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電磁儀配合推拿、牽引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藥電磁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作用機制。方法 將85例頸椎病患者分為牽引、推拿手法治療組43例和中藥電磁儀配合牽引、推拿治療組42例,對兩組治療前後的臨床癥狀、體征的改善進行比較觀察。結果 中藥電磁儀配合牽引、推拿治療組在改善頸肩痛、伴上肢痛、麻木、因壓迫神經血管引起的肌肉萎縮等方面有著顯著性作用(P<0.05)。中藥電磁儀配合牽引、推拿治療本病的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優於對照組(P<0.05)。結論 中藥電磁儀配合牽引、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可靠。

【關鍵詞】 中藥電磁儀;治療;頸椎病;作用

頸椎病是因頸椎椎間盤、椎體、椎間關節退行性變而導致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脊髓引起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頸椎病的發病率約為10%~15%,好發於中老年人、長期伏案工作者。頸椎病根據其受累的主要部位和所產生的表現,通常分為神 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等四型,其中神 經根型頸椎病比較多見,發病率也較高。關於頸椎 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牽引、理療、針灸、醫療體操、按摩、局部封閉等。本文擬研究在應用中藥電磁儀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上述理療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作用。

1 臨床資料

1.1 納入標準 根據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頸椎病的診斷標準:(1)有慢性勞損或外傷史,或有頸椎先天性畸形、頸椎退行性病變。(2)多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長期低頭工作者或習慣於長時間看電視、錄像者、高枕睡者,往往呈慢性發病。(3)頸、肩背疼痛,頭痛頭暈,頸部僵硬,上肢麻木。(4)頸部活動受限,病變頸椎棘突、患側肩胛骨內上角常有壓痛,可摸到條索狀硬結,可有上肢肌力減弱和肌肉萎縮,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壓頭試驗陽性。(5)X線正位攝片顯示:關節增生;張口位可有齒狀突偏歪;側位攝片顯示:頸椎曲度變直,椎間隙變窄,有骨質增生或韌帶鈣化;斜位攝片可見椎間孔變小。CT及MRI檢查對定性定位診斷有意義。本組病例均有X線照片,部分病例行CT檢查。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客觀檢查結果,且具有典型放射痛的區域與神經根支配區域分布一致的患者符合上述標準可診斷為頸椎病納入本研究。另根據X線攝片、CT、抗「O」、血沉等檢查結果排除頸肌筋 膜炎、風濕、類風濕、頸部軟組織損傷、頸椎骨折等病例。

1.2 病例資料 根據上述納入標準,85例頸椎病患者均選自2003年3月~2006年5月在本院骨傷科門診治療的病人。其中男58例,女27例;年齡28~81歲,平均54.5歲。其中頸肩痛85例,頭暈頭痛73例,臂痛81例,上肢及手麻木34例,頸部彈響32例,頸部活動受限66例;體征:頸部壓痛85例,上肢感覺減退76例,肌力減退、肌腱反射減弱49例,臂叢牽拉試驗陽性81例,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79例;X線表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66例,椎間隙變窄37例,骨質增生85例,椎間孔變小23例,項韌帶鈣化22例。將上述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43例,對照組42例。

1.3 方法 對照組使用治療方法:牽引為主,輔以頸部推拿治療,必要時給止痛藥。治療組方法:除採用對照組的治療方法外,另加用中藥電磁儀治療,每日1次,每次20~30min,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3個療程後觀察療效。

1.3.1 中藥電磁儀治療的方法 採用盛宏中藥提速器SH-2000B微電腦型中藥電磁儀,使用中藥電磁儀C型藥包,每次20~30min,每日1次。

1.3.2 頸椎牽引的方法 採用Y2-2型頸椎牽引機枕頜帶懸吊牽引法。患者取坐位頸前傾20°~30°,每次15~20min,每日1次。牽引重量從6kg開始,每1~2次加1kg,按患者適應情況逐漸增加到12~15kg。

1.3.3 推拿手法 (1)「蝴蝶雙飛」推按頭項部:雙大拇指橈側偏峰端著力於兩側風池穴處,手腕自然伸展,自上而下,雙手同時做一指禪推法的擺動操作。(2)拿頸項部:自上而下,從風池穴開始向下捏拿,另一手扶頭,固定,使患者頭部充分放鬆。動作連綿不斷,力量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一直到頸肩交界處反覆3~5遍。(3)項肩背部:從頸肩交界處向兩側延伸至手臂肩部做拿、揉法。放鬆肌肉、經絡2~3遍。在一手做法同時,另一手配合做頸椎的被動屈伸、側屈、旋轉活動,操作5min。(4)彈撥按揉頸項部:患者端坐,醫生站立其背後,以一手大拇指指腹著力於頸椎一側,虎口張開,像撥琴弦樣自外向內彈撥揉按病變節段上下棘突旁開0.5~1寸處約1min,手法要深沉緩和,使力量透達深層,以患者有較強烈的酸脹感為佳。(5)彈撥按揉肩部:在肩腫內上角附近尋找敏感壓痛點或條索或結節狀反應物,在其上施加彈撥按揉手法約1min。(6)拿肩井穴:拿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處的肩井穴1min,以患者有酸脹感為佳。若患者肩部肌肉緊張,酸痛明顯,可延長本法操作時間。(7)搖頸椎:患者端坐,醫生站立在其側後方,一手托患者下頜部,另一手扶持其頭頂部後側,手協同將頭搖轉,順、逆時針各5~7次,注意搖頸時應緩慢柔和,轉動幅度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切忌暴力,同時頭頸部不宜過度後伸前屈。(8)頸椎旋轉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站於其側後方,用一手拇指頂住偏歪棘突旁,令患者前屈頸部至術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滑動時,保持此前屈角度,向患側緩慢旋轉至有抵抗時,發力做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動,同時抵住棘突的拇指協調用力,向對側推動,常可聽到「喀噠」聲響,或拇指下有棘突跳動感。

1.3.4 推拿療法注意事項 (1)推拿手法一定要輕柔,切忌暴力。(2)頸椎扳法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操作時務必穩、准、乾脆,切忌追求關節複位時的彈響,以免發生意外。(3)在推拿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頭痛、頭昏、心慌或上肢麻木、疼痛加劇應暫停治療。(4)旋轉擺動時要在牽引頸椎時進行,以免發生意外。

2 結果

2.1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規定,本病的療效判定標準:治癒:頸肩臂痛消失,上肢無麻木;顯效:頸肩臂痛及上肢麻木明顯減輕;有效:頸肩臂及上肢麻木減輕、改善,但仍有頸酸無力;無效:癥狀無改善[1]。同時按照頸痛伴上肢痛、上肢麻木的程度以及上肢肌萎縮的程度分為5級(0~4分),癥狀完全消失為0分,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依照疼痛的嚴重程度依次評為1~3分,癥狀嚴重到不能忍受為4分。對治療方法及其療效做出評價。

2.2 兩組患者癥狀療效比較 見表1、表2。表1 治療組43例療效表2 對照組42例療效

推薦閱讀:

怎麼害得寶寶越長越瘦,2到6歲幼兒最多見,到底怎麼辦?
小兒推拿:清天河水 推三關 退六腑
家長常做的這四件事,正在毀掉孩子的免疫力!
跪求泰國清邁抓龍筋按摩推薦?
孩子從小就得了過敏性鼻炎,沒想到這次主灸一個穴位癥狀就完全消失了!

TAG:中藥 | 頸椎 | 頸椎病 | 神經 | 作用 | 治療 | 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