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矛盾的另一戰場

中港矛盾的另一戰場

──香港青少年對大陸的負面看法

李劼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大陸和香港在旅客、孕婦、生活習慣、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產生連串爭吵,兩地媒體對此的報道滿城風雨。但這些似乎只是屬於成年人的爭執,本文想探討中港矛盾鮮為人知的另一方面:香港新一代對中國大陸的觀感。因為本人自從二○○九年由加拿大來香港中文大學攻讀歷史碩士學位,在二○一○年畢業後留港工作,便曾在香港任教中小學、中文語言學校、各類的興趣班和補習社等,所以我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和當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非常熟悉。又由於本人出生並成長於中國大陸,來港後才發現大陸很多學生和各界人士都絡繹不絕地到港進行工作和學術上的交流。再者,我在港教書的過程中又得知現今 香港的中小學教科書的大陸因素越來越重(尤其中文和常識),目的是為了加強本地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大陸的認識。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在香港回歸超過十年後,香港的青少年,尤其九十和二千年後,他們對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大陸的看法。

  香港青少年對大陸觀感負面

  一部份香港人普遍對大陸存有偏見,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香港青少年一代對大陸的看法與前輩相比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我在港生活時的體驗。在他們的字典里,大陸似乎代表著腐敗、落後、混亂、無序等負面現象。很多香港青少年當著我的面坦率地說自己不喜歡大陸,即便他/她自己從未到過那 里。但有很多到過大陸的青少年也對大陸沒有多少好感。我曾嘗試歸納了一下,他們對大陸不好的印象主要有:治安不好;大陸人的素質太低;語言不通;地方不幹凈,等等。

  在我曾就讀的中文大學,很多大陸學生都曾向我反映因為他們的大陸背景,即便其中有些人能說廣東話,也免不了受本地學生歧視。他們認為自己來港後被孤立了,因為根本無法與本地學生交朋友,所以無法融入主流社會,也學不成廣東話,更談不上畢業後留港工作。

  很多香港學生有時對大陸的看法過於偏激。曾經有一次,當我在課堂上提出討論關於香港失業率高和貧富懸殊的原因時,一位年僅十五歲,就讀當地一所國際學校的學生(儘管他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他的英語比中文好),認為那全是過多的大陸人來港與他們「爭食」的結果。但對於我其後的反問:「每 年也有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來港工作,那麼他們是否也算是『爭食』?」那位學生卻這樣回答:「他們可以,但大陸人不可以。」

  又有一次,當我在課堂上歸納香港市民和大陸民眾在生活方式和社會習慣方面的差異時,例如語言、日常字體、飲食、交通規則,此時一位十歲左右的本地小女孩插話說:「還有身上的氣味:大陸人難聞,香港人是香的。」我立即問她何以得知,她回答說是她母親告訴她的。從以上對話中已可看出現時一部 份香港青少年對大陸的負面看法已經根深柢固。

  對說普通話的歧視

  一個有趣而又令人遺憾的現象是,儘管在九七後香港政府大力在社會各界推廣普通話,也儘管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經過努力後學講了一口不錯的國語,其中不少是成年人。但我經過調查發現,本地的青少年,甚至那些有意在畢業後到大陸發展的香港在讀大學生,他們的普通話能力顯然較低。我相信問題不在 語言教育方面,而在學習者的心態:儘管普通話在香港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正如我剛才所言,本地青少年普遍認為大陸是落後和愚昧的代名詞。如果你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不但有可能不被賞識,反而會被錯認為是大陸人而受到同輩排擠。這種情況與新加坡類似:那裡的年輕一代也因中國的相對落後和他們的崇洋心態,普 遍對官方推行的華語政策嗤之以鼻,甚至有些人以不學或說不好華語為榮。

  當然,香港的教育模式和制度對以上現象也有一定責任。在以介紹大陸和宣揚國民身份認同的常識科中,一如其他專業一樣,學生只是去背熟其中的重點段落,目的為了考試合格。這樣對於讓學生全面而系統地認識大陸無補於事,因為只有讓學生親身參與嚴肅和有意義的討論,並鼓勵其發表自己獨立的看 法,才能對他們所學的事物有新的認識。有為數不少的香港本地教師在教導學生行為舉止要文明有禮時,常常舉例說「不要像一個大陸人」,這些都在無形中加深了香港學生對大陸的反感。當然,也有一些香港青少年對大陸並無太大的惡意,但問題在於在其成長歲月里感染到了長輩和同齡人諸如此類的潛移默化,在這種大環境 里難以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獨立和正確的看法。

  兩地人民心中柏林牆固若金湯

  儘管香港回歸已經超過十年,很多香港人也逐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民族身份,但對於大多數香港人來說,尤其是青少年,羅湖的兩岸仍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資本主義的香港和社會主義的大陸。就像同一個城市裡的富人區和貧民窟,香港人永遠用鄙視的眼光盯著北面的鄰居。多年來中港兩地的交流並 沒有消除兩地間的隔閡和不信任,看來香港人對大陸的偏見可能要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

  從這一代的香港青少年對大陸的負面看法,我個人認為對未來的中港關係和香港的政經發展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當一個國家的兩個地方的人民互相缺乏信任,彼此輕視,就會危害這個國家的團結和未來。由於中港兩地的歷史、文化、風俗大相徑庭,再加上九七前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兩地間的真正融合不 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方人士的長期不懈努力。我個人感覺是,九七回歸後,大陸和香港兩地的情況很像八九年以來的德國東西部,其地理上的柏林圍牆已倒塌,但兩地人民心中的柏林圍牆仍固若金湯。要推倒這堵看不見但感覺得到的牆,還需假以時日。

推薦閱讀:

細數百年來那些一戰成名的致命武器!
興山:大順軍抗清最後一戰
這妹紙顏值身材爆表啊,模特界有誰可一戰?
彭德懷曾談平型關大捷:一戰殲敵如麻|彭德懷|平型關大捷
雪峰天險,最後一戰

TAG:矛盾 | 一戰 | 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