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二)
(2015-01-20 07:23:32)
轉載▼
標籤: 講記 | 分類: 波羅密多 |
二、《心經》版本及題義
一、關於《心經》版本的爭論
《心經》是非常完整的一部經典。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如果是一部完整的經典,那為什麼在唐玄奘譯本的《心經》前面沒有「如是我聞」,後面結尾沒有「天人、羅剎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等內容呢?依此,這些人認為,《心經》不是一部完整的經典。
這種說法是完全不對的。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但現在收藏於《大藏經》中的,卻只有七種,分別是:
1、《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玄奘譯;
3、《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摩竭陀國三藏法月譯;
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闕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智慧輪譯;
6、《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成譯;
7、《佛說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宋西天三藏施護譯。
其中最早的漢譯本,為鳩摩羅什所譯;第二個版本,則是玄奘大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代時,還有一位菩提流志所翻譯的譯本,但這個版本現在好像已經流失了,《大藏經》中並沒有這個版本的譯文。
在上述有些版本中,就包含了前面所說的內容。大概1994年我們去漢地時,在乾隆《大藏經》中就找到了與藏文版本一模一樣的《心經》。
另外,還有任傑老師(曾將藏文的《中觀寶鬘論》譯成中文)從藏文譯成漢文的《心經》,中央民院的王教老師、孫惠芬老師等翻譯的《心經》。不過我認為,現代的有些譯本內容並不是從佛法的角度,而完全是從學術的角度來進行翻譯的。
雖然各種譯本的名稱不完全相同,內文也略有差異,但其基本要旨卻是一致的。存在爭論的,只是譯文的開頭序言和結尾部分,因為其他的譯本中都有這兩部分內容,只有唐玄奘和鳩摩羅什的譯本中沒有。對這個問題,世間學術界的很多學者存有較大的爭論:有些人認為唐玄奘和鳩摩羅什的譯本內容不全,並以此對這兩種版本予以遮破,稱此種版本為《心經》略本,認為這種略本版本不是很合理;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有前後部分的廣本版本不合理。
韓延傑先生(一位大學教授,好像是濟南人)曾發表看法說,只有玄奘的譯本才合理。原因是,在日本的《大藏經》中有這種版本的譯本,而且在敦煌石窟發掘的唐代古書中,也發現了與玄奘譯本一模一樣的略本。據此,他認為其他廣本不合理,並認為其他廣本的前後部分,是譯師自己將廣般若或其他論典的內容加到《心經》裡面的,他曾公開發表文章表示:《心經》廣本是後人偽造或妄加的。可能這位韓先生後來又得到一種前後部分都完整的梵文廣本,故而又說這是印度古代的後人妄加的。
這些推理和說法肯定是不成立的,因為他只知道日本的《大藏經》和敦煌的唐代古書中沒有廣本,但這兩個證據並不能證明廣本就是偽經。因為《心經》在整個《大藏經》中是一部完整的經,它並不是《般若經》中的一品。而且,無論是誰,都不能毫無理由地下結論,認為所有《大藏經》中的《心經》廣本,都是印度後人妄加的。顯而易見,這種理論肯定靠不住。
還有一位呂溦先生又認為,有前後文的《心經》廣本是合理的。好像是在2001年香港一本佛教雜誌上,他發表看法說,玄奘譯本不合理。原因是藏文版也有前後部分,按照梵文版本的名稱,應譯為「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玄奘譯本中沒有「聖」這個字,而且玄奘譯本中「除一切苦厄」一句,在梵文和藏譯本中都找不到等等,也列舉了很多理由來駁斥玄奘的略譯本。
但我個人認為,在一個版本上不存在的內容,不一定在所有的版本上都必須不存在,我們無權以一個版本為根據,來對照其他版本,然後得出某種結論。因為印度的佛教也經歷了三次毀滅,梵文版本也有可能互不相同,而且,佛陀在不同眾生面前,也會有各式各樣的顯現和說法。
比如,現在的南傳《大藏經》和北傳《大藏經》,就有很多部分是不同的;又比如,藏傳佛教關於小乘十八部戒律的內容,和南傳佛教裡面的戒律也有很多不同,但如果因為不同,就說某個版本是偽經,是沒有任何理由和依據的,就是武斷自負的說法。
作為專門修持佛法的人,對不同的說法抱持什麼樣的觀點很重要。如果不知道取捨,就很有可能會在接觸到倡導《心經》廣本這一派的理論以後,馬上認為廣本非常合理,以後不能念誦修持玄奘的譯本;在遇到倡導略本的這一派的觀點時,又認為只有《心經》略本合理,而所有廣本又不合理,這就會造下謗法的惡行。我們務必了知,佛陀的語言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示現,而且還要了知,很多大譯師們所取用的梵文藍本不一定是相同的,如果只是因為所取版本不同就隨意捨棄的話,其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我們以後應當堅持這種觀點:既讚歎《心經》略本,也讚歎《心經》廣本,因為這兩種版本沒有任何矛盾,沒有必要一取一舍。
在佛教界,這種類似的爭論還有很多,比如關於《大乘無量壽經》的爭論。
由於從唐代至今,漢文的《大乘無量壽經》始終沒有一個完整的版本,因此很多人都對此作過彙集。
夏蓮居居士也曾將《大乘無量壽經》的九個不同版本彙集一起。雖然凈土宗基本上支持夏蓮居居士這種做法,但到目前為止,這個彙集本仍然是凈土宗內部爭論最大的一個焦點問題:有人認為,夏蓮居居士不應該將不同版本的經典內容全部彙集於一處,因為夏居士畢竟是一個在家人,在家人沒有資格彙集經書;而以黃念祖老居士(除了修持禪宗,他也修持密宗和凈土宗)為代表的很多人又大力弘揚這個彙集本,而且在很多論典中也讚歎《大乘無量壽經》是前所未有的善說。黃念祖老居士認為:雖然夏居士是在家人,但共同參與這件事的還有一位公認的高僧大德(好像是明惠法師),他應該有彙集經書的資格。大家也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以前還有一位王居士也作了一個彙集本,但遭到了印光大師的駁斥,說你們這些人沒有理由將佛經斷章取義地彙集在一起。)
後來,凈空法師在國外大量印製了夏老的這個彙集本,也繼續遭到很多人的駁斥。凈空法師說:以前三國時期神開的那個版本比較古老,現在夏老的這個版本比較易懂,所以兩個版本我都不排斥。雖然這樣說,但實際上他也是大力弘揚支持彙集本的。
這個彙集本我以前也看過,名稱是《大乘無量壽經平等清凈莊嚴經》,題目上並沒有說明是彙集本,而直接說是《大乘無量壽經》。
我個人認為:雖然很多大居士對佛教作過一定貢獻,但如果真正要彙集經書的話,還是應該對不同時期的版本予以詳細說明,將每個不同版本原原本本地保留,然後彙集一處。如果只是將這個版本的內容加在那個版本上,再將那個版本的內容加在這個版本上,這樣東拼西湊以後,雖然讀起來很完整,但可能不大合適。
不過,諸佛菩薩和高僧大德的示現也是不可思議的,因此也不好說什麼是合適不合適,我這樣的人可能沒有資格去作評價,在相信自己分別念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造下很嚴重的罪業,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慎重,最好三緘其口為妙。
藏文中也有《大乘無量壽經》,93年上師如意寶也給我們念過《大乘無量壽經》的傳承。我曾想:如果將這部經翻譯出來,可能很多人的爭論會自然消失,但也許他們不一定承認,而認為藏文的這個經典也是偽造的,因為這個經典與現在的經典內容也有一些出入。如果這樣,也許我的譯本就成了有些人造作舍法罪的因,那就更麻煩了!
神開法師在三國時期也是非常有名的,雖然他的譯本比較古澀,但也不可輕易否定。
佛教當中還有一個問題也曾爭論得十分激烈,就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究竟誰應護持佛法。
這個問題現在好像沒有太多爭議,但在太虛大師和歐陽靖無時代,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歐陽居士的觀點是依法不依人,不管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只要有智慧、有修證,就可以護持道場,也有權利給別人講經說法。
而太虛大師就特別反對這種觀點,他認為:在釋迦牟尼佛的別解脫戒中,他的眷屬層次是從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樣一直排下來,最後才是居士,居士是沒有資格主持出家人的道場的。這個爭論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迄今為止,仍然有一些出家人道場是由居士來主持的。
不過我認為,如果出家人有能力,還是應該由出家人來主持道場,否則會有很多與戒律相違的地方。如果居士有能力,可以自己建立一些居士道場,如居士林等等,在這種場合,居士就可以擔任主持,有必要時也可以講經說法。佛陀在世時,也有這種情況。
對佛教各宗派之間的一些敏感問題,或是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應該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並根據佛經和論典的內容進行剖析。我認為,像歐陽居士以「依法不依人」來斷定的結論,其推理並不一定成立,斷章取義地以佛經中的一句話來推斷所有的事是不合理的。
所以,在類似問題上,大家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否則,如果別人問你或是學院對彙集本的看法,你卻環顧左右而言他:我們學院對這個彙集本的看法是很好的,嗯,今天會不會下雨呢,我看這幾天我們生活過得很好,各方面地利益眾生、發菩提心啊……這樣的回答恐怕就不太適合。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現在佛教界有哪些焦點問題,然後對這些問題詳加思維,不能以自己所貪著的宗派觀點為依據,而應該以諸佛菩薩的教證、理證,和傳承上師的教言、理論為依據,再加上以自己的智慧分析的結果,然後建立自己的觀點,再給別人提出建議。
如果沒有非常可靠的論據,就不要輕易斷定一個問題。如果今天認為這個問題肯定是對的,但明天也可能覺得自己的分別念也不可信。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在沒有得地之前,凡夫人的分別念是不可靠的,會經常發生改變,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被這些分別念所欺騙。
比如,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曾經認為,自己的玩具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後來看見一些小朋友的遙控汽車等玩具時,又認為,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玩具了,但年紀大了以後,無論看見多麼高級的遙控汽車,也覺得沒什麼好玩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覺得這個答案非常可靠,任何教證理證都不可能破斥,但到了一定的時候,也不一定會這樣認為。法王如意寶也一再強調,除了聖者菩薩外,凡夫人是很難建立一種觀點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尤其是在說話時,盡量不要毀謗他人,如果自己沒有可靠的依據,就不要隨意駁斥他宗。
一方面,實修很重要;另一方面,在理論上,我們也要加以重視。要了知該如何區分鑒別不同的觀點,否則,不要說弘法利生,可能在自己的修行中,也會有很多疑惑,比如,為什麼《心經》版本那麼多?到底哪個版本是合理的?……所以,佛法需要長期聞思。
有個法師曾經告訴我說,在他出家五、六年的時間裡,基本上對佛經是半信半疑的,有些經典他看,而有些卻不看,有些高僧大德的論典他接受,而有些他又不接受,心裡始終對佛法有一些懷疑。然而,過了十幾年以後,他開始接受所有的佛法和經典,認為佛經所說都是對的。在座的道友當中,可能也有這種情況吧!
據可靠史料得知,流傳最廣、最具權威的藏文《心經》,是從印度的梵文直接譯成藏文的,譯者是無垢友尊者,也就是密宗大圓滿傳承祖師中的布瑪莫扎,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譯師。
《心經》的講義在藏地也比較多,藏文《大藏經》的論著(也叫《丹珠爾》,是高僧大德解釋經典的論典)裡面,大概有八個講義,還有覺囊派的達那塔、榮頓班智達等很多論師的解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國王赤松德贊因在修行等各方面進步神速而生起一些傲慢之想時,當時藏地非常有名的譯師貝若扎那為了消除他的傲慢,就以密宗的方式解釋了《心經》,並將講義交給國王,結果收到了預期的功效。由此可知,在藏文的《心經》註解中,還有以密宗方式解釋《心經》的論典。
古印度的班智達們對《心經》也非常重視,曾寫下大量的《心經》釋文。在所有論師的講義中,布瑪莫扎所解釋的《心經》講義流傳最廣。
當然,漢傳佛教關於《心經》的講義,也是相當多的,比如憨山大師的《心經直說》、耦益大師的《心經釋要》、黃念祖老居士的《心經略說》等等。
據一些《心經》研究者的調查結果得知,漢傳佛教中研究、解釋《心經》的高僧大德或其他智者大概有一百多位。在整個佛教界,《心經》都是流傳很廣的一部經典。
玄奘大師所譯版本為什麼與眾多版本不同呢?對此也是眾說紛紜。
很多人認為:這是由於翻譯所用的梵文藍本不同所致。
黃念祖老居士則認為:玄奘大師是為了突出《心經》的重點內容——空性的見解,而故意沒有譯開頭和結尾的部分。
有些學者認為:玄奘譯本的整段文字,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摘錄下來的;有些論師又認為:玄奘譯本是眾般若經中的一部完整經典。我記得在母音老人的《心經》講義中,也認為《心經》僅是《大般若經》中的一段,但我認為這種說法可能有些牽強,大家可以翻閱一下《大般若經》,看看其中有沒有玄奘譯本的一段完整經文。我個人認為,《心經》應該是一部完整的經典,不論按照藏傳的《心經》還是漢傳的《心經》廣本來看,確實都有前面的緣起和後面的結尾部分。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當年玄奘大師回國後,本來特別想重返印度,將他的譯本與梵文原版再作校對,但唐皇李世民已待之如國寶,捨不得放他出去。大家也清楚,當時出入邊境不像現在這樣開放,若沒有國君的允許,都屬於私自出國,而且當時的交通也不像現在這樣發達,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危險,唐皇擔心玄奘大師一去不復返,所以一直沒有放行。玄奘大師因此而沒能再去印度,但他所譯的《心經》,卻廣為流傳了。
僅由此事,也可見當時政府與國王對出家人的尊敬與重視,不僅如此,而且,在唐玄奘圓寂時,唐王曾舉辦了空前盛大的法會,可以說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有再出現過那樣濃重的法會(我在《佛教科學論》後面「出家人對社會的貢獻」中也稍微提到過此事),所以不僅《心經》,唐玄奘翻譯的很多譯本上寫的都是「奉詔譯」,意思是說這些經典都是奉皇命而譯的。
我個人認為,玄奘譯本與其他譯本不同,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可能是梵文藍本的不同所導致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佛所說的法,在每一個眾生聽來,可能都有所不同。比如,佛當時在靈鷲山轉法輪時,有十萬佛子在場,而且每個佛子都有不忘陀羅尼,但即便如此,每一個佛子所得到的法門都不盡相同。這並不是像我們現在記錄時因為錄音機壞了,或筆壞了等等而導致的記錄內容不同,而是因為佛會針對不同意樂根基的眾生,而宣說不同的法。喜歡簡略法門的眾生,受持了簡略法門;而喜歡廣大法門的眾生,又受持了廣的法門,這就是佛說法的特點。第三個原因,唐玄奘所用的這個梵文藍本,應該是觀世音菩薩親自交給他的。為什麼這樣講呢?這要從玄奘大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說起:
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經過添油加醋、隨心所欲的改編,早已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西遊記》。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很多對佛教一竅不通的人,都知道鼎鼎有名的唐玄奘。
當然,因為作者的原因,其中的故事,已經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根本不符合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的真正歷史。從小說看來,似乎他之所以能夠西天取經,全都歸功於他的幾個徒兒了,其實,唐玄奘的取經經歷,並不是像書上所說的那麼神乎其神。
據說,雖然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經時,剛開始有很多人隨行,但後來就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了。走到大戈壁沙漠時,因為打翻水袋,迷失方向,以致人與馬均渴倒而不能前行,玄奘連續四夜五天滴水未進,只能倒卧在沙漠里,口念觀音名號,直到第五夜,老馬從陣陣涼風中嗅到了水草的氣味,玄奘大師才算逃得一條生路。且不必說這些九死一生的經歷,僅僅從大戈壁到達犍陀羅,其間至少還要徒步翻越天山山脈的騰格里山,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個中艱辛,恐怕是鮮為人知的。
在他西天取經的經歷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下面這段情節:有一次,他路經一個寺院時,聽到裡面有人在大聲哭泣。他走近一看,發現是一個全身糜爛(就像現在的麻風病)的和尚在哭。雖然玄奘深知路途遙遠、凶吉未卜,但看到這個和尚很可憐,他就沒有繼續趕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為他治病。後來,那個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玄奘才辭別前行。臨行前,和尚送給玄奘一本梵文經典以示感謝,那部梵文經典,就是著名的《心經》。
玄奘一路上隨時都在閱讀這部經,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違緣、障礙時,只要他一念這部經,違緣、障礙等等就馬上消失無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他來到恆河岸邊,看見前面有好幾千人聚集在一起,出於好奇心的驅使,他上前一看,發現是婆羅門外道在祭拜河神(當時印度有九十五種婆羅門,在這些婆羅門中,有些境界很高,也有些境界很低,保留著很野蠻的風俗,當時,這些婆羅門教在印度比較興盛)。
這些婆羅門為了供奉恆河河神,每年都要選一個年輕男子扔進河裡。當天正好選中了一個年輕男子,準備將他扔進河裡。他的家人都非常悲痛,與男子抱作一團、淚流滿面。
正在依依不捨之際,他們忽然看見來了一個外國人(玄奘大師),當即喜笑顏開,準備讓唐玄奘代替那個年輕男子,隨後,便立即將唐玄奘捆了起來。
唐玄奘告訴他們說:如果你們今天非要把我扔進河裡供奉你們的河神,我也沒辦法,但我有一個要求你們必須同意!婆羅門連忙問他是什麼要求。唐玄奘回答說:作為一個出家人,我每天的經是必須要念完的,等我念完了經,你們怎樣處置我都可以。
這群人覺得玄奘的要求並不過分,就同意了。玄奘隨即開始念《心經》,三遍之後,天空馬上變得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所有人都非常害怕,覺得這個人可能是不能得罪的,便將唐玄奘放了。
在唐玄奘取經的途中,這種類似的危難和違緣非常多,每次他都靠《心經》度過了這些難關。
令人驚奇的是,當唐玄奘從印度返回時,念及和尚所賜《心經》的恩德,他準備好好報答一番。誰知當他找到當時寺廟所在的地方時,不僅老和尚,連那個寺廟也消失無蹤了。
人們傳說,當時的那個老和尚,就是觀世音菩薩,他化現成老和尚,親自將梵文版的《心經》交給了唐玄奘。我以自己的分別念進行觀察,認為這種說法應該是言之有理的,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不可思議,再加上《心經》是釋迦牟尼加持舍利子與觀世音菩薩對話而形成的一部經典,經中所有的內容全部是經由觀世音菩薩宣說的。如果觀世音菩薩化現為和尚,將梵文版《心經》交給唐玄奘,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認為,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心經》,是最有加持力的,如果要持誦,完全可以依照玄奘大師的譯本。只不過在給別人講解、或自己要完整通達理解整個《心經》的意思時,將開頭和結尾的部分加上也可以。
有一次印《心經》時,一位大學老師問我:這裡面有兩個「是」,要不要我改一下,讓它通順一些?我當下就說:你的智慧不可能超過玄奘大師吧!還是不要改吧!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受到系統的佛學教育,當看見不同版本的佛經內容有所不同時,就隨隨便便想這裡改一下,那裡改一下,這肯定是不對的。佛的經典都含有甚深的密意,即便有些經典的內容有些缺漏,但佛的加持力也是不可思議的。
曾經有個公案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有一個瑜伽師將咒語「嗡班匝日格里格熱呀吽啪的」念成了「嗡班匝日及里及熱呀吽啪的」,當他念「嗡班匝日及里及熱呀吽啪的」時,整個山河大地都隨著他的念誦而念誦,另外一個人覺得他念得不對,就糾正他,但當瑜伽師改念後,整個山河大地的念誦都停了下來。由此可知,雖然梵文的咒語中並沒有瑜伽師所念的「嗡班匝日及里及熱呀吽啪的」,但以瑜伽師心的清凈力,以及某些不可思議之力的加持,他所念的錯誤咒語都變成了真正有加持力的咒語。
同樣,玄奘譯本中「度一切苦厄」這句話,也許在梵文本中真的不存在,但玄奘的譯本已受到了加持,如果我們以自己的分別念對經文進行修改,則將會使整個經文都失去加持力。我們以後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情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正見,不能隨隨便便隨順世間人的見解,或是以自己的分別念隨隨便便修改佛經,改動佛的金剛語,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們這次傳法所選用的,仍然是以玄奘大師的譯本為主,再加上其他版本的開頭序言和後面結尾部分(這一部分內容,參照了法成論師譯藏並由任傑老師譯漢的譯本)。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方面,因為上述傳說,而使我對玄奘譯本很有信心;
另一方面,我個人對玄奘大師也是很有信心的。玄奘法師在一生中,翻譯了大量具有珍貴价值的經論。以我多年翻譯的經驗來看,他所翻譯的典籍,是非常精確可靠的。在很多不同的版本中,他的譯本總是以準確精練而獨佔鰲頭。
另一個原因眾所周知,不管在中國還是國外,凡是念誦漢語《心經》的人,全部都是依照玄奘大師的《心經》譯本來念誦的。法王如意寶當年去美國時,美國信眾念誦的就是這個版本;後來去新加坡時,在新加坡一個大型國家級晚會上,大型顯示屏上也映出了《心經》,其版本也是玄奘大師的譯本;這個譯本不僅在佛教界流傳甚廣,在世間的學術、文化界,以及普通老百姓心中,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甚至很多商人在做一些產品時,比如,有些人將《心經》印在茶杯或哈達上等等時,都用的是這個版本的《心經》。
基於以上幾方面的考慮,我還是主要採用了玄奘版的《心經》。
我有時候想,玄奘的發心力真是不可思議,無論國內外,大家都是按玄奘的譯本來念誦的;有時候又想,是不是因為當時國王很恭敬玄奘,而漢人又很重視地位,所以很多人覺得玄奘是國師很了不起,也就認可玄奘,認為應該讀玄奘所譯的《心經》,而不讀其他譯師的譯本?但不管怎樣,玄奘對佛教界的貢獻確實是相當大的,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都經常講:玄奘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孫悟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豬八戒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所以,《心經》應該是很有加持力的。
以後我們念誦修持時,應盡量以玄奘譯本為準,而不能隨意改動,同時也不要認為《心經》很簡單。
有些相續中有顛倒邪見,分別念又很重的人可能會不以為然:我也能寫出這些文字來,我的文筆比《心經》更好,我現在寫的博士論文有好幾萬字,《心經》有什麼了不起的,只有二百多個字!
世間人一旦生起傲慢心,真是非常可怕!要知道,假寶和真寶之間,是有著價值上的天淵之別的。雖然表面看來,《心經》只有小小的一頁,但它的功德、加持和威力是誰也無法比擬的。黃金雖小,但無論到哪裡,都自有它的價值和力量,同樣,佛經縱短,卻也有不可言說的威力和加持。
二、《心經》的殊勝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違緣,如地震、海嘯等等時,大家都要念《心經》。藏傳佛教中也有這樣的傳統,在出現一些違緣,特別是在每年藏曆的12月29日,大家通常都要念《心經回遮儀軌》(在《心經》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咒語和儀軌,其中《心經》佔了主要的成分),以祈願來年不要有任何邪魔外道的危害,所有的危害都依靠《心經》的空性威力而摧毀。
佛經中也有記載:以前帝釋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時,就觀想空性,念誦《心經》以度過危難。我們平時隨身攜帶《心經》,或是將其供奉於佛堂,或睡覺時放在枕頭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與加持,所有的惡夢、惡緣等全部可以遣除。
可能有人會問:到底什麼是加持呢?所謂加持,就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無形的力量。
肉眼看不見的東西非常多,比如葯有葯的加持,電有電的加持,任何東西都有一種力量和加持。同樣的道理,《心經》的加持有空性力量的加持,也有佛威德力的加持,還有真實諦的加持,再加上我們自己對《心經》信心力的加持等等。當自己具有信心,並聚合其他幾方面的因緣時,一定會遣除邪魔外道的損害。
諸位如果在以後的修行中遇到違緣、困難或痛苦時,應該心觀空性,專註於空性境界,然後念誦《心經》,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加持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以前學院或上師如意寶自己的事業顯現一些違緣時,上師老人家也經常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觀音心咒「嗡嘛呢唄美吽」來遣除違緣。不僅法王如意寶如此,藏傳佛教歷來的很多高僧大德也都這樣。
在漢地,也有很多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迹或感應篇,尤其是在古代,高僧大德們在遇到違緣時,祈禱觀世音菩薩而獲得救度的故事是屢見不鮮的,相信很多道友都看過不少這方面的書。甚至有些不信佛教的人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功德也是相當大的。黃念祖老居士在美國蓮花精舍時,曾講過一個不信佛教的人念誦觀音名號而得以活命的真實故事:
一次,蓮花精舍的一個不信佛的在家人乘飛機回美國。在即將到達目的地,飛機準備開始下降時,駕駛員忽然從駕駛艙出來,緊張地告訴大家:飛機出現機械故障,目前無法解決,請大家準備好降落傘或其他應急措施。
話音剛落,機艙內的乘客一下子都愣住了,空氣彷彿凝固成了一般。蓮花精舍的這個人也因為過於害怕,而當下失去了感覺。
隨後,他的第一念就是:自己剛結婚生孩子,要是自己死了,孩子和老婆該怎麼辦啊?(當時他並沒有想到他自己。)
這個時候,機艙內的其他乘客也都反應過來,開始大聲哭叫,驚慌失措的人們頓時亂成一團。
這個人轉念又想到:我以前聽說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好好地祈禱吧!然後,他就開始虔誠地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這時,在他的感應中,確實現前了觀音菩薩的真顏。
他馬上激動地告訴周圍人說:哭也沒有用,請大家跟著我一起祈禱觀音菩薩,這樣我們可能有被救護的機會。
隨後,他就開始率領大家齊聲念誦。不知不覺間,飛機已開始慢慢降落,最後順利落地。所有人都感覺非常稀奇,因為當時駕駛員已嚇得昏迷過去,飛機究竟是怎麼下降的,就成了一個不解之謎。後來,這個人將這次親身經歷寫了下來,並廣為傳播,很多人都因此而對觀音菩薩生起了信心。
大家也知道,黃念祖老居士不僅在佛教方面造詣很深,他對唯物主義也有一定的研究,甚至對物理學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像這樣的智者所說的事,一般不會有什麼誇張的成分,而且這些故事也不是什麼傳說或神話。1987年法王如意寶去五台山時,我們也聽過類似因念觀音菩薩名號而使飛機裡面的人得救的事情。
在宣說空性功德的佛經裡面經常講,如果將《大悲咒》或宣說空性的經典帶在身上,凡接觸或經由風的傳遞而接觸到這些法本的眾生,都不會墮入三惡趣;將這些法本帶在身上,則包括自己沐浴的水,如果被其他眾生接觸享用到的話,這些眾生也不會墮入三惡趣;念《心經》或《大悲咒》等空性法門的人甚至在罵人時,如果有眾生聽到他的聲音,這些眾生也不會墮入三惡趣(當然並不是說這些眾生可以馬上獲得解脫)。
由此可見,空性法門的功德是相當大的,大家應該有這個信心。如果遇到違緣或痛苦,應該一心一意地念《心經》。現在漢地有些地方也將《心經》或《楞嚴咒》做成很小的一本,既可以掛在胸前,還可以隨時念誦,非常方便。
這次我到雲南時,見到一個兩隻手都沒有的殘疾青年,好像他的手是在火車軌道上軋壞的。這個人非常能幹,是2005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他有很多特長,其中之一就是將毛筆含在嘴裡寫字,寫出的字非常漂亮。他經常給別人寫《心經》,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前去求取。普通人用手寫毛筆字都寫不好,而他用嘴卻能寫得那麼好,我想,這是不是因他繕寫《心經》而得到的加持呢?
去年我在上海仁濟醫院治病時,醫院的一位領導除了醫術精湛外,也有一個特殊的技能,就是能在很小的一方印章上刻出完整的《心經》,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他也是中國很有名的一位畫家。
有時我想,觀世音菩薩的加持或《心經》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議,不僅在佛教界,而且在文化界、學術界,甚至包括民間,觀世音菩薩都在以各種各樣的顯現來度化眾生。
前年(2004年)春節時,中央電視台播放了由一群聾啞人表演的「千手觀音」的舞蹈,這個節目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也得了獎,使無數觀眾對觀世音菩薩油然而起信心,連不信佛教的人看了都非常感動。作為佛教徒,我們應該對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或《心經》的加持生起很大的信心。
儘管《心經》的功德如此之大,但真正解釋《心經》時,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得很清楚,有些人一輩子念《心經》,但其中的道理卻講不出來。在座的很多人都學習了《中論》、《入中論》、《中觀四百論》等空性論著,但如果對二百多字的《心經》般若空性法門的精髓都解釋不了,也太說不過去了。
另外,現代人的生活狀態都很忙碌,以後大家在弘法利生時,如果想給別人宣講《中觀四百論》或《中觀根本慧論》等大部頭論典,別人有沒有時間聽你講也很難說,但如果講解《心經》,相信無論從時間還是興趣上,很多人也都能接受。這就是我這次講解《心經》的初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