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街是購物天堂
這是1983年拍攝的「購物天堂」中英街,街道上擺滿了時裝等內地遊客喜歡的商品。 何煌友 攝
深圳商報記者 湯浪 1984年,碧海賓館在中英街開業。
「我們是沙頭角第一家賓館,開張以後生意就好得不得了。」時任碧海賓館經理的鄒偉強告訴記者。早在當年這家賓館就已經配置了中西餐廳,向來往的旅客提供早茶以及午晚餐,幾乎每天從早到晚賓館的餐廳都會客滿。
「都是來買東西的人。」鄒偉強回憶說,1982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中英街接待的遊客人數動輒以萬為單位進行計算。
作為沙頭角當時唯一的賓館,碧海賓館不但遊客不斷,參觀團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當時標價為120元一晚的標準雙人間,也是天天客滿。
平時工作日里碧海賓館的工作人員會稍許輕鬆一些,可一到周末人流量就會猛然增大。「周末,在中英街上看過去就是人擠人。」鄒偉強稱,每逢這個時候房間就供不應求。往往剛剛有客人離去,房間就已經被訂出去了,以至於清潔人員常抱怨說時間不夠,忙不過來。
據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長孫霄介紹,中英街的繁華可以追溯到1981年。當時,地方政府鼓勵鄉民開展小額貿易,把農產品賣到香港;後來又鼓勵人們到香港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回來銷售。這不但極大地促進了中英街經濟的發展,更是讓一些具有經濟頭腦的鄉民看到了商機。他們紛紛棄農從商,開始在街面上開設店鋪。
1983年到1984年間,中英街開始有限制地向外地人開放,遊人逐漸增多,正式掀開了商業的狂潮。
對於中英街這個迅速的轉變,不但華界居民深有體會,就連新界的店鋪老闆們,也都對這段時期記憶猶新。
新界新樓街順興公司的老闆、香港居民藍愛葵就曾在採訪中回憶說,店鋪生意最好的時候,不但主營的布匹生意沒耽誤,還額外開設了裁縫業務,幫人做衣服。公司里工人最多的時候,吃飯都坐滿一桌子。
「大陸很需要布,再多也不夠賣。我們試過一天賣光一車布。」藍愛葵說,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大陸買布還需憑布票,因此不少人特意趕來中英街買布,甚至還有漁民開船來他們公司進貨。
「他們都是白天做生意,晚上加班加點剪布。」對於中英街生意的繁忙鄒偉強也證實道,只有這樣裁成一塊塊的布匹,才方便買賣,也能接待更多的客人。而夜晚剪布白天賣,也成了中英街布商們開創出的獨有經營方法。
雖然上世紀80年代初期,趕來中英街的遊客們多半都將購買注意力集中在諸如布匹、速食麵、雨傘、味精的生活必需品上,單件利潤並不高。但由於需求量極大,使得商家紛紛湧入,中英街瞬間變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商業街。
據統計,1982年沙頭角地方財政收入為人民幣160萬元;1983年,這個數字就變成了478萬元。而三年後的1986年,財政收入就已經突破了1000萬元。
至於當時商家的收入,鄒偉強則認為難以估計:「一天一兩萬算少的,一般的話一個月幾十萬應該沒問題,做得好的大概每月上百萬元。」
而藍愛葵也曾向媒體表明,當時她經營的順興公司生意最好時,一天就有30多萬元的營業額。
「開始是日用品,後來是黃金。」鄒偉強告訴記者,中英街的繁華並沒有過多地起伏,而是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和需求,以及國家政策的變化,在不斷轉換著熱點。
自1985年前後掀起的黃金熱逐漸降溫後,一股「電子產品熱」開始席捲中英街。孫霄著稱,在1996年前後,中英街依然保持著人擠人的熱鬧場面。但這時手機、相機以及各類錄像機等,開始成為人們追逐的熱點。
當然,各種熱潮帶來的不只有當地商業的繁榮,也徹底改變了中英街居民的生活。據統計,當時中英街的人均居住面積就已達90平方米以上,平均每戶出租的房子超過了100平方米。
對於中英街繁華背後的原因,香港學者劉智鵬、丁新豹、劉蜀永在一篇論文中曾如此評述道:「內地開始推行市場經濟之時物資緊缺的實際情況,以及免稅和顯著的價格優勢引發了中英街的購物狂潮。」
下期預告
沙頭角最早進行了商品房開發,還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農村股份制合作企業。今天我們該如何評價其在改革開放史上的地位?請關注《尋找歷史深處的中英街》下期報道。
推薦閱讀:
※五四運動與二十世紀的中國
※[轉載]20世紀中文百佳唱片
※超清晰影音Flash-恐龍世紀
※19世紀早餐禮儀貼士及技巧
※近兩年多起「世紀懸案」被偵破 辦案單位這樣說|刑偵局|命案|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