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法是重要的法門

一、見緣起者即見法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中說:若有得見十二因緣則為見法。見法者為見如來。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三》中說:能見緣起者。是名為見法。若能見法者。即為見如來。

《佛說造塔功德經》中說:若有眾生解了如是因緣之義。當知是人即為見佛。

十二因緣法,講的就是世間事事物物當中的因果及因緣規律,講得就是佛法的覺悟。所以說,只要能把十二因緣法學習透徹,見到這裡面的緣起緣滅的深意,就是叫作見到了法。而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也是為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假設我們與佛在一起,天天的能夠見到佛,他也是跟我們講這個緣起緣滅的法則。只要我們能明白這個緣起緣滅的法則,不論是見佛或是不見佛也都一樣了。因此之故,經中才說,見到十二因緣當中的意義,就如同見到了佛一樣。

《佛說稻芋經》中說: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佛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十二因緣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為大苦陰作因。是故佛說十二因緣。云何是法入正道分及涅槃果。如來略說是法。云何是佛。能覺一切法。 故名為佛。若以慧眼見真法身。能成菩提所學之法。云何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佛作是說。十二因緣常相續起無生如實見不顛倒。無生無作。非有為無住無為。非心境界寂滅無相。以是故。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常相續起無生。如實見不顛倒。無生無作。非有為無住無為。非心境界寂滅無相。以是故。見十二因緣。即是見無上道具足法身。

彌勒對舍利弗說:「佛世尊經常說,『見十二因緣就是見法,見法就是見佛』。」

「十二因緣法,就是無明緣起行,行緣起識,識緣起名色,名色緣起六入,六入緣起觸,觸緣起受,受緣起愛,愛緣起取,取緣起有,有緣起生,生緣起老死憂悲苦惱。有眾苦聚集,能為大苦陰作因。所以佛就說了,十二因緣法。」

「什麼法是入正道分及涅槃果呢?佛作縮略的說,就是十二因緣法,能入正道分及涅槃果。什麼是佛?能覺悟一切的法,稱之為佛。要是以慧眼見到真正的法身,就能成就菩提,能成就所學之法。」

「什麼叫作見十二因緣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呢?佛他作這樣子講說,十二因緣常久的相續而起,能如實的觀見而不顛倒,知曉它是無生(沒有真實的生)、無作(沒有實體造作),不是有為不是無為,無有住處,不是心境界相,是寂滅無相的。以這樣的道理之故,而說見十二因緣,就是見到了法的,常相續起,如實見不顛倒,見到了它的無生無作、非有為非無為、無住非心境界,見到了寂災無相。又以這樣的道理而說,見到了十二因緣法,就是見到了無上道,就是見到了具足法身。」

二、不可輕視十二因緣法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中說:阿難白世尊言。如來與諸比丘說甚深緣本。然我觀察無甚深之義。世尊告曰。止。止。阿難。勿興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我昔未覺此因緣法時。流浪生死。無有出期。

阿難對佛說:「佛跟諸比丘所講的,甚深因緣法。但是我觀察,卻覺得它沒能什麼甚深的道理。」

佛對阿難說:「停止,停止!阿難!你不要作這樣的想法,認為十二因緣法很淺。為什麼呢?因為十二因緣法,真的是極為甚深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明了知曉的。我過去,就是因為沒有覺悟到這個因緣法,才流浪在生死中,沒有出頭的日子。」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中說:又復。阿難。不但今日汝言因緣不甚深。昔日已來言不甚深也。所以然者。乃昔過去世時。有須焰阿須倫王竊生此念。欲捉日月。出大海水。化身極大。海水齊腰。爾時。彼阿須倫王有兒名拘那羅。自白其父。我今欲於海水沐浴。須焰阿須倫報曰。莫樂海水中浴。所以然者。海水極深且廣。終不堪住海水中浴。我今觀水齊大王腰。何以故復言甚深。是時。阿須倫王即取兒著大海水中。爾時。阿須倫兒足不至水底。極懷恐怖。爾時。須焰告其子曰。我先敕汝。海水甚深。汝言無苦。唯我能在大海水洗浴。非汝所能欲洗。爾時須焰阿須倫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須焰者即我身是也。爾時阿須倫兒。即汝身是也。爾時海水。甚深。汝言無苦。今復言十二因緣甚深之法。汝復言無是甚深。

佛對阿難說:「阿難!你不但今天說,因緣法不甚深。其實在你過去世時,也說過類似於此的話語。在過去世時,有一個須焰阿須倫王,他忽然的生起念頭,想抓住日月,來到大海水邊,變化出很大很大的身相。人站在海水中,海水只漫到腰部。」

「阿須倫王的有一個兒子,名叫拘那羅。拘那羅當時看到海水只有父王的腰部深,就對阿須倫王說,我也想到海水中洗澡。須焰阿須倫就告訴拘那羅說,不要貪圖在這個海水中洗澡。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海水是很深的、海面又很廣,不適應於你洗澡。拘那羅說,我看海水只有父王的腰部深呀,為什麼要說它很深呢。阿須倫王就把拘那羅放到海水中,一到海水中之後,拘那羅就發現自己的腳站不到水底,自己在水中飄浮,就知道害怕了。當時,須焰阿須倫王就對拘那羅說,我先跟你說,這個海水很深吧你說沒事,你現在知道了吧。只有我才能在這海水中洗澡,你是不適合在這海水洗澡的。」

「當時的須焰阿須倫王,是什麼別的人嗎,不要作那樣的看法。因為過去世的須焰阿須倫王,就是我的前身呀。那時的阿須倫王的兒子,就是阿難你啊。那個時候海水甚深,你說沒什麼。現在講這個十二因緣甚深之法,你又說沒有什麼甚深的。」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中說:其有眾生不解十二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我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塵垢。又我。阿難。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 以此方便。知十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如是。阿難。當念甚深。奉持此十二因緣之法。當念作是學。

佛對阿難說:「要是眾生不解十二因緣法,就會流轉在生死中,沒有出頭的日期。全部處於迷惑中,不能認識到所行的根本,從前世流轉到後世,從無數個前世後世流轉到現在的今世。永遠處在五惱之中,想要尋求出離都是非常的艱難的。我最初成就佛道時,思惟這個十二因緣法,降伏了諸魔眷屬,滅除無明而得慧明,永遠的消除暗冥再也沒有了塵垢。再到後來的,三轉十二法輪,講說這個因緣之本,就是成就了覺悟之道。以這些道理可以看出並知曉,十二因緣法是極為甚深的了,它不是常人所能暢達的。」

「所以說呀,阿難你應當思念這個法,要認識到這個法的甚深,奉持這個十二因緣之法,要作這樣的心念作這樣的態度去學習。」

【五煩惱】:一、欲貪。二、色貪。三、無色貪。四、嗔。五、疑。

——見《法相辭典》

光明佛壇【gmfotan】

已有40萬關注讀者,是免費的公益佛學、修行、傳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學平台。讓您天天親近佛菩薩,學習善知識,積累福報,讓生命充滿慈悲與智慧!

請搜索本平台總目錄,也可以通過「查看歷史消息」檢索。

以下是近期讀者閱讀或轉發最多文章:

【789】改變命運的十六個方法

【788】文殊菩薩十大願

【787】修行人應如何看待感應

【786】放下分別計較享受自在與快樂

【785】海濤法師出家的故事

【784】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圖

【783】鬼神附體應如何化解

【782】佛子必收藏:《佛陀一生的畫卷》

【781】紀錄片《靈性的實相》

【780】圖說:珍貴的藏密實修唐卡

【779】冬季九種極好的補氣補血食物

【778】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777】藏地最殊勝的七尊佛像

【776】六道眾生投胎轉世的判斷

【775】為什麼要信佛

【774】寺院拜佛的十大禮儀

【773】珍藏 | 大悲咒的由來與意義

【772】圖解亞洲十二個最著名的佛塔

【771】習大大朋友圈:星雲大師、十一世班禪點贊

【770】聖嚴法師:佛教揭示"命相""風水"的千古之謎

【769】簡便易行的法布施

【768】七支供

【767】佛教觀點:反思巴黎受襲的極端恐怖事件

【766】今天農曆十月初五 恭迎禪宗達摩祖師聖誕

【765】《佛法大意》:十小咒

【764】微視:《行善改變命運》《緣分的秘密》《不孝順父母的後果》

【763】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

【762】初入佛門應該從那一部「佛經」開始

【761】今天藥師佛聖誕日 消災祈福延壽大唱誦

【760】明天農曆九月三十:恭迎藥師佛聖誕

【759】海外博物館珍品 | 藥師佛像七幅

【758】微視:《學佛與做人的180條道理》

【757】星雲大師:關於素食的十個精彩問答

【756】真正的修行

【755】推薦:《王鳳儀嘉言錄》(上)

【754】佛教嚴禁殺生 為什麼藏區出家人還能吃肉呢

【753】星雲大師:佛教的女性觀

【752】微視: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751】弘一法師:密宗之教法最為高深

【750】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圖說九種觀音身像

【749】明天佛教重大節日: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748】柳田聖山:坐禪的哲學

【747】南懷瑾: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上)

【746】成為情侶、夫妻的前世因緣

【745】虛雲大師:在動用中修鍊

【744】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自己

【743】今天虛雲大師往生日,重溫他老人家最後遺言

【742】圖說:八十八句大悲咒

【741】慈誠羅珠堪布:阿彌陀佛修法

【740】《華嚴經》精華70句

【739】三凈肉與五辛 - 從習大大婉拒白金漢宮多寶魚

【738】八大秋冬養生素食及六種水果

【737】佛說:為什麼不能食肉

【736】八個原因導致誦持咒語不靈驗

【735】虛雲老和尚的珍貴手稿

【734】星雲大師:人證悟之後的生活怎麼樣


推薦閱讀:

比GI更重要的GL,糖友們如果能掌握簡直如虎添翼
婚姻中,比陪伴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寵物絕育!很重要!寵友必須看看!!!
七個關於手的重要線索 看手細節知大病
同為主戰派,為何岳飛被殺,而韓世忠得以善終?這3個原因很重要

TAG:十二因緣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