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七 (2)

未五、遠離軌則虧損(分二科) 申一、舉頌

當具足威儀,應量而攝受,終無有所為,詐現威儀相者:

這是第五科「遠離軌則虧損」,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第二科是「釋義」。

申二、釋義

此頌顯示具足威儀故;不於他前詭現相故;凡所攝受善知量故;為修梵行資持壽命有所受故;學得清凈。

「此頌顯示具足威儀故;不於他前詭現相故」,這個「釋義」,解釋這個頌的道理。這個頌裡面說的什麼事情?是「顯示具足威儀故」。說這個修行人,他是具足威儀的,這個行、住、坐、卧都是如法的,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不於他前詭現相故」,不於其他人的面前,有欺妄性的相貌,現出一種威儀來欺騙人,不這樣做。

「凡所攝受善知量故」,這是第三個意思,這個「攝受」,在這裡是祈求的意思。不論什麼祈求,「善知量故」,他都能知道量,而不過分的祈求。「為修梵行資持壽命有所受故」,這個修行人他的目的,為了修學聖道,他需要支持這個壽命,所以要有所受。這個衣、食、住也還是需要的,但是要知量,要能夠「學得清凈」,要能這樣學習,他的戒律就清凈了。

未六、遠離邪命虧損(分二科) 申一、舉頌

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雖有所方求,而非現異相。從他邊乞求,終不強威逼,以法而獲得,得已不輕毀者:

這是第六科「遠離邪命虧損」。「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雖有所方求,而非現異相。從他邊乞求,終不強威逼,以法而獲得,得已不輕毀者」。

這是「舉頌」,底下解釋,「釋義」。

申二、釋義

此二頌中,顯示遠離綺言說故、詭現相故、強威逼故、以所得利轉招利故,令所修學清凈殊勝。

「此二頌中,顯示遠離綺言說故」,這兩個頌是說的什麼事情呢?是「顯示遠離綺言說故」。這個修行人,他不是花言巧語,遠離這些言說故,就是「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這是「遠離綺言說」。「詭現相故」:「雖有所方求,而非現異相」。雖然這位修行人,他有所求,這個「方」就是真實的、就是適合的、相應的,合道理的有所求,這樣意思。「而非現異相」,而不是現出來,一個特別的相貌去有所求。所以「遠離綺言說故」,也「遠離詭現相故」,不現這個欺騙的行相。「強威逼故」,這個乞求的時候,而不是強威逼,強迫的同人有所求。「以所得利轉招利故」,以所得的財利,假藉所得的財利再去招利,再去求利。

這句話,下面《披尋記》說得詳細。「令所修學清凈殊勝」,如果能夠這樣,你所修學的戒律,就是特別地清凈,特別地殊勝了。

《披尋記》六一○頁:

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等者:此中初頌,前二句顯示遠離綺言說相。後二句顯示遠離詭現異相。謂為求衣服等資生眾具,雖無匱乏,而現被服故弊衣裳,為令凈信長者居士婆羅們等知有匱乏,當有所施,如是名為詭現異相。後頌前二句顯示遠離強威逼相。謂於凈信長者居士婆羅門所,如其所欲不得稱遂,或彼財物有所闕乏,求不得時,即便強逼,研磨粗語,而苦求索,如是名為強威逼相。後二句顯示遠離以利求利。謂彼財物無所闕乏,得下劣時,便對施主現前毀棄所得財物,如是告言:咄哉男子!某善男子,某善女人,方汝族姓及以財寶,極為下劣,又極貧匱,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悅意資產眾具;汝望於彼,族姓尊貴,財寶豐饒,何為但施如是少劣非悅意物?是名以利求利。如是諸義,皆如〈聲聞地〉說應知。(陵本二十二卷十頁)

「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等者:此中初頌」,這一共兩個頌。頭一個頌的前兩句,就是「不自說實德,亦不令他說」這一句,「顯示遠離綺言說相」。不是說很多讚歎自己的話,不要這樣,也不令別人說。「後二句顯示遠離詭現異相」,就是「雖有所方求,而非現異相」這兩句。「謂為求衣服等資生眾具,雖無匱乏」,這個人他並沒有缺少。「而現被服故弊衣裳」,但是他表現出來的被服,都是破舊的、都是壞敗的這種衣裳。「為令凈信長者居士婆羅們等,知有匱乏」,知道你有所缺了,有所缺少。「當有所施」,看見我缺少了,就會布施我。「如是名為詭現異相」,「詭現異相」這樣解釋。

「後頌前二句顯示遠離強威逼相」,這第二個頌,「從他邊乞求,終不強威逼」,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顯示遠離強威逼相」。怎麼叫做「強威逼相」呢?「謂於凈信長者居士婆羅門所,如其所欲不得稱遂」,他同人化緣的時候,如他所希望的沒有成功。「或彼財物有所闕乏」,或者是對方那個凈信長者居士婆羅門,他的財物不夠。「求不得時」,他沒有,你向他求,就是求不到了。「即便強逼,研磨粗語」,就是你不斷的重複,說些粗弊的語言。「而苦求索」,苦苦的向人家要東西,「如是名為強威逼相」。

後二句「以法而獲得,得已不輕毀」,就這兩句,「顯示遠離以利求利」的這個意思。怎麼叫做「以利求利」呢?「謂彼財物無所闕乏」,就是那個長者居士,是有很多財物的並不缺少。「得下劣時」,但是你向他乞求,他給你一個下劣的東西。這個時候,「便對施主現前毀棄所得財物」,對這個施主,「現前」就是當面,就棄毀所得的財物,就是呵斥,不高興所得的財物,不是背後。「如是告言」,怎麼樣毀棄所得財物呢?就是這樣說,「咄哉男子」,這個「咄哉」就是呵斥的意思,是「某善男子,某善女人,方汝族姓及以財寶,極為下劣」,他那位善男子、善女人,若和你對比的話,他的族姓也不如你高貴,他家的財富也不如你那麼多,他們是下劣的。「又極貧匱」,他們也很少的財物,「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悅意資產眾具」,雖然是很貧乏,族姓也不高貴,但是他能惠施這樣的、這樣的很多好的東西,令人歡喜的資產眾具。「汝望於彼,族姓尊貴,財寶豐饒,何為但施如是少劣非悅意物?」他就這麼說。「是名以利求利。如是諸義,皆如〈聲聞地〉說應知。(陵本二十二卷十頁)」,那裡有說這個意思,「以利求利」是這樣講法。

未七、成就沙門莊嚴(分九科) 申一、第一頌

不耽著利養,及所有恭敬,亦不執諸見,增益與損滅者:此頌顯示不耽著利養恭敬故,不執著五種惡見故;令所修學清凈殊勝。

這是第七科,前面是第六。這是第七科「成就沙門莊嚴」,出家人的莊嚴。怎麼叫做出家人的莊嚴,這裡面邊解釋,分九科,第一科是「第一頌」,「不耽著利養」這是第一頌。

「此頌顯示不耽著利養恭敬故」,這表示這個出家修行人,他不貪著在家居士對他財物的供養,也不執著別人對他恭敬這件事,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不執著五種惡見故」,頭一句「不耽著利養,及所有恭敬」,解釋完了。「亦不執諸見」,不執諸見是什麼呢?「不執著五種惡見故」。五種惡見是什麼呢?就是薩迦耶見;執著我我所、薩迦耶見。邊見(常見)、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這五種見。前面講過,不執著這個。「令所修學清凈殊勝」,如果你能夠這樣,不貪著利養恭敬又不執著五種惡見,那麼這個修行人他所修學的聖道,就是特別清凈、也特別殊勝。。

《披尋記》六一一頁:

不耽著利養及所有恭敬等者:自下廣顯沙門功德莊嚴。如〈聲聞地〉釋相應知(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頁)彼說:若有成就如是諸法,愛樂正法、愛樂功德、不樂利養恭敬稱譽,亦不成就增益損減二種邪見;於非有法未嘗增益,於實有法未嘗損減。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不耽著利養及所有恭敬等者:自下廣顯沙門功德莊嚴」,出家人以什麼來莊嚴?不是說穿上好衣服叫作莊嚴;也不是這個廟修得很好叫莊嚴,是他有功德,是他的莊嚴。「如〈聲聞地〉釋相應知(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頁)」。那上說:「若有成就如是諸法,愛樂正法、愛樂功德,不樂利養恭敬稱譽,亦不成就增益損減二種邪見」,這就叫作莊嚴。是「於非有法未嘗增益,於實有法未嘗損減」,這個「非有法」,原來是沒有就不要增加上去。譬如說這個我見,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有我,本來沒有我,你執著有一個我,那就叫做增益執,就是「增益」,「於非有法未嘗增益」。「於實有法未嘗損減」,這個因緣所生法是真實有,是有這回事,你不能否認,你否認,那就叫做「損減」,所以不要有這兩種邪見。「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申二、第二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不著順世間,無義文咒術,亦不樂畜積,無義長衣缽者:

這是第二個頌,也表示「沙門莊嚴」,這個出家修行人以什麼為莊嚴?這是第二個頌。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不執著諸惡見因外道邪論,以能障礙取蘊解脫,彼所製造,名順世間。及遠離耽著利養恭敬因,長衣缽等。因清凈故,學得清凈。

「此頌顯示不執著諸惡見因外道邪論」,這「不著順世間」,就是這一句話。「不執著諸惡見」,就是剛才所說的身見、邊見、見取、戒禁取邪見,這些惡見因。惡見的因是什麼?是「外道邪論」。不是佛教徒,其它的宗教,外道所作的邪論,它是惡見生起的因緣。我們佛教徒不去執著它的惡見,不執著外道的邪論。「以能障礙取蘊解脫」,為什麼不要執著外道的邪論惡見?因為他們的邪知邪見,能障礙你得解脫。這個「取蘊」,就是我們的生命體,色受想行識。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個「蘊」是從煩惱生起的,這個「取」就是煩惱,從煩惱生起的;生起了以後,又能生起煩惱,所以叫做「取蘊」。這個「取蘊」,這上面有老病死苦,很多很多的問題,把一切眾生困在裡面,受了很多的苦而不得解脫。現在若是我們在佛法裡面修學聖道,如果你若執著外道,歡喜讀外道的經書,外道說的好,執著常見、執著斷見,那你就障礙你「取蘊」的解脫。這個「取蘊」,就是生死的果報,你很難解脫生死果報的苦惱,你不容易解脫。

「彼所製造,名順世間」,彼外道的信徒,外道的這些學者,所製造的這些書、邪論,是隨順世間的。隨順世間怎麼講呢?就是隨順你流轉生死,對於生死流轉這件事它能隨順,就是叫你迷惑顛倒,造了很多的罪過,在生死裡面流轉,這件事與它相順,所以叫做「順世間」。現在我們佛教徒「不著順世間」,不要去執著。這個事情,我們佛教徒,我們如果對於佛法的學習不夠,你對佛法學習的不夠,你沒有鑒別的能力,你不知道邪知邪見嚴重的破壞性,你不知道。因為學習佛法學習得不夠,沒有這種鑒別的能力,這就是佛法滅亡的開始。在家的佛教徒,不能夠認真的學習佛法,還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我們出家的佛教徒,出家人對於佛法不歡喜學,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你不歡喜學,你自己對於修行也很難上軌道,就是一般性的學學,一般性的修行或者還是可以,正式的修行辦不來,你不懂得怎麼修行,這是一件事。有的佛教徒邪知邪見,他說的不是正法你不認識,你只知道這個老法師說得很好,我就跟他學習,結果都變成非佛教徒了,自己還不知道。展轉的傳下來,誤了很多佛教徒不能修學正法。這件事如果你若是深入的學習《瑜伽師地論》,深入的學習《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你深入的學習佛法以後,你才能知道這件事,不然你不知道,不知道這件事。所以這上面呵斥這件事,「彼所製造,名順世間」,就是順於你原來的舊家風,流轉生死,是這樣子地。

「及遠離耽著利養恭敬因」,底下這個「無義文咒術」,就是「不著順世間」。不著「無義文咒術」,這個「不著」貫下來,這句話就是「及遠離耽著利養恭敬因」。前面外道的邪論是惡見因,這底下「無義文咒術」,是「利養恭敬因」。譬如說這個文,我的文章寫得非常好,也會引起來名聞利養的這件事。「咒術」,我有一個什麼什麼咒,會令你怎麼怎麼好,它有這種作用,於是乎有很多人因此就有些事情,也會引起利養恭敬的事情,所以是「利養恭敬因」。現在說「不著無義文咒術」,你的文章寫得非常好,對修學聖道沒有用,對於聖道這件事來說,沒有什麼用。你誦一個咒,這個咒能令人發財、能令人長壽、能令人怎麼怎麼地,因此而得到名聞利養,對於你修學聖道有障礙,所以「無義」,都是無意義的。現在怎麼辨呢?不著「無義文咒術」,就是「遠離耽著利養恭敬因」。你不要去貪著,我要把文章寫的好,我要把這個咒念好了,能得到富貴,是這樣子。

「長衣缽等」,這個「長」,這個是ㄔㄤˊ念ㄓㄤˋ,就是多的衣服、缽,有多餘的衣缽等,你不要去這樣,要遠離這件事。「遠離耽著利養恭敬因」,遠離「長衣缽等」這樣子,所以「無義長衣缽者」。「因清凈故,學得清凈」,這兩種因你都清凈,你能不著,能夠遠離你就清凈,這個是清凈因,就變成清凈了。「學得清凈」,你若這樣學習「不著」、學習「遠離」,你的戒定慧聖道,就得清凈了。

《披尋記》六一一頁:

不著順世間無義文咒術等者:〈聲聞地〉說:於諸世間事文綺者,所造順世種種字相,綺飾文句,相應詩論,能正了知無義無利,遠避棄捨,不習不愛,亦不流傳。不樂貯蓄余長衣缽。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不著順世間無義文咒術等者:〈聲聞地〉說:於諸世間事文綺者」,對於世間上,努力的學習文章,把文章寫得好好的。「所造順世種種字相」,它所造的順世種種的字相,也就是文章。「綺飾文句」,這個文句非常的美。「相應詩論」,會作詩這些事情。「能正了知無義無利」,你能知道那件事是沒有功德的,現在也沒有真實的功德,來世也沒有什麼功德。是「遠避棄捨,不習不愛」,你不要學習,也不要愛著。「亦不流傳」那些文章,那些詩句。「不樂貯蓄余長衣缽」等,「余長衣缽」也不要貯蓄這麼多,不要多多的積蓄。「今此頌義」,准彼聲聞地去解釋。

這是「沙門莊嚴」的第二頌。

申三、第三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恐增諸煩惱,不染習居家,為凈修智慧,當親近賢聖者。

這是第三個頌,也是「沙門莊嚴」。先「舉頌」,底下解「釋」。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遠離所治因,親近能治因故,學得清凈。

這個頌,第一段是「顯示遠離所治因」,「所治」就是煩惱,所對治的;所消除就是內心的煩惱。這個煩惱是怎麼來的呢?有個因由,什麼因由呢?就是居家,「不染習居家」,就是對於在家人,你不要常常和他來往。這個「習」,就是數數的同他來往,你不要執著,不能說完全沒有來往,但是你不要太多,不要執著這個來往。這句話「恐增諸煩惱」,你和在家人來往的多了,密切了,就能令你增長煩惱。所以「遠離所治因」,就是遠離在家人,和在家人要有點距離。為「親近能治因故」,能治因是什麼呢?能對治煩惱的因,就是戒定慧。就是什麼呢?「為凈修智慧,當親近賢聖」,你親近賢聖人,令你增長戒定慧,戒定慧能令你對治煩惱,所以「親近能治因故」。「為凈修智慧,當親近賢聖」,你這樣做、這樣學習,你的戒律就得清凈,這樣意思。

《披尋記》六一二頁:

恐增諸煩惱不染習居家等者:〈聲聞地〉說,遠離在家共喧雜住,增煩惱故;樂與聖眾和合居止,凈修智故。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恐增諸煩惱不染習居家等者:〈聲聞地〉說,遠離在家共喧雜住」,和在家人,要遠離和他在一起住。「增煩惱故」,你和他在一起住,令你增煩惱。「樂與聖眾和合居止,凈修智故」,這我們能增長道業。「今此頌義,准彼應釋」,這樣意思。

申四、第四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不畜明友家,恐發憂悲亂,能生苦煩惱,纔起尋遠離者。

這是第四個頌,也是「沙門莊嚴」。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第二科是「釋義」。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若親近居家,生憂悲散亂,增長諸煩惱,能為眾苦因。由親近彼,能生眾苦,煩惱纔生,尋即除遣,如是顯示對治之因。

「此頌顯示若親近居家,生憂悲散亂」。「不畜朋友家」,這個不畜,這個解釋「畜」就是「親近」的意思,不親近朋友家。若親近居家的人,有什麼不對呢?「生憂悲散亂」,令你生憂、生悲,令你心裏面散亂,「增長諸煩惱,能為眾苦因」緣。「由親近彼,能生眾苦,煩惱纔生,尋即除遣」,能引生很多的苦惱。所以你若願意和在家人親近,數數的來往,你若有這樣的愛著心,有這樣的貪著心,「煩惱纔生,尋即除遣」。這個「尋」就是立刻地,就把煩惱要除遣。「如是顯示對治之因」,對治這個煩惱的因,除遣就是了。

《披尋記》六一二頁:

不畜朋友家恐發憂悲亂等者:〈聲聞地〉說:不樂攝受親里朋友,勿我由此親友因緣,當招無量擾亂事務;彼或變壞,當生種種愁戚傷嘆悲苦憂惱。隨所生起本隨二惑,不堅執著,尋即棄捨除遣變吐,勿我由此二惑因緣,當生現法後法眾苦。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不畜朋友家恐發憂悲亂等者:〈聲聞地〉說:不樂攝受親里朋友,勿我由此親友因緣,當招無量擾亂事務」。「不樂攝受」,就是不歡喜來攝受親里,就是你的老鄉,你的親里朋友,不要和他們攝受,不要和他們很密切。「勿我由此」,不要我因為這樣親友的因緣。「當招」,就會招感來很多的「擾亂事務」,妨礙你修學聖道。「彼或變壞,當生種種愁戚傷嘆悲苦憂惱」,什麼憂惱呢?「彼或變壞」,你這個親里、這個好朋友,他若有什麼變壞的事情,你因為和他有感情了,你就有種種的愁戚傷嘆悲苦憂惱。

「隨所生起本隨二惑,不堅執著,尋即棄捨」,隨你自己所生起的根本的煩惱,和這個隨煩惱,就是由根本煩惱衍生出來的煩惱;根本的煩惱就是貪瞋痴,衍生出來的煩惱就是掉舉、散亂、憂悲的這些事情,你若這樣子有這個問題。「不堅執著」,你不要執著這件事,他是我的老鄉,我要去照顧照顧他。「尋即棄捨」,你立刻地把這件事棄捨了。「除遣變吐」,「除遣」也是棄捨;「變吐」也是棄捨。「勿我由此二惑因緣,當生現法後法眾苦」,一點也沒有人情,也是不對;但是你若有人情,就妨礙你修學聖道,這件事很難兩全。所以初開始修行的時候,你要重視聖道,等你得了無生法忍以後再說。以前所對不住的事情,可以圓滿圓滿。得了聖道以後不要緊,沒得聖道的時候心隨境轉,這些事情就要注意了。

這是第四個頌的「沙門莊嚴」,底下是第五個頌的「沙門莊嚴」,先「舉頌」。

申五、第五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不受於信施,恐加害瘡皰,於如來正法,嘗無有棄捨者。

這是「舉頌」,底下解「釋」。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不貪著利養恭敬,不堅執諸惡邪見,不虛受用信施,不毀謗正法,亦能遠離貪著後世諸欲,及能生起諸惡見因。如是所學,清凈殊勝。

「此頌顯示不貪著利養恭敬,不堅執諸惡邪見」。這個「不受於信施」,這個「不受」,是不貪著的意思;「信施」就是利養恭敬。你不要貪著利養恭敬,雖然有利養恭敬,你不要執著個事情,不要執著。「不堅執諸惡邪見」,這裡面也包括這個意思。這個「諸惡邪見」,這些不合乎正法的這些思想,這都是惡邪見,你不要執著。我們用功修行,初開始的時候還沒相應,你還沒相應的時候,心裏面對於惡邪見還沒出現,所以也不至於執著;就是你修行有一點相應了的時候,你就容易有執著惡邪見的問題,就有執著。你沒有得到聖道的智慧的時候,你對於很多的事情,究竟是好、是壞,沒有鑒別的能力;所以若是修行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特別的事情就執著,就容易執著。所以這裡面對於學習聖教是非常重要,它預先告訴你了,這是生死境界不是聖道,它告訴你了。你如果相信聖教,這個境界不是好境界,但是你若不修行,還沒有。就是修行相應了的時候,才出現這些事情。這裡面先告訴你,「不堅執諸惡邪見」,這樣意思。

「不虛受用信施」,這個信徒供養我們出家人的這些財物,當然我們為了生命的延續下去的生存,你不能沒有衣食住的事情。但是你若接受了的時候,不能虛受,你不能白白地來接受這個信施的。這是什麼呢?你就要用功修行,才能為信施得到福;如果你不去用功修行,散散亂亂的,散心雜話,你受的信施就是白受了。「不虛受用信施」,就是「不受於信施」,這句話裡面有這麼多意思。「不毀謗正法」:「於如來正法,嘗無有棄捨者」。這裡面都是要深入地學習佛法以後,才能免離這些過失的。

「亦能遠離貪著後世諸欲」,你若能好好的學習正法,你也能遠離貪著後世的諸欲。我們昨天上課講到出家人,一方面用功修行,受持如來的戒法希望升天。那什麼意思呢?就是願意享天福,那就是後世的諸欲。有的出家人嘴可能沒說,有的人也是說出來,我將來要做國王,在世間上要做國王,這就是貪著後世諸欲。「亦能遠離貪著後世諸欲」。「及能生起諸惡見因」,諸惡見的因,就像前面不是佛法的書,你也可以讀,但是你是不是有這個程度,也很難說的。現在這裡就是顧慮這件事,你讀非佛法的書,能令你生起惡見,這件事也是有問題。「如是所學,清凈殊勝」,你能夠「不受於信施,恐加害瘡皰, 於如來正法,嘗無有棄捨」,你若能這樣子學習,你的聖道就清凈、就能殊勝。這個「恐加害瘡皰」,這句話還沒解釋。

《披尋記》六一二頁:

不受於信施恐加害瘡皰等者:〈聲聞地〉說:終不虛損所有信施,終不毀犯清凈禁戒受用信施,終不毀呰他人信施,終不棄捨所受學處。今此頌義,准彼應釋。言瘡皰者:喻諸行苦,如言熱癰,其義正同。言正法者,謂即學處,釋文更顯。說此意趣,謂由不著利養恭敬,不執諸惡邪見為因緣故,於現在世不虛受信施,不毀謗正法。此為因緣,復能於當來世遠離貪著諸欲及生惡見。

「不受於信施恐加害瘡皰等者:〈聲聞地〉說:終不虛損所有信施」,你散心雜話,你就是虛受信施了,就是人家供養你的財物,都糟蹋了,「虛損」就是糟蹋了。「終不毀犯清凈禁戒受用信施」,自己不願意學習戒法,你就不知道開遮持犯,容易犯戒。用犯戒的身份,去受用信徒的布施,這是有罪過的,所以「終不毀犯清凈禁戒受用信施」。「終不毀呰他人信施」,「終不毀呰」就是毀謗。別人得到信施,就自己生嫉妒,說人家的壞話,不可以這樣子。「終不棄捨所受學處」,對於所受的戒律,你不可以棄捨;你要受持,你一條戒一條戒都要受持。「今此頌義,准彼應釋」,這是〈聲聞地〉上這怎麼解釋,現在這個頌,准〈聲聞地〉的意思來解釋。

「言瘡皰者」,「瘡皰」怎麼講呢?「喻諸行苦」。就是譬喻、開示我們色受想行識的苦。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色受想行識,像什麼似的呢?就像人的身體生個瘡,生出一個皰,有毒的這些事情,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個毒器,要這樣認識,不是個好的東西,這是瘡皰。「喻諸行苦,如言熱癰」,就是我們前面講過,這個「熱癰」,就是身體生了癰瘡就發燒,我們這個生命體,就是熱癰,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其義正同」,這個意思呢,「恐加害瘡皰」,我們貪著名聞利養,那就是增長了我們這個瘡皰,就使令你這個毒器的色受想行識更嚴重了,更嚴重的苦惱了,這樣意思。

「言正法者」,這上面說「於如來正法,嘗無有棄捨者」。「言正法者,謂即學處」,也就是所學的戒律。「釋文更顯」,那解釋的文是很明顯的,就是《瑜伽師地論》解釋的文:「此頌顯示不貪著利養恭敬」,這裡解釋得很明顯。「說此意趣」,這個偈頌的意義是什麼呢?「謂由不著利養恭敬,不執諸惡邪見為因緣故,於現在世不虛受信施,不毀謗正法。此為因緣,復能於當來世遠離貪著諸欲及生惡見」,現在世要遠離貪著名聞利養,遠離貪著惡邪見,將來世也是這樣子。

申六、第六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於他愆犯中,無功用安樂,常省自過失,知已速發露者。

這是第六頌,也是「沙門莊嚴」,出家人也應該有這樣的莊嚴。先「舉頌」,底下解「釋」。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遠離作意求覓他人所有過失,於自善品無有散亂,常生歡喜;於自過失如實了知,發露悔除,離增上慢。由此因緣,學得清凈。

「此頌顯示遠離作意求覓他人所有過失」,是「於他愆犯中」,別人有了過失,他犯了什麼什麼戒了。「無功用」,這個「無功用」是什麼呢?就是「離作意」,就是你特別注意地用心機去求覓他人所有過失,看看他有什麼不對,你不要,你要遠離這件事。他人是犯戒了,犯了什麼,你不要管這件事。「遠離作意求覓他人所有過失」,這叫作「無功用」,「無功用」這句話是這個意思。

我感覺我們出家人也有這個問題,就是看見別人。當然自己可能有多少道心,睜開眼睛看別人都不對,心裡就煩了,心裡煩了以後就要走了,或是怎麼怎麼地。這地方告訴我們,「遠離作意求覓他人所有過失」,你不要這樣做,說是這些我看不慣,我遠離的走了。但是你初出家,你能自己獨立嗎?你的道力不夠,道力不夠,你自己獨立,結果你還不如你所嫌惡的那些人,你還不如他,你反倒是退墮了。所以「遠離作意求覓他人所有過失」,你就是反觀自己,注意自己好了。

「於自善品無有散亂,常生歡喜」,「無功用」這三個字,這句話解釋完了。解釋這「安樂」是什麼?「於自善品」,對於自己的善品,我歡喜拜佛,我歡喜讀經,我歡喜修行四念處,這些善品。「無有散亂」,心裏面不胡思亂想。「常生歡喜」,我有這樣的善品,生歡喜心,這叫做「安樂」。「於自過失如實了知」,對於自己的過失,要如實地了知。「發露悔除」,我有什麼過失,對自己的過失要特別注意,我有什麼過失,我趕快的發露懺悔出去。「離增上慢」,自己有過失而不知道,認為自己有很大的修行,那叫做「增上慢」了,要遠離這件事。「由此因緣,學得清凈」,由這樣的因緣,你能這樣子「於他衍犯中,無功用安樂,常省自過失,知已速發露者」,你能這樣學習,你的戒律就清凈了。

我們若是學習了佛法,學習了戒律了的時候,一睜開眼睛看,他傳戒做什麼都不如法,很多很多的問題,你就會生輕視心。我想起來一件事,我講一下。年記稍大一點,知道有個滿州國。這個九一八事變,日本人侵略中國,把東北佔領下去了,他成立一個滿州國。在滿州國,現在黑龍江省的省會,哈爾濱那個地方,有個廟叫極樂寺,是倓虛老法師的因緣創辦的。在滿州國的時候,這個廟裡面有一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就和別的這些同住的法師說:「我要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薩」,他這麼說,說了又說,說了又說,真實地,他是真實有這個意思。

他就從哈爾濱離開了滿州國,又要經過新的中華民國,那時候的交通不是容易走的,費了多少辛苦到了五台山了。到了五台山的時候,就要拜文殊菩薩,就和五台山的這些寺廟的出家人說:「我要拜文殊菩薩。」那寺廟裡面就有個出家人說:「文殊菩薩不在這裡」,「到那兒去呢?」說:「現在在寶華山傳戒,他在那裡廚房裡燒飯、燒火。在那裡為大眾僧,在傳戒的時候在那裡燒飯,文殊菩薩在那裡燒飯,你要拜文殊菩薩到那裡去拜。」他也就相信了。又從五台山跑下來,不知到受了多少辛苦,到了寶華山去了,果然那裡是傳戒,很多的出家人在那裡受戒。他就打聽廚房在那裡,他就到大寮去了。到了廚房一看!是有一個出家人在那裡燒火,他到那裡就給他磕頭說:「你是文殊菩薩,我到五台山的時候,五台山有個出家法師告訴我,你在這裡燒飯。」就給他磕頭,這個出家人說:「我那是文殊菩薩呢?我是個苦惱人,在這裡燒飯、燒火,怎麼能是文殊菩薩呢?不是,我不是,我不是。」那麼這個出家人說:「你是,你是。」就是磕頭,一直地這樣子說。那位出家人說:「你若一定執著我是文殊菩薩,好,我就是文殊菩薩,你就在這裡和我一同燒飯、燒火好了。」今天也燒,明天也燒,等到戒期圓滿了,等受完戒的人都走了。那麼這文殊菩薩就對這個出家人說:「現在這個傳戒的法會結束了,我要走了,你能不能跟我去呢?你說我是文殊菩薩,我現在要走了,你能跟我去?」說:「我能跟你去。」說:「好。」他正在燒火,當然那個鍋很大,那個灶坑。

你們都是城市裡的人,可能還不知道;我是鄉村人,我知道這個事。那個灶坑也是很大,那火是很猛烈的。這個出家人,一下子就鑽到火裡邊面去了,只有說是文殊菩薩這個。他在火裡面說:「你來、你來。」他就害怕不敢進去,招呼他三次,他不進去,這個出家人就不見了。然後這個出家人就從南京附近的寶華山,就回到哈爾濱的極樂寺去了,回去了就對人說這件事。說的時候心裡也很傷心,結果也無可奈何了。我剛才說,我們若學習了佛法以後,學習了經律論,我什麼都懂知識多的很。一看你這個都不如法,一看那個也不如法,就生輕視心。但是文殊菩薩他不是,文殊菩薩他看這大廟裡面傳戒的法會,他來護持這個法會,來燒飯,到廚房來燒飯、燒菜,成就這個功德,他成就你這個法會,他不輕視這件事。

我認為這個地方,這上面說「於他愆犯中,無功用安樂」,不要輕視別人,你學習了佛法以後,你不要輕視別人,不要輕視人家,不要老譏嫌人家,你這個人持戒不清凈,你這個人怎麼怎麼地,你不要譏嫌。這個道理在那裡?凡夫的眾生,初開始發心在佛法里栽培,就是這樣子,你不能求圓滿。他的善根,譬如說這個香火廟,香火廟我認為也很重要,很多人在香火廟裡開始栽培善根,今生栽培一點善根,當然沒成功,他就流轉生死了。但是這個流轉生死的眾生,有一點善根,又來到人間做人了,又栽培善根,一點一點漸漸進步了,那就得無生法忍了,就得聖道了。所有的凡夫都是這樣子,你一定怎麼樣高尚,怎麼樣清凈莊嚴,那是有善根成就的人的境界。初開栽培善根,就是那樣子的,你不要譏嫌,不要譏嫌這件事。所以現在這裡,彌勒菩薩也告訴我們,「於他愆犯中」,你不要「作意求覓他人所有過失」,你就管你自己好了。

「於自善品無有散亂,常生歡喜;於自過失如實了知,發露悔除,離增上慢。由此因緣,學得清凈」,你要做這個事,注意自己好了。過去世栽培善根,小小有點善根,今生遇見的因緣都不殊勝,很多的地方不理想,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就是只有善根漸漸地栽培,慢慢、慢慢才能合格的,就是這樣子。

申七、第七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若犯於所犯,當如法出離,所應營事中,能勇勵自作者。

這是第七個頌,還是「沙門莊嚴」。先「舉頌」,這裡第二科「釋義」。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出離所犯,及能遠離貪受他人恭奉侍衛。由此因緣,學得清凈。

「若犯於所犯」,你要違犯了「所犯」:所持的戒體、所受的戒,你犯了戒。「當如法出離」,當如法的懺悔,從這個罪過裡面解脫出來。「顯示出離所犯,及能遠離貪受他人恭敬侍衛」。底下「所應營事中」,所應該做的事情,你能勇勵地,勇猛地勉勵自己去做,這就是「遠離貪受他人恭奉侍衛」。你要遠離貪受,貪著享受別人的恭敬奉侍,侍奉你。你自己坐那裡,這個菜飯都裝好,自己去享受。等到自己為別人服務,不高興;自己為別人服務,我要告假,我要走了,實在是不對的。你若能這樣,「由此因緣,學得清凈」,就清凈了。

《披尋記》六一三頁:

若犯於所犯當如法出離等者:〈聲聞地〉說:命難因緣,亦不故思毀犯眾罪。設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於應作事,翹勤無墮,凡百所為,自能成辦,終不求他,為己給使。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若犯於所犯當如法出離等者:〈聲聞地〉說:命難因緣,亦不故思毀犯眾罪」,就是這件事要死掉了,命都沒有了,也不要「故思」,故意的去毀犯眾罪,犯戒。「設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於應作事情,「翹勤無墮」,你不要懶惰、懈怠,自己努力。「凡百所為,自能成辨,終不求他,為己給使。今此頌義,准彼應釋」,是這個意思。

申八、第八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於佛及弟子,威德與言教,一切皆信受,觀大罪不謗者。

這是第八個頌的「沙門莊嚴」。這「舉頌」,底下「釋義」。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信圓滿故,於能誹謗見大罪故,學得清凈。

「此頌顯示信圓滿故」,這個頌「顯示信圓滿故」,就是我們對於佛法僧三實的信心圓滿了。「於能誹謗見大罪故」,這個佛三寶裡面有不可思議的事情,你要相信,你不要誹謗;你若誹謗有大罪過。這樣「學得清凈」。

《披尋記》六一三頁:

於佛及弟子威德與言教等者:〈聲聞地〉說:於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甚深法教,深生信解,終不毀謗;能正了知,唯是如來所知所見,非我境界。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於佛及弟子威德與言教等者:〈聲聞地〉說:於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佛、佛弟子,這些菩薩、阿羅漢,有不可思議的威德,有不思議的神通道力。「甚深法教」,他們為我們開示的佛法,甚深的第一義諦。「深生信解」,你要深深地生起信解心。「終不毀謗」,你不要毀謗,不要毀謗這件事。對於佛及弟子的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你不要毀謗;對於佛菩薩所開示的甚深法教,你不要毀謗,「終不毀謗」。「能正了知,唯是如來所知所見」,你能夠鄭重的知道,這是佛所知所見的境界,「非我境界」,不是我能覺悟的境界。「今此頌義,准彼應釋」。

申九、第九頌(分二科) 酉一、舉頌

於極甚深法,不可思度處,能舍舊師宗,不堅持自見者。

這是第九個頌的「沙門莊嚴」。先「舉頌」,底下「釋義」。

酉二、釋義

此頌顯示遠離安住自見取故,清凈殊勝。

這個頌的大義是「遠離安住自見取」,就是這個「自見取」,自己的見解,自己對於這件事有一個見解,有個見地。你取著這件事,安住在自己的思想裡面,認為自己這個思想,是最高明的。現在說「顯示遠離安住自見取故」這個頌,你要遠離你原來的見解,你要放下要放棄它,這樣子才合道理。

《披尋記》六一四頁:

於極甚深法不可思度處等者:此中極甚深法,不可思度,即前所說佛及弟子不可思議甚深言教。〈聲聞地〉說:終不樂住自妄見取非理僻執,惡見所生言論咒術。今此頌中後二句義,逆次應釋。不住惡見所生言論咒術,即頌所言舍舊師宗。不住自妄見取非理僻執,即頌所言不執自見。

「於極甚深法不可思度處等者」,像這個大乘經典,《阿含經》裡面也有提到,這有甚深法,不可思議的地方。「此中極甚深法不可思度,即前所說佛及弟子不可思議甚深言教。〈聲聞地〉說:終不樂住自妄見取非理僻執,惡見所生言論咒術」,「終不樂住」,就是從此至終,你不要歡喜安住在自己那個虛妄的見解裡面,不要這樣子。那個是「非理僻執」,不合道理的,邪妄的執著,是「惡見所生言論」,邪知邪見所生的言論,所說的咒術,你不要去歡喜這件事。

這底下「今此頌中後二句義」,「於極甚深法,不可思度處」,這是佛菩薩境界,你要生信解。「能舍舊師宗,不堅執自見者」,這後二句「逆次應釋」,就是這個「不堅執自見」,你自己有一個見解,這個見解從那來的?從這箇舊師宗來的。你以前的那個大老師的見解,你跟他學習得到了一些邪知邪見;現在你要棄捨,棄捨這種知見,這個意思。「不住惡見所生言論咒術,即頌所言舍舊師宗。不住自妄見取非理僻執,即頌所言不執自見」,是這樣意思。這個意思呢,就是沒有學習佛法之前,你親近過那些外道的老師,你得到了一些思想。你初來到佛法以後,要把原來的那些思想都要放棄,要放棄它。

這個出家這件事,年輕的時候出家和年紀大出家不同。年輕的時候初出家,他在家的時候,沒有這些事情的熏習,他就像一張白紙似的,來到佛法裡面,他就完全是學習佛法;若是年紀大了出家,年紀大了有可能在社會上學習過什麼,他心裏面也歡喜接受了,但是現在來到佛法裡面來,以前的不完全放棄,他不完全放棄,還是有以前的思想。那麼這個頌,就表示這個意思,是「能舍舊師宗,不堅執自見者」。你要完全轉變過來,就是所謂改造思想了,思想要改變過來。其實這個地方,這當然是這個思想還是很重要的,其他的事情自己也要反省,就是你年紀大了出家,你在社會上熏習的一些習氣你都要反省,來到佛法里來,你要重新反省要改變,完全學習佛法裡面的知識、習慣,應該這樣子。將來你若收徒弟的時候,如果你不注意這一件事的話,將來你收徒的時候,你對你徒弟的教授,就容易有你原來的那種習氣,原來的習氣。那究竟是,你是教授佛法,是教授外道的邪知邪見呢?就是有這個問題。

我以前聽見一個老法師說一句話,就是你是個學者,有學者的樣子;說是你是一個醫生;你或者是一個會計師;你或者是個律師,他各有各的樣子。說現在要出了家,你要應該有出家人的樣子。說出了家,原來的習氣不改,你就沒有出家人的樣子。這件事,就前面也說過,也是有問題,也是有問題的。所以照理說,應該把它完全的,重新的反省,要改造自己。

我一九七三年,我來在三藩市,一個禪中心裏面,那裡有一個機會,我和度輪法師去,度輪法師還有其他的徒弟,到那個禪中心去。那個禪中心裏面的主持人講開示。我看那個人,他是一個白人,不是日本人,但是看他的那個威儀,完全是個日本人。就是他到了日本去,受到日本的出家人,日本佛教徒的訓練,把他訓練的完全像一個日本人。他走路,坐下來,完全像個日本人,日本人就把他訓練成那樣子。這個表示什麼?表示日本人的成功,表示日本佛教徒在美國傳揚佛教的成功。但是我想,這個不管是什麼人,來到佛教裡面來,用佛法的栽培訓練,有佛法的氣氛。你的行住坐卧,不但是你內心裏面的思想,你的行住坐卧,都有佛法的氣氛,也就是有一個佛法的樣子,我感覺這件事,還是不容易。


推薦閱讀:

平衡感不好 為什麼練瑜伽總是平衡不了
零基礎可以練習瑜伽嗎 起初我也是瑜伽新手的
有哪些改善形體的瑜伽動作?
驚艷瑜伽69
想走瑜伽理療這一條路,可以進修陰瑜伽來實現嗎?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