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波蘭互揭傷疤,讓普京暗自心喜

譯者按:無論是波蘭最近積極配合北約東擴,允許北約在其國內部署更多武力,還是烏克蘭一直不遺餘力地謀求成為北約—歐盟陣營的一員,都反映出兩國國策驅動力的一致性——擺脫俄羅斯勢力影響。無論是去年波蘭官方宣布把耶穌加冕為波蘭國王,還是烏克蘭自蘇聯解體以來一直致力於把斯捷潘·班德拉祭上神壇,都反映出兩國在脫俄反俄目標下手段的一致性——打造獨立的民族認同。然而恰恰是烏克蘭在使用該手段時用力過猛,反而傷害了波蘭的民族歷史認同,導致了烏克蘭與波蘭這一對天然盟友並未形成反俄的合力,給了俄羅斯以可乘之機。最近一期的《外交政策》便撰文細談了烏波之間在各自的極端民族主義背景下存在著的這一微妙的一致性基礎上的矛盾性,俄羅斯最大外宣媒體「今日俄羅斯」重點推介了這篇文章,現將俄文版譯出,以饗讀者。

《外交政策》:烏克蘭與波蘭互揭傷疤,讓普京暗自心喜

朱東法郭鳳梨/譯

《外交政策》刊文稱,由於對二戰歷史的存在不同認知,烏克蘭和波蘭之間的矛盾導致兩國民族主義運動高漲,這是兩國尚在流血的傷口。

而與此同時,莫斯科緊抓一切機會利用烏波兩國在自身利益上的嫌隙,這嚴重威脅了歐洲和美國的政治對話,以至於基輔險些陸續失掉所有同盟,陷入孤立。

基輔竭力為自己尋找振興本民族的英雄,尤其在烏克蘭於2014年發生對抗武裝和資金力量都很強大的俄羅斯及其傀儡的戰爭時。

但是以斯捷潘·班德拉為代表的民族振興的發起者之一對如今非常重要但卻越來越不穩定的烏克蘭外交關係構成了威脅,而且基輔對此無法漠視。文中強調。

作者認為,烏波兩國之間的這些歷史戰爭,可被視為對普京的饋贈,後者(普京)為達到自己目的,不放過任何利用他國嫌隙的機會。

在烏克蘭,班德拉主要被當做民族解放運動組織的創立者,這些組織為反對從二戰一直到50年代中葉都踞於烏克蘭西部的蘇聯軍隊,那時班德拉正被流放而後又在德國被克勃格間諜殺害。

在亞努科維奇下台後班德拉的受歡迎度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當俄羅斯宣傳者試圖給橙色革命扣上極右翼主義的帽子時,烏克蘭人將他的名字作為嘲諷克林姆林宮的象徵。在新年時,全國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舉行遊行以慶祝班德拉的生日。

僅基輔的遊行隊伍就有兩千人。遊行群眾手拿火把,抑揚頓挫地喊著口號「班德拉,我們的先知」,在烏克蘭首都中心行進。

但問題在於,目前烏克蘭和波蘭的夥伴關係因這位「烏克蘭英雄」而面臨問題。文中提到在波蘭班德拉收到的敵視與痛恨不比希特勒及其親信少。持不同政治觀點的波蘭人將其視為倒向法西斯的叛徒,這些叛徒的追隨者殘酷地摧殘熱愛和平的波蘭人民。

由於華沙高度重視這些在二戰期間徹底反波蘭人的罪行,近年來這種敵視的觀點愈加強化。

作者警告說,與波蘭之間的這個歷史矛盾的激化發生在對於基輔來說及不合適的時間,因為眼下大多數歐洲國家忙於自己的內部問題,而以特朗普為領導人的美國會停止支持烏克蘭轉而親近莫斯科。

特朗普在自己大選期間對普京讚不絕口,聲稱會考慮承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而後又表示只要俄羅斯同意縮減核武器,美國願意停止對俄羅斯的制裁。《外交政策》寫道。

特朗普任命蒂勒森為美國國務卿,這一舉動引起烏克蘭的巨大擔憂,他們已經注意到,普京曾於2013年授予了蒂勒森俄羅斯友誼勳章。

由於諸如此類的政治變化,烏克蘭面臨陷入孤立的風險,而波蘭將是它在歐盟和北約唯一可靠的捍衛者。

在橙色革命之後,烏波關係大大加強,而兩國政府擱置先前分歧共建反俄陣線,因為波方擔心俄羅斯在東歐的影響會威脅到本國的安全與穩定,作者解釋道。

烏克蘭在東方戰線開始行動時,波蘭是其穩定軍事援助的第三大供應方並給予基輔必需的人道和資金支持。除此之外,華沙竭力嘗試將後蘇聯國家從俄羅斯的勢力中分離出去。

雖然烏波兩國在反莫斯科行動上是一致的,但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在兩國越來越具有破壞性作用。當2015年「法律與公正黨」執掌波蘭政權時,該政府正式宣布天主教為國教並開始推行陰謀論,根據該理論2010年波蘭墜機事故是俄羅斯在暗中使壞,以至於傷亡96人,其中包括波蘭前總統萊赫·卡欽斯基。

與此同時,文中提到,在烏克蘭,波羅申科賣力地與民族主義分子打情罵俏以期挽救自己日漸式微的支持率。

波羅申科採取一系列措施消除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影響,包括簽署相關法律,其中規定,否定或不尊重民族主義組織(或團體)及其在二戰期間爭取烏克蘭獨立鬥爭中所發揮的作用被視為犯罪。

《外交政策》提到,波蘭總統布羅尼斯拉夫·科莫羅夫斯基在烏克蘭議會演講並和烏克蘭立法人員寒暄使波蘭代表團大為反感,也正是同一天以上法律被烏克蘭議會確立。

2016年7月,當波蘭兩院發表宣言,首次把班德拉組織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沃倫針對波蘭人不計其數的大規模屠殺定義為種族大屠殺,波蘭議會遭到來自烏克蘭的回擊。眾多評論員認為,議會的這個決定反映了波蘭人對基輔近年來對班德拉民族主義者獻殷勤的不滿。就在前不久基輔城市委員會為消除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將位於首都中心的莫斯科大街易名為斯捷潘·班德拉大街。

《外交政策》寫道,烏克蘭一向蔑視波蘭在類似舉措中的病態反應,烏克蘭的這種觀點引起了政治家和專家的不安,他們擔心烏克蘭意識不到此類歷史遺留問題對烏波關係會造成多大損害。

他們警告,考慮到歐美對烏克蘭並不專一的態度,基輔不應引起波蘭的反對,尤其當這種三心二意的態度近年來在歐美愈加強化時。

然而,當波蘭人投票決定宣布沃倫的大規模屠殺為種族大屠殺時,烏克蘭立法者火上澆油,繼續將由歷史問題衍生的矛盾加劇——在2016年7月底,拉達(烏克蘭議會)代表組審查法律草案,該草案把1919~1951年間波蘭人反對烏克蘭人的行為也視為種族屠殺。

文章指出,法律草案的起草者之一阿列克·穆西還給烏克蘭外交部寫信,要求開除那位在波蘭議會會議上批評班德拉和烏克蘭在歷史問題中的政策的波蘭領事。

在這個法律草案交付拉達表決之前,該波蘭領事扔堅持原有立場,但是局勢愈加緊張。新上映的波蘭電影《沃倫》,由於包含烏克蘭屠殺和平的波蘭人的內容而引起軒然大波。

基輔的波蘭文化中心邀請烏克蘭高官對該影片進行審查,但因烏克蘭外交部致函波蘭大使館請求延遲展映,審查行動並沒有進行。

文章指出,這些事件更激起了波蘭的反烏克蘭情緒。不久在華沙及波蘭東部極右翼分子進行了一系列遊行,在這些遊行期間燒了烏克蘭國旗甚至號召進行反烏暴力行動。

烏克蘭和波蘭外交部長的回應是,支持對華沙大屠殺進行「聯合調查」的觀點,如此一來,結果應該就像波德和解一樣,就該事件達成共識。

和解過程中應集中關注在二戰歷史中最嚴重的問題,比如大屠殺以及和納粹分子的合作,而在此基礎上將這些歷史寫進兩國教科書,成為整個地區的範本。

但是波蘭外長維托爾德·瓦什奇科夫斯基聲稱,烏官方慶祝即將到來的烏克蘭起義軍75周年紀念日(該紀念日由班德拉追隨者設立)會破壞和解。

同時,一些烏克蘭人認為不值得像對待「民族神聖偶像」那樣關注班德拉並把他變為宣傳工具。但是這樣的觀點目前只是少數,而烏克蘭和波蘭的外交官也試圖竭力避免在歷史真相上互相齟齬。

其中,去年10月2日,烏克蘭總統對華沙進行了倉促的閃電式訪問並試圖使其總統、首相及其他高層領導人相信烏克蘭一如既往地致力於對抗俄羅斯在東歐影響的共同工作,致力於調和歷史遺留矛盾,而目前尚不能斷言波羅申科將是否有能力實現這些承諾。

同時,缺乏堅固的軍事同盟(基輔本可以作為理想對象),曾給予了俄羅斯奪取克里米亞且繼續在東烏克蘭的戰爭的可乘之機。《外交政策》總結道。


推薦閱讀:

烏克蘭藝術家Anastasiia.Grygorieva繪畫
烏克蘭基輔彼奧代孕之行
也許這才是出國留學的真正意義!
烏克蘭永別克里米亞!普京再次霸氣表態,澆滅基輔最後一絲幻想
烏克蘭危機的十個啟示

TAG:普京 | 烏克蘭 | 傷疤 | 波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