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清平樂黃庭堅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1)行路:指春天的行蹤。(2)因風:順著風勢。(3)喚取:喚來。取,語助辭。春天回到何處?留下一派清靜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去之處,請叫它仍舊回來的我同住。可是春天去得無影無蹤什麼人會知,除非你問一問黃鸝。它的叫聲十分婉轉,但無人能夠理解,只有任憑輕風飄過薔薇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年(1072)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為秘書郎。元祐元年(1086)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京師,與庭堅同游蘇軾之門,有「蘇門四學士」之稱。《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涪州(今四川涪陵)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紹聖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賓)。崇寧元年(1102),內遷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到任九天,即被罷免,主管洪州玉隆觀。次年復被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四年,卒於貶所,年六十一,私謚文節先生。黃庭堅以詩文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同稱為「蘇門四學士」。在蘇門學士當中,秦觀和黃庭堅兩個人的成就最高,秦觀是詞苑聖手,黃庭堅是詩壇宗匠。黃庭堅不僅與蘇軾並稱「蘇黃」,而且他還是江西詩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首。他書法精妙,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著有《山谷內集》30卷、《外集》14卷、《別集》20卷等。這首詞寫惜春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珍愛,留戀及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精神。全詞採用擬人化的手法及多屋轉折,將戀春之情表現和新穎而清婉,曲折而微妙,讀來饒有情味。黃庭堅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奉守儒術,融通釋(佛家)、老(道家),多才多藝,文學藝術的修養很高,造詣很深,23歲進士及第,也曾經春風得意。但是他一生命運多舛,風雨飄搖,直到抱恨而終。他兩次喪偶,遭遇婚姻不幸;自從步入仕途以後,又經歷了一番番政治風雨的無情摧殘。也許這首《清平樂》中飄逝難尋的春天就是作者畢生追尋的理想。他惜春、戀春、尋春、留春、傷春,雖則自傷,但別有一番情致,其詞語、情趣均不落俗套,顯現出一種崛強狷介的風姿。讀其詞,其人、其情躍然紙上。這是一首構思新穎、格調清奇的春之短歌。上片以發問起調。作者沒有描寫落花流水春殘景象,也沒有表現悼紅惜綠的傷春情懷,只由問春而至尋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態,希冀駐日回景之衷腸已躍然紙上。下片以反詰句承接,將上征下痴語奇想輕輕宕開,而將惜春尋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黃鸝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蹤跡。何不住問之?但人情鳥語難通,尋春願望終成泡影。不僅春之芳蹤仍無處尋覓,且詞人心頭的憂傷之情愈發加重了。當看到黃鸝趁著風勢飛過夏季開花的薔薇時,詞人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去夏來的現實。詞中蘊含著一層深似一層的感情,把作者惜春的心態寫得活靈活現了。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徵。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此詞高妙處,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裡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是一首構思新穎、格調清奇的春之短歌。上片以發問起調。作者沒有描寫落花流水春殘景象,也沒有表現悼紅惜綠的傷春情懷,只由問春而至尋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態,希冀駐日回景之衷腸已躍然紙上。下片以反詰句承接,將上征下痴語奇想輕輕宕開,而將惜春尋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黃鸝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蹤跡。何不住問之?但人情鳥語難通,尋春願望終成泡影。不僅春之芳蹤仍無處尋覓,且黃鸝也乘風振翼,一去無跡,眼下只有春去夏來,薔薇花開,詞人的一腔芳菲之思,亦隨鳥飛春盡而不知所終。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徵。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此詞高妙處,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裡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里去了。末兩句寫黃酈不住地啼叫著。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向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向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迴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迴路轉之妙。春天去了哪裡呢?寂寞空蕩,何處是它歸去的路徑?如果有誰知道春天去了哪裡,麻煩把它叫回來與我們相依相伴。「黃鸝」,鳥名,又名黃鶯、黃鳥,鳴於春夏之間。「因風」,隨風,順風。「飛」,《汲古閣本》作「吹」。「薔薇」,花名,開於夏初。春天消失得無影無蹤,誰也不知道它去了哪裡,除非去問問那在春夏之間鳴叫的黃鸝,也許它能夠知道春的去處吧。可是這黃鸝鳴聲婉轉,沒有人能夠聽得懂它在說些什麼。無可奈何之中,那黃鸝鳥已經隨著吹動的清風從薔薇花叢上飛過去了。這首詞表達了惜春的深情以及尋春而不得的惆悵。春天在作者的筆下被擬人化,它的離去就好似鍾情的知己、愛戀的情人轉瞬之間的離去。離去了,無法追回,便想到去跟黃鸝打聽,偏偏又聽不懂黃鸝的言語,百轉千回,終歸無助。詞意雖然表達的是悵惘無奈的情調,但是語句明快流暢,韻味盎然,有婉曲之妙,無消沉之感。這首小詞僅僅46個字,不堆用典故,也不發表議論,既無生僻字,也沒有採用詩歌的句法,構思新穎,寓情於景,引人漸入幻境,堪稱絕妙好詞。無處可歸的是春天,是情人,也是作者自己;寂寞絕塵的是春天,更是多情的詞客。王觀的《卜運算元》詞有「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也是明白如話,也是一般痴情,王詞表達的是溫馨的叮嚀,黃詞透露出一種渴望春光常駐的期盼與執著。黃鸝鳴囀,倏然飛去,薔薇的花影已經呈現出夏日的風姿,那屬於天下有情人的春天確乎是一去不返了!歐陽修的《蝶戀花》詞末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屈原的《離騷》中有句「哀眾芳之蕪穢兮,恐美人之遲暮」。美好的詞句詩句所傳達的都是佳人空谷、自憐幽獨的人生悲慨。或許這也正是黃庭堅對十年貶謫生活的感喟,也或許是他超軼絕塵的精神風貌的寫照。婉約詞的一特點是「以美取勝」。它以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現自然美與生活美,歌頌人物的心靈美。作家們把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諧地統一起來,創作出大量具有詩情畫意的絕妙好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望江南》)、「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李煜《浪淘沙令》)、「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晏幾道《蝶戀花》)。凡此,皆美妙動人,絢麗多彩。往往片時佳景,一語留住;萬端情緒,一語吐出。一首詞,可因一妙句而千古流芳。「紅杏枝頭春意鬧」(《玉樓春》),作者宋祁因而得到「紅杏尚書」的美譽;「雲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作者張先遂有「張三影」之稱;「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賀鑄因而被稱為「賀梅子」。還有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等等。愛美是人之天性。美的藝術形式,是溝通人類感情的橋樑。創造美的意境,是婉約詞的基本特徵。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把讀者帶入美的意境。「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創造了凄涼而又幽美的意境。「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作者通過奇妙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尋春之意,熔鑄在一起,意境極美。蘇軾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全詞繪出暮春景色,在美的意境中,蘊含著傷春情緒。王漁洋在《花草蒙拾》中曾稱讚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蘇軾《江城子》「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人物的形象美和生活美,在這美的意境中再現出來,鮮明、真切,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凄涼意境,令人銷魂、斷腸。作者以美的語言、美的形象以造成意境美,使讀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納蘭性德懷念親人、歌詠自然的小令,清新婉麗,格高韻遠,極富情味與美感。他的《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在塞外風光的描繪中,透露出離愁別恨,一片鄉思,於情景交融之中,展現出美的意境。婉約詞是按照美的法則來反映生活的。作家們用精練的語言、真摯的感情、美麗動人的藝術形象,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社會生活,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華彩紛呈,百卉競妍,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為我國人民所喜愛,世代傳誦,歷久不衰。
⊙當你把腳印留在我家園,你就走進了我的心田裡,我會用感激的目光注視你,緊追尋著你離去的足跡,把幸福與快樂給你帶去。五象之鷹圖書館祝你開心每一天 !⊙
推薦閱讀:
※怎麼能迅速擺脫寂寞?
※男人的寂寞,女人的錯!
※守不住婚姻就守住寂寞
※寂寞--一個人 - 為你回眸一笑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