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曆書
中華曆書據文學記載,曆書大約在距今一千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出現了。曆書,又通稱憲書或通書。帝制年代,它是皇帝的「壟斷」品。據說,唐問宗時曾下令曆書必須由黃帝本人「審定」,並規定只許官方印,不準私人刻印曆書。所以曆書又叫「皇曆」。據認為現存最古老的曆書是唐僖宗時刻印的《中和二年曆書》。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認為,真正古老的曆書產生在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當年在皇宮中出現的是記事日曆,共分崩離析12冊,每冊頁數和每月天數相等。一天一頁,記載日,月,國家,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後來,發展為把干支,月令,節氣,以及那些叫人民安貧樂命的九龍治水,各種忌日,星相吉凶,符咒,卜卦等內容,都印到曆書上去了。隋著印刷術的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曆書也逐漸普及,更新。在現代,除了印訂成冊的曆書外,還有掛曆,枱曆,年曆等等。太陽曆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為根據制定的曆法。地球繞日一周的時間是非顛倒365.2422日,即365日5小時48分46秒,稱為一回歸年。而曆法中規定的年(稱曆法年)又必須是整日數,如365日。這樣,二者之間就存在一個差數的累積,為此採用了置閏的辦法,就是每隔幾年在某一年中某一月份增加一日,這一年是366日,叫閏年,相對來說,365日的叫平年。置閏的具體方法,一年中月的劃分以及各月有多少日數等,都是人為規定的。古今就有多種太陽曆。現在國際通用的公曆是太陽曆的一種。季節變化就是以太陽光歷一年為周期的。太陰曆以月亮(太陰)盈虧周期的時長為根據規定的曆法,和地球繞日運動周期無關,所以也叫陰曆。月亮盈虧周期是29.5306日,即29日12小時44分3秒,稱為一朔望月。而曆法月又必須是整日數,這樣,一年中有些月份是29日,有些月份就須是30日,這樣調整曆法的平均時長,使之與月亮的盈虧周期相一致。至於曆法月的起止與日數分配等,則是人為規定的。太陰曆也有好幾種,伊斯蘭教曆就是其中之一。太陰曆的月份與季節寒暑沒有聯繫。陰陽合曆即考慮月亮盈虧的周期,也考慮地球繞日運動的周期,即把朔望月與回歸年同時作為制定曆法的根據。曆法月的日數有的是29日,有的是30日,但其平均時長與朔月是一致的。一年中可以12個月,也可以有13個月(加一個閏月),但其曆法年時長的多年平均值時長與回歸年相一致。並規定年的開始與太陽曆年的開始的差數變化始終不能很大。這樣陰陽合曆的月份與季節變化就有相當密切的聯繫,雖然密切程度不如太陽曆。中國的農曆(也稱夏曆),藏曆和傣歷都屬於陰陽合曆(也叫陰陽曆)。
推薦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精粹集錦(一)
※《中華易》第二期
※中華道藏12_1---5
※中華瑰寶
※中華命理--- 六十花甲人生催吉助旺絕招 (1)
TAG: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