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近代離婚第一人,老公出軌被逼打胎,卻逆襲成數萬女性榜樣
徐志摩說:一個人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如此美妙的句子,主角卻不是張幼儀。
愛情裡面最好的模樣從來都是,我和你相濡以沫,你陪我共伴一生。
可是最悲哀的也莫過於,我深愛著你,你卻迷戀著她。
△張幼儀與徐志摩1921年在歐洲拍攝的第一張合影
影中人穿著入時,翌年二人便告離異。
01
我是苦過來的,這種苦只有自己懂
張幼儀出生在一個富庶家庭,可是她卻是從小苦過來的。
她的家裡面有十二個兄弟姐妹,八男四女,她排行第二,在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她在家中根本沒有地位。
從很小的時候起,媽媽就告訴她,女兒永遠是外人,是白吃乾飯的,登不了大雅之堂,談不上光宗耀祖,所以只有兒子才是「家裡人」。
因此,不管家裡教育狀況如何,家裡都不會犧牲兒子的教育。
張幼儀的二哥和四哥很早就開始學習德文和法文,即使在家道中落的時候,二哥也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法律和政治學。
她學到的是什麼呢?三從四德,倫理綱常,相夫教子,為女則卑。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她卻成為了家中唯一一個沒有裹腳的女人。
她甚至在十歲的時候,一個人偷偷地出去求學,在《申報》上面看到了學費極低的招生廣告,她想方設法的說服父親報了名。
就是這樣的張幼儀後來還被徐志摩嘲笑說:你就是個鄉下土包子。
我倒是覺得對於一個生在傳統家庭裡面的女人來說,她已經足夠勇敢了,敢愛敢恨,不拖泥帶水,即使重擔在肩也只是淡然一笑。
張幼儀說,我是苦過來的人,這種苦,是她作為一個女孩,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不被重視所致的。
相比於林徽因的江南才女,香水百合,張幼儀更像是臘月梅花,一直在寒冬中綻放。
△林徽因
02
這段婚姻,除了沉默就是痛苦
張幼儀在13歲家道中落的時候被許配給了徐志摩。
兩年期間她在許多人的口中得知,自己未來的丈夫是一個「才華縱橫,前途無量」的男人。
那個時候的張幼儀滿心歡喜,她以為自己所託之人思想進步,富有極其先進的人生觀和價值理念,幻想著自己未來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徐志摩
15歲,她嫁給了徐志摩。
她可能不知道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照片時候的表情:鄙夷、不屑,滿臉的嫌棄。
那一句:「鄉下土包子」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其實從一開始徐志摩就不喜歡張幼儀,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
△張幼儀
徐志摩迎娶張幼儀的婚禮極其轟動,當時的政商兩屆都為這場婚禮拍手稱道。
張幼儀後來說:婚禮時,我根本不敢抬頭看他的眼睛,我本來希望他第一眼見到我時,會對我一笑,可是他的眼神從始至終都是那麼的嚴肅。
洞房花燭夜,他們只是履行了夫妻的職責,可是沒有絲毫的愛意。
03
如果有來生,真想不曾遇見
婚姻一定要始於愛情,可是對於徐志摩來說,婚姻只是責任。
婚後的張幼儀照顧公婆,忙著處理家庭瑣事,她跟公婆有說有笑,唯獨對徐志摩,不知說什麼,不知從何而說。
她很想在他看書的時候,給他倒上一杯熱茶,煮好一桌飯菜,等他來吃。
她很想穿上一身正裝,背起挎包,拿起書本,挎著他走進學堂。
她很想他在她想著他的時候,跟她說上一句:幼儀,我想你了。
可是在兒子徐積鍇出生之後,徐志摩完成了父母的心愿,便毅然決然去到了海外留學,走的那樣乾脆,毫無留戀。
△張幼儀和徐志摩
人們都說徐志摩多情,可是他對張幼儀是如此的無情。
兩年之後,她獨守空房終究難忍寂寞,可能是對於浪子徐志摩的不放心,也可能是對丈夫的思念,她踏上了前往歐洲的尋夫之路。
三個星期的路程,她在船艙裡面每個夜晚都在幻想著和徐志摩見面的場景。
三個星期之後,她來到了巴黎,在這個浪漫之都,荷爾蒙爆棚的城市裡面,她顯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她一下船就看到了站在人群裡面東張西望的徐志摩,那個神情和動作她終身難忘。
張幼儀說:他是等待在甲板上唯一一個不想待在那裡的人。
的確,下了船之後,徐志摩看到了張幼儀的第一句話是:瞧你這寒磣樣,和你走在一起真讓人丟臉。
他帶著她去百貨商店換了全身的行頭,而她就好像一個待宰的羔羊一樣,無比的順從。
他們一起從巴黎去了倫敦,可一路上丈夫的嫌棄和鄙夷讓她覺得滿滿的傷心和失望。
我知道,在徐志摩的心裡終究覺得張幼儀是配不上他的,她就像舊時代裡面裹著冗長腳布帶的女人,而他呢,是新時代的寵兒。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我願站成一棵樹,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泥土安詳,一半在風中飄揚。
我想,如果有來生,真的希望張幼儀從沒遇見過徐志摩,或許她會活得更有自尊一些。
04
卑微的愛情,真的如此不堪一擊
在歐洲的日子裡,張幼儀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冷漠與背叛。
沒多久,她懷孕了,當她說出這件事之後,徐志摩的第一反應是,趕快打掉。
如此的冰冷和絕情出乎了她的意外,她以為無論如何孩子的出生可能會改變他的態度,哪知道他是如此的堅決。
世人只知道,徐志摩在巴黎和林徽因浪漫而美好的邂逅,如詩如畫般的愛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有一個在痛苦中掙扎的女人。
所以說,浪漫的愛情有時候是兩面性的,一面是荷爾蒙的激情,一面是現實的碰撞。
張幼儀跟徐志摩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了。
徐志摩卻以冷若冰霜的口氣諷刺她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呢,難道不坐火車了?
這是他們最後的一次對話,之後徐志摩提出離婚就消失不見了。
彷徨、無助,異地他鄉、身懷六甲被夫拋棄,恐怕沒有人比當時的張幼儀更加的悲慘。
幸好二哥張嘉森當時在法國讀書,寫信給她:萬勿打胎,兄願收養,拋卻諸事,前來巴黎。
她在二哥的幫助下,在法國的鄉下度過了那個秋天,對她來說那是灰色的四個月。
△左起依次為張君勱、劉文島夫人、懷孕的張幼儀和劉文島。
她經歷了拋棄、背叛之後終於明白了:女人的卑微永遠來自於對男人的過度依賴,而恰逢他還是個不愛你的男人。
她決定同意徐志摩的離婚協議,她說:我要追尋自己的思想,做一個擁有自我的女人。
她決定成為一名老師,自立自強,她不想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傳統封建的女人,她要成為孩子的標榜。
他也想讓徐志摩看一看,沒有你我依舊活得很好。
05
沒有你我依舊活得很好
有人說:一個女人有兩條命,一條死於離婚,一條生於離婚。
離開徐志摩的張幼儀,獨立,堅強。
她在自傳《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中說:
「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可是命運對這個女人來說就是這麼殘忍,當初忍痛生下的小兒子彼得在一場疾病中去世。
她大哭了一場,可是對於她來說沉浸痛苦就意味著死亡。
她重新振作起來,她去了德國,開始了脫胎換骨的生活。她說:在去德國之前,我什麼都怕,在德國之後,我無所畏懼。
△張幼儀的次子彼得
後來她輾轉回國,回國後的張幼儀,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東吳大學教授德語。隨後,張幼儀與人合開了中國第一家時裝公司——雲裳時裝公司。
雲裳的衣服款式新穎、做工考究,很快就在上海風靡起來。當時的名門閨秀和社交名媛,都以穿「雲裳」為榮。與此同時,在四哥的舉薦下,張幼儀擔任了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
每天上午九點,張幼儀就開始在辦公室忙碌,也總是最遲離開辦公室。為了方便對周遭的一切明察秋毫,張幼儀還特意把辦公桌安排在最裡面,除了接電話外,很少說話,總是專心看文件。
其實,當時的女子銀行已經瀕臨破產,但是在張幼儀的努力之下,很快就扭虧為盈。
當一個女人失去所有,她要麼選擇凋零,要麼選擇重生,所幸,張幼儀選擇了重新開始。
06
愛應該是永不止息的,如你一般
有人說張幼儀是洒脫的,我不這麼認為,沒有哪一個女人在被愛情拋棄後還能洒脫自如。
只能說,她是幸運的,遠離了傷害,不至於讓自己痛苦一生。
△兒子徐積鍇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男人會喜歡張幼儀這樣的女人嘛?
我很喜歡其中的一個答案:大多數男人就是不喜歡張幼儀這樣的女人,女人生來不是為了讓男人喜歡的。
△林徽因
陸小曼是俏皮可愛,風流多姿的;
林徽因是知書才女,渾身散發著知性美的女子;
而張幼儀是鏗鏘的玫瑰,臘月的梅花,倔強、堅韌的女人。
徐志摩的一生輾轉在她們身上,他是幸福的。
人生只有靠自己,當我足夠好才會遇見更好的你。
你最愛的人傷你最深,能傷你最深的人才是你最愛的人。
也許,愛與傷害從來都是相伴而生。
認識了張幼儀我忽然明白:只有獨立、自信,而不是無盡的妥協、犧牲,才能讓女人得到真正的愛和尊重。
「致張幼儀:我欣賞你的堅強和自信,也敬佩你的敢愛敢恨、有始有終,徐志摩罹難,你依舊守在了他和他家人的身邊。
你是善良的,善良的人終究會被善待,你也是大度的,林徽因臨終時找到了你,希望得到你的原諒,你說你從未怪過她,我想愛應該是永不止息的,如你一般。
」來源:網路推薦閱讀:
※貧民窟走出的哈佛女孩,雙親吸毒染艾滋,流浪街頭與狗搶食…她用逆襲告訴我們奮鬥的意義!
※想要職場開掛,必須看逆襲秘籍!
※彭城之戰後劉邦是如何重振旗鼓完成逆襲的
※在9月份運勢大逆襲,可以獲得很多收穫的四大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