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兩種最佳烹調方法
胡蘿蔔,又叫黃蘿蔔,原產於中亞。人們食用的是胡蘿蔔肥大的肉質根。13世紀時,胡蘿蔔由小亞細亞傳入我國,因它的外形像蘿蔔,所以人們稱它胡蘿蔔。
胡蘿蔔因顏色靚麗,脆嫩多汁,芳香甘甜而深受人們喜愛。在西方,胡蘿蔔有很高的聲譽,被視為菜中上品。荷蘭人把它列為「國菜」之一。此外,由於它對人體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因此被譽為「小人蔘」。
胡蘿蔔有兩大生態類型:一種是亞洲生態型,我國栽培的多屬於這一生態型的品種群,肉質根呈圓柱形,中心柱肉質嫩,呈橘紅色。另一種是歐洲生態型。肉質根呈圓錐形,中心柱粗,肉質較老,橘黃色,從德國傳入我國的「煙台胡蘿蔔」就是屬於這一生態型。
【如何選購】
胡蘿蔔的種類較多,外形呈圓錐,有粗有細,顏色有橘紅、紫紅、黃色。無論選購哪種胡蘿蔔,色澤鮮嫩、勻稱直溜,掐上去水分很多的為佳。
胡蘿蔔中胡蘿蔔素含量高低與顏色有關。胡蘿蔔素含量高的呈深橘紅色,胡蘿蔔素含量低的呈淡橘紅色甚至淡黃色。心柱中胡蘿蔔素含量明顯低於肉質部,顏色也淡些,所以心柱細的胡蘿蔔,營養價值相對高些。所以挑選較小的胡蘿蔔為好,而且細中心柱比粗中心柱好,顏色深的比淺的好。
【保鮮儲存】
去皮的胡蘿蔔會很快失去自身的水分,而放在水中保存則又會失去部分維生素C和礦物質。最好是將其放在乾燥的器皿中,上蓋濕布,但保存時間不要超過3小時。
【營養成分】
胡蘿蔔所含的營養素很全面。據測定,每100克胡蘿蔔含磷28克,鈣61毫克,糖7克,碳水化合物7.6克,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鐵0.6毫克,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葉酸等,特別是胡蘿蔔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每100克中約含胡蘿蔔素3.62毫克,而且在高溫下也保持不變,並易於被人體吸收。
【藥用功效】
傳統醫學認為胡蘿蔔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陽補腎、化滯下氣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陽痿、性功能低下、夜盲症、百日咳等症。
1. 胡蘿蔔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在腸和肝臟可轉變為維生素A,是維生素A源),具有促進肌體正常生長與發育,維持上皮組織,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症、眼乾燥症等功能。
2. 胡蘿蔔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抗癌作用,並可減輕癌症病人的化療反應,對臟器有保護作用。
3. 胡蘿蔔內含琥珀酸鉀,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對防治高血壓有一定效果。
4.胡蘿蔔素可清除致人衰老的自由基,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也有潤膚、抗衰老的作用。
5. 胡蘿蔔對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增強肌體抗病能力有顯著作用。
6. 婦女進食胡蘿蔔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需要注意的是,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如果女性過多攝入胡蘿蔔素,很容易引起月經異常,並導致不孕。因此,胡蘿蔔的攝入量一定要適宜。
7. 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過敏性皮炎等。
8. 胡蘿蔔的芳香氣味能增進消化,並有殺菌作用。
【食用方法】
保持胡蘿蔔營養的最佳烹調方法有兩種:一是將胡蘿蔔切成片狀,加入調味品後,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將胡蘿蔔切成塊狀,加入調味品後,用壓力鍋燉15~20分鐘。
【食用宜忌】
1. 胡蘿蔔含有作用力極強的維生素C化酵素,在烹制過程中,會使其他蔬菜的維生素C喪失殆盡。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應當添加適量的醋和醬油。
2. 胡蘿蔔和白蘿蔔不宜同吃。把胡蘿蔔和白蘿蔔一起做成菜,看起來紅白相間非常好看,實際上並不科學。因為胡蘿蔔中含有一種叫化酵素的物質,會破壞白蘿蔔里含量極高的維生素C。
3. 胡蘿蔔雖然被稱為「維生素A的寶庫」,但在小腸黏膜作用下可以轉變為維生素A的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物質,只有和食用油或肉類一起烹調,才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以,胡蘿蔔不適合生吃。
從烹調方法來說,用高壓鍋燉胡蘿蔔比較好。因為它減少了胡蘿蔔與空氣的接觸,使其中β-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高達97%,在體內的消化吸收率可達90%。
4. 胡蘿蔔不要過量食用,大量攝入胡蘿蔔素會令皮膚的色素產生變化,變成橙黃色。
5. 吃胡蘿蔔不要去皮。胡蘿蔔的營養精華就在胡蘿蔔表皮,專家提示,洗胡蘿蔔時不必削皮,只要輕輕擦拭即可。
6. 胡蘿蔔不宜做下酒菜。研究發現,胡蘿蔔中豐富的胡蘿蔔素和酒精一同進入人體,會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引起肝病。所以,「胡蘿蔔下酒」的吃法是不利健康的,尤其在飲用胡蘿蔔汁後更不宜馬上飲酒。
推薦閱讀:
※白蘿蔔治便秘 白蘿蔔治便秘有用嗎 白蘿蔔怎麼吃治便秘*
※鎮州蘿蔔
※1歲寶寶營養粥:胡蘿蔔瘦肉粥
※「土人蔘」蘿蔔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主要看是白蘿蔔還是胡蘿蔔
※多吃大紅蘿蔔,百病祛,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