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豎旗杆」習俗
古代的「豎旗杆」習俗
費縣民間曾經有「豎旗杆」的習俗,是指男孩長大成人、開始頂門立戶的時候所舉行的一種成人儀式。旗杆豎起來,表示這戶人家的男孩已經成人,可以自己「立門戶」了。用現代法律名詞來解釋,就是他已經具備「完全行為能力」了。
《費縣民間文學集成(故事卷)》有一篇《公雞爹》,這樣講述「豎旗杆」:「十幾年過去了,兒子長大了要豎旗杆。可怎麼也豎不起來,怎樣拜神也豎不起來。……『娘呀,我豎不起旗杆,怎麼立門戶呢?你告訴我,我父親是誰呀?』……男孩對雞頭叫了聲『爹』,旗杆一下子就豎起來了。後來這男孩還做了狀元呢!」
「豎旗杆」是古代科舉考試製度的產物,明清時期非常盛行。讀書人的家庭,一般都會在自家門前豎一根旗杆,這根旗杆稱為「楣」。揭榜之時,如果誰家的書生榜上有名,門前的旗杆就可以照豎不誤;如果名落孫山,這名書生的家人就會把自家門前的旗杆放倒、撤去,稱為「倒楣」(即「倒霉」),以激勵書生不忘雪恥、從頭再來。
旗杆由桿座、桿身、桿頭三部分組成。桿座左右由夾桿石上下榫口套牢固定;夾桿石以上為桿身,一般選用杉木製成,圓柱形,長度約有15米,自下而上逐漸縮小;旗杆的上端有一個官帽造型的旗杆斗,上寬下窄,酷似 量糧食的器具「升」(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寓意「步步高升」。
有的地方則是在書生考中之後才會「豎旗杆」。《儒林外史》第五回講到:「想起還是前年出貢豎旗杆,在他家擾過一席。」文後為「出貢豎旗杆」所做的一段注釋是:「科舉時代,秀才取得貢生資格後,就可以和舉人、進士一樣,在宗祠或家門前面豎起旗杆,表示『榮宗耀祖,改換門庭』。」
推薦閱讀:
※古代的稱謂
※凝霜寒雪楚江南!
※古代農民起義領袖近一半不是農民
※古代趣味詩詞集錦
※中國古代著名畫家(第三輯)——兩宋遼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