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德哲學簡述

康德哲學簡述 引言 西方哲學向來是以理性作為基礎的,只是理性的表達方式在不同階段有所不同。從西方哲學史的階段來看,從公元前6世紀到羅馬帝國滅亡,這一時期被稱為古代哲學,或稱作古希臘哲學;從公元2世紀教父哲學登上歷史舞台到歐洲文藝復興之後,這一時期被稱作中古哲學,或稱作基督教哲學、經院哲學;從17世紀開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一時期被稱作是近代哲學。古代哲學的理性是一種關於宇宙的思辨,這一時期的哲學普遍探討的是世界本原的問題;中古哲學的理性則是轉變為信仰的助手、論證上帝存在的根據,這一時期基督教發展壯大,理性成了連接哲學與宗教的工具;近代哲學的理性由於受到當時科技水平迅猛發展這一社會背景的影響成為了一種科學精神,這一時期的哲學探究的是思維與存在的認識論的問題。 西方哲學發軔於古希臘,為以後的哲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只是這一時期的哲學畢竟由於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落後而顯得樸素;中世紀的哲學則是成了「神學的婢女」,可以說在整個黑暗的中世紀,哲學是被緊緊的鉗在基督教的籠子中而畸形發展的;從20世紀到現在,哲學步入了現代階段,雖然哲學的發展呈現了百家爭鳴的狀態但並沒有樹立起任何一座高峰,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代哲學家的研究大多基於以往哲學家的理論,在體系上並無多少新的創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與它相臨的近代哲學因為鋒芒太盛而顯得現代哲學略有些平淡。近代哲學是整個西方哲學史的高潮,不僅前無古人能超越而且至今也後無來者可以打破這種局面。近代哲學衝破宗教的束縛,一方面全面地批判了傳統形而上學的觀點,另一方面又解決了很多古代、中古哲學留下的問題。最為重要的,近代哲學為我們構造了一個新的哲學體系,一種新的研究角度,是之後的哲學家無出其右沿用至今。 按照哲學形態的不同特徵,近代哲學又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經驗論與唯理論時期、法國哲學時期、德國古典哲學時期以及黑格爾後哲學,其中德國古典哲學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近代哲學的特徵。德國古典哲學在哲學是上具有超越時空的理論價值,如果說近代哲學是西方哲學的高峰,那麼德國古典哲學則是高峰中的高峰,它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一方面與德國民族追求綜合統一的氣質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哲學史研究積累的結果。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有兩個人最為重要,一個是黑格爾。黑格爾建立了歷史上最龐大、最全面的哲學體系,其價值在於一種嚴密的整體性,這就使在他之後的哲學家無論同意他的觀點與否都要先理解他的觀點,在此限定內才能繼續研究。還有一個人,如果說黑格爾哲學標誌著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那麼這個人則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開創者,黑格爾哲學提起的建立也莫不是收到了他的啟發和影響,他對於哲學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使哲學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維度,這個人便是康德。一. 思想背景 康德哲學之前,正是近代哲學陷入困境的時候。近代哲學研究的問題是認識論的問題,即我們對於事物形成的認識是如何產生的,如此形成的知識極其普遍必然性是如何保證的等問題。在古希臘時期,這些問題尚未被哲學家們所足夠關注,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隨著對於世界的認識大大深入,人們開始意識到認識方式的重要性,於是開始重視認識論的問題。康德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時代精神內部的問題,一個是經驗論與唯理論之爭的問題。關於第一個問題,近代哲學繼承了古代和中世紀哲學的思辨,也表現了前人所沒有的實踐精神,這種實踐體現在自然科學的重視上。這就使得哲學科學理性的指導下形成了一種機械決定論的自然觀,認為包括人在內的自然與社會都統一服從於因果規律。這樣一來,人本身的價值就成了問題,從而使啟蒙主義的兩大支柱理性與自由便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關於第二個問題,從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哲學家們圍繞著真理的基礎、真理的標準以及真理的方法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從而分成了唯理論與經驗論兩大陣營。唯理論代表主要有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笛卡爾提出的著名命題「我思故我在」,確立了主體性原則,建立清楚明白的真理的內在標準。斯賓諾莎用心物平行論消解了笛卡爾的二元論,既說明了思維與存在的區別又強調了兩者的對應協調。萊布尼茨發展了笛卡爾的學說把所有觀念均看作是天賦的,又接受了洛克的批評強調天賦能力的潛存說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多元論思想,提出了單子論,認為實體是無限多的。經驗論的主要代表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萊、休謨。培根在近代哲學中第一個提出了經驗論的基本原則,主張一切知識源於經驗,同時也意識到了經驗的局限主張把經驗和理性結合起來。霍布斯一方面繼承了培根的經驗論原則,認為一切只是都是從感覺中獲得,他對於感覺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後來洛克「兩種性質的觀念」的學說,另一方面也受了笛卡爾唯理論的影響,很重視理性的作用,他認為經驗感覺只是認識物體的方式,而這種方式的根據便是推理。洛克是第一個將經驗論構造成完整理論體系的哲學家,他批判了當時盛行的「天賦觀念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把人的心靈比喻成一張白版,把知識歸結於觀念,把觀念歸結於經驗,系統的闡釋了經驗主義的認識論思想。巴克萊改造了經驗論的基本原則,把可感事物與事物本身看作是一回事,從觀念的存在推及「存在就是被感知」,從而證明了精神實體的存在。休謨比洛克更加深入,認為哲學是研究「人性的學科」,其基礎建立在經驗觀察之上,但是對於感覺的來源問題,休謨則成為了一個溫和的懷疑論者,因為不可知論是經驗主義的必然結果。 近代哲學的認識論問題發展到休謨這裡可以說是走進了死胡同,休謨的懷疑論讓經驗論與唯理論之爭陷入僵局。而康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了哲學的舞台,他主張調和經驗論與唯理論,並形成了自己先驗哲學體系。二. 哲學觀點㈠.哥白尼革命 康德對於經驗論與唯理論的調和表現在他一方面贊成支持來源於經驗,另一方面又同意知識由於具有必然普遍性而必須是先天的。這樣除非能證明我們可以先天的經驗對象,否則這種觀點便是自相矛盾的。康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了一種新的思路,置換了認識主體和對象的位置,就好像當初哥白尼地球和太陽在宇宙中的位置一樣,康德的這種觀點是西方哲學認識論問題上一次大膽的嘗試,被人們稱作「哥白尼式的革命」。 傳統的形而上學的認識論是一種先驗實在論,即讓知識符合對象,這樣的知識才是真理。康德則是顛倒了二者的關係,讓對象來符合知識,這裡所說的知識也可以理解成認識主體即主體的認識形式。康德把主體的認識形式定義成先驗的,這是一種先驗觀念論,經驗為知識提供材料,主體為知識提供認識形式,知識就其內容而言是經驗的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就好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先天的擁有一支同樣的相機——認識形式,能夠被我們拍下來並在底片上呈現出來的——符合我我們的認識形式,便成了照片——真正的知識。正如拍照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把一個事物的所有方面(內在、外在、產生原因、本質等)都拍下來一樣,認識亦不可能接觸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因為按照康德理論,認識形式是一定的而事物是未知的,這就為事物並非完全能被我們認識提供一種可能。於是康德不得不把事物分成「現象」和「物自體」兩部分。現象的部分能被我們的認識形式所認識,物自體的部分則超出了我們的認識形式之外而無法認識。「物自體」的提出使得我們的認識又受到了限制,也遭到了很多當時哲學家的批判,其中有一種質疑觀點是,既然康德說物自體是不能為我們所認識的,那怎麼又憑藉什麼說它是存在的呢?這樣一來康德便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如果物自體存在,則與它自身的性質不符合,如果物自體不存在,則康德的整個理論就會產生缺陷。實際上,康德對於物自體僅僅做了兩個斷言,其一,物自體是存在的;其二,物自體是不可認識的,並且對於這兩個斷言康德都是從側面進行論證的。物自體存在的原因有兩點,首先作為認識主體的「我」本身也是物自體。因為雖然我可以認識「我」的很多性質,但卻不知道我是如何認識的,這就是「我」作為物自體而超出了認識能力之外的部分,也是經驗論和唯理論一直在爭論的問題。所以,如果否認物自體,那就必然會否認「我」的存在。其次,物自體雖然限制了我們的認識但卻為我們的自由意志的存在創造了可能。在康德看來,被認為是自然界普遍法則的因果律只存在於物體現象的那一部分,而不能管轄物自體本身,這樣人便有了自由,而承認人的自由是一切倫理學的基礎。康德物自體的提出可以說從另一方面解決了啟蒙主義理性與自由的矛盾。物自體不可認識的原因是,除非能證明我們人的認識是無限的(顯然不能證明),否則就會存在有限的認識之外的部分,這個部分便是物自體。 當然,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也只是一種假說,要想成立,就必須要證明認識形式確實是先天存在的。㈡先天綜合判斷 在證明認識形式是先天存在的之前,為了使自己的理論更加圓滿,康德借鑒了萊布尼茨「兩種真理」的觀點和休謨對於知識的分類,提出了「先天綜合判斷」。人用獨立於外在對象的直觀能力認識對象所獲得的知識叫做對象先天知識,這種知識便是先天綜合判斷。 休謨把命題劃分成兩類: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分析命題是指主詞包含謂詞,不證自明,如「白布是白的」,分析命題是先天的必然的。綜合命題是指主詞與謂詞的關係需要通過經驗檢驗,不是分析命題的都是綜合命題,如「明天會下雨」,綜合命題是後天的偶然的。知識是分析命題而不是綜合命題。這樣一來就把傳統的形而上學排除在知識的領域之外,因為傳統形而上學中很多概念如「理念」「實體」是無法通過分析而自明的。但是在康德看來休謨的劃分只是從邏輯的角度出發,並沒涉及形式和內容,一些採取了綜合判斷的邏輯形式的判斷在內容上也可以是先天的。 為了構建新的形而上學,為了使一種命題即是先天的有要對經驗世界作出判斷,康德提出了先天綜合判斷。先天綜合判斷在內容上包括數學、自然科學和形而上學。當我們問賦予數學普遍必然性的直觀是什麼,自然界中概念之間普遍必然聯繫的來源是什麼,純粹的理性根源是什麼這些問題的時候實際上也就是問先天綜合判斷何以能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先驗判斷,所有的先驗判斷構成了康德的先驗哲學(批判哲學),他的先驗哲學分為兩個部分,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理論理性又分為先驗感性論、先驗知性論和先驗理性論三個部分,這便是康德的整個哲學體系。㈢理論理性 康德把人的認識過程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階段。感性是通過對象作用的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能力;知性是把經驗材料進行統一綜合構成知識的能力;理性是調整知識使其成為體系的能力。要證明人的認識形式何以是先天的,就分別要證明感性、知性、理性的形式的先天性。 對於感性,康德認為它的形式是時間和空間,並把關於這一判斷的論證稱作形而上的說明。空間是先天的原因在於:1.感覺是無意空間為前提2.事物存在以空間為前提3.空間是唯一的4.空間是無限的。前兩個原因說明空間具有先天性而非經驗,後兩個原因說明空間具有直觀性而非概念。關於時間先天性的論證和空間相似,還有一點便是:時間的單向性是我們考慮事件的前提。這是時間和空間是感性形式的原因,關於它們何以先天,康德又做了先驗的說明,即認為即認為幾何學研究的是空間,代數學研究的是時間,只有將時間空間看作是先天的,數學所反映的直觀才能成為可能。這也就解決了數學先天何以能的問題。 對於知性,康德認為它的形式是範疇,即思維所遵循的規則。同樣地,康德對於範疇也做了形而上的演繹和先驗的演繹,之所以叫演繹,是因為論證更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康德認為判斷的形式與知性形式有一一對應關係,從判斷形式堆到出知性形式,就是範疇的形而上演繹。關於範疇的先驗演繹,康德分為兩個部分進行:主觀演繹是通過形成知識的主觀條件進一步揭示知識的先天條件;客觀演繹是通過自我先驗的同一性出發,通過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的關係來說明範疇的客觀有效性。這也就解決了自然科學先天何以能的問題。 對於理性,康德認為它的形式是理念。在先驗理性論中,康德並沒有像對感性和知性那樣作理性形式「是什麼」和「何以是」的論證,而從理性形式的性質出發,指出了傳統形而上學中的種種謬誤。理性的作用是把知識統一成體系,統一的工具是理念,然而這隻代表理念具有統一知識的要求,這種統一是理想的,有別於現實,因為畢竟在現實中我們要受到經驗的限制。康德認為傳統形而上學便是混淆了理想的統一性和現實的統一性,並把這種錯誤稱作「先驗幻象」。康德把傳統邏輯推理的三種形式直言、選言、假言分別推之際端,便得到三個先驗理念:自身不再是賓詞的主詞——靈魂、不在意任何事物為條件的前提——世界、自身不再是部分的整體——上帝。並指出傳統形而上學根據這三個先驗理念分別形成了「理性心理學」「理性宇宙論」「理性神學」相對應,並把這三者所犯的關於「先驗幻象」的錯誤分別稱作「謬誤推理」、「二律背反」、「理想」。康德指出傳統形而上學的錯誤是為了開創一種新的形而上學,讓形而上學重新回到知識領域,從而證明形而上學何以能。 康德對於理論理性的批判是因為他看到了近代以來以科學自居的哲學的弊端以及其可能毀滅理性的危險。當然,康德不僅僅是批判,他也為哲學找到了一條出路,這便是它的實踐理性。㈣實踐理性 儘管康德所說的實踐僅限於倫理學的範疇,康德仍然是近代當之無愧的把實踐引入哲學的第一人。康德倫理學是一種動機論,認為判斷一個行為是否具有道德意義的標準不在於行為的結果而在於行為的動機。康德把行為區分為符合責任的和不符合責任的,不符合責任的行為不是道德的行為,並又把符合責任的行為分為出於責任符合和出於利益符合,出於利益符合責任的行為也不是道德的,只要出於責任符合責任的行為才是道德行為。 但是動機論的倫理學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們如何知道一個行為的動機是善是惡呢?這就涉及到理性世界與感覺世界的關係,為了說明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道德公設。康德認為人類在理性驅動下都會嚮往一個絕對的「至善」,而道德公設就是「至善」所不可缺少的條件。道德公設有三個,第一個是意志自由。因為如果沒有自由,無論是「善」還是「至善」我們都無法去實踐的,康德在提出「物自體」概念的時候就充分說明了意志自由的重要性。第二個是靈魂不朽。因為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如果不假設靈魂不朽,那麼人則無法完成「至善「的實踐。第三個是上帝存在,上帝的存在會是求善的行為受到獎勵、求惡的行為受到懲罰,這樣人們的道德實踐才會變得有意義。 道德公設保證了康德倫理學動機論的成立,為了保證人們在道德實踐中追求「至善」,康德又提出了道德實踐的法則。康德認為,人首先是一種自然的存在,然後是一種理性的存在。作為自然的存在,人受到自然法則的支配,自然法則是必然的法則,是一種事實上的判斷,體現為以「是」為系詞的敘述式。作為理性的存在,人受道德法則的約束,道德法則雖然不是必然的,但是一種「定言命令」,即一種應該無條件遵循的要求,道德法則是一種價值上的判斷,是以「應該」聯結起來的命令式。康德有一句名言: 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增長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由道德公設的統領和道德法則的約束,人們的道德實踐便有了保障。也就為自由提供了可能。康德所說的自由指的是不受任何外在東西決定的存在。他認為道德實踐的基礎是純粹理性,所謂純粹的理性是指以自身的形式作為自己的法則而不受外界約束。於是,康德提出了一個著名「自律即自由」,這句話可以看作是康德實踐理性的概括。三. 結語 以前的哲學家把理性看做的哲學思考的自明的前提,到了康德這裡,才開始有了對於理性先驗的分析。康德對於哲學前提的研究使他成為了進入哲學王國的橋樑和關隘。康德的哲學集中的體現了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他是那個時代的先鋒,更是這個西方哲學史中不朽的偉大人物。參考書目張志偉主編 《西方哲學史》 2002年6月第一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羅素 《西方哲學史》 1976年6月第一版 商務印書館趙敦華 《西方哲學簡史》2001年1月第一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黃裕生 《真理與自由——康德哲學的存在論闡釋》 2002年10月第一版 江蘇人民出版社朱高正 《朱高正講康德》 2005年19月第一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易傑雄 《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康德》 2001年2月第一版 安徽人民出版社
推薦閱讀:

什麼是真正的覺醒?
我們為什麼要學哲學(2)| 西方哲學史之蘇格拉底
長想法其一 -- 平衡點
不太夠哲學的哲學
經典人生哲學 二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