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弄堂風情】愛玲之愛,迷失在弄堂的裊娜回憶

張愛玲去世雖然只有二十年,但世人感受中伊似乎早已芳去。終其一生,旁若無人的活,聽天由命的走,卻留下了舊上海諸多風月、幾許情趣,茶餘飯後亦不失為一份談資!

建築是最為直觀的歷史胎記。作為張愛玲最夢魂遊離的地方,靜安寺周邊留下了她長長的身影,讓我們尋來愛玲的足跡,感受她那沉香裊娜的半生緣。

●李鴻章老宅——枉教紫鳳無棲處

●開納公寓——柳綿相憶隔章台

●常德公寓——人生得意自輝光

●美麗園——此情或可成追憶

李鴻章老宅枉教紫鳳無棲處

張愛玲的曾外祖父李鴻章給女兒的陪嫁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麥根路313號(現康定東路85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沒落貴族的府邸。這座位於蘇州河南岸的豪宅,是李鴻章給女兒的陪嫁。這裡便是張愛玲的第一個家。

張佩綸

與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祖父張佩綸,光緒年間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清流黨」的主要人物;祖母李菊耦是李鴻章的女兒。張愛玲生母黃素瓊(又名黃逸梵)則是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後母孫用蕃是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孫寶琦之女。清末顯赫的幾大姓氏都與張愛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左二),母親黃素瓊(右二),姑姑張茂淵(右一)等在花園裡

然而,在這個大家族中,卻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變遷、聚散離合。不幸的童年給張愛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使得張愛玲不能如正常人一樣看待人生,連思考的角度也是悲傷的。

黃素瓊(又名黃逸梵)

張愛玲的父母在結婚時曾是一對人人稱羨的金童玉女。有錢有閑,有汽車,有司機,有傭人,張愛玲和弟弟還都有專屬的保姆。然而婚後不久,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開始花天酒地。嫖妓,養姨太太,賭錢,吸大煙,一步步墮落下去。受過五四運動和新文化影響的黃素瓊無法忍受丈夫的紈絝作風,離家出走以示抗議——名義上好聽一點,是說出國留學。

張愛玲童年照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淞滬戰場的炮火,家中的爭吵,令張愛玲驚擾難眠,就跑去與母親同住,這在父親看來是一種明顯的背叛。有一次,張愛玲擅自到生母家住了幾天,回來竟遭到繼母的責打,然而繼母誣陷張愛玲打她,父親發瘋似的毒打張愛玲。

1937年 淞滬抗戰

然後父親把張愛玲關在一間空屋裡好幾個月,由巡警看管,得了嚴重痢疾,父親也不給她請醫生,不給買葯,一直病了半年,差點死了。這場幽禁持續了半年之久。1938年的一個深夜,張愛玲終於逃離了這個曾經顯赫的家族,奔向了母親的家。

開納公寓柳綿相憶隔章台

開納公寓

武定西路上的開納公寓(武定西路1375號),是張愛玲這位出生名門自喻小市民的時代女性公寓生活的開始之地。秋雨中的武定西路靜靜的,大樓坐北朝南,清水牆面,採用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也是當年滬上最氣派的公寓建造之一。如今只有門邊牆上的『優秀歷史建築』銘牌才讓人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細細品味逐漸滲透出的歷史厚重感。

開納公寓名牌

生在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張愛玲離開父親,去了開納路開納公寓,和母親及姑姑共同生活。當年租借開納公寓的一般都是達人顯貴。張愛玲的母親和姑姑都是留過洋的新式女性,自然對前衛時尚的居住環境頗為追求;她們在開納公寓三樓租了一朝南的大套間。張愛玲時年十八歲,在此跟隨母親學畫畫,學鋼琴,學英文,在此開始了其公寓生活。一起生活後張愛玲才終於發現母親的窘境超乎她的想像。母親的古董越賣越少,又要張羅張愛玲讀書的費用,過日子自然精打細算。從來沒做過家事,沒搭過公交車的張愛玲,一切都需從頭學起。母親和姑姑教她怎樣過不再有人服侍的生活:包括洗衣服,做飯,買菜,搭公交車,省錢…… 張愛玲料想不到,錢的問題,最終會慢慢消磨掉母女間的情感。

香港大學

1938年,張愛玲一鳴驚人,以遠東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可惜日本侵華的炮火阻斷了她的行程,她只好轉入香港大學。然而,黃素瓊在自己的遊歷和女兒上大學之間,選擇了自己的遊學,對張愛玲的學費就斷掉了。張愛玲與母親、姑姑在開納公寓只居住了一年,1939年春,張愛玲由此走出遷到愛丁頓公寓,並去香港大學讀書。

在香港大學,張愛玲發奮讀書,門門功課都能考第一名。一位名叫佛朗士的英國教授私人獎勵了張愛玲800港幣的獎學金,正是這800港幣導致了張愛玲對母親的徹底絕望。黃素瓊來香港看張愛玲的時候,聽說教授給了這筆獎學金,竟然拿著這筆錢出去打麻將,全部輸掉了。一直到她走的時候也沒有問過張愛玲,這學期的學費、生活費怎麼辦。自此,張愛玲和母親的關係到了盡頭,正如《小團圓》里的那句話,「我覺得一條長長的路走在了盡頭」。

常德公寓人生得意自輝光

常德公寓

1939年,張愛玲隨姑姑搬到赫德路的愛丁頓公寓(Eddington House)(今為常德路195號的常德公寓),住5樓51室。這無疑是一幢非常女性化的大樓,肉粉的牆面夾雜咖啡色的線條,多半是時間的關係,這幢大樓看上去有些暗暗的色調,彷彿沾染了灰的,舊日里女人用過的胭脂扣。樓前一排梧桐,倒是依舊生氣勃勃的模樣。

張愛玲和姑姑張茂淵在常德公寓屋頂陽台

1942年香港淪陷,張愛玲中斷學業回上海愛丁頓公寓。這次住的是6樓65室。從此,張愛玲開始真正自立,做起了自由撰稿人,以文字和名聲作為生存的支柱。

憑藉純熟的英文和細膩的筆觸,她的第一篇文章很快見諸於1943年1月英文月刊《二十世紀》,主編梅特涅讚譽張愛玲為「極有前途的青年天才」。此後,她又連續寫出《借銀燈》等一系列英文評論文章,受到了讀者的熱烈追捧。

1943年春,張愛玲又攜兩篇中文短篇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和《沉香屑·第二爐香》,叩開了《紫羅蘭》雜誌主編周瘦鵑的門。這位海派小說界的泰斗顯然非常賞識張愛玲的才氣,這兩篇小說很快登上了《紫羅蘭》的版面。

從此,張愛玲正式進入了職業生涯的黃金創作期,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幾部作品《傾城之戀》、《封鎖》、《紅玫瑰與白玫瑰》以及被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譽為「中國從古以來的最偉大的中篇小說」的《金鎖記》,陸續從常德公寓的窗前走進讀者的生活。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似乎一夜之間紅透了上海灘,迅速成為與蘇青、潘柳黛、關露比肩的女作家。也是在這裡,張愛玲經歷了與胡蘭成三年的悲傷多於幸福的一段婚姻。1947年6月,她給亡命天涯的胡寫下了決絕信,並搬離愛丁頓公寓,住進不遠處的重華公寓。此後兩年,再無作品。「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長江公寓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張愛玲搬至帕克路65號卡爾登公寓(現黃河路長江公寓)301室。1952年寫完《十八春》後,張愛玲永遠離開了上海。

《十八春》美麗園此情或可成追憶

延安西路379弄美麗園

延安西路379弄美麗園,小區整條弄堂皆為英式風格老洋房及里弄,經典的清水紅磚外牆把英倫風情表達的淋漓盡致。玲瓏的陽台,八角型的大窗子,玉蘭樹過了樓頂,又繁茂開來,垂掛在窗前,好像等待了千年的情人,固執地不走。這裡藏著一個張愛玲與胡蘭成初遇的故事。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戀情,雖短短三年,卻是她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胡蘭成

1943年12月,胡蘭成因讀了張愛玲的《封鎖》,為張的才情震撼,登門求見。可惜未被接見,他只得留下字條,本來未抱什麼希望,不料第二天張愛玲回電,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愛玲要到美麗園回訪他。

首次見面,居然就談了整整五個小時,第二天,胡蘭成又到常德公寓去找張愛玲,兩個人之間似乎突然有了說不完的話。回到家中的胡蘭成興奮地給張愛玲寫了第一封「情書」,張愛玲則回信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愛玲與胡蘭成

胡蘭成與張愛玲戀愛了。 23歲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遇到的是年長她14歲的情場老手胡蘭成。胡蘭成曾任汪精衛偽政府宣傳部副部長,能言善道,在南京有一妻一妾以及數位情人。但戀愛中的張愛玲難以自拔,她送給胡蘭成一張自己的照片,後面留言: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信

胡蘭成大部分時間在南京,每月回上海小住八九天,每次回上海便直接住在常德公寓張愛玲家中,這種小別再聚的日子更增添了幾分甜蜜。他們哪也不去,就在家裡談藝論文,品茶醉眠,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1944年8月,胡蘭成在拋棄一妻一妾後,與張愛玲定下婚約,考慮到時局不穩,兩人沒有舉行正式儀式,只寫婚書為定: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然而,但這美好的願望隨抗戰局勢的逆轉而破滅了。

先是胡蘭成去武漢辦《大楚報》,在醫院期間誘惑了一名17歲的護士周訓德,並與之同居;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化名逃亡到溫州。留下張愛玲獨自面對輿論攻訐。在流亡期間,胡蘭成與朋友的妻子范秀美同居。張愛玲去溫州找他,要他在自己與小周之間做出選擇,他不肯。面對張愛玲的責問,胡蘭成無情又無恥。

胡蘭成到湖北接編《大楚報》

張愛玲隱忍到1947年,待胡蘭成已經完全脫離險境,才寄了一封分手信給他:「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唯時以小吉(小劫)故,不願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隨信還附了30萬元錢,作為分手費,那是她新寫的電視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的稿費。

傾城之戀歲月靜好

儘管張愛玲一生都有「獨在小樓,不管政治」的姿態,但選擇胡蘭成無疑成為世人眼中的污點,人們可以接受不同政派,但絕不能接受漢奸。即使只論個人感情,這次選擇也是失敗的。胡蘭成沒能給張愛玲帶來安穩、靜好,而是深深的傷害。

5年後,張愛玲離開上海,只有姑姑一人知情。她離去得那樣決絕無蹤。她在亂世中經歷了父親的家、母親的家、胡蘭成的家,卻都不是家。在她華麗的前半生里,她想求一個家而不得,她的幸福也不是我們想要的幸福,她留給世人的,更多是蒼涼的啟示。


推薦閱讀:

毛主席跳舞有個習慣,女舞伴回憶,這個習慣只有樂感強的人才有
那些年,回憶已成詩
小孩子們的神秘主義
牽一縷柔情繾綣,守一段如歌回憶

TAG: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