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孟之道是奴役之道

孔孟之道是奴役之道

文/嚴立真

我的一位很善良的朋友看完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和《孟子旁通》之後,對我說:「孔孟之道真是偉大啊,孔子和孟子真是偉大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對我們為人處世很有幫助。」

懷瑾先生是曲解孔孟之道的「高手」,南懷瑾先生解說的孔孟之道的文章跟孔子與孟子的思想是不搭調的。南懷瑾先生解說孔孟之道的文章,是望文生義的空疏之物,用國學的派別而論,南懷瑾先生是義理學派的。

義理學派,他們表面上是註解經書,實際上是拿經書註解自己,這個學派的特點是借孔孟的話來宣傳自己的學說,望文生義。朱子的《四書注》就是宣傳他的理氣二元論。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和《孟子旁通》,也是南懷瑾先生藉助孔孟的話來宣傳自己的思想,這與真實的孔孟之道是不相符的。

真正的孔孟之道又是何樣的呢?下面我們就先從孔子的思想說起。

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正名思想」、「仁學思想」、「認識論思想」、「中庸之道」和「天命論」。

什麼是正名思想?就是恢復周禮的權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級制度的秩序,防止人們犯上作亂。孔子所謂的正名,主要是糾正那些不符合周禮的「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糾正那些名不副實的錯誤。「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孔子的正名思想就是說:暴君的暴行你可以批評,你可以勸暴君改邪歸正;但你不可以彈劾暴君更不可以推翻暴君,否則你就是「名不正」的犯上作亂的暴徒。比如晉趙穿殺了晉靈公這種極端的暴君,孔子也認為晉趙穿是犯上作亂的暴徒。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謂的「名教」。

什麼是仁學思想?孔子說過:「克己復禮為仁。」什麼是「克己復禮為仁」呢?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而孔子的仁學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使其符合於禮的規範。簡明扼要地說,你是奴隸你就得老實本分地當奴隸為奴隸主做事,如果奴隸主對你殘暴不仁,你可以勸奴隸主對你要規矩;如果奴隸主硬是要對你殘暴不仁,你就得「克己復禮為仁」,不得犯上作亂(不得反抗);即使你被奴隸主打死,你也不能反抗奴隸主,這樣奴隸就有仁了。

什麼是認識論思想?孔子的認識論思想是先驗論的迷信思想,什麼是先驗論?「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季氏》)因此,孔子肯定統治者都是生而知之者,他們是天生的統治者;而那些勞動群眾之所以是勞動群眾是因其是「學之又其次」的下愚者,你們是奴隸這是老天爺的安排,「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陽貨》),下愚者就是勞動群眾。這就是孔子的先驗論。

什麼中庸之道?孔子的所中庸之道就是以周禮作為指導原則,「允執其中」。「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簡明扼要地說:你是奴隸你就應該服從這個奴隸制度來當順從的奴隸,你是奴隸主你就應該以這個奴隸制度來當聖明的奴隸主;大家都不要走極端,破壞這個奴隸制度的準則。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

什麼是天命論?這是孔子幫助統治者把平民百姓催眠成群畜的愚民思想。殷周的貴族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塑造了人格神的天,宣揚所謂的「政權神授」的愚民思想。「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顏淵》)孔子把人的貧富、貴賤、生死和福禍全歸為老天爺的安排。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是什麼?有些人說:「我跟孔子一樣五十歲了,知天命了。」你知道個屁呀。孔子所謂的「五十而知天命」是他認為自己愈致力於復興周禮,為世襲的宗法等級的奴隸制度儘力,他的行為就愈是符合天命。簡明扼要地說:孔子所謂的知天命,就是自己從精神到肉體都順從奴隸制度了。

孔子的主要思想說完了,下面我們再來看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政學說」,「性善論」,「良知說」和「勞心者治人」。

什麼是仁政學說?這是孟子從孔子的「禮治」和「德政」的理論中,結合當時社會政治的需要而發展和改造出來的一種政治學說。孟子的仁政的政治主張,是針對當時地主階級激進派推行的嚴刑峻法的政治措施而提出的一套政治學說。孟子在政治上採取「以德服人」的辦法,主張仁義說教的感化政策。孟子的這些主張表面看起來很漂亮;可本質上是孟子所謂的「以德行仁者王」(《公孫丑上》)的「王道」、「仁政」,是維護由奴隸主貴族轉化過來的封建貴族的原有特權的愚民政策——「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離婁上》)

有些迂儒常說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土地、政權)次之,君為輕。」(《盡心下》)可你們要弄清,孟子此話可不是什麼民主思想,他此話的主要意思是「無野人,莫養君子。」(《騰文公上》)意思就是說你要當穩奴隸主,你就得讓奴隸有活路,如果奴隸主把奴隸逼得沒有活路了,即使他們不造反,當奴隸主的也沒有奴隸來供養了。孟子這些思想說來說去,最終還是替奴隸主當穩奴隸主打算的。

同時孟子還是「計劃經濟」的倡導者。「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滕文公上》)的主張,稱之為「制民之產」,此意是要分配給農民的固定的土地使他們「死徙無出鄉」(《滕文公上》)。這樣一來,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就沒有條件逃亡和起義反抗。這好比娜拉的出走,如果娜拉是在這種「計劃經濟」的社會裡,她走出家門就別想找到活路,她遲早還是要回家做「玩偶」的。

什麼是性善論?說白了這只不過是孟子的胡話,一點邏輯性都沒有,他那些所謂的仁、義、禮、智的「善性」只是他用來論證仁政學說的胡話。現在任何一個有點思想的人都會知道:任何一個智商健康的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取決於他所受的人文影響,根本不存在什麼天生的劣等人與優等人的鬼話,這些話只不過是欺騙人民當奴隸不準反抗奴隸主的鬼話。

什麼是良知說和勞心者治人?「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這些話又是孟子的胡話,只有蠢驢才會相信這個世上有不學而有本事的人。這好比說我能當統治者是因為我天生就有這個本事;你當奴隸是因為你天生沒有這本事,你只能當奴隸。「人皆可以為堯舜」,不是指所有人都可以當堯舜,只是那些有天生良能和良知的人才可以。什麼人才具備良能、良知,按照孟子的思想來分析就是具有仁、義、禮、智的「君子」(官吏)才具備,而不具有仁、義、禮、智的「小人」(庶民)是不具備的。

要是孟子活到現在,我想他肯定會自責而死的,因為我們誰都知道不學無術的道理,而孟子卻不知道。中國的文化正因為有孟子這種無知的「聖人」,才遭受到嚴重的畸形發展。因此,導致中華民族沒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當上最偉大和最強大的民族,反而讓西方列強用大炮打得屁滾尿流。這是中國人的恥辱,不是光榮,我們應該認清什麼是恥辱與光榮的本質區別。

孟子還是一個宿命論者。「莫非命也,順受其正。」(《盡心上》)孟子告訴大家人只能接受天給你安排好的「命」。有了這個宿命論,奴隸主與奴隸的奴隸制度就合理化了。勞心者治人的歪理邪說也就名正言順了:「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滕文公上》)因此,就可以鞏固「無君子(官吏)莫治野人(農夫);無野人莫養君子」(《滕文公上》)的奴隸制度。如我前面所比喻的那般:你是奴隸你就應該安分守己地當奴隸別想反抗什麼,這是命中注定的。奴隸主有了這套「群畜道德」(尼采語)教化奴隸,他們還有什麼不可以高枕無憂呢。

總而言之:孔孟之道是把人民馴化成奴隸的「奴役之道」;現在我們站在自由與平等的人權立場上會很清楚地發現它的無恥,它的奴役本質。我們不想當奴隸,我們知道人生來都是自由和平等的,人一切的智慧都是學而知之的。當然,我們也不能片面地理解成孔子和孟子是幫助統治者愚民的走狗;因為他們的思想是時代的產物,並非孔子與孟子為了什麼「虛名實利」而有意幫助統治者愚弄百姓;畢竟孔子與孟子是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文明建設者之一;我們應該尊重他們,但我們決不能盲從他們。

09/4/19

如果讀者讀完此文還有疑問,請垂閱此文的續篇。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580437.html


推薦閱讀:

對於大陸人而言,馬列共產與華夏聖賢孰重?
魏新:孔孟之道毀了山東?

TAG:孔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