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小小尼泊爾竟在歷史上三次主動入侵我國,且不落下風!
眾所周知,尼泊爾乃我國西南近鄰。這是一個袖珍國,國土面積僅14.7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遼寧(面積14.59萬平方千米)略大,小于山東(15.38萬平方千米)。但就是這個彈丸小國,在歷史上竟然三次主動入侵我國,而且居然不落下風。
尼泊爾國旗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且聽小編道來:
在18世紀以前,尼泊爾先後誕生了基拉特(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4世紀)、李查維(公元4世紀到13世紀)、瑪拉(公元13世紀到18世紀中葉)三個王朝。三者中,除了基拉特是尼泊爾土著建立的外,其餘的兩個都是由北遷的印度人所建立的。
在瑪拉王朝末期,廓爾喀部落日益強大起來。這個部落是一個典型的山地部落,民風彪悍,擅使彎刀。1769年,廓爾喀人推翻了瑪拉王朝,建立了廓爾喀王朝。從此,尼泊爾更名為廓爾喀,尼泊爾人更名為廓爾喀人。尚武的廓爾喀人在統一尼泊爾的過程中不斷征戰,領土不斷擴張,鼎盛時期領土面積約為今天尼泊爾面積的三倍。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讓廓爾喀人的野心大大膨脹,企圖染指我國西藏。
現代廓爾喀僱傭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爾喀以西藏當局徵收貿易稅太重為由,派兵2000餘人入侵西藏佔領了聶拉木、宗喀、濟嚨等地,意圖搶掠遍布西藏各地寺廟中的財富。清廷急調理藩院侍郎巴忠、成都將軍鄂輝等帶兵3000餘名進藏援助。當年冬天,清軍主力集結於拉薩。廓爾喀見清軍勢大,遂提出和解。巴忠等人為儘快終結戰事以向朝廷邀功,竟不顧達賴的反對,以每年「賜給」廓爾喀元寶一千錠、為期三年的條件,換取廓爾喀退兵。廓爾喀人喜出望外,雖然如約退兵,但其侵略野心卻受到了進一步的刺激。
聞名世界的廓爾喀彎刀
三年後,廓爾喀人借索賠銀之名,第二次大舉入侵西藏,再次佔據聶拉木、濟嚨等地,並派遣主力3000兵力偷襲日喀則,洗劫了扎什倫布寺。達賴和班禪相繼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聞訊後,遂於次年二月,急調大將軍福康安率1.7萬清軍援藏。福康安率軍星夜兼程趕往西藏,每天強行軍18個小時,清軍的迅速行動大大出乎廓爾喀侵略軍的預料,結果清軍「六戰六捷,殺敵四千,收復後藏」,並乘勝打過喜馬拉雅山,兵臨廓爾喀首都陽布城下(今加德滿都)。絕望中的廓爾喀國王不得不求和,表示願意臣服清朝,向清朝每五年朝貢一次。戰後,福康安返回西藏後,遵照乾隆皇帝諭旨,進行善後工作,懲辦事件禍首,與達賴、班禪代表議定《欽定藏內善後章程》,於五十八年(1783)正式頒行。在拉薩大昭寺前立下征廓爾喀紀功碑,以紀念驅逐廓爾喀入侵西藏戰爭的勝利,碑文由內閣侍讀學士楊揆撰文。紀功碑既是戰勝廓爾喀人入侵的明證,也是清王朝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記錄。
福康安畫像
此後,廓爾喀便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此後不久,英國致命者控制了整個印度,並以印度為跳板,染指廓爾喀。英軍曾入侵廓爾喀,卻被驍勇善戰的廓爾喀人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廓爾喀人將繳獲的英軍軍備上繳北京,以向清廷請功。但是,廓爾喀人對英國的稱呼和清朝對英國的稱呼不同,因此,當廓爾喀人上報時,清廷以為他們只是打敗了南亞某個不知名的小國而已,只是嘉獎幾句,未予重視。
英國人見武力征服廓爾喀不成,轉而改為政權顛覆。1846年,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的第六年,英國唆使廓爾喀將軍忠格·巴哈杜爾·拉納將軍發動政變,國王大權旁落,拉納家族世襲首相。1855年,在英國的唆使下,拉納家族第三次派兵入侵我國西藏。當時,清廷正集中全力鎮壓太平天國的起義,無暇分身,只有藏軍作了一些抵抗。為了儘快息事寧人,清廷決意妥協,命駐藏大臣出面調解,與廓爾喀議和。1856年,在駐藏大臣赫特賀主持調解下籤訂了《西藏尼泊爾條約》十條。條約雖肯定「對中國皇帝,一如歷來,加以尊重」,但卻現定西藏政府每年向尼方付一萬尼幣的「饋贈」,尼人在藏享有治外法權,尼人在藏經商有免除商稅、路稅及其它各稅之權。該條約是19世紀清政府直接導演的有關西藏地方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同時也是清朝在西藏執行妥協退讓的投降主義政策的一個開端。這給清朝在西藏人心的爭取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西藏尼泊爾條約》影印件
不過,廓爾喀仍然承認自己是清朝的藩屬國。這一從屬關係一直持續到1908年。彼時,廓爾喀已為英國所徹底控制,英國禁止廓爾喀向清朝朝貢。廓爾喀的丟失,意味著清廷喪失了最後一個藩屬國。三年後,辛亥革命爆發。又過了一年,清朝正式滅亡。
1923年,尼泊爾獨立。1950年,拉納家族統治結束,尼泊爾建立了君主立憲國。2008年,尼泊爾取消了君主制,改為聯邦民主共和國。尼共(毛主義)和尼共(聯合馬列)先後執掌了國家大權。
推薦閱讀:
※擠對人的小小句子,特好玩特有趣的事
※[90~110cm中童毛衣] 小小提花衣(有真人秀哦)
※瀟洒如風的李白,為何與一個小小縣令有牽扯?
※小小針插
※竇曉曉的空間 - 飛信空間 - 中國移動飛信京,再深的愛也難抵一套小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