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小技巧幫你遠離高血糖啊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並不知道應該如何來使自己身體更加的健康,那麼你知道嗎?五個小技巧幫你遠離高血糖,到底是什麼樣的小技巧會能夠使我們的身體也達到遠離高血糖的癥狀了,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危害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介紹。

糖尿病患者如何增加飽腹感

在各種食物當中,蔬菜和粗糧是最需要咀嚼,也是最容易飽腹的食物。晚餐給自己做一大盤子蔬菜,先把蔬菜吃下去一半再吃其他食物,心裡感覺已經吃了很多的食物。此時再加上一種粗糧就更好了。如此能有效地改善一日營養平衡,又能增加飽腹感。

高血糖患者飲食宜放慢速度

科學發現,吃飯慢容易產生飽腹感。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降低吃飯速度對身體也是有益的。日常的涼拌蔬菜,因為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所以需要的用餐時間特別長。粗糧的主食吃起來也肯定比白米白面慢。比如喝燕麥粥的速度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的速度也比吃白面饅頭的速度慢。如果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心情更能放鬆,食物品種更為多樣,時間自然而然地就提高到20分鐘以上。

高血糖該吃什麼好?

所以糖尿病患者找到容易飢餓的原因之後,要放慢吃飯的速度,多吃粗糧少吃容易吞咽的食物。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讓你避免高血糖的秘訣。

(1)下頓飯少吃點兒、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數(GI)較低的食物。由於對於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只需讓自己的體重減輕5~10%,就能夠顯著地改善血糖情況。所以,只要適當地減少熱量攝入,就可以獲得更好的血糖控制。一般的經驗是:減少15克碳水化合物(約相當於50克米飯或30克饅頭、150克蘋果或梨、400毫升牛奶或300毫升無糖酸奶)大約可以使血糖降低1.7mmol/L。

(2)增加活動量或進行更多的運動鍛煉。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煉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鐘,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煉,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藥物治療。

(3)調整用藥(增加藥量、增加服藥次數或加用另一種降糖葯)。儘管運動和調整飲食的方法很經濟而且副作用很少。與前兩種方法相比,藥物的確可以更快地、更有效地治療高血糖。

(4)自我放鬆與情緒調節放鬆運動(如深呼吸、配合著輕鬆舒緩的音樂來鬆弛肌肉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從而克服患病後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5)積極治療其他疾病(如感冒、感染等)。感冒、感染等問題都會引起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多,這將會導致血糖的升高。

(6)增加無糖液體的攝入。脫水也會引起血糖的升高,人(不論是否患有糖尿病)每天都應該攝入大約2~3升的無糖液體(水、飲料、湯等)。當血糖升高時,喝水除了可以沖淡血糖還可以避免食物的過多攝入。存在心臟病或腎臟併發症的患者則需要適當限制液體的攝入,具體細節應該去諮詢醫生或營養師。高血糖,最重要的策略就是預防。通過良好的自我血糖監測一般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5個小技巧幫你遠離高血糖

1、糖和油不要一起吃。導致肥胖的唯一原因,是吃進去的能量大於支出的能量。糖和油都是含能量特別高的食物,如果一起吃,很容易導致收入大於支出。所以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物里是否有糖又有油,如果是的話盡量少吃。

2、水果要選不太熟的。成熟度越高的水果含糖也越多,而成熟度稍低的水果不但含糖少,裡面具有保健價值的營養成分還更豐富。

3、白粥米飯配芹菜香乾。白粥、白米飯等都屬於上升血糖速度快的食物,吃時一定要配一些膳食纖維多、蛋白質豐富的小菜,比如芹菜拌香乾。土豆或芋頭等澱粉含量高的蔬菜,盡量別蒸著吃,要切成絲炒著吃,以抑制血糖上升。

4、喝飲料加奶別加糖。台灣《康健》雜誌刊登的一項實驗表明,一杯500毫升的奶茶中含有50克糖,已經達到了人體每天攝入糖的上限。一般100毫升甜飲料中含糖12—13克。如果實在想喝,可以在紅茶等飲料中加點鮮奶。

5、自己做做「減糖訓練」。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特別喜歡吃甜食,會慢慢不習慣吃天然食物,他長大後吃加工食品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有意識地從每周一次減糖餐或者減糖食物開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種含糖食物,幾個月後,口味就會變淡。

通過上面的這些內容的介紹,相信我們大家都了解了,生活中有五個小技巧,可以幫你遠離高血糖了吧,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大家可以根據上面的這五個小技巧來做,因為這樣的話才可以幫助我們遠離這個血糖的。

推薦閱讀:

你不能不知道的100個攝影技巧
說話技巧指南(二十六)
冠軍導師李吉寬:如何訓練肱二頭肌的短頭和長頭?丨100個健身小技巧(8)
催眠技巧大全-07測試法
八字中丙丁火日主喜用神論斷方法技巧

TAG:技巧 | 高血糖 | 血糖 | 小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