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謀略的六重境界四
「具體」在這裡是指呈現出像物體一樣有形貌體式的意思。深略只有到了這種有形貌體式的坑界才算開始進入高層諜略的世界。這種層級的諜略通常是組群式,一個大謀略之內還包括著許許多多的子謀略。各個子謀略間結構緊密,上下左右聯成一體,展現出特殊的形態體貌。
像我國戰國時代蘇秦張儀合演的縱橫大戰略、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的希里芬計劃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的兼割計劃,都算是已具「體」的謀略。
還有,楚漢相爭時劉邦動用的「攻圖取勢」大戰略也可算已達具體境界的謀略。這個戰略是由一個做轅生的人向劉邦提出的,背景是:
劉邦在錄戰被困,不得已採用陳平密計,放婦女出東城,自己西出洛迷。他逃抵成阜,在關中招集兵馬。正準備回攻萊陽時,有一轅生來向劉邦獻策說:「大王不必再往萊陽,但教出兵武關,南向宛洛,項王必慮大王復襲彭城,移兵攔截,榮陽自可解圍,成皋亦不致吃緊。大王通著楚兵,曼堅壁勿戰,與他相特數月,一可使萊陽成阜暫時體息,二可待韓信張耳平定東北後聯合趙、燕、齊兵力前來會師,然後大王再還萊陽,合軍與戰。我逸彼勞,我盈彼竭,還怕不能破楚嗎?「
換言之,轅生建議劉邦的戰略是借一面攻擊、一面牽制。一面牽制、一面佔地取勢,然後逐步完成全西大包的連鎖戰略。
首先我們來看「一面攻擊、一面牽制」。它有兩個方面;一面是劉邦向南攻,作勢逼近彭城,系借攻其必救之計,引項羽移兵南下攔阻。目的在一面牽制萊陽成皋佔優勢的項羽,疏解萊陽的壓力;一面別幫助韓信乘虛在東北一帶攻城掠地。
再說「一面牽制、一面佔地取勢」,劉邦一面在萊陽成皋一帶纏住項羽,一面派韓信攻取韓趙、齊等地,系一面佔地取勢,一面也在分散項羽的主力(使項羽各多則分),
這樣回過來也可緩和劉邦在榮陽被項羽田團的危險。
像這樣「一面攻擊、一面牽制」,又「一面牽制、一面攻擊」取勢,等到在外圍之勢坐實之後,再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交互使用侵削和打入,不勃壓縮項羽的勢力範圍,削弱其戰力,進而徹底將他擊潰的戰略,就是所謂攻囚取勢的戰略。它是有時間、有空間的戰略聯合,就有具體的意味。
我們再來看看歷史故事,也許合有更深入的體會。
話說楚漢相爭,項羽聞報漢王在宛,果然引兵向南。但漢王堅守壁壘不肯與項羽正面作戰。而這時彭越已渡過誰水,與項聲、薛公戰於下鄧,大破楚兵。項羽聞報,乃引兵向東,來擊彭越,漢王便也乘機引兵北向。
後來項羽擊破彭越兵,彭越敗走。此時項羽得知漢王又回軍成皋,乃引兵西進。攻拔榮陽,殺周苛和檄公,圍成皋。漢王不敵,遂獨自與夏侯嬰同車出成皋北面玉門,向北,渡黃河,馳走至夜。然後扮稱漢使者,清晨馳入張耳、韓信軍營中,奪取了張耳、諱信的兵符,指派張耳向北進攻,韓信則向東進兵,攻擊齊。
韓信攻齊,齊王不敵。便派人向項羽求救兵。項羽便指派龍且為大將,帶著20萬人馬,來救援齊國當時齊國田廣和楚將龍且,把兩軍聯合在一起,跟韓信的部隊,一在濰水之東,一在深水之西,照水排下陣勢。韓信就在黑夜裡叫人做丁一萬多個盛滿砂石的袋子,堵住上流的河水,隨即帶著一半軍隊渡河,去攻打龍且。他先假裝打不過,回頭就撤退。龍且看了十分做慢地說:「我本就知道韓信是個膽小鬼1」
龍且就帶兵渡河去追擊韓信,韓信立即叫人打開堵水的沙袋,水就一涌而下。龍且的軍隊剛好渡河到一半,死傷無數,渡過河的,也大半回不去。韓信即下令反擊,殺了龍且。龍且手下留在濰水東岸的軍隊也四方逃散。齊王也逃跑了,韓信從後追趕敗兵,把楚軍全都俘虜,齊王也被捉殺了。
韓信把齊國全部平服之後,就派人去跟漢王請求說:「齊人狡詐,變故恐多,屢降屢叛,它南面又和楚國相鄰,如果不哲立一個代理的齊王鎮壓它,那情勢始終是不穩的。希望大王能讓我來哲代這個齊王吧:」 劉邦當時正被項羽圍困在榮陽,情勢十分危急。韓信派的人到達漢營,呈上信件,漢王打開信件一看,便脫口大罵道:「我被圍困在這兒,早晚都盼望著你來幫我打退敵兵!想不到這會兒你倒要自立為王了」
張良、陳平在旁捏了一把冷汗,暗中踩了一下漢王的腳,小聲說道:「漢軍目前正處不利的情勢,難道還能阻止韓信稱王嗎?不如就乘此機會立他為齊王,好先安住他,否則恐怕大勢不妙[」漢王一聽說,就領悟了,立刻改口罵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齊王才對,做假的幹什麼呢:」
於是即派張良去立韓信為齊王。並徵調他的部隊凹攻楚國。
而項王這邊,因為已經喪失一員大將龍且,也有些恐慌,項王就派人去遊說韓信道:「當今天下歸楚歸漢權操在你手中,你苦站在漢工那邊,就是漢王勝,你若站在楚王這邊,就是楚王勝。但為君計,你不如中立,因為你若幫漢工打敗楚王,以漢王那樣輕信背義之個性,楚王若死,下個目標就必定輪到你了,你如果反漢並與楚談和,如此天下三分,你也可以稱王,不足最明智嗎?」但為韓信所拒絕。
此時漢軍勢盛糧足,項王兵已疲憊,糧已斷絕。漢王就派陸賈去遊說項王,請求迎回漢王父太公,項王不肯。漢王又派侯公友遊說項王,項王乃與漢訂立和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之地為漢地,鴻溝以東之地為楚地。
項王與漢王立罷了和約之後,即放解陣引兵東歸。漢王也冶備西歸。這時張良和陳平突向漢王進策說:「如今漢有天下之大半,諸侯也都歸附於漢n而楚卻正兵疲糧絕,這正是亡楚良機1大王不如乘楚兵的疲飢無力,趁機會加以攻取。如果大王現在有此機會而放走了楚兵,不加攻擊,這就是養虎為患了!」
漢王聽信了張良、陳平的話,即引兵追項王至陽夏南,並約同韓信和彭越軍,共擊楚軍。可是漢王兵到團陵,韓信彭越二人之兵仍末按約期來會。項王就乘勢攻擊漢軍,大破漢軍c漢王只好又堅守壁壘,掘深溝自守。
漢王對張良說:「韓信彭越不從約定,如何是好?」張良答說:「楚兵將破,韓信彭越二人沒有分到土地,他們不來,是可理解的:其實只要君王能與韓彭二人共分天下,他們就會立刻來到,否則不能得合兵攻楚,恐怕很危險。依臣之見,大王如能宣布,自陳地以東,到海邊之 地,盡結韓信;唯陽以北到谷城之地,給彭超自為戰,向楚進攻,那樣楚就容易擊潰了。」
漢王說:「好極了I」於是漢王派發使者,告訴韓信和彭越說:「你們發兵來合力攻楚c楚破以後,自陳地以東,到海邊為止,都給齊土韓信;眼陽以北,到谷城為止,都給相國彭越。」
韓信和彭越聽了以後都回報說:「我立即進兵攻楚。」於是韓信從齊出發,劉貿軍隊從壽有出發並行共攻楚軍,一路攻到了核下。
這時楚大司馬周殷叛楚帶了全部九江之兵,隨劉賈圍項羽,項羽終於敗死。亦以舒城之兵攻破了六城,彭超,都會聚於核下,來合 此案例中,劉邦就有整體全面包圍的戰略思想,這就是具體的諜略。而項羽別多只在點上站立,點不敵西,西不敵體,勝敗之分當自定矣!
具體的用謀境界講究計中有計,而不是單純的一計。「具體」的妙境在《三十六計》中也有相關論述,其中「連環計」一計說道:「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帥中吉,承天寵地。」翻譯成白話文,意即:敵方兵多將廣,不可硬拼,要讓它自己困擾自己,就自然削弱了它的實力,採用恰如其分的作戰措施,必然取勝,如同有天神相助一樣。
龐統慫恿曹操把大小戰船用鐵鏈連成一大片,然後派人縱火焚燒,使之無法逃敬,就是連環計。一般規律是一卻又乘意軍南進之機,把奧地利從意圖手裡奪過來,幾年之間,從一個孤立國家進而成為軸心盟主,公然向全世界挑戰。這樣的製造矛盾、利用矛盾的希特勒手法,確是近代歷史上最巧妙而又最成功的連環計。
推薦閱讀:
※【中華元早報】2015年7月28日(周二)
※太虛大師《佛教各宗派源流》第六章 中華之大乘宗派源流
※《易隱》 - 中華命理
※韓青:「中華母親節」自卑又自戀
※臨汾:帝堯之都,中華文明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