉命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