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秘籍】道教發展史略述

道教起源於殷周時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和戰國秦漢時代的方士求仙採藥,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其教義來源於中華民族的本土文化,並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國內學者認為,中國道教史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道教的起源 (從上古至東漢順帝時,即公元一四二年以前);  二、早期道教 (從東漢順帝時至東漢末,即公元一四二年至二二零年);  三、道教的發展和改革 (從三國初至五代末。即公元二二零年至九六零年);  四、道教的分宗分派 (從宋初至元末,即公元九六零年至一三六八年);  五、明、清時代的道教 (從明初至清末,即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九一一年)。信仰來源於原始的宗教意識,商殷時代的鬼神崇拜、巫術祝由、祭天祭祖等來源於宗教信仰的行為使紮根於中華本土文化的道教成為多神教,而後來道教又結合民間信仰有了更多的神。道教的思想淵源,以道家哲學為多,同時也廣泛地吸收了先秦時代各家的思想。-戰國時代,宣揚神仙說的方仙道是早期道教的前驅者,方士的煉丹法訣,成為後世道教內丹術的基礎。西漢初期,「黃老學說」(黃帝及老子的學說)被統治階級用來治理天下,老子漸漸被神化。而東漢的方士們因為政治失勢,轉入民間或山林活動,他們結合黃老學說,產生了黃老道,而方士也變成了道士。如《後漢書 ·隱逸傳》中的山林隱逸大多是此類人物。佛教在漢時傳入中國後,逐漸盛行,也同時促進了道教的創教進程。道教的大、小、支派均奉老子為教主,奉莊子為宗師。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出現,標誌著道教開始有正式的實體活動。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則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這個時期為早期道教的發展階段。現代學者認為,《太平經》內容龐雜,不應是一時一人之作,可能脫胎於西漢成帝時出現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東漢順帝年間,一個名叫宮崇的人向皇帝獻上一本《太平清領書》,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分布,每部17卷,共170卷。但這本被獻書人稱為「神書」的經典之作並未被皇帝看好,卻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即《太平經》。《太平經》是《道德經》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其論述的「道為天下之母」、「道生萬物」、「求道之法的根本為靜」等,均是老子學說很好的詮釋。此外,《太平經》講述的「一」和「氣」的概念,如「一」為一切事物的根本,「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氣,命之所系屬,眾心之主也」,「氣者,元氣也」,「夫物始於元氣」,《太平經》認為「天、地、人」均為同一元氣化分為的三體,所以提出,「太平」是太平道的社會基礎,「太者,大也,言其積大如天,無自大於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無復不平,此若地居下執平,……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復有害,故曰太平。」不僅是宇宙,《太平經》亦認為人為「神、精、氣三氣共一」,「神者受之於天,精之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氣不絕則神不去……《太平經》的根本修鍊方法為「守一」:「乃萬神本根,根深神靜,死之無門。」-太平道的創始人為河北矩鹿人張角,他有兩個弟弟,張寶和張梁。張角自稱「大賢良師」,派遣八名得力弟子到各地宣傳以《太平經》為基礎的教義,描述一種所謂的「太平社會」,並準備太平教起義。僅十餘年的工夫,已發展了數十萬信徒,聲勢十分浩大。太平道的組織單位為「方」。大方有萬餘人,小方也有六七千,每方立部帥統領。後來太平道起事,張角自稱「黃天」,率領三十六方部眾,「皆著黃巾」,起義的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史稱「黃巾起義」。後來太平道遭到鎮壓,逐漸衰落,但與之同時期的「五斗米道」卻發展起來,這就是後來的「天師道」(也即正一道)。-五斗米道產生於漢末,因為入道需出「五斗米」而得名,其創始人為張道陵。漢順帝時,張道陵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五斗米道。張角於中平元年(184年)二月率太平道起事後,同年七月,漢中地區的張修也率五斗米道起義響應。五斗米道的最高領袖為「天師」,組織單位為「治」,每治均立治官,階級組織嚴密。新入道的信徒為「鬼卒」,經修鍊成為骨幹後,則升為「祭酒」,統領一隊「鬼卒」,同時負責在要道路口設立「義舍」,向過往的行人提供食物。「祭酒」講解《道德經》的記錄名為《老子想爾注》。五斗米道要求信徒們要努力「修道」,「各安其位」,方可「治國令太平」,五斗米道教徒要「忠孝城信、行善積德」,「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五斗米道與太平道其實是同一源流,教理教義基本相同。五斗米道經張道陵子孫張衡、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張魯歸順曹操後,五斗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曹操遠征巴蜀時,五斗米道傳到了內地,很多貴族開始加入五斗米道,如王羲之,其祖輩從漢魏之際即信仰五斗米道。沿江南下的五斗米道在豪門貴族之間以天師道的面目出現,此時的主要傳播人是杜子恭祖孫四代。-《周易參同契》的作者是魏伯陽,他與張道陵是同時代人。魏伯陽喜神仙術和煉丹之法,把「大易、黃老、爐火」三種理論融而為一,集漢代以前仙學理論的大成,著《周易參同契》,這是道教最早的一部丹經,奠定了後世道教煉丹功法的基礎。但此書隱語太多,使內容晦澀難懂。流傳於世的注本有四十多種,但各家見解不一,內丹?外丹?清修派?陰陽派?至今無人能下定論。-提到這個時期道教,不能不談葛洪(金丹派祖師)、楊羲、許謐(經篆派創始者)和茅山道系。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公元283年生《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是東晉醫學家和道教煉丹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葛洪可以說是道教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魏晉以前,道教理論缺乏體系。葛洪首次提出以「玄」的概念作為道教思想體系的核心。其著作《抱朴子》,整理了當時流傳的煉丹方術,並且發展了外丹理論,給後世道教重大影響。東晉哀帝時(公元三六三年),楊羲、許謐等開始以經策授受,為後世道教傳經、授籙的開端。他們託言神授,撰著了許多道經典籍,主要是後來《道藏 ·洞真部》中的《上清經》部分。而《黃庭經》則是楊、許經籙派丹經的代表作。專門研習《上清經》的道教弟子形成了上清派,而茅山則是上清派的發祥地。漢末及魏晉是茅山上清經系傳播的時期,這期間魏華存元君弘傳《上清大洞真經》及《黃庭經》,尤其《上清大洞真經》冠三洞寶經之首,此經是以集齋醮、合煉養、書符的一種眾術合修為宗旨的內煉養生術。-南北朝時期,北朝有寇謙之,南朝有陸修靜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並得到了統治階層的支持,於是道教開始有了較大發展。其中最著名的是以陶弘景為代表的上清派。(註:茅山上清派修鍊由命門始,算是由「命」入「性」的地仙級修鍊方法,本博客將會在後續文章中予以介紹。)-寇謙之是北魏時人,出身於歷代信奉天師道的貴族家庭。他自幼好道,並在華山修鍊過,最後於嵩山長期傳道,成為北方天師道的領袖。由於宰相崔浩的關係,寇謙之為北魏太武帝所信任。他編著《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創立新天師道,改革 「三張偽法」,興建道場,制定帝王授籙制度。寇謙之廢除了原來天師道的一些制度,如道官私授教職、教職的世襲等,提倡「唯賢是舉」,重新制定了規章,廢除入道費用、治病報酬等租米錢稅,規定「從今以後,……唯聽民戶歲輸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挺」,同時也廢除五斗米道原有的二十四治名稱,規定信徒不得隨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先考察三年等。寇謙之認為,修鍊者要遵守修道戒律,要認真作齋功禮拜,才是得道成仙的正途。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造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陸修靜是南朝劉宋時人,出身於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宋文帝和明帝曾詔請他入京問道。陸修靜曾到處搜訪道經,踏遍半個中國,在葛洪經書目錄的基礎上,他將當時的道經去偽存真,加以整理,奠定了三洞經書的規模,著述齋法儀範,制定星冠洞衣,使道教的宗教形式更加完備。他整理了《靈寶經》,編寫了《靈寶經目》,並將《靈寶經》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世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道藏》。陸修靜整理出一套比較完整的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天師道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後人稱他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應。-陶弘景為梁武帝時人,他是陸修靜的再傳弟子,是茅山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陶弘景結合佛教的修行方法,開創了「佛道雙修」的先例,為上清派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南北朝時代,佛教傳入中國,為適應中國社會的傳統習慣,常用道教的玄學名詞和義理和闡述一些自己德教義,同時道教也不免受了佛教的影響,道經中有些論說常與佛經相混淆。這在佛道兩教各自的發展上雖起過一定的作用,但後來卻引起了兩教的爭端。南朝宋國道士顧歡作《夷夏論》,齊國道士張融作《三破論》,引起兩教的大爭論;佛教徒作《正誣論》及《清凈法行經》,加以反攻。北朝時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佛道之爭更加激烈。北魏太武帝聽從宰相崔浩之言,利用天師道反對佛教;公元四四六年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時佛道兩教爭辯更甚,甄鸞上《笑道論》,道安法師上《二教論》攻擊道教;公元五七七年周武帝滅佛。後趙石虎興佛。北齊文宣帝於公元五五四年滅道興佛。佛道兩教的鬥爭提出的問題很多,其中關於老子化胡問題是個主要爭執點。襄楷上漢桓帝書中說,「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可見那時已有「老子化胡」的傳說。佛道之爭前後經歷很長的時期,在南北朝時代兩教的鬥爭只是一個開端。唐高祖武德四年,太史令傅奕上疏請 「減省寺塔、廢僧尼事」十一條,由此佛道之爭重起。他們利用朝廷舉辦的「三教講論」,互相論難。至會昌五年武宗廢佛為止,前後延續二百二十餘年。-隋唐時期,道教興盛。唐朝初得天下時,為抬高李氏皇族的地位,唐太宗自稱老子李氏後裔,高宗則追封老子為 「太上玄元皇帝」,各地修建玄元皇帝廟;置崇文館,定道舉制度,以四子真經開科取士;又將道士、女冠隸屬宗正寺;公主妃嬪多入道為女真,朝臣中也多有棄官為道者。唐代著名道士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李含光、薛季昌等在政治上和學術上都有較大的影響。唐代道士及道教學者中還有很多人才,他們在學術方面都有相當的成就。如:王玄覽著《玄珠錄》,李筌傳《陰符經》,張志和著《玄真子》。又如薛頤、李淳風長於天文歷算,孫思邈精於醫學。唐代還有一批以道士面目出現的方士,又稱術士,如劉道合、柳泌等的煉丹藥,羅公遠、張果、葉法善的幻術,趙歸真、劉元清的卜筮齋醮,等等。晚唐、五代的道教學者發展了道教的金丹派,這方面的著名人物有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施肩吾、許堅、彭曉等。-  宋代道教在真宗和徽宗時期最為興盛,宋王朝為抵禦外族入侵,尊奉道教,試圖利用神權鞏固它的統治地位。宋真宗曾自言夢見神人,降授天書,改元為 「大中祥符」,又虛構他的始祖趙元朗為道教尊神,封為「保生天尊大帝」,仿效唐代封老子為「玄元皇帝」的做法,藉以宣揚趙氏王朝奉天承運。宋徽宗於宣和元年尊道抑佛,令德士(和尚)入道學,依道士之法。徽宗又自稱昊天上帝長子神霄帝君下降,由道士尊稱他為「教主道君皇帝」。  宋代曾先後編篡道藏四次。最初的道藏《天宮寶藏》成書於真宗天禧三年,張君房據此撮要提凡,撰成《雲笈七籤》一書。宋代的著名道教學者「希夷先生」陳摶撰《正易心法》四十二章,其易學影響宋代理學很深。紫陽真人張伯端撰著《悟真篇》;集呂喦、劉操金丹學說的大成,是《參同契》以後最主要的一部丹經。在修鍊法門上,張伯端開創了南宗一派。-五斗米道在三國時被曹操分化,其中一支進入現江西貴溪的龍虎山,形成天師道的龍虎宗。元代,天師道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逐漸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元成宗於大德八年(1304)敕封張道陵第三十八代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中國道教後期兩大教派之一的正一道宣告形成。該年元成宗在已授張與材管領江南諸路道教的基礎上,加授其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此時,道教中開始出現諸多小派,修鍊方式也由修鍊外丹開始向修鍊內丹轉化。這是一個飛躍性發展的時期,道家的修鍊者更多地開始「內視」自己來尋找生命的本源,道家修鍊方法所引發的種種神奇效果也開始為世人所關注。-金元時期,一個影響後世的較大教派——全真教出現了。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相傳他四十八歲時 (金正隆四年)在甘河鎮遇仙,從此棄家修道,後去山東一帶傳教。他主張佛道儒三教同歸,教人修道拜讀《老子》、《孝經》和《心經》。王重陽死於金世宗大定十年,他的主要弟子馬鈺、邱處機等七人繼續他的傳教事業,在民間進行廣泛的活動。成吉斯汗詔見王重陽弟子邱處機(號長春子,全真教龍門派的創始人),稱為神仙,令掌管天下道教,利用全真道的勢力在山東、河北一帶做安撫工作,於是全真教大興。當時燕京十方天長觀(白雲觀)是他們的活動中心。(註:全真三大祖庭為白雲觀、萬壽宮、永樂宮。)由於其創始人王重陽和他七個弟子——全真七子威名赫赫,道教各派之間開始逐漸融合,發展至明清時,正一道成為符籙派的代表,而全真教則成為丹鼎派的代表。-金、元入侵中原時利用宗教做安撫工作,因此在黃河流域活動的道教也得到他們的扶植。金世宗、章宗詔見過王重陽弟子王玉陽、邱處機等,又詔見了真大道教的創始人劉德仁。金章宗明昌元年修成《大金玄都寶藏》,共有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太祖出兵攻金時,遣使召邱處機去大雪山。世宗初平江南,召張道陵三十六代張宗演至燕京,令總領江南道教。世宗對劉德仁的真大道派和肖抱珍的太一道派都賜號提倡,讓他們在民間流傳。元代道教學者對南北宗修鍊的理論有所發揮,其中著名的人物如:俞琰,著有《參同契發揮》、《陰符經注》、《席上腐談》等書;李道純,著有《中和集》、《道德會元》、《全真集玄秘要》等書;陳致虛,他的派系雖屬北宗,所傳則為南宗之學,著有《金丹大要》、《悟真篇注》《參同契注》等書。遼金以來,由於南北對峙的形勢,道教派別增多。分派的一般情況:  1、南方天師世系以符籙相傳,以後演變為道教正一派。  2、江南還有茅山派和凈明派。  3、北方,王重陽創全真道,為北方道教的主要道派。  此外,北方還有劉德仁的真大道派,肖抱珍的太一道派。其後又演變為一百二十派。北京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薄,載有八十六個道派。-明代時,道教地位不及唐宋,他們主要活動在民間,利用了民間信仰及鬼神崇拜的世俗心理,以降妖捉鬼、誦經拜忤為業,大部分道士轉變為宗教職業者。道教的善書《太上感應篇》、《陰騭文》、《功過格》等,此時盛行起來。如錢塘汪靜虛在洪武年間捐產刊刻《太上感應篇》,並印施了一萬冊。明代大官僚王鏊、申時行都是以虔奉《陰騭文》而著稱的人物。這類道教善書原本於道教行善積德的倫理觀念,同時又吸收了儒家修身及佛教因果報應的思想。明代知識分子中有一些人喜歡研究道教。他們關於道教思想以及內、外丹的著述很多,如焦竑、呂坤、王文祿等都注過《陰符經》;以 「三教合一」思想著稱的林兆恩注過《清靜經》;王文祿、陸西星都注過《參同契》;王清一著《化書新聲》。陸西星是明代道教學者中的重要人物,在道教修鍊方面,形成一個流派,世稱東派。他的著作有《方壺外史重編》十五種、《南華副墨》等書。元末明初出現了宣揚道教法術的神魔小說《平妖傳》,到明代中葉,即嘉靖前後,這類小說出現的很多,如《西遊記》、《封神傳》、《三保太監西洋記》、《韓湘子傳》、《呂純陽飛劍記》等。此外,在其他小說中也摻雜了這種神魔思想,即如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入雲龍公孫勝故事等,還有把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假託是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轉世。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認為這類神魔小說是「明代小說兩大主潮之一」,並分析其出現的原因,是由於當時「方技雜流拜官,妖妄之說日盛,而影響及於文章」。在這類小說中反映出漢民族宗教思想的演變,即是在民間信仰中流行的「三教合一、三教同源」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清代統治者信奉喇嘛教(黃教),對道教不甚重視;但民間還是崇奉,道教活動主要是在民間。康熙十二年曾禁止白蓮、焚香、混元、龍元、洪陽、圓通等民間宗教組織的活動,不許 「聚會念經、執旗鳴鼓、聚眾拈香」。甚至規定了「巫師道士跳神驅鬼逐邪以惑民心者處死,其延請跳神逐邪者亦治罪」。乾隆四年一度禁止正乙真人傳度,以後又不許朝覲,由二品降至五品。北京白雲觀方丈王常月,開始了全真教龍門派的公開傳戒,從順治十三年起在白雲觀講經,三次授戒,一時承戒弟子多達一千多人。王常月死後,他的弟子呂守璞、黃守中等繼續演戒活動,宣揚道法,自立道院,創立支派,全真龍門派從此流傳各地。咸豐年間,李涵虛在道教修鍊方面,形成一個流派,世稱西派。他著有《三豐全集》、《呂祖年譜》、《三車秘旨》等書。清代道士在道教修鍊方面寫了不少著作,在他們的著作中還突出地反映了道教中 「三教合一」的思想。王常月弟子伍沖虛撰《仙佛合宗語錄》、《天仙正理》等書。柳華陽自稱為伍沖虛的弟子,出儒入禪,後又入道,著有《金仙證論》、《慧命經》。甘肅道士劉悟元 (劉一明)著《道書十二種》。浙江省吳興縣金蓋山在家道土閔小艮著有《金蓋新燈》,刊行了《古書隱樓藏書》,其中多數是他本人的著作。蜀省合江縣道教居士傅金銓編著《道書十七種》。-民國後,國家危難,戰火連年,道教受到極大的衝擊,宮觀大多被毀,迅速衰落下去。道教界人士也曾為振興道家文化進行過長足的努力:1912年,北京白雲觀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國組織「中央道教會」;同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曉初也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但僅成立了上海分會;道學大師陳攖寧先生創辦了中華仙學院,編輯出版《仙學月報》、《揚善半月刊》等道學雜誌,宏揚以煉養為主旨的傳統修鍊方法……解放以後,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白雲觀成立,但「文革」中受到衝擊,停止了活動。1980年,中國道教協會積極推動和開展道教工作,各地道教宮觀逐步恢復,中國道教的哲學思想和宇宙觀也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興趣。以下十篇轉自:木龍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oruyang
推薦閱讀:

獨家:安筱鵬在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推進大會上的講話
關於加快發展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建議
女鞋發展的趨勢有哪些?
董仲舒:儒學思想發展的奠基人
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與前景//中國:高端旅遊正興起

TAG:發展 | 道教 | 秘籍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