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京八寶山公墓

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布局秘密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一則通告,將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地方再次納入公眾的視野。該通告稱「截至2013年9月底,革命公墓骨灰臨時存放室已經存滿,無法繼續接收逝者骨灰存放。」對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知之不多。八寶山革命公墓是如何解決「客滿」問題的?它的內部布局又有什麼規則?為什麼每年會有上千的骨灰盒存進革命公墓?

2013.10.16/Vol.1243

港報關注八寶山革命公墓擴建計劃正文我來說兩句(16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09月24日13:55來源:參考消息網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道港媒稱,著名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埋葬著革命先烈和中高級幹部,是中共歷史的寫照。對於中共老黨員而言,幾乎沒有什麼榮譽比得上死後在八寶山與同志們長眠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北京市政府在近期宣布的八寶山擴建計劃令人們不禁注意到,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在10月1日迎來第64個國慶日,許多中共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高級幹部已經去世。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3日報道,這座公墓的所在地原本是明朝一位皇帝為紀念一名受寵的太監而修建的一座祠堂。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時任總理的周恩來命令北京市政府為革命先烈的遺骨尋找一個埋葬之處。坐落在北京市西部石景山區的這座祠堂於是被選中為佔地大約10萬平方米的八寶山公墓所在地。早期的政治局成員瞿秋白和任弼時都埋葬在這裡。朱德元帥的骨灰也在這座公墓保存。按照幹部級別的不同,八寶山革命公墓分為三個墓區。目前,只有局級以上幹部可以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1958年,為了容納更多的骨灰盒,八寶山革命公墓修建了一座室外骨灰牆。2006年,八寶山又新建了一座七層的骨灰牆,能夠安放3400個骨灰盒。中國黨派史學家章立凡說:「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一直是高級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北京市規劃委宣布,八寶山將擴建9540平方米的骨灰廊和63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新京報》報道說,新建的骨灰廊長達620米,明年5月完工後將增加10020個骨灰龕位。一名官員說,此次擴建完成後,一個骨灰龕位的價格大概是1.5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刻字的費用。這名官員補充說:「目前沒有墓地剩下。」章立凡的父親章乃器也是一名歷史學家,曾經擔任糧食部部長,他被安葬在八寶山。報道說,章乃器在1977年去世,遺體被火化。章家獲准將他的骨灰安放在骨灰室。章立凡說:「級別較低的官員的骨灰則被安放在室外的骨灰牆。」章立凡說:「有一種趨勢是,一些官員的家人希望將他們的父母安葬在老家,那裡不僅空間更多,而且風水更加理想。」(編譯/沈丹琳)八寶山革命公墓:邊擴建邊提高「門檻」

從北京天安門前的長安街西行15公里,石景山路北有一座古樸的門樓,門口有兩尊石獅和四棵古柏,這就是著名的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座公墓的所在地一面,近半國家前領導人骨灰陸續遷出進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是中共領導人享受的人生最後一項政治榮譽。不過,近幾年,一些領導人的骨灰,紛紛回到出生或曾戰鬥、工作、生活的地方,以完成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傳統心愿。2011年,逝世50周年之後, 陳賡大將夫婦的骨灰被家屬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出,回到故里湖南湘鄉市。2009年,賀龍骨灰遷回家鄉湖南張家界;1999年底,彭德懷骨灰悄然回到故鄉湖南湘潭。記者粗略估算,已去世的歷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解放軍重要將帥中,沒有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或陸續從八寶山遷出的,至少近半數。[詳細]資料:出八寶山,領導人安葬何處正文我來說兩句(140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21來源:南方周末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轉自2011年4月15日《南方周末》進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是中共領導人享受的人生最後一項政治榮譽。不過,近幾年,一些領導人的骨灰,紛紛回到出生或曾戰鬥、工作、生活的地方,以完成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傳統心愿。希望回到故鄉的不只是華國鋒。3月16日,逝世50周年之後,陳賡大將夫婦的骨灰被家屬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出,回到故里湖南湘鄉市。2009年,賀龍骨灰遷回家鄉湖南張家界;1999年底,彭德懷骨灰悄然回到故鄉湖南湘潭。許多「文革」之後才過世的領導人,都選擇了直接回鄉安葬。1998年去世的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葬在其出生地重慶市潼南縣;2002年去世的國家領導人習仲勛,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陝西省富平縣。南方周末記者粗略估算,已去世的歷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解放軍重要將帥中,沒有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或陸續從八寶山遷出的,至少近半數。組織定論與身後事理論上,所有過世領導人都可以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但最終主要依照他們個人的遺願,從程序上,都經由「中共中央同意」。實際上,領導人是否能安然入土,如何入葬,能否如自己所願,還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關於彭德懷的著作和文章都提及,這位元帥三次修改遺囑:中共八大後,他交代死後骨灰「放到家鄉的那種葫蘆里」,「給我扔到大海裡頭」,想周遊列國;1960年後,被罷官的彭德懷學習種植,想死後埋在花園裡,「上面栽一棵蘋果樹,讓你們吃蘋果」;1974年,已病入膏肓的彭德懷最終要求與兩個弟弟葬在一起,「但是他們是革命烈士,我被打成了反革命,我又怕玷污他們啊。」「文革」中去世的領導人,如劉少奇、賀龍、彭德懷等人,他們的骨灰最初甚至以化名方式秘密存放,平反後才在八寶山舉行骨灰安放儀式。而在「撥亂反正」之後,當年迫害他人的人,死後反而須小心翼翼化名或匿名,悄悄掩埋。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1975年12月已去世並曾被舉國哀悼,但1980年10月,又被開除黨籍,並「逐」出八寶山。江青1991年自殺後,葬於北京福田公墓,墓碑篆刻「先母李雲鶴之墓」,「李雲鶴」是她的原名。一些政治結論有爭議的領導人,恢復其政治榮耀,則需要時間。比如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墓園,直到1979年後,才由私家墓園,一步步升格為「安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乃至「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南方周末記者查詢情況來看,領導人在地方安葬,須經中共中央批准。1969年被迫害致死的賀龍元帥,1975年恢複名譽,被移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在家屬、子女多年努力下,2009年,賀龍骨灰才由北京遷葬湖南張家界。而彭德懷則是其侄子侄女們寫信給中央領導人,經多位中央領導批示後得以回歸故里,與兩位烈士弟弟相伴。「進」或「出」八寶山,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墓地風格各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領導人墓園,大多數選擇遠離居民區的青山綠水旁。對於領導人墓葬的選址、用地規模、建築、造價等,南方周末記者未查詢到具體規定,但一般都會強調不鋪張浪費、不佔用耕地、不擾民、不破壞環境等基本原則。這些墓地風格各異,都由專業的機構負責設計。彭德懷墓,選址於湘潭的烏石峰山下,當地百姓稱為「虎口」之地。墓體高約5米,寬7.4米,呈菱形,墓體與墓基成76度的夾角(彭德懷於1974年去世,享年76歲),墓體與墓基相交底邊長1.898米(彭德懷生於1898年)。胡耀邦墓,則有兩條彎繞的墓道,均鋪有73級石階,象徵墓主人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幾乎所有領導人的墓都有類似數字上的講究,要麼長寬高,要麼數台階——如果沒有背景介紹,一般人無法明白其中意義。而墓體和碑文,則是其人物性格與政治含義的最直接表達。彭德懷墓以黑色花崗岩菱形造型,墓牆是花崗岩長城造型,暗寓其有稜有角的獨特人格。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安年在今年3月去瞻仰過賀龍墓,他在博客中貼出照片說,墓碑正面是元帥夫人薛明親自撰寫的「賀龍」、「元帥之墓」,背面則只寫「忠誠」、「永垂不朽」幾個字,沒有關於賀龍的任何介紹。胡耀邦墓,則是三塊白花崗岩拼成直角三角形的巨碑,碑石上依次刻著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徽、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中國共產黨黨徽,表明胡耀邦曾經是黨、團、少先隊的領導人。墓碑右側的一塊石頭上,則有胡耀邦夫人李昭親筆題寫的「光明磊落無私無愧」八個大字。在黨內地位曾僅次於毛澤東、林彪、周恩來的陳伯達,因作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之一獲刑,1989年去世後,他的骨灰回到福建省惠安縣的陳家大厝。他的遺像兩邊有一副對聯:「積過銷骨何妨任人說,察臧糾否自有故文在」。領導人墓的公私含義一些國家領導人的墓地,已經超越了單純緬懷先輩的意義,也超出一般「墓」的概念。從公開報道看,地方政府從選址、出資、建設等均不遺餘力積極推動,有的還接受社會捐資,墓地則有相關部門專門負責管理運營。一種典型的做法是,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基地」,賦予其政治與經濟雙重含義。位於湖南湘潭烏石鎮烏石峰的彭德懷墓,與彭德懷紀念館、彭德懷故居、銅像廣告、德懷亭等形成「紅色景觀群」。彭德懷紀念館館長由湘潭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常務副館長劉曉年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表示,紀念館在籌建的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後期維護則主要由政府財政撥款解決,已實現免費開放。據介紹,該館不僅要發揮教育基地功能,還要對湘潭縣的旅遊產業發展起引導作用。他們正在籌拍一部關於彭德懷的電視劇。重慶潼南的楊尚昆故里管理處,則制訂了一些紅色旅遊的營銷策略,縣委宣傳部部長楊春撰文,將此定位為「先烈忠魂、偉人故里」、「賞菜花、瞻金佛、緬先烈」。安徽省安慶市耗資120多萬元,將陳獨秀墓建成佔地1058平方米、「集文化、紀念、旅遊為一體的園林式紀念地」。瞻仰領導人墓的不僅有遊客、學生、地方上的幹部群眾,也時常迎來一些特殊客人。「總有北京和省上領導來。」某領導人墓園管理人員說。而就領導人「回鄉」遺願的本意而言,顯然更希望獲得尋常百姓的親情溫暖,與親人相伴,與戰友同眠。彭德懷與兩個弟弟、陳賡與兩任妻子,都實現了身後團聚的心愿,許世友則終於可為母親「守孝」。還有的領導人,希望寄身更廣闊的天地。「我死了,不想到八寶山去。我希望共青城的青山綠水能成為長眠的地方。」胡耀邦留下這樣的遺言。據當時《人民日報》報道,胡的家人放棄了位置和植被較好的幾處山崗,而選定一座低矮的荒山。墓園建設遵循了這樣的意願:他生前負擔已經夠重,不要有靈堂紀念館這樣的建築物壓在身上,他生前是個解放了的人,不要被大理石或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墓穴縛住……許多領導人後代有著「家祭」傳統——當然,這並非傳統的宗族祭祀。胡德平每年都會帶著弟弟妹妹和家人到鄱陽湖邊,祭掃胡耀邦墓。骨灰撒向大地大海有的領導人,則完全放棄了墓葬,選擇了撒放骨灰,寓意唯物主義信仰和「毫無保留獻給黨和人民」。這種做法源自恩格斯,根據他的遺囑,他去世後,骨灰被沉入大海。1976年初,周恩來去世,生前遺言是「骨灰不保留,要撒掉」,但未說明地點。由於擔心引發民眾搶著收集,決定從飛機上撒放。最後,周恩來的四把骨灰分別在北京城、密雲水庫、天津海河入海口以及山東濱州的黃河入海口上空撒放,分別象徵他對首都的熱愛、對治水的重視、求學和參加革命運動溯源以及對其母親的思念。他的夫人鄧穎超1992年去世後,骨灰也撒入天津海河口。1997年3月2日,鄧小平「回歸大海」的遺願得以實現,為其撒放骨灰的先是夫人卓琳,然後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最後是其子女和孫輩。根據新華社通訊稿,鄧小平生前留下「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的遺言;鄧小平一生的經歷與大海有關:漂洋過海赴法留學、如海浪一樣「三起三落」、推動改革開放等等。1980年5月19日,劉少奇的親屬從青島乘坐艦隊旗艦101鞍山號驅逐艦,到公海上,將他的骨灰撒向大海。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在「文革」中含冤而死,火化時也未能用其真名。其他撒放骨灰的著名人物,則多為中共高級將領,骨灰撒放地一般選擇在其戰鬥過的地方。1984年去世的粟裕,為了跟戰爭中犧牲的「十數萬戰友們在一起」,骨灰撒在江西、福建等東部八省市的20個烈士陵園或戰鬥遺址。1990年9月去世的徐向前元帥,骨灰撒在大別山、大巴山、祁連山和太行山。1993年去世的王震,將骨灰撒向天山。王震1949年率部挺進新疆,曾任中共西北局新疆分局第一書記、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代司令等職。1992年去世的胡喬木,選擇把骨灰撒在「革命聖地」延安。在那裡,他開始伴隨毛澤東左右,成為「黨內的筆杆子」。中國共產黨自1956年就要求領導人帶頭推行火葬,但只有幾個人例外:1955年就去世的任弼時,為母親「守墳」的傳奇將領許世友,還有偉大領袖毛主席——他在領導人中第一個簽字支持逝世後遺體火化。他去世後,中央決定將他的遺體安放在天安門廣場中央的「毛主席紀念堂」里,供人們永遠瞻仰。另一面,供低級別幹部的骨灰牆及臨時存放室均滿然而,另一方面,每年存進公墓骨灰牆的骨灰盒在1000個左右。如今,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門口,一塊告示牌上註明:「截至2013年9月底,革命公墓骨灰臨時存放室已經存滿,無法繼續接收逝者骨灰……」《中國新聞周刊》的早期報道曾稱:「一些低級別幹部只能享受將骨灰盒砌入牆內,這一度在幹部內部被戲稱為『上牆』。」[詳細]資料:清明探訪八寶山正文我來說兩句(39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05來源:南方周末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轉自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編者按日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透露的計劃將八寶山革命公墓改建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墓的消息,將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地方再次納入公眾的視野。對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知之不多。究竟什麼級別的人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從本期起,我們將不定期地推出「常識」欄目,對當下政治生活中「常見」但不「深知」、其背後又往往蘊含著社會運行的真實規則和奧妙的事物,進行解釋性報道,以望能達撩開面紗、滿足知情之目標。清明時節探訪八寶山,是為此欄目的第一篇。常識究竟什麼級別的人逝世後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即將建成國家公墓的消息讓身處清明繁忙當中的八寶山革命公墓更加引人注目。每年3月下旬以來,這個地處北京西郊的肅穆之地就成為繁華之所,奔赴此處的大量掃墓人群製造了難以想像的道路擁堵,為此交通部門每年都需要進行特別的交通管制。清明時節的八寶山宛如一個盛大親切、充滿人情的聚會,暖陽之下是手執鮮花的如織人流,消融了這裡陰鬱和神秘的氣息。一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的官員說,這裡本來就不神秘,是人們把它想得神秘了。在這位官員的設想中,國家公墓具有崇高地位,象徵著國家的榮耀和精神。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個一直享有神秘感的地方在未來將致力於增進與國民的親近和融合。八寶山的三個墓區4月5日清晨,現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來到八寶山為安葬於第一墓區的父母掃墓。在佔地十餘平米的雙親墓前,他擺放花籃並深情鞠躬。曾慶紅的父親曾山曾任國務院內務部部長,母親鄧六金生前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顧問。八寶山革命公墓最初規定,進入八寶山的領導幹部須是縣團級以上。但後來隨著墓地面積的日益緊張和人數增多,1992年4月,經中組部批准,幹部標準提升為地方廳局級,部隊師級。總體布局來看,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墓區,二為骨灰堂。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位於整個公墓北向頂端的一墓區內主要安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因此,一墓區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1950年,任弼時同志因病逝世,他是建國後第一位故去的國家領導人,也是八寶山建成後入葬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因此任弼時墓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這一墓地面積300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積最大。之後,第一屆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張瀾去世,葬於任弼時墓西,1955年6月18日紀念原中共領袖瞿秋白犧牲20周年時,有關方面又把瞿秋白的遺骨從福建長汀遷葬任弼時墓東,由此逐漸形成了第一墓區。第一墓區後來範圍增大,位置排列自然形成,但也慢慢形成了規律。以任弼時墓為基準平行兩側為政治局常委級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陳雲、李先念。再往下第二級台階,有一些四副兩高(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國家元首副職及最高法、最高檢正職)人物和部隊高級將領。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員介紹,一個並非有意為之的格局特點是,一墓區東側主要是黨的領導幹部,西側公墓則多為民主人士。八寶山現共有三個墓區,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它們佔據了公墓最顯著的位置,是在一墓區形成後擴展而成的。這兩塊墓區主要以級別較低的縣團級幹部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其中也不乏科學、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在西側二墓區就有林徽因、徐悲鴻、聞一多、美國作家史沫特萊等文化名人。這些人物和他們頗有些個人風格的墓碑夾雜在大面積的多以五角星和黨徽為碑面、以戎裝為遺像的革命者墓碑中顯得格外特殊。據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黃峭泉主任介紹,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之後並沒有根據逝者身份進行專門分類,僅是按逝世的先後時間順序依次建墓。如1955年4月離開人世的林徽因,其墓旁就是一位同年6月去世的森林工作者。二、三墓區的墓碑樸素莊重,形式統一,每塊佔地一平方米左右,墓蓋以水泥製成,墓碑為漢白玉石雕刻。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墓下安葬幾乎都為遺體,而不是骨灰。記者在墓區沒有發現安葬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著名領袖遺體的墓地,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提倡火化後,他們逝世後的安放方式就出現了一些變化。骨灰堂按級別分類4月5日,記者進入位於公墓中部的骨灰堂,發現這裡是公墓中祭奠人群最密集的區域。家屬紛紛從室內拿出骨灰盒重新打理、擦拭和更換新的黨旗,並接受陽光的照射。每個骨灰堂都是獨立的仿古建築,傳統的屋檐門窗雕刻給骨灰堂增添了許多古香古色的感覺。1960年代,中國提倡共產黨員一律火化,即後來人們所說的「死不佔地」。毛澤東帶頭在倡議書上簽字,朱德、彭德懷、康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簽名。在這一背景下,八寶山革命公墓又將原護國寺殿堂改建為革命公墓骨灰堂。目前為止,骨灰堂佔地2400平方米,共有骨灰室28間。進入骨灰堂大門,最先看到的是「紅軍牆」,牆面鐫刻著「弘揚紅軍精神,建設偉大祖國」。記者看到,這面牆上的編號已達到1058號,距最後一個編號1135號,剩餘空間不足100個。1988年以後,由於骨灰堂骨灰寄存空間緊張,骨灰堂院內開始建起骨灰牆。11面骨灰牆分別位於骨灰堂北、西、東三面,在大約一百米的狹長通道兩側,密密麻麻布滿鮮花和遺像。骨灰室中歷史價值最高的當屬中一室,又稱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廳。據曾瞻仰過此廳的人描述,骨灰堂一室沒有奢華的裝飾,但卻充滿莊重靜穆氣氛。迎面正中的一座骨灰盒(101號)是朱德元帥。緊挨著朱德的是彭德懷元帥(102號)。陳毅元帥的骨灰盒也安放在這裡。而賀龍元帥,這位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的骨灰盒,據說恰好安放在81號位置上。一室還安放了董必武、陶鑄、廖承志、李富春、許光達、陳賡、徐海東、林伯渠等已故領導人的骨灰。此外還安放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陳明仁的骨灰。雖稱為瞻仰室,但這裡並不對外開放,僅接待家屬。實際上,整個骨灰堂都只對家屬開放,他們憑骨灰存放證到這裡祭奠親人。管理人員說,不對外開放的原因,一是為了確保骨灰安全,因為曾發生過骨灰失竊事件,再者長期接觸室外空氣,對骨灰保存不利。骨灰堂內28個安放室的存放規格亦有不同,除中一室外,還有九間安放室存放副部級以上幹部的骨灰。記者進入的東1—3室面積大約二三十平米,室內安靜恬淡,光線柔和。很多骨灰盒上放著鮮花、黨旗。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間屋子,正部級要放置正面位置,副部級放在兩側。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的骨灰擺放完全按照生前級別,因此很多革命家、領導人和他們的妻子因級別關係不能合葬,例如陳毅的夫人張茜因級別不夠就不能和陳毅共同進入中一室。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也同樣分屬兩地。從寺廟到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素來更多是個政治辭彙,因為與歷史政治人物的緊密關聯使其飽含神秘與莊重。而實際上,這裡的建築卻洋溢著中國傳統園林的幽雅氣質。佔地150畝的革命公墓,元代為靈福寺舊址,明代改稱褒忠護國寺。在仿西漢建築風格的灰色門樓上,門楣橫書「八寶山革命公墓」。門前兩側是兩尊雄視通衢的石獅和四棵剛直的百年古柏。門口有保安守衛,但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入,不收門票也無需出示證件。進入大門,筆直大道直通前方,透過道旁兩側的蒼松翠柏,齊整密集的龐大灰色墓碑群緩緩浮現———革命公墓的歷史肅穆感逼人而來。作為中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國家級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到今天已經經歷五十多個春秋。1949年12月,建國後不久,周恩來指示北京市政府尋找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很遠且不佔良田的地方作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周恩來還考慮到,現任的高級領導幹部和知名人士一旦去世也應有一個合適的葬身之所。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深感責任重大,很快成立了公墓籌備組。最終他們來到西郊一個村落,這個地方因盛產八種礦物而以「八寶山」為名。八寶山南面半坡有一片古廟宇式的建築物廢址,這座始建於明朝的護國寺環境優雅曾為太監居所。幾經勘察,北京市政府從其第48代住持手中收購寺院最終作為公墓地址。1950年初,北京市政府報請政務院批准,正式修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來認為這裡應該安放埋葬的是全國烈士和領導人的地方,因此改稱「八寶山革命公墓」———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國家公墓的夢想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直接對口的單位是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涉及高級領導人的建墓、遷建或一些重要變動,都需要中央組織部的批複。如賀龍元帥的家屬將於今年6月將他的骨灰遷至張家界賀龍公園,就是經過中組部批准通過的。目前,逝者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需要履行一定的審批程序。符合廳局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需本單位開具介紹信,並提供任命書複印件,由上級部門審批以後就可以將骨灰存放在這裡。同時骨灰可安葬於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價格購買。工作人員透露,按位置大小和石材不同,墓地價格分別在18萬至80萬之間。儘管通行規定公墓區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在八寶山一墓區,新建的十幾平米的墓地仍可見到。現在,前來諮詢申請買地的人越來越多,革命公墓在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新建的大片墓地夾雜在各個角落裡,略顯局促。骨灰牆正在以每月1000個的速度存放骨灰盒,骨灰堂內的位置也幾近用盡。這裡的工作人員說,佔地150畝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公墓的北側已經征地260多畝用以擴大規模。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只有50多人的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年財政收入在1000萬左右。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內部人員也期待能早日建成國家公墓,這不僅意味著一種國家的榮耀,也意味著單位規格的提高。現在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上級單位是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這是北京市民政局下屬的一個處級單位。該處的一位官員表示,一個處級單位管理著一個如此重要的政治性公墓是非常奇特的,很多事情他們是作不了主的。據介紹,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國家公墓,比如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奧地利的維也納國家公墓、德國的柏林多羅頓國家公墓等。「國家公墓是專門埋葬那些為國家作出特別貢獻者的墓地,象徵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榮譽。」據悉,擬建的國家公墓將會強化八寶山革命公墓的教育、文化旅遊功能。從這個角度說,有關方面將逐漸改變它的神秘感。這位一心想把未來的八寶山國家公墓建成類似美國阿林頓國家公墓的官員說,我希望未來的八寶山能成為一個開放之地、文化之地,有大片的草地和優美的墓碑,我們的國民驕傲地徜徉於此。的確,一位到過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人曾寫道:阿靈頓公墓的一切都是寧靜的,走在這片美麗的地方,遊人不會有不安的感覺。更多的人會覺得,自己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擁抱了。愛國主義精神是強烈的,而且自然而然地流露著,和這片美麗的土地融成一體。(錄入 陳利明)(責任編輯:UN624)原標題:清明探訪八寶山面對空間緊張,八寶山邊擴建邊抬高「門檻」

1958年,為了容納更多的骨灰盒,八寶山革命公墓修建了一座室外骨灰牆。2006年,八寶山又新建了一座七層的骨灰牆,能夠安放3400個骨灰盒。今年,北京市規劃委宣布,八寶山將擴建9540平方米的骨灰廊和63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新京報》報道說,新建的骨灰廊長達620米,明年5月完工後將增加10020個骨灰龕位。[詳細]除了擴建,八寶山革命公墓還曾用抬高「門檻」的方法,緩解緊張的墓地面積。最初規定,進入八寶山的領導幹部須是縣團級以上。但後來隨著墓地面積的日益緊張和人數增多,1992年4月,經中組部批准,幹部標準提升為地方廳局級,部隊師級。 [詳細]清明探訪八寶山正文我來說兩句(39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05來源:南方周末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轉自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編者按日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透露的計劃將八寶山革命公墓改建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墓的消息,將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地方再次納入公眾的視野。對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知之不多。究竟什麼級別的人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從本期起,我們將不定期地推出「常識」欄目,對當下政治生活中「常見」但不「深知」、其背後又往往蘊含著社會運行的真實規則和奧妙的事物,進行解釋性報道,以望能達撩開面紗、滿足知情之目標。清明時節探訪八寶山,是為此欄目的第一篇。常識究竟什麼級別的人逝世後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即將建成國家公墓的消息讓身處清明繁忙當中的八寶山革命公墓更加引人注目。每年3月下旬以來,這個地處北京西郊的肅穆之地就成為繁華之所,奔赴此處的大量掃墓人群製造了難以想像的道路擁堵,為此交通部門每年都需要進行特別的交通管制。清明時節的八寶山宛如一個盛大親切、充滿人情的聚會,暖陽之下是手執鮮花的如織人流,消融了這裡陰鬱和神秘的氣息。一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的官員說,這裡本來就不神秘,是人們把它想得神秘了。在這位官員的設想中,國家公墓具有崇高地位,象徵著國家的榮耀和精神。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個一直享有神秘感的地方在未來將致力於增進與國民的親近和融合。八寶山的三個墓區4月5日清晨,現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來到八寶山為安葬於第一墓區的父母掃墓。在佔地十餘平米的雙親墓前,他擺放花籃並深情鞠躬。曾慶紅的父親曾山曾任國務院內務部部長,母親鄧六金生前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顧問。八寶山革命公墓最初規定,進入八寶山的領導幹部須是縣團級以上。但後來隨著墓地面積的日益緊張和人數增多,1992年4月,經中組部批准,幹部標準提升為地方廳局級,部隊師級。總體布局來看,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墓區,二為骨灰堂。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位於整個公墓北向頂端的一墓區內主要安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因此,一墓區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1950年,任弼時同志因病逝世,他是建國後第一位故去的國家領導人,也是八寶山建成後入葬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因此任弼時墓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這一墓地面積300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積最大。之後,第一屆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張瀾去世,葬於任弼時墓西,1955年6月18日紀念原中共領袖瞿秋白犧牲20周年時,有關方面又把瞿秋白的遺骨從福建長汀遷葬任弼時墓東,由此逐漸形成了第一墓區。第一墓區後來範圍增大,位置排列自然形成,但也慢慢形成了規律。以任弼時墓為基準平行兩側為政治局常委級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陳雲、李先念。再往下第二級台階,有一些四副兩高(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國家元首副職及最高法、最高檢正職)人物和部隊高級將領。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員介紹,一個並非有意為之的格局特點是,一墓區東側主要是黨的領導幹部,西側公墓則多為民主人士。八寶山現共有三個墓區,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它們佔據了公墓最顯著的位置,是在一墓區形成後擴展而成的。這兩塊墓區主要以級別較低的縣團級幹部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其中也不乏科學、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在西側二墓區就有林徽因、徐悲鴻、聞一多、美國作家史沫特萊等文化名人。這些人物和他們頗有些個人風格的墓碑夾雜在大面積的多以五角星和黨徽為碑面、以戎裝為遺像的革命者墓碑中顯得格外特殊。據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黃峭泉主任介紹,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之後並沒有根據逝者身份進行專門分類,僅是按逝世的先後時間順序依次建墓。如1955年4月離開人世的林徽因,其墓旁就是一位同年6月去世的森林工作者。二、三墓區的墓碑樸素莊重,形式統一,每塊佔地一平方米左右,墓蓋以水泥製成,墓碑為漢白玉石雕刻。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墓下安葬幾乎都為遺體,而不是骨灰。記者在墓區沒有發現安葬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著名領袖遺體的墓地,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提倡火化後,他們逝世後的安放方式就出現了一些變化。骨灰堂按級別分類4月5日,記者進入位於公墓中部的骨灰堂,發現這裡是公墓中祭奠人群最密集的區域。家屬紛紛從室內拿出骨灰盒重新打理、擦拭和更換新的黨旗,並接受陽光的照射。每個骨灰堂都是獨立的仿古建築,傳統的屋檐門窗雕刻給骨灰堂增添了許多古香古色的感覺。1960年代,中國提倡共產黨員一律火化,即後來人們所說的「死不佔地」。毛澤東帶頭在倡議書上簽字,朱德、彭德懷、康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簽名。在這一背景下,八寶山革命公墓又將原護國寺殿堂改建為革命公墓骨灰堂。目前為止,骨灰堂佔地2400平方米,共有骨灰室28間。進入骨灰堂大門,最先看到的是「紅軍牆」,牆面鐫刻著「弘揚紅軍精神,建設偉大祖國」。記者看到,這面牆上的編號已達到1058號,距最後一個編號1135號,剩餘空間不足100個。1988年以後,由於骨灰堂骨灰寄存空間緊張,骨灰堂院內開始建起骨灰牆。11面骨灰牆分別位於骨灰堂北、西、東三面,在大約一百米的狹長通道兩側,密密麻麻布滿鮮花和遺像。骨灰室中歷史價值最高的當屬中一室,又稱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廳。據曾瞻仰過此廳的人描述,骨灰堂一室沒有奢華的裝飾,但卻充滿莊重靜穆氣氛。迎面正中的一座骨灰盒(101號)是朱德元帥。緊挨著朱德的是彭德懷元帥(102號)。陳毅元帥的骨灰盒也安放在這裡。而賀龍元帥,這位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的骨灰盒,據說恰好安放在81號位置上。一室還安放了董必武、陶鑄、廖承志、李富春、許光達、陳賡、徐海東、林伯渠等已故領導人的骨灰。此外還安放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陳明仁的骨灰。雖稱為瞻仰室,但這裡並不對外開放,僅接待家屬。實際上,整個骨灰堂都只對家屬開放,他們憑骨灰存放證到這裡祭奠親人。管理人員說,不對外開放的原因,一是為了確保骨灰安全,因為曾發生過骨灰失竊事件,再者長期接觸室外空氣,對骨灰保存不利。骨灰堂內28個安放室的存放規格亦有不同,除中一室外,還有九間安放室存放副部級以上幹部的骨灰。記者進入的東1—3室面積大約二三十平米,室內安靜恬淡,光線柔和。很多骨灰盒上放著鮮花、黨旗。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間屋子,正部級要放置正面位置,副部級放在兩側。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的骨灰擺放完全按照生前級別,因此很多革命家、領導人和他們的妻子因級別關係不能合葬,例如陳毅的夫人張茜因級別不夠就不能和陳毅共同進入中一室。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也同樣分屬兩地。從寺廟到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素來更多是個政治辭彙,因為與歷史政治人物的緊密關聯使其飽含神秘與莊重。而實際上,這裡的建築卻洋溢著中國傳統園林的幽雅氣質。佔地150畝的革命公墓,元代為靈福寺舊址,明代改稱褒忠護國寺。在仿西漢建築風格的灰色門樓上,門楣橫書「八寶山革命公墓」。門前兩側是兩尊雄視通衢的石獅和四棵剛直的百年古柏。門口有保安守衛,但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入,不收門票也無需出示證件。進入大門,筆直大道直通前方,透過道旁兩側的蒼松翠柏,齊整密集的龐大灰色墓碑群緩緩浮現———革命公墓的歷史肅穆感逼人而來。作為中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國家級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到今天已經經歷五十多個春秋。1949年12月,建國後不久,周恩來指示北京市政府尋找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很遠且不佔良田的地方作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周恩來還考慮到,現任的高級領導幹部和知名人士一旦去世也應有一個合適的葬身之所。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深感責任重大,很快成立了公墓籌備組。最終他們來到西郊一個村落,這個地方因盛產八種礦物而以「八寶山」為名。八寶山南面半坡有一片古廟宇式的建築物廢址,這座始建於明朝的護國寺環境優雅曾為太監居所。幾經勘察,北京市政府從其第48代住持手中收購寺院最終作為公墓地址。1950年初,北京市政府報請政務院批准,正式修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來認為這裡應該安放埋葬的是全國烈士和領導人的地方,因此改稱「八寶山革命公墓」———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國家公墓的夢想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直接對口的單位是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涉及高級領導人的建墓、遷建或一些重要變動,都需要中央組織部的批複。如賀龍元帥的家屬將於今年6月將他的骨灰遷至張家界賀龍公園,就是經過中組部批准通過的。目前,逝者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需要履行一定的審批程序。符合廳局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需本單位開具介紹信,並提供任命書複印件,由上級部門審批以後就可以將骨灰存放在這裡。同時骨灰可安葬於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價格購買。工作人員透露,按位置大小和石材不同,墓地價格分別在18萬至80萬之間。儘管通行規定公墓區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在八寶山一墓區,新建的十幾平米的墓地仍可見到。現在,前來諮詢申請買地的人越來越多,革命公墓在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新建的大片墓地夾雜在各個角落裡,略顯局促。骨灰牆正在以每月1000個的速度存放骨灰盒,骨灰堂內的位置也幾近用盡。這裡的工作人員說,佔地150畝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公墓的北側已經征地260多畝用以擴大規模。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只有50多人的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年財政收入在1000萬左右。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內部人員也期待能早日建成國家公墓,這不僅意味著一種國家的榮耀,也意味著單位規格的提高。現在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上級單位是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這是北京市民政局下屬的一個處級單位。該處的一位官員表示,一個處級單位管理著一個如此重要的政治性公墓是非常奇特的,很多事情他們是作不了主的。據介紹,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國家公墓,比如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奧地利的維也納國家公墓、德國的柏林多羅頓國家公墓等。「國家公墓是專門埋葬那些為國家作出特別貢獻者的墓地,象徵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榮譽。」據悉,擬建的國家公墓將會強化八寶山革命公墓的教育、文化旅遊功能。從這個角度說,有關方面將逐漸改變它的神秘感。這位一心想把未來的八寶山國家公墓建成類似美國阿林頓國家公墓的官員說,我希望未來的八寶山能成為一個開放之地、文化之地,有大片的草地和優美的墓碑,我們的國民驕傲地徜徉於此。的確,一位到過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人曾寫道:阿靈頓公墓的一切都是寧靜的,走在這片美麗的地方,遊人不會有不安的感覺。更多的人會覺得,自己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擁抱了。愛國主義精神是強烈的,而且自然而然地流露著,和這片美麗的土地融成一體。(錄入 陳利明)(責任編輯:UN624)原標題:清明探訪八寶山進出」八寶山不是件簡單的事公墓直接與中央對口,「入住」需開介紹信八寶山革命公墓直接對口的單位是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涉及高級領導人的建墓、遷建或一些重要變動,都需要中央組織部的批複。如賀龍骨灰遷回家鄉,就是經過中組部批准通過的。逝者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需要履行一定的審批程序。符合廳局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需本單位開具介紹信,並提供任命書複印件,由上級部門審批以後就可以將骨灰存放在這裡。同時骨灰可安葬於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價格購買。 [詳細]資料:清明探訪八寶山正文我來說兩句(42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05來源:南方周末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轉自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編者按日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透露的計劃將八寶山革命公墓改建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墓的消息,將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地方再次納入公眾的視野。對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知之不多。究竟什麼級別的人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從本期起,我們將不定期地推出「常識」欄目,對當下政治生活中「常見」但不「深知」、其背後又往往蘊含著社會運行的真實規則和奧妙的事物,進行解釋性報道,以望能達撩開面紗、滿足知情之目標。清明時節探訪八寶山,是為此欄目的第一篇。常識究竟什麼級別的人逝世後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即將建成國家公墓的消息讓身處清明繁忙當中的八寶山革命公墓更加引人注目。每年3月下旬以來,這個地處北京西郊的肅穆之地就成為繁華之所,奔赴此處的大量掃墓人群製造了難以想像的道路擁堵,為此交通部門每年都需要進行特別的交通管制。清明時節的八寶山宛如一個盛大親切、充滿人情的聚會,暖陽之下是手執鮮花的如織人流,消融了這裡陰鬱和神秘的氣息。一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的官員說,這裡本來就不神秘,是人們把它想得神秘了。在這位官員的設想中,國家公墓具有崇高地位,象徵著國家的榮耀和精神。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個一直享有神秘感的地方在未來將致力於增進與國民的親近和融合。八寶山的三個墓區4月5日清晨,現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來到八寶山為安葬於第一墓區的父母掃墓。在佔地十餘平米的雙親墓前,他擺放花籃並深情鞠躬。曾慶紅的父親曾山曾任國務院內務部部長,母親鄧六金生前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顧問。八寶山革命公墓最初規定,進入八寶山的領導幹部須是縣團級以上。但後來隨著墓地面積的日益緊張和人數增多,1992年4月,經中組部批准,幹部標準提升為地方廳局級,部隊師級。總體布局來看,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墓區,二為骨灰堂。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位於整個公墓北向頂端的一墓區內主要安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因此,一墓區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1950年,任弼時同志因病逝世,他是建國後第一位故去的國家領導人,也是八寶山建成後入葬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因此任弼時墓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這一墓地面積300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積最大。之後,第一屆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張瀾去世,葬於任弼時墓西,1955年6月18日紀念原中共領袖瞿秋白犧牲20周年時,有關方面又把瞿秋白的遺骨從福建長汀遷葬任弼時墓東,由此逐漸形成了第一墓區。第一墓區後來範圍增大,位置排列自然形成,但也慢慢形成了規律。以任弼時墓為基準平行兩側為政治局常委級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陳雲、李先念。再往下第二級台階,有一些四副兩高(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國家元首副職及最高法、最高檢正職)人物和部隊高級將領。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員介紹,一個並非有意為之的格局特點是,一墓區東側主要是黨的領導幹部,西側公墓則多為民主人士。八寶山現共有三個墓區,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它們佔據了公墓最顯著的位置,是在一墓區形成後擴展而成的。這兩塊墓區主要以級別較低的縣團級幹部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其中也不乏科學、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在西側二墓區就有林徽因、徐悲鴻、聞一多、美國作家史沫特萊等文化名人。這些人物和他們頗有些個人風格的墓碑夾雜在大面積的多以五角星和黨徽為碑面、以戎裝為遺像的革命者墓碑中顯得格外特殊。據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黃峭泉主任介紹,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之後並沒有根據逝者身份進行專門分類,僅是按逝世的先後時間順序依次建墓。如1955年4月離開人世的林徽因,其墓旁就是一位同年6月去世的森林工作者。二、三墓區的墓碑樸素莊重,形式統一,每塊佔地一平方米左右,墓蓋以水泥製成,墓碑為漢白玉石雕刻。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墓下安葬幾乎都為遺體,而不是骨灰。記者在墓區沒有發現安葬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著名領袖遺體的墓地,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提倡火化後,他們逝世後的安放方式就出現了一些變化。骨灰堂按級別分類4月5日,記者進入位於公墓中部的骨灰堂,發現這裡是公墓中祭奠人群最密集的區域。家屬紛紛從室內拿出骨灰盒重新打理、擦拭和更換新的黨旗,並接受陽光的照射。每個骨灰堂都是獨立的仿古建築,傳統的屋檐門窗雕刻給骨灰堂增添了許多古香古色的感覺。1960年代,中國提倡共產黨員一律火化,即後來人們所說的「死不佔地」。毛澤東帶頭在倡議書上簽字,朱德、彭德懷、康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簽名。在這一背景下,八寶山革命公墓又將原護國寺殿堂改建為革命公墓骨灰堂。目前為止,骨灰堂佔地2400平方米,共有骨灰室28間。進入骨灰堂大門,最先看到的是「紅軍牆」,牆面鐫刻著「弘揚紅軍精神,建設偉大祖國」。記者看到,這面牆上的編號已達到1058號,距最後一個編號1135號,剩餘空間不足100個。1988年以後,由於骨灰堂骨灰寄存空間緊張,骨灰堂院內開始建起骨灰牆。11面骨灰牆分別位於骨灰堂北、西、東三面,在大約一百米的狹長通道兩側,密密麻麻布滿鮮花和遺像。骨灰室中歷史價值最高的當屬中一室,又稱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廳。據曾瞻仰過此廳的人描述,骨灰堂一室沒有奢華的裝飾,但卻充滿莊重靜穆氣氛。迎面正中的一座骨灰盒(101號)是朱德元帥。緊挨著朱德的是彭德懷元帥(102號)。陳毅元帥的骨灰盒也安放在這裡。而賀龍元帥,這位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的骨灰盒,據說恰好安放在81號位置上。一室還安放了董必武、陶鑄、廖承志、李富春、許光達、陳賡、徐海東、林伯渠等已故領導人的骨灰。此外還安放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陳明仁的骨灰。雖稱為瞻仰室,但這裡並不對外開放,僅接待家屬。實際上,整個骨灰堂都只對家屬開放,他們憑骨灰存放證到這裡祭奠親人。管理人員說,不對外開放的原因,一是為了確保骨灰安全,因為曾發生過骨灰失竊事件,再者長期接觸室外空氣,對骨灰保存不利。骨灰堂內28個安放室的存放規格亦有不同,除中一室外,還有九間安放室存放副部級以上幹部的骨灰。記者進入的東1—3室面積大約二三十平米,室內安靜恬淡,光線柔和。很多骨灰盒上放著鮮花、黨旗。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間屋子,正部級要放置正面位置,副部級放在兩側。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的骨灰擺放完全按照生前級別,因此很多革命家、領導人和他們的妻子因級別關係不能合葬,例如陳毅的夫人張茜因級別不夠就不能和陳毅共同進入中一室。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也同樣分屬兩地。從寺廟到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素來更多是個政治辭彙,因為與歷史政治人物的緊密關聯使其飽含神秘與莊重。而實際上,這裡的建築卻洋溢著中國傳統園林的幽雅氣質。佔地150畝的革命公墓,元代為靈福寺舊址,明代改稱褒忠護國寺。在仿西漢建築風格的灰色門樓上,門楣橫書「八寶山革命公墓」。門前兩側是兩尊雄視通衢的石獅和四棵剛直的百年古柏。門口有保安守衛,但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入,不收門票也無需出示證件。進入大門,筆直大道直通前方,透過道旁兩側的蒼松翠柏,齊整密集的龐大灰色墓碑群緩緩浮現———革命公墓的歷史肅穆感逼人而來。作為中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國家級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到今天已經經歷五十多個春秋。1949年12月,建國後不久,周恩來指示北京市政府尋找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很遠且不佔良田的地方作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周恩來還考慮到,現任的高級領導幹部和知名人士一旦去世也應有一個合適的葬身之所。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深感責任重大,很快成立了公墓籌備組。最終他們來到西郊一個村落,這個地方因盛產八種礦物而以「八寶山」為名。八寶山南面半坡有一片古廟宇式的建築物廢址,這座始建於明朝的護國寺環境優雅曾為太監居所。幾經勘察,北京市政府從其第48代住持手中收購寺院最終作為公墓地址。1950年初,北京市政府報請政務院批准,正式修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來認為這裡應該安放埋葬的是全國烈士和領導人的地方,因此改稱「八寶山革命公墓」———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國家公墓的夢想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直接對口的單位是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涉及高級領導人的建墓、遷建或一些重要變動,都需要中央組織部的批複。如賀龍元帥的家屬將於今年6月將他的骨灰遷至張家界賀龍公園,就是經過中組部批准通過的。目前,逝者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需要履行一定的審批程序。符合廳局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需本單位開具介紹信,並提供任命書複印件,由上級部門審批以後就可以將骨灰存放在這裡。同時骨灰可安葬於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價格購買。工作人員透露,按位置大小和石材不同,墓地價格分別在18萬至80萬之間。儘管通行規定公墓區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在八寶山一墓區,新建的十幾平米的墓地仍可見到。現在,前來諮詢申請買地的人越來越多,革命公墓在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新建的大片墓地夾雜在各個角落裡,略顯局促。骨灰牆正在以每月1000個的速度存放骨灰盒,骨灰堂內的位置也幾近用盡。這裡的工作人員說,佔地150畝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公墓的北側已經征地260多畝用以擴大規模。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只有50多人的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年財政收入在1000萬左右。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內部人員也期待能早日建成國家公墓,這不僅意味著一種國家的榮耀,也意味著單位規格的提高。現在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上級單位是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這是北京市民政局下屬的一個處級單位。該處的一位官員表示,一個處級單位管理著一個如此重要的政治性公墓是非常奇特的,很多事情他們是作不了主的。據介紹,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國家公墓,比如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奧地利的維也納國家公墓、德國的柏林多羅頓國家公墓等。「國家公墓是專門埋葬那些為國家作出特別貢獻者的墓地,象徵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榮譽。」據悉,擬建的國家公墓將會強化八寶山革命公墓的教育、文化旅遊功能。從這個角度說,有關方面將逐漸改變它的神秘感。這位一心想把未來的八寶山國家公墓建成類似美國阿林頓國家公墓的官員說,我希望未來的八寶山能成為一個開放之地、文化之地,有大片的草地和優美的墓碑,我們的國民驕傲地徜徉於此。的確,一位到過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人曾寫道:阿靈頓公墓的一切都是寧靜的,走在這片美麗的地方,遊人不會有不安的感覺。更多的人會覺得,自己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擁抱了。愛國主義精神是強烈的,而且自然而然地流露著,和這片美麗的土地融成一體。(錄入 陳利明)(責任編輯:UN624)原標題:清明探訪八寶山不同級別幹部如何安葬:正部級放正面,副部級放兩側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墓區與骨灰室。墓地或骨灰安放,主要是按生前政治級別而定。公墓北部向頂端的一墓區,安葬中共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詳細]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這兩塊墓區主要以級別較低的縣團級幹部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其中也不乏科學、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而骨灰室中,歷史價值最高的當屬中一室,其中安放了董必武、林伯渠等已故領導人的骨灰,以及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骨灰。除中一室外,還有9間安放室存放副部級以上幹部的骨灰。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間屋子,正部級要放置正面位置,副部級放在兩側。[詳細清明探訪八寶山正文我來說兩句(47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05來源:南方周末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轉自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編者按日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透露的計劃將八寶山革命公墓改建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墓的消息,將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地方再次納入公眾的視野。對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知之不多。究竟什麼級別的人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從本期起,我們將不定期地推出「常識」欄目,對當下政治生活中「常見」但不「深知」、其背後又往往蘊含著社會運行的真實規則和奧妙的事物,進行解釋性報道,以望能達撩開面紗、滿足知情之目標。清明時節探訪八寶山,是為此欄目的第一篇。常識究竟什麼級別的人逝世後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即將建成國家公墓的消息讓身處清明繁忙當中的八寶山革命公墓更加引人注目。每年3月下旬以來,這個地處北京西郊的肅穆之地就成為繁華之所,奔赴此處的大量掃墓人群製造了難以想像的道路擁堵,為此交通部門每年都需要進行特別的交通管制。清明時節的八寶山宛如一個盛大親切、充滿人情的聚會,暖陽之下是手執鮮花的如織人流,消融了這裡陰鬱和神秘的氣息。一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的官員說,這裡本來就不神秘,是人們把它想得神秘了。在這位官員的設想中,國家公墓具有崇高地位,象徵著國家的榮耀和精神。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個一直享有神秘感的地方在未來將致力於增進與國民的親近和融合。八寶山的三個墓區4月5日清晨,現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來到八寶山為安葬於第一墓區的父母掃墓。在佔地十餘平米的雙親墓前,他擺放花籃並深情鞠躬。曾慶紅的父親曾山曾任國務院內務部部長,母親鄧六金生前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顧問。八寶山革命公墓最初規定,進入八寶山的領導幹部須是縣團級以上。但後來隨著墓地面積的日益緊張和人數增多,1992年4月,經中組部批准,幹部標準提升為地方廳局級,部隊師級。總體布局來看,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墓區,二為骨灰堂。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位於整個公墓北向頂端的一墓區內主要安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因此,一墓區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1950年,任弼時同志因病逝世,他是建國後第一位故去的國家領導人,也是八寶山建成後入葬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因此任弼時墓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這一墓地面積300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積最大。之後,第一屆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張瀾去世,葬於任弼時墓西,1955年6月18日紀念原中共領袖瞿秋白犧牲20周年時,有關方面又把瞿秋白的遺骨從福建長汀遷葬任弼時墓東,由此逐漸形成了第一墓區。第一墓區後來範圍增大,位置排列自然形成,但也慢慢形成了規律。以任弼時墓為基準平行兩側為政治局常委級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陳雲、李先念。再往下第二級台階,有一些四副兩高(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國家元首副職及最高法、最高檢正職)人物和部隊高級將領。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員介紹,一個並非有意為之的格局特點是,一墓區東側主要是黨的領導幹部,西側公墓則多為民主人士。八寶山現共有三個墓區,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它們佔據了公墓最顯著的位置,是在一墓區形成後擴展而成的。這兩塊墓區主要以級別較低的縣團級幹部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其中也不乏科學、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在西側二墓區就有林徽因、徐悲鴻、聞一多、美國作家史沫特萊等文化名人。這些人物和他們頗有些個人風格的墓碑夾雜在大面積的多以五角星和黨徽為碑面、以戎裝為遺像的革命者墓碑中顯得格外特殊。據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黃峭泉主任介紹,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之後並沒有根據逝者身份進行專門分類,僅是按逝世的先後時間順序依次建墓。如1955年4月離開人世的林徽因,其墓旁就是一位同年6月去世的森林工作者。二、三墓區的墓碑樸素莊重,形式統一,每塊佔地一平方米左右,墓蓋以水泥製成,墓碑為漢白玉石雕刻。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墓下安葬幾乎都為遺體,而不是骨灰。記者在墓區沒有發現安葬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著名領袖遺體的墓地,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提倡火化後,他們逝世後的安放方式就出現了一些變化。骨灰堂按級別分類4月5日,記者進入位於公墓中部的骨灰堂,發現這裡是公墓中祭奠人群最密集的區域。家屬紛紛從室內拿出骨灰盒重新打理、擦拭和更換新的黨旗,並接受陽光的照射。每個骨灰堂都是獨立的仿古建築,傳統的屋檐門窗雕刻給骨灰堂增添了許多古香古色的感覺。1960年代,中國提倡共產黨員一律火化,即後來人們所說的「死不佔地」。毛澤東帶頭在倡議書上簽字,朱德、彭德懷、康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簽名。在這一背景下,八寶山革命公墓又將原護國寺殿堂改建為革命公墓骨灰堂。目前為止,骨灰堂佔地2400平方米,共有骨灰室28間。進入骨灰堂大門,最先看到的是「紅軍牆」,牆面鐫刻著「弘揚紅軍精神,建設偉大祖國」。記者看到,這面牆上的編號已達到1058號,距最後一個編號1135號,剩餘空間不足100個。1988年以後,由於骨灰堂骨灰寄存空間緊張,骨灰堂院內開始建起骨灰牆。11面骨灰牆分別位於骨灰堂北、西、東三面,在大約一百米的狹長通道兩側,密密麻麻布滿鮮花和遺像。骨灰室中歷史價值最高的當屬中一室,又稱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廳。據曾瞻仰過此廳的人描述,骨灰堂一室沒有奢華的裝飾,但卻充滿莊重靜穆氣氛。迎面正中的一座骨灰盒(101號)是朱德元帥。緊挨著朱德的是彭德懷元帥(102號)。陳毅元帥的骨灰盒也安放在這裡。而賀龍元帥,這位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的骨灰盒,據說恰好安放在81號位置上。一室還安放了董必武、陶鑄、廖承志、李富春、許光達、陳賡、徐海東、林伯渠等已故領導人的骨灰。此外還安放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陳明仁的骨灰。雖稱為瞻仰室,但這裡並不對外開放,僅接待家屬。實際上,整個骨灰堂都只對家屬開放,他們憑骨灰存放證到這裡祭奠親人。管理人員說,不對外開放的原因,一是為了確保骨灰安全,因為曾發生過骨灰失竊事件,再者長期接觸室外空氣,對骨灰保存不利。骨灰堂內28個安放室的存放規格亦有不同,除中一室外,還有九間安放室存放副部級以上幹部的骨灰。記者進入的東1—3室面積大約二三十平米,室內安靜恬淡,光線柔和。很多骨灰盒上放著鮮花、黨旗。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間屋子,正部級要放置正面位置,副部級放在兩側。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的骨灰擺放完全按照生前級別,因此很多革命家、領導人和他們的妻子因級別關係不能合葬,例如陳毅的夫人張茜因級別不夠就不能和陳毅共同進入中一室。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也同樣分屬兩地。從寺廟到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素來更多是個政治辭彙,因為與歷史政治人物的緊密關聯使其飽含神秘與莊重。而實際上,這裡的建築卻洋溢著中國傳統園林的幽雅氣質。佔地150畝的革命公墓,元代為靈福寺舊址,明代改稱褒忠護國寺。在仿西漢建築風格的灰色門樓上,門楣橫書「八寶山革命公墓」。門前兩側是兩尊雄視通衢的石獅和四棵剛直的百年古柏。門口有保安守衛,但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入,不收門票也無需出示證件。進入大門,筆直大道直通前方,透過道旁兩側的蒼松翠柏,齊整密集的龐大灰色墓碑群緩緩浮現———革命公墓的歷史肅穆感逼人而來。作為中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國家級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到今天已經經歷五十多個春秋。1949年12月,建國後不久,周恩來指示北京市政府尋找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很遠且不佔良田的地方作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周恩來還考慮到,現任的高級領導幹部和知名人士一旦去世也應有一個合適的葬身之所。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深感責任重大,很快成立了公墓籌備組。最終他們來到西郊一個村落,這個地方因盛產八種礦物而以「八寶山」為名。八寶山南面半坡有一片古廟宇式的建築物廢址,這座始建於明朝的護國寺環境優雅曾為太監居所。幾經勘察,北京市政府從其第48代住持手中收購寺院最終作為公墓地址。1950年初,北京市政府報請政務院批准,正式修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來認為這裡應該安放埋葬的是全國烈士和領導人的地方,因此改稱「八寶山革命公墓」———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國家公墓的夢想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直接對口的單位是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涉及高級領導人的建墓、遷建或一些重要變動,都需要中央組織部的批複。如賀龍元帥的家屬將於今年6月將他的骨灰遷至張家界賀龍公園,就是經過中組部批准通過的。目前,逝者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需要履行一定的審批程序。符合廳局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需本單位開具介紹信,並提供任命書複印件,由上級部門審批以後就可以將骨灰存放在這裡。同時骨灰可安葬於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價格購買。工作人員透露,按位置大小和石材不同,墓地價格分別在18萬至80萬之間。儘管通行規定公墓區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在八寶山一墓區,新建的十幾平米的墓地仍可見到。現在,前來諮詢申請買地的人越來越多,革命公墓在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新建的大片墓地夾雜在各個角落裡,略顯局促。骨灰牆正在以每月1000個的速度存放骨灰盒,骨灰堂內的位置也幾近用盡。這裡的工作人員說,佔地150畝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公墓的北側已經征地260多畝用以擴大規模。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只有50多人的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年財政收入在1000萬左右。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內部人員也期待能早日建成國家公墓,這不僅意味著一種國家的榮耀,也意味著單位規格的提高。現在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上級單位是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這是北京市民政局下屬的一個處級單位。該處的一位官員表示,一個處級單位管理著一個如此重要的政治性公墓是非常奇特的,很多事情他們是作不了主的。據介紹,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國家公墓,比如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奧地利的維也納國家公墓、德國的柏林多羅頓國家公墓等。「國家公墓是專門埋葬那些為國家作出特別貢獻者的墓地,象徵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榮譽。」據悉,擬建的國家公墓將會強化八寶山革命公墓的教育、文化旅遊功能。從這個角度說,有關方面將逐漸改變它的神秘感。這位一心想把未來的八寶山國家公墓建成類似美國阿林頓國家公墓的官員說,我希望未來的八寶山能成為一個開放之地、文化之地,有大片的草地和優美的墓碑,我們的國民驕傲地徜徉於此。的確,一位到過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人曾寫道:阿靈頓公墓的一切都是寧靜的,走在這片美麗的地方,遊人不會有不安的感覺。更多的人會覺得,自己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擁抱了。愛國主義精神是強烈的,而且自然而然地流露著,和這片美麗的土地融成一體。(錄入 陳利明)(責任編輯:UN624)原標題:清明探訪八寶山墓穴的規格也有講究:省級以上最多可佔64平方米1951年8月,北京市民政局制定了《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暫行規定》(草案),墓穴用地,根據幹部級別,劃分為三級區,安葬者須按照各區各級順序及面積大小使用,不得挑選和擴大。其中規定,縣級以上幹部及革命軍人團級以上幹部,墓穴地長12尺(4米),寬6尺(2米)或長12尺,寬12尺。省級以上幹部及革命軍人軍級以上幹部,墓穴地長18尺(6米),寬18尺或長24尺(8米),寬24尺。對革命有特殊功績的,其墓穴地大小另行規定。按位置收費: 1.5到80萬不等,年財政收入達千萬

工作人員透露,按位置大小和石材不同,墓地價格分別在18萬至80萬之間。儘管通行規定公墓區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在八寶山一墓區,新建的十幾平米的墓地仍可見到。一名官員說,此次擴建完成後,一個骨灰龕位的價格大概是1.5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刻字的費用。這名官員補充說:「目前沒有墓地剩下。」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只有50多人的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年財政收入在1000萬左右。 [詳細]資料:清明探訪八寶山正文我來說兩句(47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05來源:南方周末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轉自2005年4月7日《南方周末》編者按日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透露的計劃將八寶山革命公墓改建為中國首個國家公墓的消息,將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地方再次納入公眾的視野。對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知之不多。究竟什麼級別的人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從本期起,我們將不定期地推出「常識」欄目,對當下政治生活中「常見」但不「深知」、其背後又往往蘊含著社會運行的真實規則和奧妙的事物,進行解釋性報道,以望能達撩開面紗、滿足知情之目標。清明時節探訪八寶山,是為此欄目的第一篇。常識究竟什麼級別的人逝世後能安葬於此?它的內部布局有什麼規則?其歷史淵源和未來發展又是什麼?即將建成國家公墓的消息讓身處清明繁忙當中的八寶山革命公墓更加引人注目。每年3月下旬以來,這個地處北京西郊的肅穆之地就成為繁華之所,奔赴此處的大量掃墓人群製造了難以想像的道路擁堵,為此交通部門每年都需要進行特別的交通管制。清明時節的八寶山宛如一個盛大親切、充滿人情的聚會,暖陽之下是手執鮮花的如織人流,消融了這裡陰鬱和神秘的氣息。一位北京市殯葬管理處的官員說,這裡本來就不神秘,是人們把它想得神秘了。在這位官員的設想中,國家公墓具有崇高地位,象徵著國家的榮耀和精神。八寶山革命公墓這個一直享有神秘感的地方在未來將致力於增進與國民的親近和融合。八寶山的三個墓區4月5日清晨,現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來到八寶山為安葬於第一墓區的父母掃墓。在佔地十餘平米的雙親墓前,他擺放花籃並深情鞠躬。曾慶紅的父親曾山曾任國務院內務部部長,母親鄧六金生前為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顧問。八寶山革命公墓最初規定,進入八寶山的領導幹部須是縣團級以上。但後來隨著墓地面積的日益緊張和人數增多,1992年4月,經中組部批准,幹部標準提升為地方廳局級,部隊師級。總體布局來看,八寶山革命公墓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墓區,二為骨灰堂。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政治級別而定。位於整個公墓北向頂端的一墓區內主要安葬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副部級以上幹部、民主黨派領導人士。因此,一墓區是公墓中政治規格最高的地方。1950年,任弼時同志因病逝世,他是建國後第一位故去的國家領導人,也是八寶山建成後入葬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因此任弼時墓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這一墓地面積300平方米,在公墓中面積最大。之後,第一屆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張瀾去世,葬於任弼時墓西,1955年6月18日紀念原中共領袖瞿秋白犧牲20周年時,有關方面又把瞿秋白的遺骨從福建長汀遷葬任弼時墓東,由此逐漸形成了第一墓區。第一墓區後來範圍增大,位置排列自然形成,但也慢慢形成了規律。以任弼時墓為基準平行兩側為政治局常委級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陳雲、李先念。再往下第二級台階,有一些四副兩高(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國家元首副職及最高法、最高檢正職)人物和部隊高級將領。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員介紹,一個並非有意為之的格局特點是,一墓區東側主要是黨的領導幹部,西側公墓則多為民主人士。八寶山現共有三個墓區,進入正門後的大道兩側分別為二墓區和三墓區——它們佔據了公墓最顯著的位置,是在一墓區形成後擴展而成的。這兩塊墓區主要以級別較低的縣團級幹部為主,安葬的是530多位逝世於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其中也不乏科學、教育、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如在西側二墓區就有林徽因、徐悲鴻、聞一多、美國作家史沫特萊等文化名人。這些人物和他們頗有些個人風格的墓碑夾雜在大面積的多以五角星和黨徽為碑面、以戎裝為遺像的革命者墓碑中顯得格外特殊。據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黃峭泉主任介紹,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之後並沒有根據逝者身份進行專門分類,僅是按逝世的先後時間順序依次建墓。如1955年4月離開人世的林徽因,其墓旁就是一位同年6月去世的森林工作者。二、三墓區的墓碑樸素莊重,形式統一,每塊佔地一平方米左右,墓蓋以水泥製成,墓碑為漢白玉石雕刻。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墓下安葬幾乎都為遺體,而不是骨灰。記者在墓區沒有發現安葬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著名領袖遺體的墓地,事實上,從上世紀60年代中國提倡火化後,他們逝世後的安放方式就出現了一些變化。骨灰堂按級別分類4月5日,記者進入位於公墓中部的骨灰堂,發現這裡是公墓中祭奠人群最密集的區域。家屬紛紛從室內拿出骨灰盒重新打理、擦拭和更換新的黨旗,並接受陽光的照射。每個骨灰堂都是獨立的仿古建築,傳統的屋檐門窗雕刻給骨灰堂增添了許多古香古色的感覺。1960年代,中國提倡共產黨員一律火化,即後來人們所說的「死不佔地」。毛澤東帶頭在倡議書上簽字,朱德、彭德懷、康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後簽名。在這一背景下,八寶山革命公墓又將原護國寺殿堂改建為革命公墓骨灰堂。目前為止,骨灰堂佔地2400平方米,共有骨灰室28間。進入骨灰堂大門,最先看到的是「紅軍牆」,牆面鐫刻著「弘揚紅軍精神,建設偉大祖國」。記者看到,這面牆上的編號已達到1058號,距最後一個編號1135號,剩餘空間不足100個。1988年以後,由於骨灰堂骨灰寄存空間緊張,骨灰堂院內開始建起骨灰牆。11面骨灰牆分別位於骨灰堂北、西、東三面,在大約一百米的狹長通道兩側,密密麻麻布滿鮮花和遺像。骨灰室中歷史價值最高的當屬中一室,又稱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廳。據曾瞻仰過此廳的人描述,骨灰堂一室沒有奢華的裝飾,但卻充滿莊重靜穆氣氛。迎面正中的一座骨灰盒(101號)是朱德元帥。緊挨著朱德的是彭德懷元帥(102號)。陳毅元帥的骨灰盒也安放在這裡。而賀龍元帥,這位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的骨灰盒,據說恰好安放在81號位置上。一室還安放了董必武、陶鑄、廖承志、李富春、許光達、陳賡、徐海東、林伯渠等已故領導人的骨灰。此外還安放著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前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陳明仁的骨灰。雖稱為瞻仰室,但這裡並不對外開放,僅接待家屬。實際上,整個骨灰堂都只對家屬開放,他們憑骨灰存放證到這裡祭奠親人。管理人員說,不對外開放的原因,一是為了確保骨灰安全,因為曾發生過骨灰失竊事件,再者長期接觸室外空氣,對骨灰保存不利。骨灰堂內28個安放室的存放規格亦有不同,除中一室外,還有九間安放室存放副部級以上幹部的骨灰。記者進入的東1—3室面積大約二三十平米,室內安靜恬淡,光線柔和。很多骨灰盒上放著鮮花、黨旗。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間屋子,正部級要放置正面位置,副部級放在兩側。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的骨灰擺放完全按照生前級別,因此很多革命家、領導人和他們的妻子因級別關係不能合葬,例如陳毅的夫人張茜因級別不夠就不能和陳毅共同進入中一室。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也同樣分屬兩地。從寺廟到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素來更多是個政治辭彙,因為與歷史政治人物的緊密關聯使其飽含神秘與莊重。而實際上,這裡的建築卻洋溢著中國傳統園林的幽雅氣質。佔地150畝的革命公墓,元代為靈福寺舊址,明代改稱褒忠護國寺。在仿西漢建築風格的灰色門樓上,門楣橫書「八寶山革命公墓」。門前兩側是兩尊雄視通衢的石獅和四棵剛直的百年古柏。門口有保安守衛,但任何人都可以隨便進入,不收門票也無需出示證件。進入大門,筆直大道直通前方,透過道旁兩側的蒼松翠柏,齊整密集的龐大灰色墓碑群緩緩浮現———革命公墓的歷史肅穆感逼人而來。作為中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國家級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到今天已經經歷五十多個春秋。1949年12月,建國後不久,周恩來指示北京市政府尋找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很遠且不佔良田的地方作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周恩來還考慮到,現任的高級領導幹部和知名人士一旦去世也應有一個合適的葬身之所。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深感責任重大,很快成立了公墓籌備組。最終他們來到西郊一個村落,這個地方因盛產八種礦物而以「八寶山」為名。八寶山南面半坡有一片古廟宇式的建築物廢址,這座始建於明朝的護國寺環境優雅曾為太監居所。幾經勘察,北京市政府從其第48代住持手中收購寺院最終作為公墓地址。1950年初,北京市政府報請政務院批准,正式修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周恩來認為這裡應該安放埋葬的是全國烈士和領導人的地方,因此改稱「八寶山革命公墓」———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國家公墓的夢想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直接對口的單位是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涉及高級領導人的建墓、遷建或一些重要變動,都需要中央組織部的批複。如賀龍元帥的家屬將於今年6月將他的骨灰遷至張家界賀龍公園,就是經過中組部批准通過的。目前,逝者進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需要履行一定的審批程序。符合廳局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需本單位開具介紹信,並提供任命書複印件,由上級部門審批以後就可以將骨灰存放在這裡。同時骨灰可安葬於墓地,但墓地需要花比骨灰堂更多的價格購買。工作人員透露,按位置大小和石材不同,墓地價格分別在18萬至80萬之間。儘管通行規定公墓區墓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在八寶山一墓區,新建的十幾平米的墓地仍可見到。現在,前來諮詢申請買地的人越來越多,革命公墓在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新建的大片墓地夾雜在各個角落裡,略顯局促。骨灰牆正在以每月1000個的速度存放骨灰盒,骨灰堂內的位置也幾近用盡。這裡的工作人員說,佔地150畝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公墓的北側已經征地260多畝用以擴大規模。八寶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只有50多人的自籌自支的事業單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年財政收入在1000萬左右。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內部人員也期待能早日建成國家公墓,這不僅意味著一種國家的榮耀,也意味著單位規格的提高。現在的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上級單位是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這是北京市民政局下屬的一個處級單位。該處的一位官員表示,一個處級單位管理著一個如此重要的政治性公墓是非常奇特的,很多事情他們是作不了主的。據介紹,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國家公墓,比如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奧地利的維也納國家公墓、德國的柏林多羅頓國家公墓等。「國家公墓是專門埋葬那些為國家作出特別貢獻者的墓地,象徵著民族精神和國家榮譽。」據悉,擬建的國家公墓將會強化八寶山革命公墓的教育、文化旅遊功能。從這個角度說,有關方面將逐漸改變它的神秘感。這位一心想把未來的八寶山國家公墓建成類似美國阿林頓國家公墓的官員說,我希望未來的八寶山能成為一個開放之地、文化之地,有大片的草地和優美的墓碑,我們的國民驕傲地徜徉於此。的確,一位到過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人曾寫道:阿靈頓公墓的一切都是寧靜的,走在這片美麗的地方,遊人不會有不安的感覺。更多的人會覺得,自己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擁抱了。愛國主義精神是強烈的,而且自然而然地流露著,和這片美麗的土地融成一體。(錄入 陳利明)(責任編輯:UN624)原標題:清明探訪八寶山八寶山革命公墓:被追逐的最後榮譽殿堂被安葬在八寶山是權利,更是誰也不會放棄的榮譽作為中國聲名最著、規格建制最高的國家級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素來更多是個政治辭彙,因為與歷史政治人物的緊密關聯使其飽含神秘與莊重。對於中共老黨員而言,幾乎沒有什麼榮譽比得上死後在八寶山與同志們長眠在一起。革命公墓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誰都不會放棄這個權利,這也是一種榮譽。」[詳細]八寶山公墓暫拒存骨灰 骨灰牆及臨時存放室均滿正文我來說兩句(1576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08:07來源:新華網作者:周敬啟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北青報記者昨天在革命公墓門口看到,一塊告示牌上註明:「截至2013年9月底,革命公墓骨灰臨時存放室已經存滿,無法繼續接收逝者骨灰。自10月1日起,請家屬自行安排骨灰存放。北山骨灰廊工程預計2014年6月完工,屆時將按照審批的時間順序,通知家屬辦理選位。」工作人員解釋,因為臨時存放室已經放滿了,「可以先辦審批、排號,骨灰暫時放在家裡,明年北院建好了,會電話通知家屬過來選位。」革命公墓辦公室一名負責人透露,臨時存放室體積有限,已經被放滿,「目前放了七八百個都是按順序審批過的,公墓暫時不能再接收了」。八寶山革命公墓《業務辦理須知》顯示,骨灰存放範圍為司局(師)級以上幹部(包括工資改革前的行政十四級以上幹部)。「簡單說就是組織部門任命的局級、部隊的師級以上的幹部,都可以申請。」北京市殯葬管理處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解釋,「只要級別夠,一般申請了都能審批通過。」資料顯示,1951年頒布執行的《革命公墓安葬暫行規則》規定,犧牲或積勞病故的革命軍人和革命工作人員,經過申請批准後,均可安葬在革命公墓。而幹部的級別,最初定為「縣級以上及革命軍人團級以上」。1992年,革命公墓安置骨灰者的範圍由縣團級調整為司局(師)級以上幹部。曾多次改擴建現每年增靈位上千個八寶山革命公墓佔地150畝,公開資料顯示,為節省空間,公墓歷史上曾多次擴建骨灰牆。從上世紀70年代首次建造骨灰牆,到2006年公墓擴建出東院,可安放6800多個骨灰盒,供使用六至七年。今年初,東院骨灰牆達到飽和。9月初市規劃委公示了革命公墓北院的規劃圖,新建的北院面積達17.6萬平方米,長達620米的骨灰廊可提供10020個骨灰龕位。「現在每年存進公墓的骨灰盒在1000個左右。」革命公墓辦公室這名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誰都不會放棄這個權利,這也是一種榮譽。」他介紹,民政部、市民政局都下發了提倡生態安葬的文件,革命公墓也大力提倡生態安葬。「北院具體新建多少生態墓地還沒定,但肯定會盡量少修墓地,節省空間」。(周敬啟)(責任編輯:郭磊)原標題:八寶山革命公墓暫拒存骨灰 新骨灰廊明年6月建成也有人把其當作權力的象徵:蔣潔敏曾言「生進中南海,死入八寶山」中國黨派史學家章立凡說:「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一直是高級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國資委原主任、曾經的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調往青海任副省長時,有大批勝利油田人前去看望。據知情人介紹,當時已位居青海省副省長的蔣潔敏曾對看望他的老同事放出豪言:「生進中南海,死入八寶山。」 [詳細]八寶山革命公墓臨時存放室存滿 暫停接收骨灰正文我來說兩句(25人參與)掃描到手機2013年10月15日21:00來源:財經網手機客戶端保存到博客【《財經》綜合報道】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9月26日發布通告,稱「截至2013年9月底,革命公墓骨灰臨時存放室已經存滿,無法繼續接收逝者骨灰存放。自2013年10月1日起,請家屬自行安排骨灰存放。」通告還表示:革命公墓北山骨灰廊工程預計2014年6月完工,屆時將按照逝者在革命公墓辦理審批的時間順序,電話通知申請家屬辦理選位。據八寶山革命公墓《業務辦理須知》顯示,骨灰存放範圍為司局(師)級以上幹部(包括工資改革前的行政十四級以上幹部)。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八寶山革命公墓北院將新建長達620米的骨灰廊,增加10020位骨灰龕位。即將擴容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北院用地位於石景山區八寶山地區,南鄰現在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及八寶山殯儀館。原國資委主任、曾經的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調往青海任副省長時,有大批勝利油田人前去看望。據知情人介紹,當時已位居青海省副省長的蔣潔敏曾對看望他的老同事放出豪言:「生進中南海,死入八寶山。」(責任編輯:UN624)原標題:八寶山革命公墓臨時存放室存滿 暫停接收骨灰甚至有地方衍生出另一個世界的「 特權」據逝者在黨和政府中擔任的職務高低,在墓穴的規格、安葬的地點上也有所不同。這並不是共產黨講等級排場,而是只要誰對歷史,對人民做出巨大的貢獻,人民就以最高規格安葬誰。然而,有些地方卻變味地衍生出了特供官員幹部的「特權公墓」。2010年,有媒體曝光,陝西商洛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將陵園一角修建成商業公墓並高價出售墓穴。陵園管理所辦公室相關人員告訴記者:「要安葬到裡面的至少都是縣團級幹部,國家也不允許陵園內埋葬其他人的,這都是為了照顧部分老領導才弄的。」 [詳細]陝西商洛烈士陵園出售墓穴 安葬者要至少縣團級

來源:西安晚報2010年02月24日04:58我來說兩句(166)複製鏈接大中小

2010年02月24日陝西商洛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將陵園一角修建成商業公墓並高價出售墓穴,安葬者要至少縣團級,引起群眾不滿。網友直言「這些領導活著脫離群眾,死了更是脫離」…[詳細][廣播版]

陵園一角被隔離修建成了公墓出售。烈士安息地咋多出一片公墓 商洛烈士陵園售墓穴引爭議本報訊 烈士陵園本是為革命事業拋頭顱撒熱血的烈士安息之地,但商洛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卻將陵園一角修建成商業公墓並高價出售墓穴,引起當地群眾不滿。反映烈士陵園內有人賣墓穴近來,不斷有商洛市民向本報反映:有人將革命烈士陵園一角修成公墓買賣墓穴,價格每個在5000~18000元不等。據知情人介紹,商洛市烈士陵園始建於上世紀50年年代,園內安葬了26位為人民解放事業獻身的烈士。但近幾年卻有人將陵園的東南角約3畝的地方建設成公墓,並對外高價出售墓穴。據初步估算,新修建的墓穴數量至少在600個左右。據了解,商洛市革命烈士陵園為省級革命烈士陵園。暗訪陵園內多出來600個墓穴2月23日上午,記者在位於該市城北金鳳山的烈士陵園看到,偌大的陵園內松柏蒼青,綠樹環繞,不遠處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在距離紀念碑右側不足50米的地方被隔出一個小門,進門後可以看到200多個新修不久的墓穴,材質多為黑色的大理石。沿路而上還有另外一個墓地,只用水泥和磚圍修,大概有300多個墓穴,該墓地距烈士紀念館僅10米左右。聽說記者要買墓穴,旁邊一中年男子說:「早沒有了,這都是上面的領導控制著呢,你別看墓碑上沒有刻字的空墓,那都是別人早都買走了的。」據該男子講,墓穴的價格大概在1萬多。他說:「你現在不管錢多少,沒有墓穴了。」調查最貴墓穴售價18600元昨天上午,記者又來到陵園。陵園管理所辦公室一陳姓男子告訴記者:「修建的600多個墓穴全部被賣出去了,目前現在只剩下20來個了。」他聽到記者想給父母購買墓穴後問:「你父母是什麼級別?」當聽說是外地工作的科級幹部時,該男子連連搖頭說:「那不行,要安葬到裡面的至少都是縣團級幹部,國家也不允許陵園內埋葬其他人的,這都是為了照顧部分老領導才弄的。」據介紹,新修的黑色大理石墓穴每個價位是18600元,而最上面的水泥磚修墓穴只有5000元。「整個陵園佔地大概是34畝,公墓只佔了3畝左右。」陳姓男子說。當記者詢問需不需要火化手續時,陳姓男子表示說不需要,只要把能證明死者身份的東西拿來就行。採訪中,商洛市民政局殯葬科和優撫科負責人聽說記者了解烈士陵園出售墓穴的事情,都推脫說自己有事讓改天再來。省民政廳一工作人員聽完記者反饋後表示,將儘快讓省廳優撫處等部門進行調查。對此,本報將繼續關注。文/圖 記者張紅中 見習記者郭峰相關鏈接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範圍內的土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在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範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的,應當經原批准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同意。——據《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保護辦法》第13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範圍內為烈士以外的其他人修建紀念設施或者安放骨灰、埋葬遺體。——據民政部、國務院法制辦《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記者張紅中整理)
推薦閱讀:

有關的如何選擇好的公墓風水
選擇公墓要請風水師幫助
公墓陵園尋穴要領
興寧劉姓總祠以及劉七開七公墓考察記
公墓點正穴-風水師的技巧揭密|

TAG:北京 | 公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