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眾僧團的德育教育
06-06
尼眾僧團的德育教育
推薦閱讀:
如瑞法師
一、前言 縱觀今日國內的佛教界,各地都在積極地創辦僧教育。在此,也不憚孤陋寡聞,一呈管見。唯願能拋磚引玉,引發教內飽學之師,以及社會上熱心扶植教育的高達人士,共同參與研討、商榷,多予指正與策劃。冀望通過各方的不吝賜教,使我們的教育能更上一層樓。 德育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簡稱。古今中外,每個時代和社會,隨不同的民族、信仰,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就相應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因此。德育教育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儘管它隨著時代和社會,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是。任何國家和社會都不可缺少道德教育。在此,我們並不談國家、社會的德育教育,而是就佛教界,確切地說,是以尼眾佛教徒為對象。就五台山普壽寺這十多年的教育實踐,談談出家尼眾的德育教育。當然,尼眾的教育,不單是德育的教育,它涵蓋著豐富的內容,而歸根結底。無非就是佛教的教育。也就是如何具體去實踐佛陀的教育思想。 下面,首先說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後,簡單地敘述苑訓及介紹本苑的三大修學綱領,並略顯在企業的支持下,弘化教育初見成效。 二、基礎的教育 回顧釋迦世尊當年施行的教育,不僅契理,而且契機,因此才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雖然歸元無二路,但方便畢竟有多門。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妙。門門無礙,對於出家的佛弟子眾來說,修畢佛法的內容歸納起來無非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那麼,什麼是佛教的基礎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戒德教育!何以知之?因為戒定慧三學,以戒為基礎,戒學的教育是根本。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個出家人,不同於俗人,並不單單是外表的剃髮染衣,根本的差別還是在受戒上。從十戒乃至菩薩戒,出家人只有以戒來規範身口意三業,才能作眾生的福田。因此,戒德的教育實際上就是培養出家人的道德修養。而道德修養可以說是佛教的核心,是佛教信仰的根本所在,也是佛教教育的終極目標,更是衡量佛教人才的尺度。現代社會的佛教青年,不僅需要淵博的學識,上弘下化的能力,更應該是品德兼優,深信佛法,具有一定行解修持的僧尼。那麼,該怎樣培養如此高標準的人才呢? 1、三學次第 佛陀的教育,不僅兼施戒、定、慧三學,而且,非常注重三學的前後次第,佛先教戒學,令弟子們修養品德;再教定學,使弟子們的身心獲得安寧;後教慧學。啟發佛子們的智慧。因此,三學的先後秩序非常明顯,三學相資,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智慧的圓滿達到徹底地解脫。故在律中,有婆羅門問阿難:世尊何故制增戒學?阿難回答:為調三毒故。雲伺為學?為求四果故。佛陀的戒、定、慧三學,猶如現代教育的德、智、體三育。但德、智、體只是世間的教育,而戒、定、慧三學卻通於世出世間的教育。 可見,德育教育,實際就是戒學的教育。它是三學的基礎。通過戒德的教育,不僅能陶冶佛弟子的靈性,使出家人的性情逐漸趨向真善美的境地,更重要的是,通過戒律的約束,令弟子們收攝身口,進一步去掉妄想雜念,不再心猿意馬,於是,心靈逐漸趨向寧靜,便能契悟本性。而且,通過和合僧團中,輾轉相教,輾轉相諫,輾轉懺悔的訓練。令弟子們在道業上不斷增進。 總之,戒學是佛教的基礎,定慧二學,是戒學的上層建築。假如戒基牢固,就可以出生萬善;反之,如果戒基傾斜,那整個佛教,恐怕會有動搖而毀滅的危險。 2、機教相契 既然三學之首是戒學,戒學的教育其實就是戒德的培養。律中,戒學又叫做增上戒學。增上,就是幫助、增強的意思。由於戒德的修養,能令我們的人格更加圓滿。因此,戒,又名學處。具體對尼眾僧團成員來說,優婆夷,有五戒學處;沙彌尼,是十戒學處;式叉尼增學三法:本法、六法、和行法;比丘尼,有比丘尼學處;一直到菩薩,有其相應的菩薩學處。佛陀教化最殊勝處就是機教相契。既能觀機施教,就能隨病與葯。所以,隨不同的人,有相應不同的學處。 戒的目的是防非止惡。它不但不是束縛,反而含有絕對自由的含義。戒律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以戒律軌範我們的身心,不去侵犯、惱害眾生,那麼,大家都能過自由的生活。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佛弟子起碼要具備的五種基本道德:第一、不殺生即仁愛,第二、不偷盜即重義,第三、不邪淫就是有禮,第四、不妄語即誠信,第五、不飲酒是正智。這五種都是做人應具有的基本道德行為。而出家的佛弟子,更在此基礎上,有沙彌尼的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再加上菩薩戒。可以說,三聚凈戒是大小二乘等持。因此,持戒是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中道德行為的具體裎,是求解脫、證菩提的保證。一個佛弟子,必須在日常行為中,隨時隨地努力去止惡行善,才能逐漸完善的人格。 三、教育的指導思想 明確戒學是三學的基礎教育後,隨之而來的是,到底應該怎樣去具體實施戒德的教育,是否是按照戒律,死搬教條地去教育學僧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此機械地教育,必將導致教育的失敗。因此,我們從初發心要出家的女凈人開始,一直到大比丘尼,始終以苑訓為教育的指導思想。以下是對其含意的概略敘述。 1、修道正見 第一偈:「建立和和僧團,進入出家軌範。樹立正知正見,培養老實真干。」 為什麼要在僧團中實施對出家眾的教育,乃至在僧團中培養正知正見?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應該略為追溯佛陀在世的教育。如果不認識原始的僧團佛教,不了解中國的傳統叢林佛教,就不容易創造現代佛教教育的光輝。 世尊一成道,就開始隨度化根機成熟的眾生,因此,鹿野苑度五比丘出家,世間正式出現了三寶。在原始佛教中,有許多感人而親切的教化。因為佛陀非常注重直接對弟子的心靈教育,所以覺悟者不計其數。後來,出家眾日益增加,就創立了僧團。並且,制定了僧團中共同遵守的六項準則,即六和: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佛陀在僧團中宣揚聖教,廣度群生。由此,隨佛出家的僧眾日益增多,於是,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僧團。在最初的十二年中,僧眾清凈,沒有違犯的弟子。後來,由大權菩薩的示現,隨其所犯,便制定了戒律。 在維繫僧團共住的六和中,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八正道的主體是正見。僧團中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都是為了求解脫,證菩提的共同目標。可以說僧海一味。如果各執己見,根本就無法共住。因此,只有樹立正見,才能維護僧團的清凈和合。 在樹立正見的前提下,還必須踏踏實實地去學修。如果將佛法當是一門知識,也不過是「說食數寶」,不得實益。所以,必須培養「老實、真干」的作風,真正為了生死、證菩提而學修,這才是出家眾入門修學佛法的關鍵所在。 2、福慧雙修 第二偈:「開拓慈悲胸懷,常保道念不亂。懂得培福惜福,不忘智慧貫穿。」 戒德的教育以道心為重,而道心就是我們求解脫,證菩提的信心。要續佛慧命,紹隆三寶,就必須堅固出家眾的道心。而堅固道心的根本是發菩提心。只有發菩提心,才能開拓我們的胸懷,棄燕雀之志,慕鴻鵠之高翔。效菩薩之行,立佛子之願。也只有發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心懷,也才能具有濟世度人的心愿。尤其在學修中,注重福慧雙修的教育。常言道,「沒有福報的水,就養不了智慧的魚。」要苑常以弘一大師的培福惜福的故事來教導學僧,使大家認識到。真正的持戒,是少欲為本,知足常樂的。 3、僧格尊嚴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學佛的起步與究竟,都是在人格,確切說是僧格的完成。因此,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導出家的尼眾作一個像樣的出家人。德育教育的重點是要鑄造出遠離名利,具有自尊,自重、自愛,卓然獨立僧格的人才。 而培養完整的僧格,教育的根本是道業,具體表現在威儀、品德的不斷提升。所以,隨著學佛的深入,自然在生活上就會甘於淡泊,而不再去羨慕外在五欲的享受。雖然身貧,但道不貧。 因此提出「鑄造僧格自尊,遠離名利不沾。甘於淡泊修道,不慕享受好閑。」 4、愛國愛教 作為現代的出家尼眾,必須具有愛國愛教的思相。佛陀也多次告誡弟子,要報國土恩,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愛國主義一向是我國佛教的優良傳統。近代史上,弘一大師就提出:「愛國不忘念佛,念佛不忘愛國」的觀點。根據人間佛教的思想,每一位佛教徒都應該在自己的祖國廣作佛事,利益眾生,教育學僧將來畢業後,要為振興祖國的佛教事業,貢獻自己光和熱。 愛教,就是熱愛佛教界提出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理想;熱愛眾生平等的主張,以實踐的修學功德,報國土恩、報眾生恩。愛教必須護教,對招搖撞騙、蠱惑人心的「法輪功」等邪教,給予徹底地批判。同時,積極住持正法,牢記慈老法師的錚言:「寧願終身入憂苦,不將佛法送人情。」總之,愛教必須愛國,愛國才能愛教。兩者相輔相成。因此,苑訓中明確提出:「遵紀守法自愛,愛國愛教在先。學修並進向上,利國利民在前。」 5、燈燈相續 最後是「求證菩提不退,願做明燈長燃。」 佛經上常常拿光明來象徵智慧,而以黑暗代表愚痴。光明能破除黑暗,同樣,智慧也能破除愚痴。黑暗中,人們會感到恐懼;而正因為眾生愚痴,才長劫輪迴於生死苦海中。遭受墮落三途的果報。所以,應該破除黑暗和愚痴,才能得見光明與智慧。並且,不僅能夠以智慧的光明,照破自己的無明,還能破除眾生界的愚痴黑暗,令佛法的智慧燈長明不絕,燈燈相續。 總結以上所說的苑訓: 建立六和僧團,進入出家軌範。樹立正知正見,培養老實真干。開拓慈悲胸懷,常保道念不亂。懂得培福惜福,不忘智慧貫穿。鑄造僧格自尊,遠離名利不沾。甘於淡泊修道,不慕享受好閑。遵紀守法自愛,愛國愛教在先。學修並進向上,利國利民在前。求證菩提不退,願做明燈長燃。 四、教育的三大綱領 雖然普壽寺並不是一所正式的佛學院,但是,從中央到地方,無論教內還是教外,大家一直都公認:這裡就是一所佛學院,尤其是地方政府、宗教部門,一向都極為照顧。這裡長年有三、四百尼眾在寒冷的高山上過著如法如律的僧團生活,接受佛法的教育,大家感到法喜充滿的關鍵在於,本苑制定了教育的三大綱領,使修學目標具體、明確。從而師生上下和合共住,如水乳合,繼承和發展了自覺、自律的佛教傳統。 1、學威儀不辱僧相 改毛病早證菩提 戒律是實行眾善的具體規範。人生社會的最高理想,是以求得最高的善為目標,也就是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戒律的根本精神也在於此。雖然戒有大小乘的差別,但總括不出止持和作持兩門。因此,戒是止惡修善的行為規範。 本來,佛教的終極目標是要達到精神的解脫,不但是自己一人獲得涅槃的安樂,更要令所有的眾生都能達到精神的解脫,得到究竟的安樂。想要獲得解脫,必須要有正知見,因為有智無行的理論是空論,而有行無智的實踐,則是盲目的行為。由戒律進入修道的規範,才能夠真正證得宇宙的真理。反過來說,證到真理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符合律儀的規範。所以,佛教的規律,不僅超越了世間的法律和道德,而且,由此清凈持戒,少欲知足,勇猛精進去斷除煩惱,早日改自己的各種習氣、毛病,才能真正斷惡修善,趨向解脫。 戒律除了以上所說的止惡修善的功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能攝持六和的僧團。眾所周知,每條戒都有制定的原由,因此,條條戒都說制戒的十利:1、攝取於僧;2、令僧歡喜;3、令僧安樂;4、未信令信;5、已信令增長;6、難調令調;7、慚愧者得安;8、斷現在有漏;9、斷未來有漏;10、令正法久住。 佛臨涅槃的時候告訴阿難:「以戒為師。」由此可知,佛滅度後,領導僧團的不是佛自身,而是戒律。而學戒、持戒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學威儀」及改正毛病習氣上。所以,華嚴經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 因此,在本寺,凡新入寺欲出家的小居士,或安居班的學生,都要從穿衣、吃飯的威儀開始學起。凈人剃髮後,必須從小眾作起,沙彌尼、式叉尼,然後才如法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尼。在當小眾期間,要為大眾僧執勞服務,培植福報。寺內都是廣單,大家朝夕相處在一起,利用每天的小生活會,每月的大生活會,讓每位同學發露、懺悔所犯的過失,漸漸改掉各自的習氣毛病。 如果把身口意的軌則稱為律的話,那麼,與這個軌則、尺度相符合的身口所行,就應該叫做儀。因為必由身口方能彰顯威儀。如果能持戒,就必然具有威儀;反之,不犯威儀,自然就具足了戒德。戒香普熏,是完成高尚僧格的必然結果。 威儀庠序就是身口始終有禮有節,從言談舉止、語默動靜中無不顯現出內在的戒德涵養。一位美德外彰的出家佛子方堪稱人天師表,令人見已,情不自禁地就生起敬仰之心。只有內心保持正念,攝心制行,自然外在的儀錶就安詳,能令人敬佩不已。因此,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出家人在一切時中都應「常爾一心」,守口攝意,身不放逸,心不散亂,漸漸地,就能與禪定相應,內外一如。 因為具足了律儀,就可以調伏三業,更能令未生善生起,已生善繼續;未起惡不起,已起惡令滅。無始劫所形成的習氣、毛病在律儀的整治下,逐漸消除。隨著雜染的逐漸消除,自然而然就能顯發出我們本具的般若智慧。所以,在修學佛道上,律儀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當我們自己成就了勝德之後,還要以大悲願心,普利一切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乃至最終成就自利利他的菩提道。由此才發覺,實際上,我們出家人與世間眾生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出家了,並非離群索居,而是在成就出世的功德後,再以積極入世的精神,引導眾生出離苦海,莊嚴世間。發菩提心,仿效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直至成就菩提。 2、發心讀完大覺書 立願行盡佛子事 我們不要辦這樣的佛學院,為了趕上朝代的潮流,迎合學僧的要求,每天都排滿了各式各樣的學科,只偏重灌輸佛法知識,而忽略了根本的品德修養和道心的培養。如此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能令學僧們體會到佛法的微妙和偉大,內心自然沒有法喜可言。這樣,又怎能期望他們能對佛教生起絕對的信仰及堅定不移的信心,乃至盡形壽實踐佛法,直至菩提而不退的信心呢? 因此,本院從學修一體化著眼,從戒律下手,在完成戒律地基礎學習後,才可以進入教理的研習。雖然從住持佛法的功用來看,戒是根本,但是,如果約斷除煩惱,證得涅槃來說,慧是最高的。而欲習定發慧,就必須深入經論,研習教理。因此,第二個綱領就是:「發心讀完大覺書,立願行盡佛子事。」到目前為止,凈土部已初具規模,華嚴部也相繼成立。 十幾年來,大眾的定課是每日一卷《華嚴經》沒有斷過。隨著硬體的發展,不斷地在完善原來設立的五大部想法,現在戒學部已成立,包括戒學普通班、中級班、高級班及研究班,共200人。凈土部已進入正規的修學中,其中包括凈土普通班、預研班專修班,共45人。今年,凈土預研班的同學還到太原去領導佛七,並且在佛七中開示。 3、學有所成自利利他 修有所證度己度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的提高,當今的出家人,應以怎樣的心態及形象去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面對高科技領域的眾生? 佛法不離世間法。如醫生必須有高超的醫術、良好的醫德、豐富的臨床經驗。教化大眾,一定要具有教化大眾的知識和條件,才能對社會產生一種影響力。因此,為了滿足時代的需要,必須有適應社會的弘法人才。培育現代的僧才不是單靠取得世間的學位,最根本的仍然還是保持出家人的本色。也就是說,以務道為本,保持菩提心,具足威儀,不失對三寶的信仰。否則,弄巧成拙,為求學位,只專世學而不持戒,即使取得最高的世間學位,也只不過是個社會人才,而不是僧伽人才。 為了順應時勢,與時俱進,弘化教育在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已開始初見成效。廣學部設在普壽寺——下院太原妙吉祥寺內。現在已經有97位學僧。並開設兩個大專班,在課程的設置中,增加了書法、鑒賞、繪畫等課。上課的方式也別具一格,接學院的教師到寺內上課。教學活動之餘,許多老師的通過與師父們的接觸,對佛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紛紛求受三皈、五戒。而就讀世學的尼僧,不失出世的本懷,保持著傳統而正規的寺院生活:晨鐘暮鼓、朝暮二課、過堂誦經、結夏安居……在廣學世法的自利過程中隨緣利他,立志成為弘化四方的優秀佛子。 十幾年來,因為寺院不對外開放,一直專心從事尼眾的教育,加上還得隨力隨分地修建,以滿足廣大尼眾入學的渴望,所以,一直十分節儉,寺院的建設發展緩慢。近年,在旭日集團和各方檀信護持下,工程有了迅猛地進展,減輕了寺院的很多負擔,學習、修行環境都得到了改善,更好地促進了教學工作的發展。在感恩之餘,體會到,寺院的發展能和企業聯合,必將極大地促進佛教教育事業的發展,正所謂「道假俗資,俗須道濟。」 五、結語 以上,只是將十年來的辦學指導方針,結合德育教育這一主題,略陳管見。每每懷著感恩、念恩、報恩的心情走過每一個高山、小溪、平川,深深體味著佛法的精妙。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完成人天師表、提升人格、僧格的教育事業,必須有長遠的教育計劃,正確把握佛法的精髓、融合傳統和現代的教育理念,善觀受教者的根機,盡心儘力,善巧運作。教育工作不僅需要長期、耐心的默默耕耘,而且需要不斷地改進、完善,以順利達到預期的教育的目標。 因此,衷心希望諸位繫心佛教教育的教內外熱心人士,通過共同探討、商榷,交流各自的辦學經驗,在佛教教育思想、教育的環境、教育行政等問題上達成共識,以成就完整的僧教育。讓佛教教育的光輝遍滿大地。推薦閱讀:
※到了90後或00後當家的時候,到時候的學校還會強制學生剪髮嗎?這說明了什麼?
※如何評價《創世紀》進入北京初一語文課本?是正常外國神話故事還是在課堂上宣傳有神論思想?
※你不得不學會的辦公軟體快捷鍵
※跨專業考應用心理學,中南大學和西南大學哪個好一些?
※如果父母得了肺癌晚期,作為子女會儘力去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