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製造業優勢仍在

今年秋季,香港新翼鞋業(NewWingFootwear)的老闆梁日昌(FrankLeung)飛到了一些自己以前做夢也想不到會去的地方。

梁日昌先後走訪了孟加拉首都達卡和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他此行是為了物色新的生產基地。新翼鞋業是一家專門生產女鞋的公司,目前在中國南方的東莞設有一家工廠。然而,儘管跑了很遠的地方,他還是失望而歸。

遷移的壓力顯而易見。過去兩三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以每年15%-20%的速度上漲,不斷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而作為中國製造業發動機艙的廣東省,也因此面臨著考驗。

迫於成本上漲和人民幣升值,梁日昌不得不把東莞的人手從3年前的8000人精簡到3000人。

梁日昌表示,孟加拉的工資水平大約是中國的20%-30%,工人每周工作48小時,相比之下,中國的法定勞動時間是40小時。在孟加拉投資還可享受10年的免稅期。

然而,他的語氣聽起來非但沒有興高彩烈,反而顯得憂心忡忡。「他們的交通擁堵得可怕,工廠里都在用發電機(因為電力供應不穩定),而物流更是導致生產效率低下。」

達卡之行數周后,他乘坐飛機前往亞的斯亞貝巴。那裡的工資更低,但就是找不到配套產業,如鞋底廠和紙板廠。

「衣索比亞的交通沒那麼擁堵,但那個地方太偏遠。」去了一趟印度的欽奈之後,他被那裡的極度貧困徹底打消了念頭。他現在也拿不定主意,究意要不要把生產遷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

廣東製造商當前所處的環境,已促使許多廠商把生產遷移到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Dragonomics)上周預測,明年中國的出口增長率將放緩至9%。扣除今年以來中國製造商轉嫁給西方消費者的價格上漲因素,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的出口額僅增長12%。

許多工廠老闆都曾考慮過遷移到越南之類的國家,但還是選擇了留在東莞,原因就在於這裡的供貨商網路更加完善,工人的勞動效率也更高。一家手提袋公司的老闆DavidLiu就是其中之一。

劉老闆到華中地區的湖南去過好幾趟,考察在當地辦廠的可行性,最後也是因為距離配套產業太遠和技工不好找而作罷。

他轉而加倍努力去留住東莞工廠里那些比較年長的熟練工人,比如為已婚員工家庭提供獨立宿舍,並為他們安裝空調。通常情況下,工人們都是六、七個人住一間宿舍。

劉老闆表示,他的利潤率從10%降到了3%,但他賣給歐洲零售商的時尚手提袋(售價為300-400歐元)每年都要提價8%。

劉老闆的情況普遍存在,並非特例。7-8月期間,中國出口歐盟商品的單價平均上漲了10%。根據龍洲經訊的數據,這個漲幅略高於土耳其,但遠低於墨西哥(17%)和印度(23%)。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的一項計劃將促使許多工廠萌生去意:即在未來幾年內,逐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推動工人的薪資翻倍。

一些公司選擇既保留中國的生產基地,同時又到海外擴張。香港上市公司天虹紡織(TexhongTextile)財務總監許子慧(CharlesHui)表示,該公司從2007年起到今年為止,分三階段在越南開設了數家紗線廠,在那裡增添了2000個人手。越南的工資水平相當於每月1200元人民幣,而中國是2000元人民幣。而且越南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更高,需要的工人數量也就更少。

天虹紡織目前在越南雇有4000名工人,在中國有1萬名。該公司四分之三以上的產品在中國銷售,這是該公司保留中國工廠的原因之一。

此外,許子慧表示,中國老闆一般都不願意把公司搬到異國他鄉,因為「他們不熟悉要怎麼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人」。

龍洲經訊發現,今年以來,即使是在紡織、服裝和玩具這些勞動密集型行業,中國製造商也還是能夠把產品提價10%-20%,儘管這些行業不時傳出有工廠要搬到東南亞的新聞。「這表明他們獲得了一定的定價能力。」

瑞士信貸(CreditSuisse)經濟學家陶冬表示,原因很簡單。「沒有哪個發展中國家能夠比得上中國的一半效率。」

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勞動人口,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具備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港口道路設施也優越得多,這些因素導致企業很難找到可以代替中國的地方。陶冬表示:「當中國不再具備這些優勢時,也不會出現第二個中國。」


推薦閱讀:

風水上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中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
中國各種名茶及鑒別方法
中國歷史上常見的紀年法
英國紳士與中國君子
中國出皇帝最多的姓氏之二

TAG:中國 | 金融 | 製造業 | 英國 | 中國製造 | 金融時報 | 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