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禮不下庶人:孔子提倡的禮真的與民沒有一點關係嗎?
原創 2017-05-02 翻騰四海 四海書齋
經禮三百,曲禮三千,這些典章禮儀,主要是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所設,民這一階層基本上沒有參與的權利,所謂「禮不下庶人」是也。但是,周公所制定的治理天下的各項制度,是為了保證萬世之長治久安,他忘了「民」這個影響到天下治亂的階層嗎?當然沒有。古人云:寧為太平雞犬,不做亂世人民。民之所求,最迫切的便是天下太平,這樣才能安居樂業。
如果周公所定之各項根本制度得以順利施行,則由天子至士,居於統治地位的各個階層相安無事,便可天下太平。天子、諸侯、大夫和士,能謹守禮儀,以身作則於上,而民風化於下,這便是天下大治,便是天下有道,相反便是天下大亂,便是天下無道。
我想,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孔子才會那樣推尊禮,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孔子極力提倡上位之君子對下民的表率作用,強調他們要以身作則以教化下民。
【在上之君子當為下民之表率】
020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010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謹也。終:老死曰終。慎終,即在喪葬方面謹慎從事。
遠:久遠。追遠,父祖已歿,雖久遠,亦當時時追祭之也。
追遠:先祖雖然已逝世久遠,但仍加追念,即指祭祀方面。
孔子論孝時說,對父母應該「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與曾子所謂的「慎終追遠」意思相同。慎終,葬之以禮也。追遠,祭之以禮也。
為什麼慎追終遠,民德就會「歸厚」呢?這個因果關係從何而來?做到慎追遠的人又是誰呢?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上對下的表率作用。慎終追遠者,在位之士大夫也。在上者以身作則,慎終追遠,謹於禮,重於孝,則下民化之,德行亦必歸於淳厚。他們同樣也會慎終追遠,孝順父母。
12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就,成也。
偃,倒也。
季康子的意思是要殺無道之民,以成就有道。孔子卻說,你一心向善,民也會效仿你一心向善,哪裡用得著殺人呢?這裡的君子便是指身為大夫的季康子,小人便是指民。為政者的德行如風,民之德行如草,草遇風吹,便會隨著風向而倒。
這一章里有一個問題兄弟至今未明,孔子說「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草遇到風吹便會倒,可為什麼弟子會記作「草上之風」呢,在文意上不是很通順,完全可以寫成「草遇風」或是「風下之草」啊。
12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不欲,不欲盜也。賞之,之代指盜竊之民。
這一章說的也是上對下的表率作用,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季康子目無魯君,僭上無禮,貪得無厭,夥同孟氏、叔孫氏瓜分公室。他如此貪得無厭,下民怎能不效仿?
孔子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沒有那麼多的貪慾,廉潔奉公,忠君盡禮,下民也會效仿於你,這樣即便你賞給盜賊東西,他們也不會要。
080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 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葸:音西。又作諰,畏懼之貌。
絞,兩繩相交而緊謂之絞,引申為不順。
只知恭敬而不知禮行禮,則徒受勞苦而少功。只知謹言慎行而不知禮行禮,則時常畏首畏尾,難以成事。好勇而不知禮行禮,則必然會犯上作亂。只知正直而不知禮行禮,則不會順從事上。
我們通常認為,禮只是用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是對慾望的抵制與打壓,但是禮還有積極的一面,是對人的鼓勵與肯定。對於勇者而直者,禮的作用是約束,使其不為亂不為絞。而對於恭者與慎者,禮則是積極的,謹小慎微者,只要知禮行禮,有禮作為自己的後盾,就能一改其膽小怕事的作風。只要所言所行符合於禮,就不必害怕,有禮支持你,便可放心大膽地去做。
這裡的君子,指的是有位之人,相對於民而言。
篤,厚也。興,起也。偷,通媮,巧黠也。不偷即是不狡猾,不耍心機。
居於上位之君子能對親族厚道,不忘故舊相交,則下民便會一心向仁,不會蔳情寡義。後面兩句講的也是上對下的表率作用。
19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士師,典獄官,其職能與今天的司法部門和監獄系統類似,柳下惠也曾做過士師一職。
陽膚,曾子弟子。
散,散亂無序,偏離正道之謂也。
情,情實,真實的案情。
哀,憐也,憫也。矜,憫也。
孔子一直強調上對下的表率作用,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如「子欲善而民善」,曾子也深得其心。居於上位之君子,若失其所以為上之道,喪德無禮,而下民效仿,必然散亂無序,偏離正道,行作姦犯科之舉豈不是正常?所以,作為士師,典獄判案,貴在秉公,貴在明察,但不能在求得了案件之實情之後,就沾沾自喜,以己之判案能力為可誇耀之資。
無論士師也好,邑宰也罷,皆是出仕為政,而其最根本的目的皆是使邦有道,使天下有道,使上下有序,人民安居樂業。對於那些犯法入獄的離散之民,更應心生憐憫,更應深思,上有「失其道」之責,才會導致下民離散犯法。僅得一獄案之實情,又何喜之有?「子曰:聽獄,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130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何有,不難之辭。
12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這三章里的「正」皆是指在位之士大夫,為政治民之人,苟能正其身,則下民化之,可不令而行。若是己身不正,又怎麼能正人,下民又怎麼會聽從你的命令呢?1306與1313兩章,並非是泛泛而談,應是具體有所指,參照1217一章,我們可以推知,孔子是不點名批評,他指的就是三桓,尤其是季氏。
【在上之君子如何治民】
020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天之樞也。北極的位置是不變的,星星圍繞著它運轉。有一個難解之處是為什麼用「共」字,而不是「圍」「環繞」?古人也沒有說清楚,兄弟想來想去,也只能得出下面這個相對近於情理的解釋。
共:有的版本作「拱」,應該是同音假借。拱:斂手也。本義即是人的兩手彎曲合攏,形成一個弧形,類似古人相見時抱拳施禮的動作,如拱手相讓。後來,凡是以弧形作為主要支撐結構的東西均稱作「拱」。如拱門,就是指上端成弧形的門。又如拱橋,就是橋面以下支撐結構為弧形的橋樑。
而此處,眾星圍繞北極運轉,也類似「拱」的結構,為什麼呢?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如若拋開我們現代接受的科學知識,一個人站在曠野之中,抬頭仰望,很自然地以為天空就像一口巨形的鍋倒扣在大地之上。所以古詩有云: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穹廬,就是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北極處於天空的頂端,眾星將其圍在當中,也形成了一個類似於「拱」的弧形結構,所以說是「眾星共之」。
如果諸侯士大夫這些在上之人,能夠對下民施以德政,民也會對上擁護愛戴,如同眾星對北辰環而拱之一樣。關鍵是這個德字,什麼是德,這個以後會講,怎麼做算是為政以德呢,我們可以參照下面這一章。
020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政者,正也,從攴從正。攴,小擊也,音鋪。上面的卜表示木棍,下面的又代表手。政從正從攴,表示施行正義之事以強力作為保障。古代的政與今天的政治一詞不同,國父說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而古代的政則是以武力實施正確正義之事,強調的是服從,二者側重點不同。
道,這裡應作「導」,「道」與「導」二字相互通用,這與「道千乘之國」的「道」情況相同,都是引導、治理的意思。
政,政策,法令。刑,刑罰。
齊,使整齊有序;
免,指免於刑罰。
格:有人訓格為正,指民不但有羞恥之心,還會歸於正;或訓格為至,指民恥於不善而至於善。《祝睦碑》引此文作:有恥且恪。恪,敬也。指民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還對居於上位之君子恭敬。
除《論語》之外,孔子的這句話還有其他版本。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遁心。」——《禮記·緇衣》
子曰:「長民者,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勸(勉也,努力。)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免心。」——《緇衣》郭店出土戰國竹簡
《論語》作「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而《緇衣》卻記作「教之以德」和「教之以政」。通行版的《禮記·緇衣》中說「民有格心」和「民有遁心」;而郭店出土的竹簡版《緇衣》中卻記作「有勸心」和「有免心」。
同樣是孔子的一句話,竟有這麼多版本。為什麼呢?這種情形之前分析過,《論語》和《禮記》所載的孔子之言,弟子並非聽到之後當場就記錄下來,而是事後追憶,有的甚至是若干年之後,弟子們憑記憶所及而使之形成書面文字。既然是回憶,便會有誤差,而且各個弟子之所記也不盡相同,形成文字時的遣詞造句也有差異。所以,同樣孔子的一句話,會有諸多不同的表述,這不足為怪。
說到這兒,我想各位已經明白,這一章中的「格」字到底作何解釋,已不是特別重要,作正,作至,作敬,都能說得通,我們不必過於糾結,重要的是要以德以禮治民,而不能過於依賴政教法令和刑罰,這才是孔子所言的重點。
如果說非要給「格」字找一個恰當的解釋,則兄弟傾向於第三種,即「格」應當作「恪」,即在上者治民以德以禮,則民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會很恭敬。因為孔子在教訓樊遲時也說過: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這兩句話應該是相互呼應的。《漢書·貨殖傳》中說:「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這亦是一旁證,說明班固認為此「格」字應作「恪」,取恭敬之義。
推薦閱讀:
※文革破壞曲阜孔子墓調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意思真的只是現在的「學習了而且時常複習不也感到高興嗎」的意思嗎?
※道統論說的具體是什麼?
※孔子熟讀周易是為了其中的占筮道理么?
※《論語》學而篇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