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之諸子百家——陰陽家文化

諸子百家中最神秘又最尋常,沒有明確道統,卻又影響最為廣大的一家,便是陰陽家。這個說法,或許人們難以接受。陰陽家並不顯赫,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卻處處體現著它的理念,如陰陽五行。我們說不清其主張、其思想、其人物、其事件,但其影響之巨,儒家亦不能比。它融進我們的血脈,我們的見知,而我們渾然不覺。

陰陽家源於上古巫師與方士,是戰國時期主要學派之一,《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戰國後期齊國的鄒衍。陰陽家奠定了整個華夏文明「科學」的基礎(此處使用「科學」字眼是大不適合的,不是陰陽家不夠科學的格,而是科學一詞畢竟是西學概念,與華夏文明差異巨大,是難以理解和接受華夏文明的,所以用科學一詞會多少有些貶低了陰陽家的思想)。陰陽家繼承了巫、方,講自然與人的關係。

老子將宇宙自然的規律稱為「道」。規律是什麼,老子未明說。陰陽家試圖對宇宙自然的規律做出合理解釋,並應用於人生與社會。陰陽家總結的規律為「陰陽與五行」。起初陰陽與五行並不連用,也並無關聯。「陰陽」典出《易經》,「五行」始見於《尚書·洪範篇》。「五」是構成萬物的五種元素,「行」是相生相剋運動變化。

陰陽解釋了宇宙的起源,五行解釋了宇宙和萬物的結構。應用如下:陽乃滋養,陰為肅殺;木主生,火主長,金主收,水主藏,土主化。其後,陰陽五行不斷與方、季、色、音、味、干支、山川、宮室、人倫、常德、政權更迭等搭配組合,終成為廣闊的宇宙模式。將自然、社會、人生、人體聯繫起來,構成了完整的體系。

陰陽家與諸子的理想是一致的——要為混亂的社會建立秩序。於是在社會生活中廣泛推廣應用其理論。如著裝:春著青,夏著朱,秋著素(白),冬著玄(黑)。也產生了一些詞:青春、朱夏、素秋、玄冬。其理論最重要的是應用於政治,陰陽家認為,社會的秩序亦與陰陽五行有關,每一個朝代的建立必定遵循五德之一(即土德、木德、火德、金德、水德)。

如黃帝為何稱「黃帝」?陰陽家認為,因黃帝是「以土得王,佔了土德」,土色為黃,遂稱黃帝。黃帝之後,真正意義上的朝代是夏。陰陽家說,新朝總是克了舊朝才得以興起。所以,夏「以木德王,佔了木德」,因木克土,又因木配青色,故夏朝服飾器物尚青色。而後,克夏的是商朝,商「以金德王」,因金克木,金配白色,故商代青銅器興盛,且尚白色。克商的是周,周「以火德王」,因火克金,火又主禮,故周朝代禮儀發達,尚赤色。孔子終生希冀恢復周制,有言「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後,認為克火者水也,故自稱「以水德王」,水配黑色,故秦朝朝服都是黑色。漢建立後,一直爭論漢到底是繼秦還是繼周而來。理由是秦朝太短,不能算作一朝,故漢乃克周的火德,還是「以水德王」。直至漢武帝一錘定音,說漢還是繼秦而來,秦占水德,那麼水來土掩,克水者土也,故漢是「以土德王」。土配黃色,漢朝崇尚黃色。至此,又一個循環開始,一切歷史的演變都是這五德循環的產物。

陰陽家學說對後世影響至大,中醫、術數、建築、軍事無不受其影響,或從中找尋理論作為自身支持。如中醫,幾乎可說整個中醫理論的基礎,即是陰陽五行學說。五臟六腑與五行相配,治病調理採用陰陽五行生剋變化的整體觀,這就是與西醫最大的區別。中醫是極近本質之學,西醫是極近物質之學,本質與物質,二者如何談得攏?

傳統宮室中陰陽家思想也隨處可見。以故宮為例,故宮外有乾清宮,內有坤寧宮,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為交泰殿。乾清宮為皇帝居所,坤寧宮為皇后居所,交泰殿為皇帝大婚之所。乾為陽,坤為陰,陰陽交合則為泰。故宮中按五行規律所建的宮殿不勝枚舉,余不一一。

秦漢後將陰陽家及風水、命相、占卜術士統稱「術數家」,直至清末仍沿用此稱謂。因此中國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子部列的是術數家,而非陰陽家。不過術數家的核心依然是陰陽五行學說。《易經》說事物的出現,必定有形,有形自然有數。術數家講:術,即指宇宙奧秘;數,即宇宙奧秘的體現,由此「術數」乃是研究並提示宇宙奧秘的學說。

《四庫全書》子部術數類分為數學、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六類。

數學,是最典型的以數探究宇宙奧秘的學問;

占候,是觀天象以預災祥之學;

相宅相墓,即堪輿又稱風水;

占卜,即通過易術來徵兆吉凶;

命相,自然是算命看相之學;

而陰陽五行則是統攝前五家,並加以研究的學問。

推薦閱讀:

子部之陰陽家

TAG:文化 | 諸子百家 | 中華 | 中華文化 | 陰陽 | 陰陽家 | 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