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的針灸穴位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69ea92ab0100mq69.html?sudaref=www.baidu.com#page=4濕熱體質的針灸穴位2010-11-13 23:03:38濕熱體質的人,需要化痰祛濕。具有化痰祛濕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陰陵泉。濕熱體質偏於濕熱內蘊,表現為痤瘡、口臭的可以選用肺俞穴。肺俞穴中的肺就是指的肺臟,俞就是輸的意思。所以,肺俞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指肺臟的濕熱水汽由此外輸膀胱經。肺俞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對清肺經的濕熱療效顯著。操作時,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約揉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約分推30-50次。八髎穴在骶椎上,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八髎穴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鐘,對於濕熱體質偏於濕熱下注的人比較適合。中脘、足三里可以和胃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水濕,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濕。這三個穴位也都比較適合濕熱體質的人進行按摩。苦寒的葯容易傷及脾陽,阻礙脾運化水濕,這樣反而會加重濕的情況。所以雖說苦能燥濕,寒能清熱,但濕熱體質不可蠻用寒涼,否則傷脾助濕,血凝留止。我們在調整體質的用藥過程中,在清泄之中佐以辛溫之品,目的在於溫脾行氣,脾溫則流通,氣行血行,而無留滯之弊。豐隆、三陰交、內庭、足三里如果拔火罐,可以選擇豐隆、中脘內庭、三陰交、豐隆、足三里、陰陵泉,這樣的順序脾經濕熱背部的主要穴位為:大椎、大杼、膏肓腧、大腸腧、三焦腧。大椎:位於督脈上。為治療痘痘、泄熱的重要穴位。在後中正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取穴就是低頭摸後頸,能摸到很多突起。大椎為一個最高的骨性突起,且突起可隨頸部活動。刮痧2分鐘,力度稍重。大杼:膀胱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膏肓腧:膀胱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三焦腧:膀胱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腸腧:膀胱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腰部最細的地方對應的是第二腰椎,然後以此類推)去濕要穴「曲泉」與「陰陵泉」,曲泉-曲泉屈膝時,當膝內側橫紋端上方凹陷中。取屈膝位向膕窩方向直刺1~1.5寸,如覺針下有搏動感時,應停止刺入,以免損傷動脈。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4.足太陰脾經(左右共四十二穴)穴歌: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指頭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三陰交可求漏谷地機陰陵穴血海箕門沖門開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溪胸鄉周榮大包隨流注線:此一經起於隱白,終於大包。脈起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少血多氣,巳時氣血注此。足太陰脾經少氣多血脾腧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中的穴位,位於人體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脾腧穴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你們看,脾是脾臟,這說明這個穴位一定與脾臟有很大關係,一個與脾有很大關係的穴位為什麼會跑到膀胱經上去了呢?如果我們弄懂了「腧」字的含義,也就明白了,「腧」通「輸」,意思就是運送。「脾腧」的意思就是將脾臟濕熱之氣向外輸送入膀胱經。膀胱經就像汽車的散熱器,人體內的外散之熱沿著它上行,冷降之液順著它下行。人感冒發熱了,多喝水多排尿,就會好起來,其原因就是體內之熱順著膀胱經散了出去。「脾腧穴」是專門負責外散脾臟濕熱之氣的。下文我們要說脾有四怕,怕濕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脾臟中的濕熱之氣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會受損,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一受損,氣血就會虛弱。所以,脾腧穴是人體內最重要的補氣穴位之一。(新浪博客提示:此博文已經過自動調整,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標籤:健康閱讀:2,654轉載:18喜歡:1收藏:1分享:<上一篇下一篇>驗證碼:

所有評論(1)
推薦閱讀:

麻煩高人看下我的身體狀況是濕寒還是濕熱,陽虛還是陰虛?
陳彤雲治療濕熱感毒型痤瘡醫案
濕熱引起的性器官皮膚病怎麼破
濕氣重,脾胃虛寒、胃熱、濕熱、寒濕的舌苔照,濕氣重都要看

TAG:體質 | 針灸 | 濕熱 | 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