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平沙落雁》——古琴名曲賞析

《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懷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曲譜最早載於公元 1634 年(明末崇禎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為四段,在流傳的過程中發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據說《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現存的琴譜就達五十餘種。與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後,並無膾炙人口的故事。

《平沙落雁》全曲以水墨畫般的筆觸,淡遠而蒼勁地勾畫出大自然寥廓壯麗的秋江景色,表現清淺的沙流,雲程萬里,天際群雁飛叫起落的聲情。曲意開朗,樂思開闊,給人以肅穆而又富於生機之感,借鴻雁之高飛遠翔,抒發和寄託人們的胸臆,體現了古代人民對祖國美麗風光的歌頌與熱愛。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載於明代崇禎七年( 1634 )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這樣解題《平沙落雁》:「蓋取其天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叫。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叫,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叫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按說崇禎七年的時代,正是明朝飽受內憂外患困擾的時代。朱明王朝王祚將盡,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此時刊印《古音正宗》,也許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題文字意趣昂然,並無半點憂天憫地的情緒在內。也許「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兩句,正是中心點題之句,以示儒家倡導的「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隱士,指隱居山林的讀書人。孔子云,「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從現實急流中退卻下來的文人,在山林、田園中找到了最後的居住之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說法。中國歷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國隱逸文化影響甚深。逸士雖「處江湖之遠」,但社會影響力有時並不弱於「居廟堂之高」者。

真正的隱士應該「只釣鱸魚不釣名」,但是,漸漸地,自魏晉以降,隱逸卻有極端化、世俗化的傾向。隱士中的一些人,他們不但「釣名」,而且「釣利」。他們把隱逸做為獲取名譽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確當權者,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刻意逢迎隱逸山林的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隱」充「高隱」。   

士人的隱逸,根據其價值取向,大致可分為儒之隱和道之隱。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則進,天下無道則隱。儒之隱者大都抱有「兼濟天下」的抱負。而道之隱則無任何功利目的,通過遁世來使心靈獲得最徹底的明澈和寧靜。對於那些既有從政經歷又有隱逸經歷的人來說,其隱逸分為仕前隱和仕後隱,即先隱後仕和先仕後隱。《平沙落雁》所表現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雖身處隱逸之地,猶胸懷「鴻鵠之志」,應屬於儒之隱和仕前隱。 

真正做到徹底的隱逸,談何輕易。自古以來,象陶淵明、謝靈運一樣純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數的逸士,或為世情所困,或因言獲罪,終極回隱山林,潛居幽廬,也許不過是為眾人做出的一種姿態而已。他們表面上超脫,但內心裡也許從未平靜過。從這個角度來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對懷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勵志,和對因言獲罪而退隱山林者的慰藉。

推薦閱讀:

從阮籍大醉到古琴曲《酒狂》
吳老師古琴小課堂|No.4 彈奏時如何更好的控制?
月露知音話古琴
古琴和古箏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學?
【武漢三鎮游】古琴台(1)

TAG:古琴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