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隱錄》(二十)單刀圖說(譯文解析)
釋義我以左定膝刀勢作為對敵之勢,露出右半部身體,引誘敵槍向我右半身即我之圈裡扎入,我即將身體後仰,前腳即左腳呈虛步,重心移至後腿即右腿下坐,變成低看刀勢,用寒雞點頭的手法砍敵槍桿。寒雞點頭,顧名思義,就是速度很快的點劈,即槍法的雞啄粟。不管我有沒有劈上,敵會掉轉槍頭再扎,而且我剛用過寒雞點頭,此時我的左邊空虛,敵會扎我左邊,如果用得像螣蛇般的串槍,我來不及揮刀格擋,所以就退左腳呈上弓刀勢,此時我是右腿在前,左腿在後。敵再串槍扎入,由於我現在立的是上弓刀勢,兩腿呈作馬步,此時我的刀尖微朝左前,而身體的右前方顯得空虛,敵槍正是朝我右側即圈外身體扎來,我則揮刀向我的圈外即右前側斜削敵桿。一旦將刀刃削進敵桿,敵桿即被粘住,此時敵之槍桿、槍尖斜而向下,我則收刃翻轉刀身,上左腳進步,使刀身緊貼敵桿向上劃割敵持槍之手,迫其棄槍,此即海馬奔潮的用法。解析這裡的槍法,敵人一共用了三槍,不是一捅一抽的三槍,而是《手臂錄》中的「昂頭槍」,即「螣蛇槍」,或可稱為峨嵋派的串槍,這三槍前手陰持槍桿,主要靠後手的靈活之勁使出,又被程真如稱作「絛環之扎」。而「我」,對付這三槍,我是先改變勢子,不改不行,就是為了引敵槍扎來,為的是後續的寒雞點頭,如果一點即粘住敵桿,那麼就可以使用雞啄粟,直接用刀進扎。但敵人發的第一槍是個虛槍,沒等我進扎,槍尖就跑我左邊來了。於是就退一步,不退不行,這槍尖擺動幅度小,速度快,來不及格擋。這就要求退的步法必須迅速,要超過槍尖擺動的速度。敵槍第二次沒扎著我,槍尖又由左側變為扎我的右側,為何我此時能夠削粘敵槍了?因為這種串槍一般都是一氣呵成,就似曹劌講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吳殳在《手臂錄》中也強調螣蛇槍用時「勿多游以衰我氣」,所以我有隙可乘。左定膝勢,刀勢之基礎,類似槍法之中平。此勢所以繪成左手前握、右手後握,是要提醒後學者長刀是可以換把的,怎麼方便怎麼使用,尤其在使用單刺刀時,如同槍之單殺手,右手在後很易快速發力。右定膝勢上勢進後左成此勢,用法與左定膝同。
解析擅長左手握刀根的,當用右定膝勢;擅長右手握刀根的,當用左定膝勢。什麼意思?左、右定膝勢,雖然樣子類於槍法的推山塞海勢,但實際應用,相當於槍法的中平,這甚至可稱作現代名詞「警戒勢」。一切動作都可從這兩勢而來,對敵有很大的靈活力。不管是用左手還是右手握持刀根,一定要明確,用刀時後手才是真正控制發力的樞紐,前手只是輔助。即便是倭寇用刀,雖然名為擰毛巾的動作,但主要力的掌控在後手。因此這兩個勢子是很易發出槍法單殺手的動作來,而突然使敵斃命。為此,現代打造的刀,就不能太彎,直而微彎最好,以便輕鬆地用出槍的扎刺動作。拗步削勢
法見序中。拗步撩勢
解析拗步削和拗步撩,都是閃身攻擊的刀法,關鍵在步法,即槍法的騎龍步。又可分作拗左削、拗右削、拗左撩、拗右撩,只能臨時隨心而用。斜提勢
先立上弓勢,槍紮腳,刀提開,列身誘之。成此勢,槍必深入,刀移前足於左,進右足從上斫之。解析斜提勢是吳殳於《單刀圖說》中的一個勢子,屬於斫法,即從上從右,向左向下砍,為上部刀法。但流傳至今的《單刀圖說》插圖,非但畫法拙劣,或許是後人手抄,甚至令人覺得圖像與文字表述的相互矛盾。矛盾則必有未疏通之處,須從始至終理順之。原文寫道:「先立上弓勢,槍紮腳,刀提開。列身誘之,成此勢槍必深入,刀移前足於左,進右足從上斫之。」怎麼理解?1、擺出上弓勢,即右腿在前,蹲紮成馬步。2、由於是側向對敵,敵槍若扎我腳,只能是先扎前腳,而我用長刀將敵槍向右「提開」。問題就出在這個「提開」二字上,這個提開二字很容易讓人理解成「斜提」的意思。提字,出自槍法的稱呼,而槍法的提是要求將敵桿撥至我之圈裡,即非左撇之人持槍,是將敵槍撥至我之右側,見滴水勢。對於刀法而言,非左撇之人擺出上弓勢,如果用提撥敵桿,是將敵械撥至左邊,但按照吳殳僅以刀刃格敵桿的理論,該圖畫的明顯是「向右提開」,因此這個「提開」不是槍法中提的意思,而是上弓勢用法的第一個動作先向圈外用刀刃格開敵桿。3、刀向右格開敵槍後,故意露出身體引誘敵槍再扎,此時,我一擺腕,即將刀移至右腿的左側,右腿仍然在前,仍然是上弓勢。這裡「刀移前足於左」,也是難理解的問題之二,總讓人覺得是個病句,而事實上真的不是病句!4、此時敵槍扎入,我則進右腳上步。原文「進右足」,有人認為是版印出錯了,改成了「進後足」,要知道「後」的繁體字是「後」,「後」與「後」在帝制時代可不是通用的!進右足上步,其實不是直前上步,而是稍向外斜上步,這正是「斜提」之「斜」的體現!5、敵槍扎近我身,此時我則將在我左前下的刀尖,從敵槍桿下擺至右上前,用槍的提法向敵桿或持桿附近的前手位置砍下,此即「斜提」之「提」的體現。這一技提讓人聯想到長槍的反閉,異曲同工之妙。綜上,因此,手抄圖所畫的圖示仍然是上弓勢里向外格擋的動作,而不是高提的動作,推測要麼畫師不會畫,要麼故意隱藏,而畫的圖反倒像左撩刀勢。接上述第5個動作,如果提而未果,再加上朝天刀勢,即由左由上向右向下砍敵桿,繼而我刀刃順敵桿向上滑割敵手,這一系列動作,即為槍法的海馬奔潮!
朝天勢
槍右來,前足開左,進右足拗斫之,名左八字槍。左來,前足開右,進後足順聽之,名右八字槍。獨立勢用法,不出於此。移前足進後足,刀從上而下,可變右撩刀勢。左撩刀勢開右門,槍來,前足開左,進後足,刀自下而上。
右撩刀勢大意同上,此二勢倭之絕技也。
獨立勢
低看勢上弓勢
外看勢此勢直立,誘槍戳來,然後蹲坐,成上弓勢以削之。蓋槍高身低,乃便於削。解析外看刀勢,本是一個靜態動作時的稱呼,即右腿右臂在前握刀,前腳虛提,重心移在後腳,看的是身體的右前側,即圈外,所以才稱外看刀勢。而此勢實際用時,不僅僅是刀向右削的手法,更重要的是步法,且是個疾速轉身的步法,有點類似現代的轉身鞭拳。當敵從我圈外擊刺而來,由於敵槍長,而我與是格擋需要,故爾第一刀向外削敵桿,如能斷敵桿最好(實際很難做到),跟著進左腳,向右向敵轉身,再削第二刀,第二刀一般都是奔敵頸而去。這技刀法實際上是個花法,對於圈外來的槍棒,有很多躲避的方法,而用這招,必須在合適的角度,有實足的把握,否則很易被反擊。
按虎勢
開前足,即單撩刀勢。開前足,進後足,即拗單撩勢。單撩刀勢
入洞勢入洞、擔肩、單提,皆變單撩刀勢,只進一足即拗撩刀勢。
解析《無隱錄》中是將埋頭刀勢與入洞勢合而為一類動作,而程沖斗《單刀法選》的入洞勢與吳殳及辛酉刀法的都不同,程氏入洞勢是從左向右向上崩槍,似為花法,不推薦用此招勢,以吳殳的入洞勢最實用,就是個格擋上斫的動作。入洞一詞何來?洞指什麼?恐怕現代國人沒有多少能正確解釋,倭寇可能更明白,我也解釋不準,估計是格擋、進扎敵喉的意思。擔肩勢
解析:此勢即槍法之仙人坐洞勢,用作槍勢,由於右手握的是槍根,須左右手調換位置。坐洞勢實為舞法,一般用於槍法單殺手出右腳在前,用於刀法單刺刀亦是右腳在前,來不及回收槍或刀,而敵械已至,吾不得以將右手向後回拉槍或刀,同時收右足,而必須下蹲,才不致於暴露太多空當。回拉時,要將槍或刀拉出橫力,連身勢一致協調。現代稱此勢為歇步,但很少人知道它最初的用法。此勢如向前,即可用單刺刀或單撩刀甚便。此勢如扭頭向後,即將刀扛於肩上,成作真正的擔肩動作,隨意砍斫。對於槍法,此勢無大用。對於刀、劍,此勢用處頗大,但如沒達到隨心境界,仍為花法。單提刀勢拗步單撩刀勢
後序槍若單殺手直進,刀之勾、革,足以制之;槍若閃賺、顛提虛進,刀之斫、削,足以制之。而更有可畏者,則在槍之大封大劈,蓋去身既近,而上下左右,處處攔截,不可得進步,又處處可以發戳,不知倭人有何良計?若惟余所遇之刀師,言此未有不嘿然者,余故曰:「刀無破槍之理,槍拙而被破,非刀之能也、必也。碓斗壅塞,至槍不能出後手,乃為刀之勝場。而劫營巷戰,亦其類矣!」此非空言,蓋以余之槍破余之刀,而深見其甘苦也,敢不詳說之!釋義敵槍若用單殺手戳進我身,我憑長刀的勾法(對付圈外來槍)、革法(用刀背攔、拿)足能制住敵槍;敵槍若用閃賺、顛提等虛法攻我,我用長刀的斫法、削法,足能控制住敵槍。但最令長刀手害怕的是,敵槍如果大封大劈的話,槍尖離我身很近,而且敵槍可以上下左右的攔截我的長刀,我沒有進步的機會,還可從各方向用槍扎我。不知道這種情形下,擅用倭刀的日本人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應對呢?僅從我所遇到的長刀師傅而言,問至此處,他們無不嘿嘿一笑,不作回答,我故意對他們講道:「長刀,就不存在可以破槍的理由。使槍的太笨,才會被長刀手破解,並非長刀威力強,不具備必然性。只有作坊里場地擁擠,導致持槍者無法出後手使用長槍的虛招,才會為長刀手提供可勝的條件。而用長刀劫掠營寨、在巷子里戰鬥,長槍無法發揮出作用,也屬於這種場地限制的情況。」這絕不是我憑空亂講,曾在擁擠的場地內讓人用我的槍法來破解我的長刀,深深地感觸到用槍者的勞苦。所以,我怎敢不詳細講清楚!解析程真如曾說:「雙刀雖利,帶打必落。」槍棒對付刀,用打比用紮好使,這就是長刀手怕大封大劈的原因。而刀對付槍,就要迎著槍尖而上,用刀刃斫削槍桿,使刀刃嵌入槍桿,讓槍無法使用封閉,從而無法變化虛招,刀就可以一革竟入,或扎或海馬奔潮。大封大劈,令我想到了街頭打架中最常見的王八拳,氣勢猛,玩命往前沖,遇到這種敵人,稍作後退,瞅準時機迅速朝其心窩實際上是胃部來腳正蹬,跟著再用後手直拳進攻。所以,用長刀對付槍棒的大封大劈,由於敵械長,就要找准敵將槍棒舉過頭頂的時機,突然進步,用單刺刀勢扎其心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