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診斷技能總結
心理診斷技能總結
一、心理問題分類:
案例回答要點:
1、 找癥狀,生理(吃睡性軀病年齡、性別、遺傳因素、青春期、更年期、疾病,缺陷。)心理(知情意人格)社會功能(工作、生活事件、交往,家庭教育;效率)。2、下診斷。
3、列依據(三原則,典型癥狀異常行為,自知力,時、因、度)註:度包括痛苦程度、社會功能受損程度(效率)泛化程度。
4、舉措施,諮詢方法,測量量表(選擇理由),如不正常轉診。
各問題回答要點
一般:三原則,符合;無典型癥狀,特異行為;有自知力,主動求治;時;因;度(未泛化);
嚴重:三原則,符合;無典型癥狀,特異行為;有自知力,主動求治;時;因;度(泛化);
疑似:三原則,符合;典型癥狀,特異行為;有自知力,主動求治;時(病程三個月以下,達不到N);因(無現實刺激,無道德色彩);度;
神經症:三原則,符合;典型癥狀,特異行為;有自知力,主動求治;時;度;符合與嚴重精神病的區別標準。
各種心理問題區別:
一、正常與異常的判定依據(即病與非病、是否屬於心理諮詢工作範圍的判定依據):
1、 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心理活動的內在協調一致性;個性的相對穩定性。)
2、 典型癥狀及行為。
3、 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動求醫行為。)
二、一般與嚴重:泛化,社會功能,時(2個月以下,二個月以上半年以下)因(一般事件,相對強烈)、度。
三、嚴重與疑似:關鍵是刺激外形,是否道德色彩。情緒失控更多,泛化更嚴重,
四、嚴重與神經症:病程(嚴重持續時間要短),刺激外形,典型癥狀,評分,求治。
1、 嚴重心理問題:心理衝突的性質是常形,(1)現實性的;(2)道德性的。
2、 神經症:心理衝突的性質是變形,(1)與現實處境無關且是雞毛蒜皮的小事;(2)不帶明顯的道德色彩。
五、疑似與神經症:病程(3個月為界),疑似刺激量小,評分。
六、神經症與精神病:自知力,求治願望。
一般心理問題
1、 由於現實生活、工作壓力、處事失誤等因素產生內心衝突,並因此而體驗到不良情緒(如厭煩、後悔、懊喪、自責等)
2、 不良情緒不間斷持續一個月,或不良情緒間斷持續兩個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 不良情緒仍在相當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終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基本維持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社會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 自始自終,不良情緒的激發因素僅僅局限於最初事件,即使與最初事件有聯繫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類不良情緒。
定義:心理問題是由現實因素激發,持續時間短,情緒反應在理智控制下,不嚴重破壞社會功能,情緒反應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
嚴重心理問題:
1、 引起嚴重心理問題的原因,是較為強烈的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實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礙,求助者分別體驗著不同的痛苦情緒(如悔恨、冤屈、失落、惱怒、悲哀等);
2、 從產生痛苦情緒開始,痛苦情緒間斷或不間斷地持續時間在兩個月以上半年以下。
3、 遭受的刺激強度越大,反應越強烈。多數情況下,會短暫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後來的持續時間裡,痛苦可逐漸減弱,但是,單純依靠自然發展或非專業的干預,卻難以解脫;對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有一定影響。
4、 痛苦情緒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與最初刺激相類似、相關聯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類痛苦,即反應對象被泛化。
定義:嚴重心理問題是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因素激發,初始情緒反應強烈、持續時間長久、內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可疑神經症)
特點:很小的生活刺激事件,甚至不能算刺激事件,與道德無關。2、產生強烈的痛苦情緒,3、泛化更厲害(如連事件相關次「戀愛「都不能聽)3、 病程達不到三個月(不夠神經症病程)
神經症
定義:(P1):指的是持久(經常以年為單位,最少三個月)的心理衝突,當事人能體驗到這種衝突,並感到痛苦,影響其心理功能(如認識過程)和社會功能,但沒有器質性病變作基礎。
特點:
1、 八種癥狀:
① 恐怖症②強迫症③驚恐發作④焦慮症⑤軀體形式⑥軀體化⑦疑病症⑧神經衰弱。
2、 嚴重程度標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主動求治,(無法擺脫精神痛苦,但有擺脫的強烈願望,到處求醫,喜歡訴苦)。
3、 病程持續三個月以上。
4、 持久的心理衝突(特點:變形無現實處境,雞毛蒜皮,無道德色彩)。
5、 無任何器質性病變
神經症的判定:
1分 |
2分 |
3分 |
三項得分相加後計算總分: 3分,不是神經症; 4-5分,可疑神經症; 6分及以上,神經症。 |
|
病程 |
短程(小於3個月) |
中程(3個月到1年) |
長程(1年以上) |
|
精神痛苦的程度 |
輕度 (可自己擺脫) |
中度 (須別人幫助才能擺脫) |
重度 (幾乎完全無法擺脫) |
|
社會功能 |
工作學習交往輕微妨礙 |
工作學習交往效率明顯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
不能工作學習,社會交往完全迴避 |
區分不同類型的神經症
1、神經衰弱
癥狀可分三組:(1)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繫的精神易疲勞。
(2)情緒癥狀主要有三個方面:①、煩惱。②、易激惹。③、心情緊張。並且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點:①病人感到痛苦,並常常向別人傾訴,尋求幫助或治療。②感到控制不了或擺脫不了。③情緒的強烈程度和持續時間之久與生活事件和處境不相稱。(3)常見的心理生理障礙:①睡眠障礙。②頭部不適感。③個別內臟功能輕度或中度障礙。
2、焦慮性神經症。(1)焦慮的情緒體驗。(2)焦慮的身體表現(運動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3、恐怖性神經症。(1)害怕與處境不相稱。(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障礙。(3)對所怕處境的迴避,直接造成社會功能受害。
4、強迫性神經症。因為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而造成精神痛苦。
5、軀體形式障礙的疑病性神經症主要有三種癥狀。
(1)對健康過慮。(2)對身體過分注意。(3)感覺過敏和疑病觀念(妄想除外)。
6、不典型的神經症。(1)抑鬱神經症。①興趣減退甚至喪失。②對前途悲觀。③無助感。④感到精神疲憊。⑤自我評價低。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有意義。以上癥狀至少持續兩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於鬱郁狀態。
(2)人格解體神經症。
①狹義的人格解體,即「無我感」,感到「我」異乎尋常地不真實,似乎不存在。②現實解體,病人感到周圍的世界似乎是陌生的,不真實了,像圖片上了一層霧一樣。③身體解體,感到自己整個身體的大小、輕重、軟硬等發生了奇異的變化,失去了正常時的真體感和實質感,似乎不存在一樣,「什麼感覺也體會不到」,」身體麻木不仁」。④情感解體,病人感到他自己喪失了情感,連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會愛他了,感到十分痛苦、傷心。
人格解體的特徵是:病人對異常體驗的主觀性有清楚地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惱,甚至在突然發生時感到驚恐不安。
人格障礙三要素:
1、 早年開始,於童年或少年起病
2、 人格的一些方面過於突出或顯著增強,導致牢固持久的適應不良。
3、 對病人帶來痛苦並貽害周圍。
4、 病程標準:開始於童年、青少年,現年18歲以上,至少已持續兩年。
精神病性癥狀(P1):幻覺;妄想;顯著的興奮和活動過多;並非由於抑鬱或焦慮引起的嚴重而持久的社會性退縮;顯著的精神運動性遲滯;緊張症性行為。
識別重性精神病(P18)
1、 雙向情感障礙-F31
診斷要點(典型癥狀)
躁狂期間出現:精力和活動增加 心境高漲或易激惹 言語加快 失去控制 睡眠需求減少 自高自大 患者注意力容易轉移
抑鬱期出現:心境低落或悲傷 興趣或快感缺失。
相關癥狀:睡眠紊亂 注意力集中困難 自罪或自我貶低 食慾紊亂疲乏或 精力減退 自殺觀念或行為
嚴重的病例在躁狂或抑鬱期間可能伴有幻覺或妄想。
2、 抑鬱症-F32
診斷要點:心境低落或悲傷 興趣或快感缺失
相關癥狀:睡眠紊亂 自罪或喪失自信 疲乏或精力減退或性慾減退 激越或運動、言語遲緩 食慾紊亂 自殺觀念或行為 注意集中困難 焦慮或精神緊張癥狀也經常出現。
3、 恐怖障礙-F40(包括廣場恐怖症,社交恐怖症)
診斷要點:對某些場所或事件的不明原因的強烈的恐懼。患者經常完全迴避這些場景。患者可能因為恐懼而不能離開家或不能獨處。
4、 驚恐障礙-F41.0
診斷要點:難以解釋的焦慮或恐懼發作,突然出現,發展迅速,可能僅持續數分鐘。發作經常出現一些軀體癥狀諸如心悸,頭暈等。一次發作經常會導致對再次發作的恐懼並且會迴避曾經發作場所。患者會迴避可能產生類似驚恐發作的軀體感覺的運動或其他活動。
5、 廣泛性焦慮障礙-F41.1
診斷要點:多種焦慮或緊張性癥狀:
精神緊張(擔心,感到緊張或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軀體緊張(坐立不安,頭痛,振顫,不能放鬆)
植物性神經興奮(頭暈,出汗,心跳加快,口乾,胃痛)
癥狀可能持續數月並經常出現。常由應激性事件所誘發,尤其是那些具有慢性憂慮傾向的人。
6、 混合性焦慮抑鬱障礙-F41.2
診斷要點:心境低落或悲傷 興趣或快感缺失 顯著的焦慮或擔心
相關癥狀:睡眠紊亂 疲乏或精力減退 注意力集中困難 食慾紊亂口乾緊張和不安 震顫 心悸 頭暈自殺觀念或行為性慾減退。
7、 適應障礙-F43.2
診斷要點:對近期的應激性或創傷性事件的急性反應
由某一事件或專註於此事引起極度痛苦。可以以軀體癥狀為主。
其他癥狀:心境低落或悲傷 焦慮 擔憂 感到難以應付急性反應通常持續數天到數周。
8、 分離性(轉換)障礙-F44
主訴:患者表現出不尋常或戲劇性的軀體癥狀。
診斷要點:
軀體癥狀特點:表現不同尋常。與已知疾病不一致。經常起病突然並與心理應激或困難的個人處境相聯繫。
急性病例的癥狀可能:富有戲劇性且不同尋常,隨時間經常改變,與別人關注有關。
9、 難以解釋的軀體主訴-F45
診斷要點:各種各樣無軀體性解釋的軀體癥狀;無視各種陰性檢查結果而經常就診;某些患者可能主要關心擺脫軀體癥狀。有些患者可能擔心患有軀體疾病,不相信沒有軀體疾病(疑病症)。抑鬱和焦慮癥狀較為常見。
10、 神經衰弱-F48.0
11、 進食障礙-F50。
診斷要點:不可理喻地害怕長胖或體重增加;過分努力地控制體重(嚴格地節食,嘔吐,使用瀉藥,過多的鍛煉),否認體重或飲食習慣是問題所在。
神經性厭食患者通常表現為:體重很低仍嚴格節食,扭曲的體像(如無端地認為自己體重過重);停經。
神經性貪食患者通常表現為: 暴食,誘導排出(同一患者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表現為厭食或貪食。
12、 睡眠問題(失眠)-F51
診斷要點:入睡困難,睡眠不安或不深,或睡後覺得不解乏,頻繁或延長的覺醒期。
13、 性功能障礙(男性)-F52
診斷要點:勃起障礙或陽萎;早泄;性高潮障礙或射精延遲,性慾低下。
14、 性功能障礙(女性)-F52
診斷要點:性慾低下;性交困難;性樂缺失;在試圖插入時陰道痙攣或陰道肌肉的痙攣性收縮。
15、 精神發育遲滯-F70
16、 多動(注意缺陷)障礙-F90
診斷要點:嚴重的注意力維持困難;異常的軀體性不安;衝動性;這種行為模式存在於所有場合;
17、 品行障礙-F91
診斷要點:某種持續的具有異常攻擊性或反抗性的行為模式;品行必須根據相應年齡和文化背景的正常規範來判斷;品行障礙可能與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應激相關。
18、 遺尿症-F98
診斷要點:排尿控制能力的發育延遲;排尿:通常是不自主的,但偶爾是故意的;或從出生之時持續至今,或出現於一段時間的正常排尿之後;有時與更廣泛的情緒及行為障礙合併出現;可能在應激或創傷事件後出現。
19、 居喪障礙-Z63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病因未名的常見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精神活動的不協調和脫離現實為特徵。通常意識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現某些認知功能損害。多起病於青壯年,常緩慢起病,病程遷延,部分患者可發展為精神活動的衰退。患病期自知力基本喪失。
應激相關障礙
名稱 |
刺激程度 |
起病時間 |
備註 |
急性應激障礙 |
急劇嚴重精神打擊 |
數分鐘數小時 |
意識障礙,反應遲鈍 |
創傷後應激障礙(又稱延遲性心因性反應,PTSD災難症候群) |
強烈災難性精神創傷 |
數月至半年 |
創傷體驗反覆出現,類似境遇感到痛苦,對創傷選擇性遺忘。 |
適應障礙 |
生活事件 |
一個月內 |
適應不良 |
焦慮症
名稱 |
刺激程度 |
起病時間 |
備註 |
廣泛性焦慮 |
|||
創傷後應激障礙(又稱延遲性心因性反應,PTSD災難症候群) |
強烈災難性精神創傷 |
數月至半年 |
創傷體驗反覆出現,類似境遇感到痛苦,對創傷選擇性遺忘。 |
驚恐障礙(急性焦慮) |
初診接待的注意事項:1、避免緊張情緒2、語言表達3、反覆說明心理諮詢的保密原則4、說明心理測量功能有限性5、諮詢時的儀態
攝入性會談的注意事項:1、態度保持中性。 2、提問避免失誤。3、不能講任何題外話。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容。5、不應給出絕對性的結論。6、結束語。
攝入性談話中提問問題時要注意些什麼?
主要避免提問失誤,主要體現在:①避免「為什麼------」的問題,因為這類問題有強烈的暗示性。 ②避免多重選擇性問題,因為這類問題是封閉性的,會影響諮詢師獲得信息。 ③避免多重(連珠炮)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④避免修飾性反問,因為這類問題不需要也無法回答。 ⑤避免責備性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往往使求助者產生防衛心理。 ⑥避免解釋性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可能減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使用心理測驗注意事項:1、不得亂用心理測驗。2、不得使用「地毯式轟炸」方式實施心理測驗。
表達尊重需要理解(注意)以下幾點:1、尊重意味著完整接納;2、尊重意味著一視同仁;3、意味著以禮待人;4、尊重意味著信任對方;5、尊重意味著保護隱私;6、尊重應以真誠為基礎。
諮詢師的熱情體現:1、求助者初次來訪時適當詢問,表達關切;2、注意傾聽求助者的敘述;3、耐心、認真,不厭其煩;4、結束時,使求助者感到溫暖。表達真誠時需注意:1、真誠不等於說實話;2、不是自我發泄;3、應實事求是;4、應適度。理解和使用共情:1、走出自己的參考框架進入求助者的框架;2、必要時驗證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達共情因人而異;4、善於使用軀體語言;5、善於把握角色;6、考慮到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背景。使用積極關注應注意:1、避免盲目樂觀;2、反對過分消極;3、立足實事求是。確定諮詢目標註意事項:1、求助者並不都能提供有效目標;2、某些諮詢師對諮詢目標存在錯誤觀念;3、不同的心理諮詢流派有不同的諮詢目標。合理情緒療法注意事項:1、合理情緒療法假定人有傾向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進行思維;2、對年經較輕、智力和文化水平較高的人更有效果;(對偏執、自閉、急性精神分裂症難以有效)3、能否有滿意的效果與諮詢師有關。(自身不合理信念影響)操作韋氏量表注意事項:1、一定要按本量表的標準程序進行;2、主試者必須受過訓練,掌握量表測量技術;3、測驗材料有組織,方便測驗時取用;4、測驗時間要選擇恰當;5、努力取得被試者的合作,使他們保持對測驗的興趣;65、有些項目無時限,但不是讓被試者任意延長;7、每一個測驗均有指導語,不得改變;8、被試者對每 一個項目的回答均按原話記錄,並記分在後面。聯合瑞文測驗(CRT)注意事項:1、主試者逐字照讀指導語;2、團體施測防止抄襲或交談,並不在圖冊上塗畫;3、超過30人,增加主試助理1-2人,不超過50人為限;4、在被試進行前5題時,應巡視,對不理解和不能正確回答的,單獨重複指導語。中國比內測驗注意事項:1、對被試者保持和善;2、施測之前做好各項準備;3、按照時限控制時間(不包括主試用的時間)4、記錄要盡量記錄被試原話,以便核對分數。MMPI測試注意事項:1、測試之前明白測驗重要性和好處,得到被試的合作;2、應該向被試講清楚,不能回答可以空下來,但應盡量回答,不空太多,回答無所謂正確與不正確,不必有顧慮;3、以被試者目前情況為準;4、可將測驗分成幾次完成;5、最好用英文字母縮寫或數字元號,而不要直接使用中文全譯名稱。16PF人格因素測驗注意事項:1、測試過程中必須使用規範答捲紙,不改變測題規定語句或超出允許範圍給予幫助;2、187題無對錯之分,讓被試者不要有所顧慮;3、先完成例題,掌握答題方式之後開卷進行正式測驗;4、要按手冊規定的程序和方式實施。確保每一測題只選擇一個答案,沒有遺漏,盡量不選中性答案,遵守時間限制。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注意事項:1、每一項目回答「是」或「否」,一定要作回答,不能遺漏;2、必須讓被試讀懂指導語。90項癥狀清單(SCL-90)注意事項:1、量表項目全面性不夠,缺乏「情緒高漲」「思維飄忽」等,使其對躁狂或精神分裂症的應用受到限制;2、篩選陽性只能說明被試可能患有心理疾病,並不能說明一定患有心理疾病,必須進行面談並參照相應診斷標準。抑鬱自評量表(SDS)1、主要適用於具有抑鬱癥狀的成年人,對心理諮詢門診及精神科門診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對嚴重阻滯癥狀的抑鬱病人評定有困難;2、抑鬱癥狀的臨床分組,除參考量表分值外,還應根據臨床癥狀特別是要害癥狀的程度來劃分。焦慮自評量表(SAS)1、焦慮是神經共同癥狀,故SAS在神經症鑒別中作用不大;2、關於焦慮癥狀臨床分級,量表只能作參考指標。生活事件量表(LES)1、注意調查時間範圍,只研究所規定的時限內發生的生活事件;2、要讓受檢者說明發生時間,以便核查。調查時間不宜過長;3、一般應向受檢者本人進行調查,如向知情者獲取資料,應說明資料來源、知情者和受檢者的關係。二級:神經症和精神病的鑒別診斷注意事項:1、有些神經症心理障礙的求助者,偶爾也會出現類似精神障礙的癥狀;2、有的在強烈的精神刺激下,出現一段時間的情緒波動,類似神經癥狀,當刺激消除後,情緒好轉,癥狀消失,稱之為「神經症性反應」。診斷神經症必須具備「持久的盡量衝突」這一時間維度特點。系統脫敏法注意事項:1、針對不同焦慮或恐懼情境建立不同的焦慮等級表,分別實施脫敏訓練;2、系統脫敏時求助者想像次數多少,依個體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3、焦慮等級劃分得細一些,焦慮分數不能超過50,每個等級跨度不要太大;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像和放鬆降低焦慮水平,可考慮採用其他方法。衝擊療法注意事項:1、要讓求助者對療法有足夠的了解,經求助者同意,簽訂協議,方可使用此法;2、如果求助者反覆要求退出治療,或是家屬提出取消治療經諮詢師勸說無效時,治療應立即停止;3、治療中求助者出現以下情況也應停止治療並對症處理(通氣過度綜合症、暈厥或休克)。厭惡療法注意事項:1、不具備使用條件的諮詢機構或個人,不可採用厭惡療法;2、要與求助者簽訂知情同意書;3、靶癥狀要單一而具體。模仿法注意事項:1、模仿法更加適用於年輕的求助者;2、要強調示範者的作用;3、對正確模仿行為的強化,應該適時和恰當。生物反饋療法的注意事項:1、辨別本療法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適應症包括睡眠障礙,各類伴緊張、焦慮、恐懼的神經症,心因性精神障礙,某些心身疾病,兒童多動症,慢性精神分裂症。禁忌症包括各類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有自傷、自殺觀念、衝動、毀物、興奮不合作的求助者,訓練過程中出現頭暈、頭痛、噁心、血壓升高、失眠、妄想等癥狀的求助者。2、生物反饋治療有別於普通的醫學治療,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求助者中心療法注意事項:1、求助者中心療法體現了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想,是一種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理論體系;2、諮詢治療導向的首要責任在於求助者,求助者面臨著決定他們自己的機會;3、初學者傾向於接受沒有挑戰性的求助者;4、求助者中心療法的一些治療理論,已經整合到現代心理治療中,成為當代心理諮詢師素質培養的基礎內容。HAMD注意事項:1、HAMD有3個版本,(17、21、24);2、第8、9、11項通過觀察來評分,7和22項通過家屬來收集,16項最好 依據體重記錄,其餘各項依據來訪者口頭敘述評分;3、主要適用於抑鬱障礙患者,躁鬱症、焦慮症也可使用;4、使用前要經過系統的培訓;5、對快感缺失、睡眠過多、貪食等有意義的癥狀未包括在內,可能會低估抑鬱癥狀的嚴重程度。量表中包括焦慮癥狀,合測評抑鬱癥狀的特異性受到影響,降低了對焦慮障礙的鑒別意義。6、一般需要15-20分鐘,當來訪者病情嚴重時施測時間可能會延長。HAMA注意事項:1、HAMA除第14項需結合觀察評分外,其餘項目全依據來訪者的主觀感受和訴說進行評分,評定一次需要15-30分鐘;2、HAMA不具有鑒別焦慮和抑鬱障礙的功能,只能用來評價焦慮狀態的嚴重程度及其變化的特點;3、不適合作為焦慮障礙的複查和診斷工具;4、要對評定員進行認真培訓,以保證對焦慮狀態評價標準的一致性。BPRS注意事項:1、BPRS一次評定大約需要20—30分鐘的會談和觀察;2、BPRS適宜於對中、重度精神病性癥狀的評定,對輕度精神病性癥狀的評定並不理想,也不具備精神病性障礙的診斷功能3、評定的時間範圍為入組前一周的情況,以後每隔2-6周評定一次。BRMS注意事項:1、評定員應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擔任;2、一次評定需20分鐘左右,評定時間範圍為近一周的情況,再次評定間隔為2-6周;3、一般採用會談與觀察的方式,有的還需家屬或有關知情人員詢問完成評定;4、對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興奮不敏感。WISC-CR注意事項: 1、室內除主試者和被試者外不得有第三者在場。必要時可加助理1人。隔桌對坐;2、按說明書規定的程度實施測驗,嚴格遵守時間限制;3、指導語應該用自然的談話語調來表達,必要時可插入恰當的評語來提高受試人對測題的興趣;4、難捨難分大約需55-80分鐘,要儘可能使全部測驗一次施行完畢,如有困難可分兩次進行,但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二周。案例分析中理論問答題
1.攝入性談話中要注意些什麼?(見前)略
2.攝入性談話中提問問題時要注意些什麼?(見前)略
3.攝入性談話中對談話內容的選擇應把握什麼原則?
①適合求助者的能力,符合求助者的興趣。②對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間接的針對性。③ 對求助者的個性發展或矯正起關鍵作用。
④對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層病因有重要意義。 ⑤對求助者癥狀的鑒別診斷有意義。
4. 攝入性談話中,怎樣選擇切入點?
①根據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容深入了解相關資料。②根據在諮詢中觀察到的疑點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③根據心理測驗結果初步分析中發現的問題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④根據上級諮詢師下達的諮詢目標深入了解相關資料。
5.選擇心理測驗的原則?
①選擇測評量表應有指向性。如有明顯的焦慮情緒就應選用與情緒有關的量表。 ②為了確定非情景性癥狀的性質,選擇人格問卷,探索人格因素。 ③為了尋找早期原因,選用病因性探索量表(如SCL-90) ④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
6.一般臨床資料整理提綱?
①人口學資料。 ②生活狀態。③婚姻家庭。④工作記錄。⑤社會交往。⑥娛樂活動。⑦自我描述。⑧內在世界的重要特點。⑨除上述內容之外,求助者談及或調查了解到的其他資料另外列出,以供診斷時參考。
7.臨床收集資料的途經? ①主訴。②家屬報告。 ③攝入性會談。 ④臨床觀察。 ⑤心理測驗。⑥其他。
8.判斷來訪者問題是否心理諮詢範疇?
①三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統一性原則。精神活動的內在協調一致性原則。個性相對穩定性原則。
②典型癥狀:如有幻覺,抑鬱、躁狂、焦慮、恐懼、疑病等。。
③自知力:「自知」是求助者能否認識到自已的心理異常,以及對這些異常作怎樣的解釋。心理正常的人(包括神經症)都有自知力,而心理不正常的人(精神病性患者)則沒有自知力。
④求醫行為:心理正常的人(包括神經症)都會表現為強烈的求治願望,而心理不正常的人(精神病性患者)則很少主動求醫。
9.應用面質技術的目的是什麼?
面質是諮詢師指導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進求助者思考的一種技術。(諮詢中常見的矛盾有:言行不一致,理想與現實不一致,前後言語不一致,咨訪意見不一致。) ①促進求助者對自己的感受、信念、行為等深入地了解。 ②激勵求助者解除防衛、掩飾心理,面對現實,並由此產生富有建設性的活動。 ③促進求助者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言語與行動的統一。 ④促進求助者明確自己的資源、並善加利用。 ⑤ 給求助者樹立學習、模仿面質的榜樣,將來有能力對他人或自己面質。
10.阻抗產生的原因?
①來自於求助者成長中的痛苦。舊行為的結束和新行為的開始都會使求助者產生痛苦,進行產生防禦與抵抗。
②自於求助者功能性的行為失調。因為原有失調的行為彌補了求助者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使求助者能從中受益,也來自於求助者企圖以失調行為掩蓋更深層次的心理需要。
③ 來自於求助者對抗諮詢或諮詢師的心理動機。其一,求助者只想得到諮詢師某種贊同意見的動機;其二,求助者想證實自己與眾不同或諮詢師對自己無能為力的動機;其三,求助者不具有發自內心的求助動機。
11.傾聽時容易出現的錯誤?
①急於下結論。 ②輕視求助者的問題。 ③干擾轉移求助者的話題。 ④做道德或正確性的評判。 ⑤不適當地運用諮詢技巧。(詢問過多;概述過多;不適當的情感反應)
12.諮詢師如何進行轉介?
①首先徵求求助者的意見,向其說明轉介的原因和理由。②向求助者介紹新諮詢師的有關情況。③向新諮詢師介紹求助者的情況。④一般不干預新諮詢師的活動。⑤不在求助者面前對新諮詢師的方法、為人等進行評論,更不能指責。
13.諮詢對象應具備的特徵或條件?P348;
①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礎。②諮詢內容合適。③人格基本健全。④動機合理。⑤有交流能力。⑥對諮詢有一定的信用度。
14.諮詢雙方責任、權利與義務?P350;3P74-75。
①求助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⑴、向諮詢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⑵、積極主動地與諮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⑶、 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
權利:⑴、有權利了解諮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業資格。⑵、有權利了解諮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⑶、有權利了解選擇或更換合適的諮詢師。⑷、有權利了解提出轉介或中止諮詢⑸、對諮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義務:⑴、遵守諮詢機構的相關規定。⑵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諮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⑶尊重諮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諮詢師。
②諮詢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⑴、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⑵、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⑶、 嚴格遵守保密原則,並說明保密例外。
權利:⑴、有權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⑵、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⑶、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諮詢。
義務:⑴、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營業執照和執業資格等相關證件。⑵、遵守諮詢機構的有關規定。⑶、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諮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⑷、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
15.制定諮詢目標應把握的原則?
①具體(改變求助者的錯誤評價、行為和情緒是具體的可操作的)。②可行(求助者能力和經濟條件以及諮詢師所提供的條件看,確定諮詢的目標都是可行的)。③積極(消除或減輕求助者的育苦,最終達到心理健康是符合發展需要的)。④雙方可以接受(諮詢目標是雙方商定的,符合求助者願望,諮詢師能夠解決,雙方都能接受,意見不一致以求助者為主,諮詢師無法解決時轉介)。⑤屬於心理學性質(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是屬於心理學性質的)。⑥可以評估(諮詢目標能夠量化,可以通過問題的改善程度來體現)。⑦多層次統一(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認知、行為和情緒是改變最終是促進求助者心理健康發展)。
16.RET心理諮詢方法及原理是什麼?
ABC理論是合理情緒療法的核心理論。A代表誘發事件,B代表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及評價信念。C代表繼這一事件後,個體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事件A並不是引起C直接原因,個體對A的所產生的某些觀念B才是導致C的行為和結果的誘因。
17.諮詢效果評估維度?
①求助者自我評估。 ②求助者對社會生活適應狀況改變的客觀現實。 ③他人評估。 ④ 諮詢前後心理測量結果的比較。
⑤諮詢師的評定。
案例分析問答題
1.求助者主要癥狀是什麼?
⑴軀體癥狀:睡眠障礙,心悶等。
⑵心理癥狀:知(感覺缺失)、情(情緒低落)、意(意志力下降)及行為(迴避)和人格特徵(個性穩定性)。
2. 對求助者目前狀態進行資料整理?
①對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會功能狀態進行整理:⑴、生理狀態:身體有無異常感覺。⑵、心理狀態:知、情、意志行為和人格特徵。
⑶、社會功能狀態:工作,人際交往是否受影響。
②對求助者個人成長資料進行整理。 生活經歷(幼兒、童年、少年、青年時期重大事件及現在對它的評價)。⑴、嬰幼兒期:是否順產等。⑵、童年期:有無重大特殊事件;是否患過重大疾病;家庭是否和諧;父母教養方式;學校教育情況,有無退縮攻擊行為。⑶、少年期:教育中有無挫折發生,性萌動時體驗和對待;有無仇恨的人和事;其他同上。⑷、青年期:愛情生活是否受挫;學習、工作是否受過挫折;⑸、成長中的重大轉化及現在對它的評價。
③對求助者目前認知方面癥狀進行整理。⑴、感覺障礙:是否有內感性不適等。⑵、知覺障礙:是否有評論性幻聽,功能性幻聽等。
⑶、思維(包括想像)障礙:是否有強制性思維,關係妄想,物理影響妄想等。⑷、自知力:是否有自知力。
④對求助者目前情感、意志行為進行整理。⑴、情感障礙:是否遲鈍、易激惹、淡漠等。⑵、意志行為障礙:是否意志減退、強迫動作、強迫意向。
3.還應該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資料?
除案例裡面已經講述過的與本諮詢密切相關的以外的資料。
如:⑴ 家族史。⑵個人疾病史。⑶既往心理諮詢史。⑷心理測驗。⑸與家庭成員關係。⑹社會支持系統婚戀情況。⑺早年負性情緒記憶。⑻內心世界的重要特點。⑼行為模式。⑽對未來的希望。⑾性慾發展。⑿性生活。⒀社會交往情況。⒁娛樂活動
5、對求助者進行病因分析:(從案例中找,寫具體)
⑴生物學原因:①家族病史。
⑵社會性原因:①負性生活事件。②人際關係。③家庭教育方式。④社會支持系統 ⑤道德觀念因素對心理障礙形成的影響。
⑶心理原因:①錯誤認知。②對現實的誤解。③幼時負性情緒記憶。
6、診斷依據是什麼?
①心理正常與異常:病與非病的原則。②排除精神病:自知力;主動求症;無重性精神病癥狀,如幻覺、妄想等。③排除軀體疾病所致心理障礙;④癥狀特徵:典症癥狀;有無泛化;內心痛苦程度。⑤嚴重程度:功能損害.⑥病程。⑦參考心理測驗的結果。
7、確定諮詢目標(P351,P353)
⑴近期(表面看得到,明顯):社交、認知、評價、情緒、行為軀體。⑵遠期(深層次問題):促進人格健康發展。
8、諮詢目標有效性評價(見前)
9、諮詢效果評估時間及方法:
⑴諮詢效果評估的時間:①在開始1次或幾次後進行評估;②在③諮詢結束前評估;④在諮詢後諮詢複查時評估。
⑵諮詢效果評估方法:①對照前後心理測驗的結果評估;②根據求助者自我報告評估;③根據求助者家人、同事、朋友報告評估;④求助者社會適應改變程度評估;⑤諮詢師對求助者各方面的觀察評估。
10、 應該選用何種量表進行檢查?P350,P358
① 應該選用何種量表進行檢查並說明理由。
⑴、MMPI:了解病理人格特徵。(UPI:了解大學生人格特徵)⑵、EPQ:了解人格特徵。⑶、SAS:了解焦慮情緒及程度。
⑷、SDS:了解抑鬱情緒及程度。⑸、SCL-90:了解軀體和精神疾病的綜合癥狀及嚴重程度評估。⑹、BPRS:了解精神病性癥狀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⑺、BRMS:了解躁狂狀態的嚴重程度(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發作)。⑻、CBCL:了解兒童的社會能力和行為問題。⑼、WAIS-RC:了解成人智力。⑽、WISC-RC:了解兒童智力。⑾、HMHD:他評抑鬱量表。⑿、HMHA:他評焦慮量表。⒀、DSQ:應答方式量表。了解應對方式類型和應對行為特點。⒁、社會支持評定量表:了解社會支持的特點與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身體疾病的關係。
② 選用心理測驗原則?
⑴向求助者說明選用量表的意義並徵得求助者同意。⑵根據求助者心心理問題的性質選用心理測驗。⑶測驗結果與臨床觀察、會談結論相左,不可輕信一方。⑷不亂用心理測驗。
A、目的不明確,依據不充分隨意用。B、不與臨床對照,單純依據心理測驗結果片面給出診斷和制定矯治措施。C、不查明心理測驗自身的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時限在、臨床上使用。D、在診斷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測驗。E、不按程序和規則使用。F、超出心理測驗自身功能,主觀地對數據和結果進行解釋。G、使用盜版軟體進行心理測驗。H、將直接翻譯未經修訂的工具用於臨床。
⑸不得用地毯式方式實施心理測驗。
A、不了解功能,一齊使用。B、為了經濟利益不講道德地用。
11、心理測驗結果如何解析:
⑴認知(智力):
① WAIC—RC(韋氏成人智力)。了解16歲以上的被試者。
智力等級:極超常≥130,超常120~129,高於平常110~119,平常90~109,低於平常80~89,邊界70~79,智力缺陷≤69;
智力缺陷:輕度50~69,中度35~49,重度20~34,極重度0~19。
② WISC—RC(韋氏兒童智力)。解釋與成人智力量表一樣。
③ CRT(Revan』 Test)。 適合5至75歲以內人群。解釋與韋氏有區別。
智力等級:極優≥130,優秀120~129,中上(聰明)110~119,中等(一般)90~109,中下(遲鈍)80~89,邊緣70~79。
弱智:輕度55~69,中度40~54,重度25~39,極重≤38。
⑵情緒:① SAS。評定焦慮癥狀的輕重程度(4級評分)。適合焦慮癥狀態成年人。粗分乘以1.25取整數部分便得標準分。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在50~59為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② SDS。評定抑鬱癥狀的輕重程度(4級評分)。特別適合抑鬱症病人。粗分乘以1.25取整數部分便得標準分。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鬱,63~72為中度抑鬱,72分以上為重度抑鬱。
⑶心理與行為綜合癥狀問題評估:SCl-90。主要了解身體疾病和精神的綜合癥狀及嚴重程度。10個因子。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或任意因子分超過2分,可考慮篩選陽性。
⑷人格:
① MMPI。 1Hs(疑病), 2D (抑鬱), 3Hy (癔病), 4Pd (精神病態),5Mf(男子氣、女子氣 ),6Pa(妄想狂),7Pt(精神衰弱),8Sc(精神分裂), 9Ma(輕狂躁),10 Si(社會內向)。T分在70分以上(美國)或T分在60分以上(中國)便視為可能有病理性異常表現或某種心理偏離現象。
② EPQ。了解個性品質。P(精神質,並非暗指精神病,高分者不關心人,不近人情)、E(內外向:低分者內向,)、N(神經質:高分者焦慮。)和說謊(L)。
T分43.3~56.7分之間為中間型,T分在 38.5~43.3分或56.7~61.5分之間為傾向型,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為典型型.
③ 16-PF。了解心理障礙的個性原因,心理疾病診斷,和人才選撥。在16種人格因素中,1~3分為低分,8~10分為高分。
④ BPRS。評定精神病性量表。(1~7分7級評分)。標準分≥35分有意義。
⑤ BRMS。評定躁狂狀態的嚴重程度。適合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發作者。(0~4的5級評分法)。0~5分為無明顯躁狂癥狀;6~10為肯定躁狂癥狀;22分以上為嚴重躁狂癥狀。
⑥ HAMD。適合他評抑鬱癥狀的成年人。(04分的5級評分法)。對於24項版本:總分超過35分可能為嚴重抑鬱,總分超過20分為輕度或中度抑鬱,總分小於8分沒有抑鬱。對於17項版本:則分別24分,17分和7分。
⑦ HAMA。適合他評神經症及其他病人的焦慮癥狀的嚴重程度。(0~4級的5級評分法)。總分超過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總分超過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超過14分肯定有焦慮,超過7分可能焦慮,如果小於7分便沒有焦慮癥狀,一般MAMA總分高於14分有臨床意義。
⑸社會(應激及相關問題評估):
①LES。生活事件量表。適合16歲以上的正常人、神經症、身心疾病、各種軀體疾病及自知力恢復的重性精神病者。(0~4分)5級評分。LES總分越高反映個體承受的精神壓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內的LES總分不超過20分,99%不超過32分。負性事件分值越高對身心健康的影響越大。
②社會支持。了解被試者的社會支持特點及其與心裡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種軀體疾病的關係。
③ 應付方式問卷。適合年齡在14歲以上初中和初中以上文化的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和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各類心理障礙者。
12.如何對求助者的臨床表現進行量化評定?
⑴病程:1分:不到3個月;2分:3個月到一年;3分:一年以上。
⑵精神痛苦程度:1分:輕度病人可以自己設法擺脫;2分:中度病人自己擺脫不了需藉助別人幫助和處境的改變才能擺脫;3分:重度病人幾乎完全無法擺脫,即使別人幫助或易地休養也無濟於事。
⑶社會功能:1分:能照常工作,人際交往只有輕微防礙者;2分:中度社會功能受損人際交往學習效率下降,不得不減輕工作或改變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場合不得不避免;3分:重度社會功能受損完全不能工作學習,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學,或某些社會交往完全迴避。
推薦閱讀:
※心理實驗:是動心在先,還是臉紅在先?
※強迫症家屬必知的三個重點
※母親信宗教不上班該如何是好?
※為什麼有人沒了愛情就要死要活,有些人就更喜歡一個人的瀟洒自在?
※破罐子破摔到底能墮落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