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 - wangxiuhuan1945的日誌 - 網易博客

2009年8月13日

《論語》學習 2009-08-13 09:18:14 閱讀12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李里《論語講義》為政第二摘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講了用詩和禮教化民眾以後,孔子自敘身世,用自己一生的體會來說明教化與為政的關係,這是很巧妙的。這句話里包含了孔子一生不同時期的人生境界,但後世引用這段話時往往只用來說明年齡。比如說某人到了不惑之年,大家就知道他四十歲了;天命之年,哦,他五十歲了;耳順之年,他六十歲了;他到了從心所欲的年齡,七十歲了。但實際上孔子說的是自己生命歷程不同階段所達到的境界。

「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十五歲就立志求學,「志」就是立志。注意,《論語》裡邊每一個字都有深意。「學」,學什麼,學人生的大道,這是關鍵。孔子十五歲開始學人生的大道。

「三十而立」,字面的意思就是三十歲才站起來了。三十歲有了骨頭,有了脊樑,這是不容易的哦。我們有些人到八十歲都沒立起來,都只是一堆肉,攤在地上。真正的「立」是什麼?看看這個「立」字是怎麼寫的。立的象形文字是「」,有頭,有兩隻腳,人站在地上,一個人頂天立地,這就叫「立」。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要堂堂正正地立於天地之間。有幾人是做到了呢?很少。孔子十五歲求學,到三十歲,經過十五年的修鍊,才到達能夠立於天地之間的境界,不容易啊。孟子說「人生有三樂也,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父母親都健在,兄弟都沒有什麼變化,這就是一種快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二樂也」,抬頭不愧於天,低頭不愧於地,我心無愧於天地,這是人生的第二樂。「得天下英才而教授之,人生三樂也」,能夠得到天下英才來教育,這是人生的第三種快樂。其中「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正是講的堂堂正正立於天地之間。《論語·泰伯》篇對這個立作了具體的解釋,「立於禮」。用禮來讓自己站立。你站不起來嗎?禮教你怎麼站。你不知道怎麼和人交流嗎?禮教你怎麼和人交流。五經中的《禮經》對每一條禮都講得很仔細。比如提親就要送大雁,這是提親之禮。去見老師,送十塊臘肉,這是見老師的禮。為什麼送臘肉,為什麼要送大雁,這都是有講究的,不是亂來的,為什麼不抱一頭豬去,要送大雁,因為雁是最忠貞的動物,配偶去世了,另一隻雁會終身不嫁不娶,稱為「孤雁一世」。提親送雁,即以大雁象徵婚姻的忠貞。禮就教人怎麼立於天地之間。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沒有困惑的意思,就是什麼都想得通,孔子說四十歲的時候,自己什麼都能想明白了。一個人是不是什麼都能想通,都能想明白呢?不一定。孔子說「智者不惑」,只有智者才可以不惑,不是每個人都能不惑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你通了就不會感到痛了,你痛是為什麼,因為血脈不通暢,淤結在這裡,你就感到很痛。智者不惑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什麼都想得通。孔子在四十歲的時候才達到了智者的境界,認為憑人的智慧,注意,是憑人的智慧、人的才學、人的能力來解決人世間一切想不通的問題。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就不一樣了,孔子在四十歲的時候以為憑我的智慧和學問,天下的事我都能夠想得通,我都能夠辦得到。到了五十歲孔子才深深體會到,人間的事情,單憑人的智慧、人的能力是不一定能夠辦得到的,還有天意在那裡。孔子這麼了不起,這麼偉大,周遊列國都不見用,諸侯王都不用他,為什麼呢?因為他學問不高,智慧不夠嗎?都不是,而是天命所歸,天現在還不能用你。這個時候孔子才真正知道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的智慧、人的才學都是有限的,而真正決定人世間的是非成敗、決定榮辱得失的是天。孔子到了五十歲才知道了天命,可見知天命不容易哦。知道天命以後才能夠樂天知命,我成也好,敗也好,這是由天安排,不是憑我的能力能夠解決的。一般智慧越高、學問越大的人,痛苦就越深。因為他智慧高、學問多,認為天下的事沒有解決不了的,可他就是解決不了,所以很痛苦。孔子有這麼高的智慧,想治理天下,想實現太平世界,想出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可是就是辦不到。他要救蒼生,卻救不了蒼生,他痛不痛苦啊,他是痛苦的。到五十歲孔子認識到了痛苦是無益的,天命才是道,所以就沒必要痛苦了,因為是天命的問題,不是人的問題。信天命,樂天才能知命。一般的人是這樣的,反正我都辦不了,我就不辦了嘛。反正都不用我,我一天到晚這麼努力做什麼呢?我也不用嚴格要求自己了,我也不用行道了,我也來享樂算了,吃香的、喝辣的,高枕無憂,我也跟著混吧。當他的人生追求無法實現的時候,他就有兩種可能:其一是放棄,或者徹底地背叛,很多人都是這樣子。很多人在早年是非常有理想、有抱負的,但是當他的理想、抱負不能實現,或者受了挫折以後,他往往不能夠堅守了,徹底地放棄,或者徹底地背叛,他甚至成了另一個人,跟他以前判若兩人。年齡越大的人對這個體會越深。但孔子不然,儘管他知道天命不在他,但是他在五十四歲以後還周遊列國十四年,直到六十八歲,中間幾次差點被殺掉。既然天都不用我了,我還費力不討好做什麼呢?但孔子仍然要做,這就是儒家最可貴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明知道天不用我了,但是我還要盡人事,我還要盡我的努力。一般的人,要麼沒有智慧,不懂得天命,他做,那是一種愚鈍的做;知道了天命以後還要做,那就是聖人了,不一樣了。道家的境界,其實只在智者不惑的階段,所以道家的人是智而不悲,他有智慧,但缺乏悲憫心。儒家就不一樣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明知道這個事情做不成還要做,最後失敗了,他還是泰然處之,為什麼呢?因為失敗早就是他預料之中的事了。失敗在我預料之中,我還要去做,這就是無往而不勝,故孟子說「仁者無敵」。比如說,這個人得了艾滋病,或者癌症,按道家的說法,這個病治不好的,不要治了,你還治它做什麼呢,你太愚蠢了,多活還多花錢、多花精力,不要去治它了,讓他死,安樂死,對大家都有利,這是智者的說法。仁者就不一樣了,明知道這個病治不好,我還要去治它,我還要去給他不死的信心,我還要去忠心地呵護他、關心他、幫助他,最後他雖然死了,但是我畢竟盡到我的心了。他的死我是早就預料到的,所以我並不會因為他的死而灰心喪氣,無所適從。預料到他的死了,我還要去關心他、幫助他,盡我的人事。聽天命就無怨,盡人事就無悔,這樣就無怨無悔了。

「六十而耳順」,這個境界就更難了。「耳順」有兩層意思,有人說「耳順」抄錯了,說「耳」字是而已的合音,故耳順即已順的意思,已順什麼?已順天命。這是一種講法。另一種解釋是人最大的煩惱從哪裡來啊,從耳朵進來。他又在嘰嘰咕咕說我什麼了,他們幾個又在講我的壞話,又在背後說我了,又在誣陷我……一聽到逆耳之言,心裡就不舒服了,就冒火了。人的煩惱往往從這裡來的。人活在世上,有多少人說你好,就會有多少人說你不好,孔子更不例外。你越是聖人,你越是比眾生高,眾生就越不理解你,眾生說你壞話的就越多。這個時候,你要處之自然,稱譏毀譽尋常有,你要讓他不說,是不可能的,再好的人都有說他壞話的。孔子這麼偉大,也有好多人譏諷他、陷害他。「耳順」就是你能夠從容平和地面對一切稱譏毀譽,心不為之所動,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這個時候基本上達到了《易經》里講的「濟既」的境界了,水火濟既,達到圓滿了。

但是孔子還沒有止步,雖然已經達到寂靜不動的境界了,但是,如果光是寂,就死了,靜則止,止則死,死水一潭,就沒有生機了。所以最後要退回來,未濟之卦,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經過寂靜的境界再出來遊歷於人世間,就像「飛龍在天」一樣,無所掛礙。「從心所欲」就是隨心所欲,做什麼事情都聽憑心性去做,但又不會超越人間的規矩,這就是以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事。他已經超脫了人世間一切的是非成敗、稱譏毀譽,已經無所掛礙,這個時候再來做事,再來做人,就是生機盎然,生機流暢,生命暢達。

孔子的一生,就是一個求道的人、成道的人的生命歷程、心路歷程。他認為治天下、為政的人,就必須向這個境界努力。


鮑鵬山教授談「六十而耳順」

孔子還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又一個境界,六十耳順。那個時候60歲的孔子在陳國,迎來了他人生裡面很高的一個境界,『五十而知天命』之後的就是『六十而耳順』那什麼叫『耳順』?為什麼孔子在這樣一個人生階段進入了這樣一種境界,就是因為他在周遊列國的過程中聽到了太多太多不順耳的話,由一開始不順耳到漸漸地聽順耳,他的境界就上去了。所以什麼叫耳順?如果用一句話講,就是對你的所有的批評也好,表揚也好都當成耳旁風。孟子曾講過一句話講得特別好

人生在世,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孟子·離蔞上》

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平常,但沒想到竟然有好多人誇你,這叫不虞之譽,你沒有預料到的誇獎;你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沒想到別人還給你怎麼,求全責備。人生就是這樣,人生常常會碰到不虞之譽也常常會碰到求全之毀。碰到不虞之譽時怎麼樣?你不要沾沾自喜;碰到求全責備時怎麼樣?你也不要生氣,你要把它全當成耳旁風。

在顛沛流離之中不知不覺孔子已60歲了,而他的政治理想卻還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那孔子說六十耳順是不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呢?耳順又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耳順之年的耳順至少有三點:

第一點,聽到逆耳之言不再大驚小怪。如果我們的閱歷少了,一聽到別人一點點批評一點點的不順耳的話,就會大驚小怪,承受力太差,理解力太差,寬容度太小,不可以,所以耳順之年的第一條就是聽到逆耳之言不再大驚小怪,尊重別人的意見。那是他的看法。

第二點,聽到順耳之言怎麼樣,也不要沾沾自喜,我知道自己的斤兩。不是有人追捧就真的了不起了,往往最受追捧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在安靜的角落裡面做事情的人往往是真丈夫。所以莊子講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不加沮。

—— 《莊子·逍遙遊》

這也就是耳順的境界,所以這些賢也好聖也好,他們在很高的境界上真是相通的。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無論你是聽到了別人的表揚還是聽到了別人的批評,聽完之後,我行我素,這叫堅持自己的立場。所有耳順就是這三條。這第三點就有點像但丁的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反過來,隨你怎麼說,我都走自己的路。堅持自己相信自己。所以如果我們把這個耳順之年概括一下,八個字『理解別人,堅持自己』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知道自己為什麼做。別人這樣說有他的道理,我知道,所以我不生氣不見怪;我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做,所以你怎麼說跟我無關,我不是做給你看的。因此我們說把別人的話當成耳旁風那是一種境界。達到這種境界你就可以不計較別人不糾纏別人,你就變得很大度很寬容,同時呢你也就不受別人的干擾不被別人誤導,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你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這樣你才能集中精力做成大事,完成自己的人生。毀譽在己不在他人,別人不會再影響你不會再干擾你了。那我剛才講了為什麼孔子在這個階段他領悟到這種境界了呢,就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孔子聽到了太多太多的逆耳之言批評之言,他以前不一定聽得到,尤其是在你很順的時候,很有權力的時候,位置很高的時候。你孔子在魯國做大司寇的時候,有幾個人敢在你面前說不好聽的話呢?地位高了往往就沒真哥們了,就沒有敢在你耳朵跟前講真話的哥們了。那麼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說孔子14年周遊列國對他本人來說確實是一種磨難,但對於孔子成為聖人而言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一個人要成就大事業,要有磨難;一個人要成就自己的人生,成就一種人格,更需要一種磨難。一個人生一直很順遂的人不可能有深度,他不可能領悟到世界的豐富性多樣性,他不可能看到事物的背面,所以,14年對孔子來說至關重要。

摘自鮑鵬山《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十二》


鮑鵬山教授談「志於學」

我們說志於學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就要講到孔子在30歲之前他學習的第三個境界,志於學的『學』既不是謀生之學也不是謀仕之學而是『大學』,今天我們動不動就講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這個地方的大學不是指這些專門的教育機構教育實體,是指一種學問。所謂的大學就是學大,學著讓你大起來,你如果沒學著讓自己大起來那你就是小人,學著讓你自己大起來你就是大人,大人就是君子,所以什麼叫大學?簡單說大人之學,君子之學就是大學。大學不是培養你專業的技術專業的技能,是培養你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力,孔子講到的他的志於學實際上是指這樣的學。

《畫外音》孔子的『志於學』也就是孔子的『大學』之道,可這個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究竟包含了怎樣的意義,孔子的大學之道對今天的我們又會有哪些啟示?

中國古代有四本書特別重要,稱之為四書,第一本就是《大學》,開頭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所以大學之道是什麼?不是就業不是成功而是成人、不是為了一己謀生是為天下人謀生,不是為謀得一己一生的安逸是要謀得天下的太平,要臻全人類的福祉。所以我理解大學至少應有這三個內容。大學應該是什麼呢?將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為自己的使命;將研究歷史的文化作為自己的職責;將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於至善作為自己的目標,這三句話就是大學之道。講到這我想起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張橫渠先生,他有非常著名的四句話,被人稱之為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作為一個讀書人我每讀到這四句話都非常非常感動同時又非常非常慚愧。我們今天的讀書人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胸懷,我們總是在想怎麼樣評職稱,怎麼樣讓自己級別更高一點,怎麼樣爭項目然後拿到項目經費,我們總在想這個東西,可是我們的先人,我們這些讀書人的祖宗,他們曾經是仁以為己任,曾經是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看作是他們至高無上的追求。所以人追求的境界的大小最終就決定了人的大小。那我又覺得張載這四句話里如再加一句就更好,因為這四句話里沒講到自我,實際上儒家是特彆強調自我修養的,修身是儒家所有的學習目標最開頭的基礎工作,修身然後才能齊家,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再加一句,為自我臻至善。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自我臻至善;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加上這一句我覺得就更好了。講到這我們要簡單地對孔子志於學三個字做個評價,我覺得這三個字改變了中國文化史。為什麼這樣講?第一: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什麼都不做專門用來研究學問,說明什麼?說明學術研究,道義探討可以成為一個人的終生事業,我們以前總是要找個職業,或做工或務農或行商或做官,人的最初就是這樣的,但到孔子志於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還有一種職業既不務農又不做工還不做官,幹什麼?就是志於學,就是進行學術研究,進行道義探討,這是以前沒有的。所以從此以後學術就有了獨立的價值和地位不再是體制的附庸,道統開始獨立於政統並高於政統,我們現在講孔子了不起,孔子偉大。那不是隨便說說的,他真的是改變了歷史,這是第一點。第二:一個人可以不從事任何具體的職業專門從事學術研究,說明什麼?知識獨立了知識分子獨立了。還有第三點:志於學以後知識分子也就不再是專家不再是專業技術人員,擔當天下擔當道義才是知識分子的使命。所以孔子帶來了儒這個字內涵上的變化。我們現在講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實際上儒這個字孔子之前早就有了,它是一個職業所以叫儒業。但孔子以後儒的概念發生變化了,這個變化怎麼來的,儒從術士變成了六藝專家,公務員,再往下面變,變成什麼?價值承擔者。

引自鮑鵬山《孔子是怎樣煉成的·2·孔子的大學》


鮑鵬山教授談「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68歲回到魯國到73歲逝世,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歷了生命中的最高階段,這就是他自己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第二》』那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到這時我們可把孔子描述他一生的那段話再重溫一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第二》』經過自己漫長一生的不斷磨礪不斷精進,終於到達了他生命中的最高階段從心所欲不逾矩。實際上我們說,孔子講他自己人生的歷程還有一句話,在《論語·子罕第九》里,我們可把它對照著看,這段話是這樣的『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以與立,未可與權』他講了四種學習的層次。第一個層次,學。在學的階段有很多人跟我們一起學,所以可與共學,有很多人可以和我們共學但是呢未可與適道,上一個台階,通過學習能夠了解道,達到道的這個境界人就很少了,一上一個台階很多人就被淘汰了。到了道的境界還不是最高境界還要更往上面一點。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以達到道的境界,可以了解到什麼是道但能不能立身於道中,能不能一生的行為,為人處事都按道的要求來做呢?這又是一個很高的境界,適道是知的境界,立道呢,是行的境界。知道了還不行還得照它去做,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到這個層次後又有很多人被淘汰了,但是立身於道中還不是最高境界,你一生立身處世都按道去做很有原則,這個境界固然很高但還有一種境界比這更高,是什麼呢?可與立未可與權。權是什麼?權變,靈活。有很多人可以和我們一起立身於道中,但能夠靈活地運用道,不拘泥不呆板不固執,達到這樣境界的人就更少了。所以這句話可以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對照著來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是從自己的角度講的,我怎麼樣怎麼樣,那這一段話是從人我對照的角度來講的,一開始有很多人跟著我學,學到道的境界好多人被淘汰了,了解道的時候又有好多人被淘汰了;然後有一批人繼續往前走,到了立身於道的境界時再有很多人被淘汰了;剩下的已經很少了,最後,能靈活運用道的人更少了。甚至我們可以說,在這樣的境界上只有孔子一個人,最多還加一個顏回,可顏回早就死了。所以這樣的話到最後你會發現什麼?讀這樣的話你會有一種孤獨寂寞之感,自己的境界越高身邊的人越少,曲高和寡,人生就是這樣,你的境界高,那麼能夠在同樣境界里和你對話的人就少了,然後你就常常會感到很孤獨,這就是孔子講的『知我者其天乎』,到了那個時候你只能和天地對話了。所以《論語》上講,孔子跟他的弟子們有時不談性與天道,為什麼?一方面他覺得這個不好談,可能還有一點,這個東西跟你們談你們不懂,真的是不懂。那我們現在把這段話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對照著看,看看孔子人生的最高境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講的最高境界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那這個地方講學習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權變。兩個放在一起比較就可得出一個結論:人生的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呢?是自由的境界,同時又是道德的境界,是自由與道德融為一體的境界。從心所欲,自由;不逾矩,道德。兩者完全融為一體。

引自鮑鵬山《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十六》


2011-03-22

◎感悟經典
「從心所欲不逾矩」與人生境界的提升
  • 2011年03月22日 作者:
  • 【PDF版】

  • (作者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傳統的人才觀講究德才兼備、強調以德為先,不是沒有道理的。現代的人才觀似乎更偏重於才而忽視了德。不管人格高下,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足矣。殊不知,當一個人道德敗壞時,其才能越大,帶來的危害也就越大。

    □何中華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在人生謝幕前對自己的一生所做的回顧和總結,值得我們仔細體味其中的道理。孔子的這段話,其實就是給出了人們在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方面的不同階段和步驟。

    所謂「志於學」,就是自覺地意識到了學習的意義,「學」乃孔子的志向所在。這裡所說的「學」,不僅僅包括讀書,更主要的是指習禮。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俎豆」系古代人們祭祀用的器皿。兒時的孔子即開始練習禮儀,這是人格修養的最初步驟。「三十而立」,立於什麼?「立於禮」。一個人在人格上的獨立,其實是個倫理道德問題。「四十而不惑」的「不惑」,是指知道了為什麼遵循禮儀的理由,即不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所以孔子又講:「知者不惑」。怎麼才能「知」?儒家主張「格物致知」。所謂格物的「物」,不是那種與人無關的外物,而就是「做事」而已。格物致知無非是通過「物」的道理來領會「做人」的道理。「五十而知天命」是說孔子五十歲上明白了倫理道德的總根源,即最高那個道理,但尚局限於「知」,故有待於落實到「行」。「從心所欲不逾矩」,乃是大自由、大自在,是那種達到了既自由自覺、又自然而然的物我合一、圓融無礙的狀態。在這個階段,天道與人道已泯然為一、了無分別。一個人不論怎麼想都不會超越規矩的約束,而這種約束亦失去了外在強制的意義,而是完全吻合了人的主觀意志的欲求。這也正是儒家在人格建構方面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的境界。

    馮友蘭先生則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說,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就是那種未經自我意識反省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存狀態,亦可謂按照本能生活的狀態。此時的人屬於「庶人」,他還「不知有我」,這也是多數人的生存狀態。它也符合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觀點。功利境界的人自覺地追逐自我利益,是「有我」狀態,其人格為「小人」。道德境界不是索取而是犧牲和奉獻,因而達到了「無我」狀態,其人格是「君子」。天地境界意味著天人合德,也就是孔子所謂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它達到了「超我」的狀態,其人格是所謂「聖人」。故二程曰:「聖人即天地也」。馮友蘭的「四境界」說雖然在形式上與孔子的不同,其實它們在究竟處本無二致。

    人生境界的提升過程,也就是人的自我覺解和覺悟的過程。一個人在自己一生的成長和提升中,未必一定能夠達到聖人境界;但對這一超拔之境界,須持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般的敬畏。在人格境界的成就方面,也是「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的。

    傳統的人才觀講究德才兼備、強調以德為先,不是沒有道理的。現代的人才觀似乎更偏重於才而忽視了德。不管人格高下,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足矣。殊不知,當一個人道德敗壞時,其才能越大,帶來的危害也就越大。古今中外,不乏其例。怎樣才能使人有德呢?這就離不開人生境界的修養和提升這條路徑。

    歷史上的高僧大德,無不是目光如炬,兩眼炯炯有神。他為什麼異乎常人?就在於這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自然流露,是境界的折射,裝是裝不出來的。儒家講究所謂「聖人氣象」,它無非是聖人境界開顯的結果罷了。現代人的目光何以往往有些游移不定,有些迷茫和空洞,原因何在呢?大概同今天的人們不再注重境界的提升不無關係。

    人的境界不同,為人處世的姿態也會大不相同。提升人生境界,決不是讓人們放棄庸常生活和俗務,決不是讓人們逃避現實、「遁入山林」做「隱士」。它不僅無礙於做工、務農、治學、從政、經商,相反倒是有助於各行各業的成就。因為它解決的問題,不是做還是不做,而僅僅是如何做,即究竟以怎樣的態度去從事這些行業才恰當。為什麼會有政治家同政客的分野?為什麼會有儒商同小商小販的分野?為什麼會有科學家同工匠的分野?為什麼有的人把職業當作事業甚至志業來做,而有的人僅僅是把職業當成混飯吃的行當?其中的差別安在?說到底就在於境界的不同。

    引自2011-03-22 齊魯晚報
    推薦閱讀:

    手指操訓練--激活右腦促進左右腦平衡 - Qzone日誌
    歐陸風雲4開發日誌 | 3/27 抓蟲子與下一個擴展包
    抱歉,我又消失了一段。
    哈哈英語視頻全集 - Qzone日誌
    十字軍之王2開發日誌#80 | 3/12 芬蘭地圖完成

    TAG:網易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