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典範 >> 古代各種禮儀稱謂

【三禮】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的合稱。是考察儒家思想與戰國前制度器物的重要典籍。

【周禮】儒家經典三禮之一。是關於先秦職官與各種典章制度的書,漢初名《周官》。改稱《周禮》,約始於西漢末的劉歆。《周禮》屬古文經學。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其中《冬官》一篇,在漢初已佚,補以《考工記》。《考工記》也是先秦作品。《周禮》為考求古代的各種制度必備的書,對後世影響很大,最顯著的,如王莽改制、宇文泰改革官職、王安石變法,都以《周禮》為理論根據。《周禮》有漢鄭玄注和唐賈公彥疏。清孫詒讓作《周禮正義》八十六卷,是研究此書的佳本。

【儀禮】儒家經典三禮之一。《史記.孔子世家》和《漢書.儒林傳》都說它是孔子採集周代殘留的禮而編成的書。原名《禮》,漢人以其所講為士所必習的禮節。稱之為《士禮》或《禮經》。到晉代,以所講為具體儀節,不是禮的意義,才稱之為《儀禮》。全書共十七篇,內容包括冠、婚、喪、祭、射、鄉、朝聘等方面的基本儀節,為歷代王朝制定禮制的重要依據。其中的《喪服篇》,更是一篇極為特殊的歷史文獻,它的關於「五服」制度的規定和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的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禮記】 儒家經典三禮之一,又名《小戴禮記》,原是解說《儀禮》的資料彙編。這種解說出於孔子弟子及其後學之手,到西漢有兩種輯本。戴德的輯本共八十五篇,現存三十九篇;戴聖的輯本有四十九篇。前者稱《大戴禮記》;後者稱《小戴禮記》。近代學者認為,今本《禮記》不完全是戴聖輯本的原貌。漢鄭玄給《禮記》做注,使它擺脫從屬於《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唐時《禮記》已被列為「大經」。到明朝,五經中的《禮》,已不是《儀禮》而是《禮記》。兩者的消長,其根本原因是《禮記》中的要言精義比起《儀禮》中的繁文縟節更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今本《禮記》內容比較龐雜,有專記某項禮節的,如《奔喪》、《投壺》等篇;有專為說明《儀禮》的,如《冠義》、《昏義》等篇;有記所謂孔子的言論的,如《坊記》、《儒行》等篇。它反映了古代社會的倫理觀念、宗法制度、階級關係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等。

【五禮】古代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合稱。其說源於《周禮.大宗伯》。吉禮即祭祀之禮。古認為祭祀是「國之大事」,故列為五禮之首。祭祀對象有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社稷、五祀、五嶽、山林川澤以及四方百物等。凶禮不單指喪葬,也包括對天災人禍(如饑饉、水旱、戰敗、寇亂等)的哀悼。賓禮,指天子對諸侯的接見、各諸侯之間的聘問和會盟等等。軍禮,主要是指戰事和各諸侯可以擁有的兵力的規定。此外,田獵、建造城邑、劃定疆界等事也屬軍禮。嘉禮內容比較複雜,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和賀慶之禮等。

【九禮】古代的九處拜禮。據《周禮.春官.大祝》,它們是: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前四種為正拜,即常用之拜。後五種依附於四種正拜。

【頓首】九拜之一。即叩頭。古人席地而坐,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於地,然後引頭至地,就立即舉起。因為頭觸地的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周禮.春官.大祝》註:「頓首拜,頭叩地也。」疏:「頓首者,為空首之時,引頭至地,首頓地即舉,故名頓首。」頓首是平輩之間的拜禮。李陵《答蘇武書》末尾稱「李陵頓首」,丘遲《與陳伯之書》末尾稱「丘遲頓首」,是其例。

【稽首】九拜之一。用於臣子對君父。行禮方法與頓首同,區別在於要使頭在地上停留一段較長的時間。《周禮.春官.太祝》疏:「稽是稽留之義,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空首】九拜之一。行空首禮時,身體先取跪姿,然後拱手至地,接著引頭至手。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而是懸在空中。空首又叫「拜手」。《周禮.春官.大祝》疏:「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是也。」古書中常說的「拜」就是「拜手」的省稱。《論語.鄉黨》:「康子饋葯,拜而受之。」古人在行稽首、頓首禮時,一般要先行拜手禮。

【肅拜】 九拜之最輕者。《周禮.春官.大祝》註:「肅拜,但俯下手(俯身拱手下地),今時撎(揖)是也。」疏:「肅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為正。」軍中用肅拜禮,是因為將士披甲,不便於拜,所以《禮記.曲禮上》說:「介者不拜」。《左傳.成公十六年》記晉楚交兵,晉將卻至對楚君的使者「三肅使者而退」。這個「肅」,就是指的肅拜。《朱子語類》卷九一《禮》:「問:『古者婦人以肅拜為正,何謂肅拜?』曰:『兩膝跪地,手至地而頭不下為肅拜。』」

【再拜】拜兩次。表示禮節隆重。《論語.鄉黨》:「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再拜之禮,用於平輩之間。如果臣對君,再拜之外,還要行稽首禮,所以古書中常見「再拜稽首」連文。如齊晉鞌之戰,晉大夫韓厥即將俘虜齊君,行的就是「再拜稽首」之禮《左傳.成公二年》。《禮記.玉藻》:「凡獻於君,皆再拜稽首送之。」

【百拜】 多拜的意思。《禮記.樂記》:「一獻之禮,賓主百拜。」註:「百拜以喻多。」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八《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計一席之間,賓主交拜,近至於百。若平禮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於君,亦止再拜。禮至末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人書狀動稱百拜何也?」

【拱】兩手合抱以表示敬意。《論語.微子》:「子路拱而立。」合抱,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如遇凶喪,則右手在外,左手在內。

【揖】 拱手為禮。今雲「作揖」。這是賓主相見時的禮節。《公羊傳.僖公二年》:「獻公揖而進之。」註:「以手通指曰揖。」《說文》段玉裁註:「凡拱其手使關曰揖。」

【長揖】 比拜較輕的一種敬禮,用於略尊於己者。取站姿。相見時,站立,身略俯折,兩手合抱,重心而稍下移。《史記.酈生傳》:「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

【坐】 古人席地而坐,姿勢是:兩膝著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坐姿象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時身體要聳直,臀部不得落在腳踵上。

【居】古代一種較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勢是腳板著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和蹲一樣,所以《說文》說:「居,蹲也。」《論語.鄉黨》:「寢不屍,居不客。」意思是睡覺不象死屍一樣直躺著,平日坐的姿勢,也不象接見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樣,把兩膝跪在席上。

【箕踞】 最不恭敬的一種坐法。姿勢是:臀部貼地,兩腿張開,平放而直伸,象箕一樣。《禮記.曲禮上》:「立毋跛,坐毋箕。」箕,即指箕踞。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對對方的極不尊重。《史記.客列傳》:「(荊)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箕踞有時是不拘小節的表現。

【跽】跪時挺身直腰。這時身體似乎加長。故又叫「長跪」。跽是將要站立的準備姿勢,往往表示跽者將有所作為。《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按劍而跽是一種準備自衛的動作。又《范睢列傳》:「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這個跽表示準備虛心聽取對方意見。至於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則是妻子一旦接到久別在外的丈夫的來信準備細讀以知其究竟。《日知錄》卷二十作《坐》:「古人之坐,皆以兩膝著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則為長跪矣。」

【席次】 席位的次序。古代室內席次以東向(坐西面東)的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後西向。《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侯)嘗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南鄉(向),自坐東鄉,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橈。」蓋侯是武安侯之兄,按禮應東向坐,居首席,但武安侯不講這種家禮,以為自己是漢相,官最高,就自居首席。

【君】 周代稱諸侯為君。《禮記.服問》:「君為天子三年。」即諸侯為天子服喪三年。又《曲禮上》: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知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稱皇帝為君。《孔子家語.本命》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君還是戰國、秦漢時期貴族、功臣的封號。如齊國田文號孟嘗君,魏公子無忌號信陵君,漢酈食其號廣野君,劉敬號奉春君。又引申為對男子的尊稱。

【臣】 上古指男性奴隸。《書.費誓》:「臣妾逋逃。」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禮記.少儀》:「臣則佐之。」疏:「臣,征伐所獲民虜也。」後「君」「臣」對舉,臣包括國君外的任何人。《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語.晉語七》:「悼公使張老為卿,辭曰:『臣不如魏絳。』」引申為己的謙稱。

【士】商、西周、春秋時統治者的最低層及其成員。《左傳.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周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統治區域,擔任家的官職的通常是士,稱為家臣。《論語.雍也》:「季氏使說閔子騫為費宰。」季氏是魯國大夫,費是他的采邑,宰就是家臣。所以孔子學生閔子騫的身份是家臣,就是士。士大抵受過教育,有知識,有才能,因此,後來逐漸成為知識分子的通稱,在軍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視的力量。

【民】 上古指奴隸。或稱黎民、群黎、苗民、眾人、庶人、庶民,通稱庶民。庶,眾多之意。民本與百姓對立,後由於階級分化,演變為同義詞。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民者,瞑也。」

【奴隸】 為奴隸主勞動而沒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隸主任意買賣甚至殺死。甲骨文中的「工」、「奴」、「奚」、「臣」、「妾」等,也都是奴隸。奴隸中有專門從事家務勞動,如小臣、仆侍、妾婢、閽人(看門人)、寺人(閹宦)等;有的從事手工業生產,如金工、車工等。大量的則從事農業生產。奴隸的來源主要是戰俘,罪人和貧困賣身的人,也是奴隸的來源。

【君子】 古代對貴族男子的通稱。《詩.大雅.桑柔》鄭玄箋:「君子,謂諸侯及卿大夫也。」《禮記.玉藻》鄭玄註:「君子,士以上。」又泛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 古代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蔑稱。《左傳.襄公九年》:「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制也。」《孟子.膝文公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註:「勞心,君也;勞力,民也。」又指道德低下的人。《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百姓】 「百」,表示眾多;「姓」是族號。《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黎民於變是雍」。這裡講的是堯的統治方法,自上而下,分三層次。一是九族,即堯的親族,二是百姓,即百官。三是黎民,即奴隸。九族和睦了,百姓昭明了,黎民就會變得順馴。到春秋後期,宗法制度逐漸破壞,有的庶民上升為新興地主,有的貴族下降為庶民,故庶民可以稱為百姓,百姓也可以稱為庶民,「百姓」就成為平民的通稱。

【百工】即百官,也即是古之百姓。《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孔傳:「工,官。」疏認為「工、官皆以聲近為訓」,今稱雙聲通假。一說百工指掌握專門技術、佔有手工業奴隸的奴隸主,是百姓的組成部分。

【黔首】戰國時秦國及秦王朝對平民的稱呼。李斯《諫逐客書》:「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史記.秦始皇本紀》:「更名民曰『黔首』。」《禮記.祭義》孔穎達疏:「黔首謂民也,黔謂黑也,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按秦始皇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三皇五帝」時代,到堯舜時,已經有了成文的禮儀制度,就是「五禮」: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作為人類祖先的聖賢唐堯、虞舜、夏禹等,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

堯舜時期制定的禮儀經過夏、商、周這三個奴隸制社會國家1000餘年的總結、推廣,日趨完善。周朝前期歷經文王、武王、成王三個君主,重新「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政,而民和睦,頌聲興」。周公還在朝廷設置禮官,專門掌管天下禮儀,把我國古代禮儀制度推向了較為完備的階段。

春秋時期的孔子把「禮」推向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復禮」,教育他的弟子們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食」。總之,為了「禮」的需要,可以捨棄一切。為了宣揚古代禮制,他不遠千里,從魯國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學禮。

到了漢武帝時期,「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略確立後,禮儀作為社會道德、行為標準、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後歷朝歷代都在朝廷設置掌管天下禮儀的官僚機構,如漢代的大鴻臚、尚書禮曹,魏晉時的祠部(北魏又稱儀曹),隋唐以後的禮部尚書(清末改為典禮院)等。同時,禮儀學著述越來越重要。漢代把《周禮》、《儀禮》列為五經之一,是讀書人的必修之課。西漢人戴聖在研究前人禮書著作基礎上,編纂《禮記》一書,也被列為十三經之一。爾後,歷代禮學研究者再在這些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先後出現了《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正義》、《禮說》、《禮記集解》、《禮記集說》、《禮書通故》、《禮書綱目》等數以千卷的禮學著作,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中一門重要學科,對人類文明進步起著特有的作用。

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推薦閱讀:

機關重重 古代墓穴是如何防盜的(圖) - Qzone日誌
古代君臣的禮儀
為什麼古代君王做不到專情就像現代人那樣只愛一個人?
古代賢德皇后的為妻之道

TAG:禮儀 | 古代 | 稱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