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九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九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台沙門湛然釋
○次別教中二先引。
第九卷凡夫佛性如牛新生血乳未別聲聞佛性如清凈乳支佛如酪菩薩如生熟酥佛如醍醐此譬別教五位。
○次釋。
乳譬無明血譬四住凡夫具此故言雜血十住已斷四住之血與二乘齊故言聲聞如乳十住後心理明智利類支佛侵習故言如酪十行破塵沙如生酥十迴向破界外塵沙如熟酥故言菩薩如生熟酥登地破無明顯佛性得一身無量身百佛世界八相作佛故言佛如醍醐。
○次圓教中二先引。
二十五雲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
○次釋釋中二先釋。
牛喻凡夫草喻八正能修八正即見佛性名得醍醐此譬圓教行大直道觀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可滅。
○次圓信下辨異中三法譬合。
圓信圓行不由歷別於一生中即入初住得見佛性如牛食忍草不歷四味草出醍醐故知圓教意也忍草譬境妙牛譬智妙食者譬行妙出醍醐譬位妙此圓意也牛食余草血乳轉變歷四味已方成醍醐余方便教境智行位皆粗意也。
可見。
○次明引經意中前引三教者意明教教皆有醍醐醍醐不同故明所以於中又三先說意次示四教醍醐位別三前兩下判。
前四譬即有四處明醍醐四教明佛智各異俱既稱佛同指佛智以為醍醐。
初如文。
○次文二先示四教。
藏通二佛不明中道但取果頭佛二諦智為醍醐別教登地破無明即能作佛以中道理智為醍醐圓教初住得中道智亦稱為醍醐。
○次瓔珞下引證圓教。
瓔珞雲頓悟世尊即此初住智為醍醐也。
○三判中二先判。
前兩醍醐是權非實故有教而無人別教醍醐名權理實圓教醍醐名理俱實。
○次以是下結判。
以是義故前三位五味皆粗圓教一味皆妙。
○次不定秘密者以此兩教義理相濫若順五時為次第者名不定意若不堪顯露教中為次第者須秘密說若別明者已如前文第一卷中今不煩文故相兼說於中又二初先列五味。
第二十七捲雲譬如有人置毒乳中則能殺人乃至醍醐亦能殺人。
○次釋釋中二先標。
此譬兩用。
○次一通下釋中兩意先舉兩意。
一通約漸頓明不定教處處皆得見佛性也二約行不定。
○次釋中教行兩意相修而釋歷頓漸教故義之如教一一教中隨行淺深毒發不定複名約行深得此意可與論斯教行顯密不定之相一科之文兼含意廣明過去雖聞若不探??當時入位隨聞遠近多少生熟行之淺深故藉今生重聞方發於中先通釋兩意。
行人心行譬之如乳實相智譬之以毒毒有殞命之能此智有破無明之力久遠劫來說實相毒置於凡夫心乳毒慧開發不可為定或於初味發或於後味發不得次第往判故言置毒乳中乃至醍醐遍五味中悉有殺義。
○次若眾生下正明發相又二初正明發相次若有行人下判二妙。
若眾生始於凡地得聞華嚴即便見理入佛慧者此是血乳殺人若先得十住今華嚴得悟即是酪中殺人十行悟者是生酥殺人十迴向悟者是熟酥殺人諸地更悟是醍醐中殺人若過去先是圓教中假名相似之位今聞華嚴得悟者亦是乳中殺人亦是酪生熟等酥中殺人若先是諸住諸行等位今更聞華嚴得增道損生即是於醍醐中殺人(云云)若歷三藏教中凡夫及方便位及菩薩位聞三藏教於中即能密見中道即是乳中殺人若四果位密見中道即是酪中殺人顯露教中無此事也若通教中凡夫及三乘方便位若聞通教密見佛性即是乳中殺人若入位者秘密而去即是酪中殺人若菩薩道種智中去即是生酥殺人九地中去即是熟酥殺人十地中去即是醍醐中殺人通教聲聞但有秘密中殺人無顯露不定殺也若歷別教中十信聞教去即是乳中殺人三十心中去即是酪殺人生酥熟酥等殺人登地去即是醍醐殺人也若圓教中發始聞經即破無明見佛性是乳中殺人六根清凈去是酪生熟酥等殺人若初住去是醍醐殺人。
初文具歷頓漸以明發相初華嚴次四教所以不雲方等般若者部總教別總別互攝別義易明故且依之以諸教中具五味故故得約之於圓教中前文不引五味今為明不定須約位列之又前兩教二乘之人以法華前無發心義雖復不定此人必須來至法華故法華前教須明秘密。
○次判二妙中二先進入。
若有行人歷諸教四譬五味過已方得入圓教醍醐中殺人者此是破三顯一相形待為妙。
○次按位中復引文。
若置毒乳中味味悉殺人者此是開權顯實於一切法中即見中道故文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不須更改途易轍而求真實即粗見妙故以置毒為喻。
(○應指進入按位兩文皆可見)。
可見。
○次以法華意結歸為三初明諸經不具。
諸經悉有秘密置毒之妙而未有顯露歷味入妙亦無顯露決粗即妙。
○次明法華方具。
至此法華方有二意同乘寶乘皆開佛知見顯露事彰是故獨稱為妙其意在此。
○三次第下釋二妙相。
次第入妙開粗即妙各有兩意按位開入有增進開入若言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即是按位顯妙增道損生即是升進入妙故法華獨稱妙也。
次第入者謂法華前轉成熟酥開粗入者謂法華會隨位即妙菩薩容有二乘的無各有二意準例可知。
○次大章第十明妙位始終中二初略敘來意次正釋初文三初明無差。
十明妙位始終者真如法中無詮次無一地二地法性平等常自寂然豈應分別初後始終。
○次良由下明有差。
良由平等大慧觀於法界無有若干能破若干無明顯出無若干智慧。
○三約此下明無差而差差而不差及不二相。
約此智慧無始而始即是初阿無終而終即是後茶無中而論中即是四十心雖復差別則無差別故名不思議位也。
○次引文正釋中二初引方便品次引分別功德品初文又二初正明次如此下明所乘不同初又二初引似位之始終次明真位之始終初文又二先引文次釋初引文中二先舉不知。
如下文雲聲聞緣覺如竹林新發不退菩薩等皆不能知。
○次正明能知即似位始終五品始六根終。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次釋)。
聲聞緣覺所不能知此簡三藏通教兩種二乘也三藏菩薩緣真不及聲聞聲聞尚不知此菩薩那得知通教菩薩入真之智與二乘不殊二乘不知彼菩薩亦不知今標二乘不知兩處菩薩亦不能測發心不知即指別教十信不退不能知即指別教三十心十住位不退十行行不退十迴向念不退此三不退皆不能知三藏中不退尚不及二乘通教中不退止等二乘二乘不知豈重舉菩薩今標發心不退者則擬別教中人也信力者是假名位堅固者是鐵輪位如此等位聞經即解故得為妙似位之始也。
釋中亦且釋不知等除其所知以顯不知是故所除即似位也。
○次初開下真位始終。
初開佛知見乘是寶乘游於東方即是真位之始也三方是中位直至道場過茶無字可說即是終位也。
○次明所乘中二先所乘不同次所行不同初文四初略標。
如此諸位乘何等乘。
○次乘有下釋。
乘有三種謂教行證。
○三若言下釋乘所至不同。
若言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住有二義一取證故住即通教意也二所乘極故住即別圓意也。
○四初心下正明圓乘三相不同五品乘教至六根六根乘行至初住初住乘證至妙覺初初心下前標我圓教下結下二亦爾。
初心馮教所詮信教立行得出三界無明未破未有所證故不見真但乘教乘來至此耳我圓教中其誰是耶謂五品弟子能善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其人也教乘既息證乘未及以似解慧進修眾行則以行為乘從方便三界中出到初住薩婆若中住我圓教中其誰是耶謂十信心六根凈者即其人也初住乃至等覺更增道損生者此以證為乘從因緣三界乃至無後三界中出到妙覺中過茶無字可說故言到薩婆若中住前來諸乘猶有上法不得稱住茶無上法是故言住住無住處即妙位之終。
複次別教十住破見思是行三百由旬十行破塵沙為四百十迴向伏無明為五百十地斷無明此分見中道即為寶所也圓教六根清凈時是行四百破無明入初住是行五百二乘聞經破無明惑開佛知見得記作佛者即是決了諸粗位過五百由旬來入初住即是妙位之始得於證乘游於東方也若至本門中增道損生更乘證乘游於南方是進入十行位也西方是進入十迴向北方是進入十地也。
次複次下明所行不同者復舉別教以明未終次圓教中有本跡二門共方始終以跡門中但入初住故也本門方至餘一生在故。
○又如下引分別品委明始終又二初正引次將前下略指前文。
又如文雲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人得無生法忍即是十住復千倍菩薩得聞持陀羅尼即十行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得樂說辯才即十迴向復有一世界微塵數得旋陀羅尼即初地三千大千微塵得不退即二地二千國土微塵能轉清凈法輪即三地小千國土微塵八生當得菩提即四地七生當得即五地六生當得即六地五生當得即七地四生當得即八地三生當得即九地二生當得即十地一生當得即等覺過此一生即是過茶無字即是妙覺地妙位之終也。
經中所列從八至四今具列之。
將前列位中引法華經文入此中共作一科者即不煩也。
次文言將前列位中引法華等者指此卷初十門釋圓位中第二明位數門廣引此經分別功德品等文是也。
○五三法妙中二初來意釋名次正釋初文二初正明來意。
第五三法妙者斯乃妙位所住之法也。
○次言三下釋名。
言三法者即三軌也軌名軌範還是三法可軌範耳。
○次正釋中二初列章。
此即七意一總明三軌二歷別明三軌三判粗妙四開粗顯妙五明始終六類三法七悉檀料簡。
○次解釋釋中文自為七七章次第者初言總者謂唯一妙無復差別機宜不純開總出別即約教也教門不同次判粗妙判意在開開已純妙妙必始終妙軌遍攝故有類通總以悉檀料簡諸意初文總者為五初標列。
一總明三軌者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
○次結意。
名雖有三隻是一大乘法也。
○三經曰下引教釋意。
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亦名如來藏此三不定三三而論一一不定一一而論三不可思議不並不別伊字天目。
○四故大經下引證解釋。
故大經雲佛性者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此語第一義諦非一者如是數法故此語如來藏非一非非一數非數法不決定故此語第一義空而皆稱亦者鄭重也只是一法亦名三耳故不可單取不可復取不縱不橫而三而一。
○五前明下攝前四妙又二先攝同。
前明諸諦若開若合若粗若妙等已是真性軌相也前明諸智若開若合若粗若妙是觀照軌相也前明諸行若開若合若粗若妙已是資成軌相也前明諸位只是修此三法所證之果耳。
○次若然下釋疑又二先疑。
若然何以重說。
○次重說下釋釋又二先大師次章安初大師釋文自三義。
重說有三義一者前境智行是因中所乘之三軌今明乘是大乘已至道場證果所住之三軌也。
二者前作境智等名別說今作法名合說。
○第三義中三先略述本末。
三者前直爾散說不論本末今遠論其本即是性德三軌亦名如來之藏極論其末即是修德三軌亦名秘密藏本末含藏一切諸法。
○次從性下歷位。
從性德之三法起名字之三法因名字之三法修觀行之三法因觀行之三法發相似之三法乃至分證之三法究竟之三法。
○三自成下總結。
自成三法化他三法為是義故宜應重說也。
自成者自從因以至果化他者位位有之。
○次私謂下章安釋言一句即三句等者又二先釋次此諸下結意。
私謂一句即三句三句即一句名圓佛乘記中既從如來藏一句出諸方便此乃別判例應通開非一者數法故指此為如來藏開出三藏中三乘事相方便非一非非一不決定故指此一句為第一義空開出通教三人即事而真亦一者一切眾生悉一乘故指此一句為第一義諦開出別教獨菩薩乘。
初文者前文大師自釋雲三不定三三而論一等今出私解重牒前意稱讚前義名圓佛乘異於偏教菩薩乘也言記中者指大師釋是章安記卻指下文歷別三法藏即是事從事出事之文也私謂乃是再治定時方有此語記中已有故得卻指下文記中方便諸乘既並從於藏句開出故云別也此私釋中三句各出一方便乘故云通也。
此諸方便悉從圓出故經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此義也。
次結意中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者此有通別若以道場思方便時分別說三是則別指三藏三乘從頓已後赴鹿苑說若通論者諸漸皆從圓頓開出即是從頓開藏通別今此三句皆屬於圓故云從圓開出也。
○次別三法者為二先總明開合次約教別明初總中為二先總論開合大意。
二歷別明三法者先須識如來開合方便然後乃解總攬三法為一大乘也。
○次佛從下別開出方便乘又六先徴次如大經下引經示相三何者下釋其開相四又依經下引證五例下引例六以是下結意。
佛從何法開諸權乘。
如大經明佛性非一如是數法說三乘故當知諸乘數法為如來藏所攝佛於此藏開出聲聞緣覺及諸菩薩通別等乘。
何者諸乘既是方便如來藏又是事從事出方便故言諸權為如來藏攝耳。
前三如文。
○四引證中二初引經證者福是事法故事屬藏斥同有為。
又依經故大經雲聲聞僧者名有為僧又雲六波羅蜜福德莊嚴。
○次引定力者驗是福德。
又雲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當知定力即是福德福德只是有為勝鬘稱為有漏。
以諸權乘從藏開出故二乘之人即是有為。
○五例中二先舉能例。
例如界內見思未破為有起作故名有為取理不當故名有漏非智慧法故名福德。
○次今以下所例。
今以下望上亦應如是二乘未破變易猶是有為無明未脫故言有漏非中道智故名福德。
此引界內意以例界外驗二乘人是有為等故云以下例上既非中道名為福德別教地前並未見中故知並從藏中開出。
○六以是下結中二先正結釋次例結。
以是故知方便諸乘悉為資成所攝皆從大乘一句偏出非究竟法故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即此意也。
初正結如前。
亦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五亦是分別說七亦是分別說九若依此釋如來藏句開出種種方便諸權乘法也。
次亦是下例結中雲分別說五等者前三乘上更加人天離兩二乘為七離三菩薩為九謂藏通別三菩薩也若止觀中明方便乘九念處者即除人天開別地前三十心位以為三人以人天乘無念處故若言九人生方便土者除六度菩薩加圓六根三藏菩薩不斷惑故圓教六根未生實報又九種醫九種土等九名雖同九義各別。
(△次約教別明)。
○次約教中初標。
次歷四教各論三法者。
○次釋釋中自四初三藏中二先明三乘三軌。
三藏中以無為智慧名觀照軌正為乘體助道成乘具名資成軌正助之乘斷惑入真真是真性軌教來詮此故以教為乘也緣覺亦爾菩薩以無常觀為觀照功德肥為資成坐道場斷結見真為真性。
○次此教下明教意。
此教詮真乘是教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言教已盡故無教乘真不能運故證非乘故有索車之意(云云)。
於中明所詮所至興廢真不能運是所詮故所以索車言真不能運者藏通二乘證偏真理當教理極故不名運運是載義亦名為遠易雲日月運行謂動也說文雲陸載曰運小果既極故非運義言索車者長者先於火宅門外許諸子云汝等出來吾為汝等造作此車既非本有故云造作諸子出已不見果車皆詣父所而白父言願賜我等三種寶車即索義也下文廣明三乘索義(云云)下文別教中不雲索者據後證道仍是實乘故不須索若據教道通皆須索故云不退菩薩亦不能知。
○次通教中亦二先明三軌中不分三乘異者大同小異故不須分。
二通教以真性軌為乘體何以故即色是空事中有理此理即真故為乘體以即空慧為觀照眾行為資成。
○次此教下明教意。
此教詮真乘是教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菩薩出三界已用行為乘凈佛國土教化眾生乃至道場乃可名住亦是有教無人無誰住者亦是教謝證寂無復運義亦有索車之意(云云)。
具如三藏尋之。
○次明別教中三先正明三軌次引攝大乘辨非三若能下結示初文二先正明。
三明別教三法者以緣修觀照為乘體諸行是資成以此二法為緣修智慧慧能破惑顯理理不能破惑理若破惑一切眾生悉具理性何故不破若得此慧則能破惑故用智為乘體。
○次引證解釋。
故大經雲無為無漏名菩薩僧即是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智慧名智慧莊嚴以此智慧運通十地故為乘體。
(△次引攝大乘辨非)。
○次文者先列釋。
然攝大乘明三種乘理乘隨乘得乘理者即是道前真如隨者即是觀真如慧隨順於境得者一切行願熏習熏無分別智契無分別境與真如相應。
○次又二初總。
此三意一往乃同於三軌而前後未融。
○次何者下別又為六初明不融之相次是則下判三元夫下明教意四此語下令家誡示五又阿??下重斥判六若執下誡勸。
何者九識是道後真如真如無事智行根本種子皆在黎耶識中熏習成就得無分別智光成真實性。
是則理乘本有隨得今有道後真如方能化物此豈非縱義若三乘悉為黎耶所攝又是橫義又濫冥初生覺既縱既橫與真伊相乖。
初二可知。
○三元夫去至一途等者破別教教道及明立教道之意於中先敘諸經論意次明龍樹意同。
元夫如來初出便欲說實為不堪者先以無常遣倒次用空凈盪著次用歷別起心然後方明常樂我凈龍樹作論申佛此意以不可得空洗盪封著習應一切法空是名與般若相應此空豈不空於無明無明若空種子安在凈諸法已點空說法結四句相。
並先用空遣盪相著後方分別歷別法門當知前空亦空無明無明尚空豈存諸計無沒含藏種子耶又此文中從先以無常去至於四德此寄如來漸教示離執之方此寄漸文兼具兩意一約酪等四時二約藏等四教細類上下亦應可見從凈諸法已去正示滅後說法之人亦應先盪諸相著已後還用於自他四句為他說法。
○四今家誡示中雲如除病去重更舉喻。
此語虛玄亦無住著如病除已乃可進食食亦消化。
○從那得去責其計者。
那得發頭據阿黎耶出一切法。
汝未遣著何得妄計阿??耶識出一切法。
○從本之去判其有惑。
本之見慢全自未降封此新文若長冰添水。
故惑猶存新惑更重。
○從故知去判屬界外仍非界外通方法門故云一途。
故知彼論非逗末代重著眾生乃是界外一途法門耳。
於彼界外尚是一途何得界內博地執諍。
(△五重斥判)。
又阿黎耶若具一切法者那得不具道後真如若言具者那言真如非第八識恐此猶是方便從如來藏中開出耳。
若執方便巨妨真實若是實者執之又成語見多含兒蘇恐將夭命(云云)。
六誡勸中雲語見者依教語而起見不入真道又雲多含兒酥等者大經第四四相品雲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有所顧念心自思惟在一面坐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以愛念多唅兒酥不知籌量消與不消爾時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知我心惟願世尊為我少說我於今朝多唅兒酥恐將不消佛言汝兒所食尋即消化更增壽命女人聞已心大歡喜?雲凡養嬰兒唅酥傷多尚恐夭命況復餘食女人譬慈嬰兒譬信乳養譬聞法唅酥譬讚歎生喜喜多尚妨於道況復痴怒今以酥多譬生語見故與喜貪義同依實起見尚損慧命況於偏乘而生取著故大經第八雲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如酥醍醐等及以諸石蜜服消成甘露不消成毒藥方等亦如是智者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成毒藥。
若能善解破立之意於諸經論凈無滯著也。
○次明圓教中二先正釋次是名下結成乘意初文又三先略釋三法次若迷下明三障三法身下辨體用初文又二初釋次三法下融通。
四明圓教三法者以真性軌為乘體不偽名真不改名性即正因常住諸佛所師謂此法也一切眾生亦悉一乘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涅槃即生死無滅不生故大品雲是乘不動不出即此乘也觀照者只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即是第一義空資成者只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具即如來藏。
初文中言圓乘體者皆須從初因以至於果因果所取名為乘體前之二教雖即同有真性觀照能照所照但依權理別教教道又以地前緣修方便而為乘體故前三教所明乘體皆不至極未極息教是故索車圓教乘體從始至終而非始終是故達到乘義猶在故以真性始終不動而為車體故此車體非運而運。
○次融通中三法譬合。
三法不一異如點如意珠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不橫三法亦如是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不可思議之三法也。
○次若迷下明三障障於三法於中又四初正明三障以障三軌。
若迷此三法即成三障一者界內界外塵沙障如來藏二者通別見思障第一義空三者根本無明障第一義理。
○次若即下明破障顯軌。
若即塵沙障達無量法門者即資成軌得顯若即見思障達第一義空者觀照軌得顯若即無明障達第一義諦者真性軌得顯。
○三真性下結顯三軌以成三德。
真性軌得顯名為法身觀照得顯名為般若資成得顯名為解脫。
○四此兩下結成能嚴所嚴。
此兩即是定慧莊嚴莊嚴法身。
○三辨大車體用中二先法。
法身是乘體定慧是眾具。
○次引譬證。
下文雲其車高廣眾寶莊校。
(△次結成乘意)。
○次結教意中二先以人顯所乘。
是名圓教行人所乘之乘到薩婆若過茶無字可說。
○次無字下明乘之所至於中又二先立疑徴起。
無字可說亦應無乘可運。
○次若自下釋疑又二先以運義釋乘次複次下有運不運釋乘初文又二先略釋。
若自行運畢乘義則休若權化未畢運他不休。
○次故文雲下引證又三法譬合。
故文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即其義也譬如御者運車達到猶名為車果乘亦爾猶名為運。
(△次有運不運釋乘)。
○次文者又二初略立。
複次何必一向以運義釋乘。
○次融通又二先融通。
若取真性不動不出則非運非不運若取觀照資成能動能出則名為運秪動出即不動出即不動出是動出即用而論體動出是不動出即體而論用即不動出是動出體用不二而二耳。
○次引例釋前圓乘不二。
例如轉不轉皆阿鞞跋致動不動皆是毗尼以是義故發趣不發趣皆名為乘也(云云)。
言轉不轉皆跋致者大論七十七發趣品雲轉二乘心入菩薩位第一義中一相尚無故無所轉無菩薩位此約三乘理性不當轉與不轉今亦約理而為體用理體無退故皆跋致動不動皆毗尼者人天毗尼名為不動無漏毗尼名之為動雖世出世皆名毗尼若約理論無動不動故約理性無非毗尼皆具足有一心十戒故也故圓教乘無發不發皆名為乘然此四教各具三軌非但深淺不同亦乃乘體誠異以諸乘體不同故也所以藏別兩教咸以智慧為體通圓兩教咸以真性為體者良以體為所乘未可暫廢以藏別真性果滿方成儻指體在當以何為運若用觀照則從始至終故通圓居因即事論性即事之性果位乃窮是故兩教真為乘體又前之兩教通雖稍優並不知常置而不說別雖同證教道全權故苦破之令同證道圓雖理極尚有始終恐世濫行故須委辨是故廣以因果自他類例等釋乘義不息方名實乘若得此意別顯一科義猶指掌如迷此者自行何依禿乘雖闕庄校車體猶存忽昧斯旨乘何而去能乘所至一切都廢是則以火宅為寶渚必為所燒指煩惑為能乘義須傾覆。
○三判粗妙中二先約四教次約五味先約四教中二即三粗一妙前三為三初三藏中為四初明三相次既是下明教意三不見下引證四半字下判決初又二初總明三法。
三明粗妙者三藏於有為福德論三法為乘。
○次四念下明三法所至。
四念處是聞慧乘於教乘到四善根四善根乘於行乘到見諦見諦乘於證乘到無學。
(△次明教意)。
既是權法出三界外以真為證證則不運。
(△三引證)。
不見實乘嗚呼自責欲問世尊為失為不失即此意也。
(△四判決)。
半字漸引非究竟義是故三法皆粗也。
言半字者大經第五雲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將詣師所欲令受業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毗伽羅論力未堪故言半字者謂九部經毗伽羅論者謂方等典此以理等名方等典非謂生酥調方等。
○次通教中二先明三法次判初文者二先總明。
通教即空慧三法為乘巧余意大同。
○次干慧下明所至。
干慧地乘於教乘性地乘於行乘八人見地乘於證乘。
(△次判)。
此亦偏說是故為粗。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九
音釋
唅
(胡紺切音憾哺也)。
乾隆藏 第116冊 No.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
推薦閱讀:
※ 妙法蓮華經卷四 妙法蓮華經語譯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妙法蓮華經入疏卷第八
※妙法蓮華經入疏卷第九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