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皮部落的文化榮光
●撰文/袁志柱劉勛 ●攝影/袁志柱周小齊 ●供圖/中國民族博物館
赫哲人信奉薩滿教有千百年的傳承歷史,40歲的尤雪松年輕時學習薩滿舞,在四排鄉赫哲族民族節日慶典和祭祀活動中成為不能或缺的主角。
探尋漸逝的印記之旅
魚皮製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生活在東北三江流域的赫哲人曾以漁獵為生,被人稱為「魚皮部落」
這個人數僅四千多人的民族創造了獨特的藝術,擁有多項文化遺產:
精巧的魚皮衣、天然的魚皮畫,神秘的薩滿舞,英雄史詩《伊瑪堪》??
2013年8月,我們和進口大眾汽車途銳一起去探尋這些燦爛的文化瑰寶。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半個多世紀前,著名歌唱家郭頌的一首《烏蘇里船歌》唱響了大江南北,這首運用了赫哲族民歌「赫尼那」調的歌曲,除生動謳歌了赫哲族居住的烏蘇里江和大頂子山的美麗風景外,更是將赫哲人獨特的漁獵生活揭示給了世人。
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
赫哲族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民族,與滿族一樣同為「女真」後裔,世代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曾長期以漁獵為生,捕魚、食魚、用魚皮蓋房、造舟、制衣,歷史悠久,素以「魚皮部」聞名於世。魚皮製品以北方冷水魚的魚皮為原料。傳統的魚皮技藝包括一整套複雜的加工過程,分為剝皮、乾燥、熟軟、拼剪縫合、藝術修飾等步驟。
魚皮畫由魚皮服飾發展而來,衍變出雕鏤、拼貼、縫製等藝術形式。赫哲族「魚皮藝術」形成的「魚皮文化」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具有歷史、民族、宗教、民俗、藝術等價值,是東北少數民族造型藝術的傑出代表,也是博物館收藏和人類文化學研究的「活標本」。2006年,赫哲族的魚皮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魚皮女裙
裙長61厘米,腰圍84厘米,下擺寬74厘米
赫哲族魚皮衣製作過程精細,首先要將魚皮剝下晾乾,去掉魚鱗,然後用專用工具捶打,用手反覆揉搓,使其變得柔軟似布。魚皮熟好後,先按花紋拼接,用線連成大張,再按式樣和尺寸剪裁、縫製成各式衣褲,線亦用魚皮或獸筋製作。
魚皮挎包
長21厘米,寬15厘米,提帶長33厘米
社會的發展,赫哲族服飾的材料和式樣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魚皮已不再作為服飾面料使用。為了保護將要失傳的魚皮製做工藝,很多藝人開始製作挎包、錢包、名片夾等魚皮工藝品。
魚皮畫《中國龍》
赫哲族民間藝術家、魚皮畫製作大師孫茂密製作的中國龍圖案。他通過採用鏤空刻、剪、拼貼、浮雕的製作手法,突破了傳統魚皮畫粗獷、平面的風格,細節的刻畫更加精細,賦予了魚皮畫藝術新的技術創新,使藝術審美品位得到進一步升華。
魚皮男鞋
高20厘米,靴底長27厘米,帶長62.2厘米
俗稱魚皮靰鞡,赫哲語稱「溫他」。夏季穿涼爽輕便,冬季穿暖和防滑。冬季穿時裡邊要套皮襪子或絮上烏拉草。據說穿上後履冰踏雪數小時,足部仍溫熱不寒。
魚皮男上衣
長68厘米,胸圍120厘米,擺寬63厘米,袖長43厘米
魚皮製對襟上衣。袖口、衣擺、衣襟兩側、左右開叉處飾有S紋,紋路清晰,立體感強。紐扣為魚皮條製作的「蒜疙瘩扣」。赫哲族服裝多飾有S紋,代表與魚相關的水波紋。
魚皮男褲
長120厘米,腰圍116厘米,褲角口寬25厘米
魚皮製長褲。赫哲族製作魚皮褲選用兩張大魚皮,魚皮為縱向排列拼接,根據魚皮的大小和顏色的深淺來縫製。此款魚皮褲為日常生活中穿著。
魚皮衣——赫哲族歷史文化活化石
通過千年的傳承,魚皮服飾已成為赫哲族的標示,起著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製技藝堪稱一絕,自然奇妙的造化和藝人慧心巧手的加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赫哲族歷史的活化石。
尤文鳳和老伴在家裡製作魚皮衣。
2013年8月中旬,持續的雨水讓東北的三江流域煙波浩渺,站在同江市三江口南岸的觀景台上,能看見西來的松花江和北來的黑龍江親密地交匯在一起,再蜿蜒向東流去。60歲的孫玉深指著遠處的江面說:「再過半個月,就可以下江去捕撈洄遊的大馬哈魚了,那將是赫哲人的豐收漁歌」。
「要了解赫哲人的魚皮文化,就得去我的家鄉街津口」,老孫原來當過街津口赫哲民族鄉的鄉長,聽說我們的進口大眾汽車途銳車隊想去探尋赫哲族的魚皮製作技藝,便一起從同江市區驅車前往45公里外的赫哲人最大的聚集地。「製作魚皮衣的非遺傳承人尤文鳳就在街津口,去了肯定讓你們大開眼界」。
「津街口,津街山,峰環三面水一灣,應是地靈人傑處,不亞塞北小江南」,老孫說街津口美不美,一聽這歌謠就知道。中國的赫哲族目前總共只有4600多人,其中有近1000人生活在街津口,其餘的主要分布在同江市的八岔,饒河縣的四排,撫遠縣的抓吉和佳木斯的敖其等地;俄羅斯的「那乃人」與赫哲族同源。
路上,剛從同江赫哲族博物館館長位子上退休的孫玉深,說起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可謂是如數家珍:「赫哲」是滿語,意思是指「東方的人們」,自商周起就世代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夏捕魚冬打獵,食用魚肉、穿用魚皮。並用魚皮加工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山海經·海外東經》上說:「玄股之國,在黑齒北,其為人衣魚」。赫哲人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用魚皮做衣服,被稱為「魚皮部落」。
赫哲人生活的三江流域屬於高寒地區,無法種植棉、麻等用於紡織的作物,於是就發明了用魚皮做衣服。樹葉、草稈、羽毛、獸皮都曾是古代先民的衣料,魚皮則是老天爺給赫哲人的恩賜。通過千年的傳承,魚皮服飾已成為赫哲族的民族標示,起著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製技藝堪稱一絕,自然奇妙的造化和藝人慧心巧手的加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赫哲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到了津街口後,老孫帶我前往尤文鳳家,剛進院子就見尤文鳳與丈夫付安學在收拾魚皮:只見付安學拿著一條4斤左右的胖頭魚,用木刀小心翼翼的剝下魚皮,再用匕首一樣的鋼刀把魚皮上的肉刮凈,貼在一塊木板上風乾。
「打上來的魚死了後就得立即剝皮,然後將魚皮晾乾,再用有鋸齒的木鍘刀翻轉著壓軋,讓它變得像布一樣柔軟服帖,最後才能開始縫製」,尤文鳳說看到那一片片又皺又硬的魚皮變得潔白如雲,柔軟似錦,心裡就說不出地欣喜。
魚皮做成衣服需要經過剝皮、去鱗、晾乾、軋熟、裁剪縫製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雖然如今赫哲人已不穿魚皮衣了,但很多博物館和收藏者還是會來訂購。隨著當地旅遊業的興起,尤文鳳(右一)和村裡的姐妹也常會穿上魚皮衣為遊客演唱「嫁令闊」(民間小調),展示赫哲族的文化。
「做一套魚皮衣服,可不容易。」尤文鳳介紹說,魚皮做成衣服需要經過剝皮、去鱗、晾乾、軋熟、裁剪縫製等多道工序,花費近兩個月才能完成。而能做衣服的魚皮必須是體形較大的胖頭魚、大馬哈魚等才行。「一套魚皮衣服,得用掉50多條十二三斤重的大馬哈魚。魚皮必須是野生的大馬哈魚,因為人工養殖的沒有經過回遊的磨練大馬哈魚的魚皮彈性要差很多」。
「這門手藝可是俺們家祖傳下來的,我奶奶傳給我媽,我媽傳給我,我又傳給了我的3個兒媳婦和12歲的小孫女。」尤文鳳的母親叫尤翠玉,是名聞三江的魚皮服飾高手,尤文鳳從15歲就跟隨母親做魚皮衣。母親去世後,她繼承了這門手藝,成為第六代傳人;外甥女尤美忠也成為魚皮服飾的傳人。
赫哲族魚皮服飾有上千年歷史,雖然現在已經沒人穿了,但如今魚皮服飾卻越來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睞。2009年,一位日本北海道漁民的後裔用5000元買走了尤文風的一套魚皮服飾。令那位日本人驚喜的是:做夢也沒想到在黑龍江邊的赫哲族漁村,找到了祖先在北海道捕魚時也曾穿過的魚皮服??
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也慕名派人找她定貨,向世界觀眾講述著這一古老的部落文明。這些年,尤文鳳和外甥尤忠美製作的魚皮服飾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美國亞洲民族文化研究院、韓國國家博物館、日本北海道博物館、匈牙利博物館珍藏。「這說明魚皮衣是有價值的,手藝不能丟了。」
尤文鳳製作魚皮衣,完全承襲赫哲族古老技藝,2006年,她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赫哲族魚皮衣製作技藝傳承人」稱號。她說這是件「做夢也沒想到的事」。2010年,尤文鳳製作的魚皮服飾在上海世博會展廳大放異彩;2012年,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的博覽會上,尤文鳳製作的一套魚皮服飾也成為一大亮點;她帶去的80多件精美的魚皮掛飾也備受青睞,被搶購一空。
如今的街津口的旅遊業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遊客了解了赫哲族特有的魚皮工藝,爭相購買魚皮製品。古老手藝能「創富」,越來越多的赫哲人開始學著重操舊業。尤文鳳掐指算了算:「最難做的魚皮衣,眼下也有七八個人會做了。魚皮衣『復活』,說明了赫哲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魚皮畫——古老技藝重煥活力商機
魚皮畫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畫面色彩斑瀾,風格古樸粗獷,意境深沉幽遠,非常具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是藝術收藏的珍品。
製作魚皮畫首先得備料,先扒下魚皮用木刀反覆刮使魚皮柔軟,再用玉米面給魚皮去腥,等魚皮風乾後就可以作畫。
告別了尤文鳳夫婦,我們跟著孫玉深去拜訪村裡另一項魚皮技藝的文化傳承人——製作魚骨畫和魚皮畫的孫玉林。路上,孫玉深說赫哲族傳統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製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綉制各種雲紋、花草、龍鳳等圖案;在餐具、樺皮製品上雕刻各種雲紋、花朵、鳥獸等圖案,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緻。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同江街津口赫哲民間藝術家孫有才、尤永貴等人在總結前人魚皮花紋的基礎上,創製出簡單的魚骨、魚皮貼畫,「這是在繪畫材料上的新突破,現在的魚骨畫,魚皮畫都是在兩位大師基礎上的繼承和創新」。
當我們走進孫玉林的家裡,他正在埋頭制畫,老伴忙著招呼我們。工作台和火炕上擺滿了乾魚皮和各種圖案的紙張。後來他說,當我們進屋時他正用鑷子將一根根極細的魚刺粘到畫上,這個動作是不能停頓的,所以他「旁若無人」。
而正是這個必須「旁若無人」的動作,竟然是製作魚骨畫的關鍵所在。孫玉林說,因為魚骨畫所表現和刻畫的大都是赫哲人生活和捕魚的場景,畫中的主角除了人便是魚,而要將這兩個主角刻畫得栩栩如生,便是將一根正常的魚骨切分成十分之一細,然後再將幾十根這樣比頭髮絲還細還軟的魚刺粘合在一起拼繪出人物和魚的畫面,有了如此精細的工藝,繪製的作品才極其生動和豐富。
今年55歲的孫玉林早年跟隨魚骨工藝大師孫有才學藝,如今已成為赫哲族魚骨工藝的傳承人。聊起魚皮畫的創作,他講起畫家尤永貴對自己的影響:老漁民尤永貴喜歡在樺樹皮上畫畫,文化部門鼓勵他將赫哲族生活的場景以繪畫的形式留存下來,於是他就開始研習水彩畫,繪製了很多反應赫哲族漁獵生活的畫作。尤永貴去世後,留下的畫作大部分被一位外籍人買走,記錄赫哲族漁獵生活的一種載體消失了。於是,孫玉林萌發了運用魚骨、魚皮作畫,來表現赫哲族傳統的漁獵生活,使魚皮畫像尤永貴的水彩畫一樣,名揚四海。
學藝的道路是艱辛的,原本孫玉林打上來的魚賣掉後有可觀的收入,但自從學習製作魚骨和魚皮畫後一條魚都捨不得賣。製作一幅12寸左右的魚骨畫,需要兩條至少10斤重的大馬哈的魚骨,還要拆骨洗凈晒乾方能用。開始兩年打魚沒有收入,畫也無人知曉,一家人生活貧困。但即使如此,孫玉林也捨不得賣一條魚。有一次他捕到了兩條大馬哈,魚販聞訊後趕來出高價收購,但他依舊不賣。
魚皮畫製作大師孫茂密正在對魚皮進行黏貼,他通過採用鏤空刻、剪、拼貼的製作手法,還原魚皮作品質樸、自然本色;還成立了赫哲魚皮文化有限公司,實現了文化傳承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我問他當時是怎樣想的?「我當時當然知道這兩條大馬哈能賣出高價改善家人的生活,但也知道這珍貴的魚皮和魚骨可是制衣作畫的最好材料啊,當年打魚是為謀生,而如今打魚是為了弘揚赫哲人古老的漁獵文化,所以想這魚再貴也不能賣,要用這兩條大馬哈的魚皮和魚骨從事藝術創作」。
孫玉林挑選出幾張不同顏色的魚皮,比劃著告訴我:做魚皮畫與做魚皮服飾在選料上也不同。魚皮畫用料需先按設計圖案,根據魚皮軟硬來裁剪用料。魚脊的皮用在哪兒,魚腹的皮用在哪兒,那都是很有講究的。一幅魚皮畫從設計圖案、熟魚皮、剪裁、粘貼整個製作工序下來得需要一周多的時間。
孫玉林的媳婦孫鳳華也是做魚皮畫的能手,她在鄉里的博物館旁賣魚皮畫,生意很好。「200塊錢一幅,內容都是畫的關於赫哲族日常漁獵生活的,很受歡迎。現在鄉里很多人都在搞這個,既能創收又能把這門手藝傳下來,一舉兩得」。
如果說孫玉林的夫妻店還是自產自銷的家庭作坊,那麼佳木斯敖其赫哲族村孫茂密的赫哲魚皮文化有限公司則將魚皮畫做成了一項產業,實現了文化傳承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孫茂密是佳木斯市民間工藝研究會會長,2004年他組織家庭作坊開始對魚皮畫進行研發製作,並由原始剪紙、平面黏貼,向鏤空雕刻、布藝浮雕進化;2007他成立了赫哲魚皮文化有限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製作魚皮畫。
古老的魚皮畫為何能重煥青春,獲得市場和收藏者們的青睞?孫茂密說,魚皮畫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構成的畫面色彩斑瀾,風格古樸粗獷,意境深沉幽遠,非常具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它材料不可取代的,是藝術收藏的珍品;其次,魚皮畫的內容展示了赫哲人的審美追求與信仰崇尚,他們創造的魚皮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茂密說,傳統的魚皮畫多以描繪赫哲人的生活為主,現如今的魚皮畫題材在保持民族風格外,還不斷吸取其他種類的設計題材,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更具有時代感。2006年,赫哲族的魚皮製作技藝入選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魚皮畫的藝術價值以及市場價值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
享·馭征程——探尋漸逝的印記之旅的車隊來到烏蘇里江邊的饒河縣四排鄉,體驗當地赫哲人的捕魚生活。
赫哲人在漁業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捕魚經驗,練就了高超的捕魚技術。春天,他們捕撈各種雜魚;夏天,他們修理漁網、整理漁具;秋天,那可是赫哲人收穫的季節,他們盡情地捕撈大鰉魚。
到了冬天他們則鑿冰眼、拉大網捕魚;赫哲人在捕魚季節食宿都在野外,他們把鍋碗瓢盆都搬到江邊,而且每頓餐桌上都少不了魚。
薩滿舞——烏日貢大會上的通神使者
烏日貢大會使赫哲族的薩滿舞從廣場形式走向了舞台藝術,從三江流域走向了全國乃至世界;以多種形式參與到了我國民族民間舞蹈體系的建設中,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個富有特色的瑰寶。
赫哲族薩滿舞有單人、雙人之分,舞時有一剛一柔、一文一武之分。
夏季清晨四點半,烏蘇里江畔的饒河縣四排村已經迎來紅彤彤的日出,饒河縣民宗局副局長葛玉霞帶領的薩滿藝術團出發了,去同江市參加四年一次的「烏日貢」大會。我有幸在同江與她相遇,今年這裡是「烏日貢」的會場。
嚮導孫玉深說,烏日貢大會是1985年從赫哲人的文體娛樂項目里演變而來。「烏日貢」是赫哲語「喜慶吉祥」的意思。過去,赫哲人捕魚或狩獵歸來喜歡在網灘上玩角力、頂杠、摔跤、划船、拔河等娛樂項目,烏日貢大會將這些項目整合起來,成為集赫哲族民間文化、體育項目為一體的節日盛會。
烏日貢大會選在農曆5月15日召開,此時是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魚類繁殖期,也是赫哲人停止捕撈的歇網期。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人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一起,共同歡慶自己的民族節日。每四年一次的烏日貢大會分別在赫哲人聚集地饒河的四排、同江的街津口、撫遠的抓吉、佳木斯的敖其輪流舉辦。
祭祀聖水、薩滿祈福拉開了烏日貢的序幕,主持祭祀的薩滿輕點三位赫哲族少女手捧的三江水,再點燃祭祀的香火,由一位俊朗的年輕人上香到會場內的赫哲族圖騰柱上;四位薩滿圍著圖騰柱跳起赫哲人傳統的「跳鹿神」(薩滿舞)。
今年53歲的葛玉霞是赫哲族薩滿舞者中唯一的女薩滿,在烏日貢大會的祭祀現場,她頭戴神帽,腰扎神鈴,手拿神鼓,邊擊鼓邊舞蹈,她那狂舞飄逸的姿態,如顛如狂的神情,彷彿能把你帶到赫哲部落遙遠的歲月,讓你感受到赫哲部落的文化脈動;她敲響神秘的薩滿神鼓,將人們在烏日貢盛會上的吉祥和歡樂傳遞給祖先和信奉的神靈。
「神哪!給我們幸福吧!給我們子孫幸福吧!有神在我們身邊,我們子孫萬代生活越來越美好!」葛玉霞說每次薩滿舞開場都會吟唱這首赫哲族《求天賜福》的神歌。赫哲人信奉薩滿教,跳薩滿舞已有幾千年,過去由於缺乏科學,他們認為小孩一生下來就有「魂鳥」,一切疾病都是由鬼怪拽走人的魂靈造成的。因此,他們篤信薩滿才能治療百病,有了病便找薩滿跳神。
葛玉霞正在四排赫哲族風情園裡表演薩滿舞。由薩滿單獨完成的舞蹈更偏向於嚴肅風格;雙人完成的舞蹈則主次分明,動作整齊而富於變化;而集體完成的舞蹈則更具功利色彩,一般直接與狩獵、捕魚等場面相關,舞蹈動作有明顯的娛神色彩。
薩滿為通古斯語「巫神」之意,薩滿世界萬物有靈,天人和一,其基本特徵是溝通人神。該教認為世界分為三界,天堂為上界,諸神所居;地面為中界,人類所居;地獄為下界,魔鬼所居。薩滿神為人類除魔降妖,保佑人類幸福。
葛玉霞說,黑龍江流域是薩滿的發源地,赫哲族早年跳薩滿舞是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口興旺,祈求漁獵豐收,是一種大型的群眾性宗教活動,後來人們根據此活動演變成了現在的「烏日貢」。赫哲族的薩滿服飾華彩、繪畫詭奇、史詩雄渾、圖騰獰麗、音樂激昂、舞蹈飄揚,堪稱「東北絕唱」。
「赫哲族薩滿是繼承的,有氏族(家族)傳承、師徒傳承,當薩滿要學會神詞、神本、跳神、念咒、施魔法等等,方能『領神』」。葛玉霞說,她的父親葛德勝很小就被太外祖父畢長魯「領神」,又從師學藝於傅吉利、古托力和畢方古等人,一生跳了60多年,是一位品級和藝齡都非常高的薩滿。
「我也是被父親『領神』,學習薩滿舞的。他將每個動作給我分解示範,邊唱邊教,讓我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領,也更深入了解了咱們民族的文化魅力。」1991年,第三屆烏日貢大會在饒河縣四排鄉召開,葛玉霞帶領20多人的表演隊,將從父親那裡學來的薩滿舞在大會上完美呈現,最後獲得了大獎。
父親看到葛玉霞跳的薩滿舞獲獎很高興,晚上慶祝的篝火晚會上也和大家一起盡興地跳。「那次大會結束後,父親很鄭重地跟我說,你該有一個赫哲族名字,就叫葛依克勒胡薩吧(赫哲語「飛翔的天鵝」),那年我32歲。」
自從第三屆烏日貢大會上,葛玉霞領銜的薩滿舞大放光彩後,以後每屆她都帶領表演隊參加,多次獲得文藝團體表演獎。「從我跳舞的經歷看,可以說是烏日貢大會使赫哲族的薩滿舞從廣場形式走向了舞台藝術,從三江流域走向了全國乃至世界。」葛玉霞說,如今的薩滿舞開始以多種形式參與到了我國民族民間舞蹈體系的建設中,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個富有特色的瑰寶。
8月16日,當我們探尋赫哲族文化之旅的車隊來到饒河縣四排鄉赫哲風情園,又一次欣賞了葛玉霞表演的薩滿舞。這種原生態的歌舞結合燈光、舞美、服飾,營造出華美神秘的視覺享受,如同一部濃縮的赫哲族風情畫,讓人從中了解到很多赫哲族的藝術種類和風俗習慣。
值得高興的是,赫哲族薩滿舞已列入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葛玉霞成為這一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幾十年來,我與薩滿舞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傳承人我現在才領略到父親給我起名葛依克勒胡薩的真實含義,『胡薩』赫哲語的意思是天鵝,他是希望薩滿舞這隻美麗的天鵝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伊瑪堪——瀕臨失傳的英雄史詩
伊瑪堪就是赫哲族的英雄史詩,它以原生態的說唱形式,來表現赫哲族歷史、民族英雄、捕魚狩獵、風俗習慣和精神信仰;濃縮著一個民族的歷史精神與文化精華,是一個民族有聲有色的靈魂和百科全書。
作為伊瑪堪說唱的傳承人,吳明新經常到赫哲人居住的地方表演說唱英雄史詩,教大家說赫哲語;他還能演奏赫哲族獨特的樂器口弦琴,這種彈撥樂器用四棱細鐵條搣成,鋼絲做舌簧。演奏時左手持琴,右手食指彈撥舌簧,同時運用口腔呼出的氣體掌握音高。
「我騎著闊力(神鷹)飛過千層雲萬重山;我騎著胡薩(天鵝)飛過千條河萬條江;我要去尋找木竹林莫日根的蹤影。我要把他的故事,給大家歌唱!」當我們在饒河縣四排鄉赫哲風情園裡找到吳明新的時候,他正在給一些村民和孩子說唱《伊瑪堪》中的「英雄莫日根」,那悠揚、激情的清唱演繹,讓人由衷讚歎《伊瑪堪》原生態的藝術魅力。
赫哲人的《伊瑪堪》是「捕魚人的歌」。以赫哲語敘事,散韻兼行,在一人無伴奏情況下即興表演,說唱交替進行,描述部落戰爭、反擊妖魔的傳說以及風土人情,以「莫日根」(英雄)為主題的故事居多。現已採錄的伊瑪堪有50多部,代表性作品有《滿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亞熱勾》等。
伊瑪堪的演述人被尊稱為「伊瑪卡乞發」,往往家族內世代相傳。分「大唱」和「小唱」。前者以說為主,側重表現「莫日根」的長篇故事;後者以唱為主,側重表現抒情性的短篇故事。「伊瑪堪古樸平實,講究合轍押韻,唱腔帶有原始粗獷的山野氣息,並可以隨內容變化。」吳明新向我們介紹道。
可以說,伊瑪堪就是赫哲族的英雄史詩,它以原生態的說唱形式,來表現赫哲族歷史、民族英雄、捕魚狩獵、風俗習慣和精神信仰。「一個擁有英雄史詩的民族分外令人景仰??藏族的《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赫哲族的《伊瑪堪》。英雄史詩濃縮著一個民族的歷史精神與文化精華,是一個民族有聲有色的靈魂和百科全書。」著名民間文藝家馮驥才曾如此讚美。
今年77歲的吳明新打小就跟著父親捕魚,15歲時與父親吳連貴從家鄉同江駕船去撫遠參加捕魚比賽,獲得了第一名。回來的路上,父親一邊輕快地搖槳划船,一邊亮開嗓子唱起《伊瑪堪》中的「英雄莫日根」。那時候,父親是赫哲族著名的歌手,吳明新耳濡目染就學會了幾段《伊瑪堪》中的故事說唱。
上世紀60年代,吳明新參加了三江地區滑雪隊,並在全國滑雪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留在了佳木斯鐵路部門工作。退休以後的吳明新重拾父輩留下的精神遺產,重訪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四排、八岔、街津口,跟老人學習《伊瑪堪》說唱,由於自己有父親吳連貴親教的基礎,很快整理出赫哲人即將消失的民間說唱《伊瑪堪》的主要故事篇章。
吳明新正在給人們說唱赫哲族的英雄史詩《伊瑪堪》。
2006年,「赫哲族伊瑪堪」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吳明新和侄兒吳寶臣成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赫哲族伊瑪堪」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評審的決議書上如此寫道:「伊瑪堪說唱有助於赫哲人的認同和凝聚,構成其歷史和價值觀的載體,並為之提供了連續感,在季節性勞作和節慶活動中發揮著集體記憶、教育和娛樂的功能。」
隨著現代化的推進和語言環境的消失,現在會說赫哲語的只有二十來人,且大多只能傳唱兩三個片段的伊瑪堪,傳承已岌岌可危。同為伊瑪堪傳承人的吳明新和吳寶臣的區別很能體現這一藝術的窘況:77歲高齡的吳明新能自如地現場發揮,但54歲的吳寶臣只掌握了8段伊瑪堪。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赫哲人的生活、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整個民族人數稀少,已經難以培育語言環境,這讓吳明新很著急。他經常和其他地區的赫哲族老人溝通,記錄伊瑪堪,也記錄赫哲語。「他們年紀也都大了,如果我們這批人走了,那赫哲語也沒人教了。現在的學習者進行簡單的日常溝通可以,稍微深入一點的交流就不行了。」
吳寶臣很認可叔叔的這些話:「當年爺爺可以連續唱幾天幾夜,比如1979年參加完全國少數民族歌手大會回到家裡就即興唱伊瑪堪。我們現在都只會片段,新創的也往往不符合赫哲語倒裝的邏輯特點。」而為了把伊瑪堪傳承下去,吳寶臣召集了13個被他稱為「赫哲族精英」的族人,成立了伊瑪堪藝術團在民俗村駐唱,「有了一定經濟收益,許多人就願意來學」。
作為伊瑪堪說唱的傳承人,吳明新每月會不定期地遊走在赫哲人聚集地,教那些願意學習赫哲族語言的族人學說赫哲語,還開辦伊瑪堪傳習班。「剛開始沒有人學赫哲語,因為大學不招赫哲語,工作也沒什麼用,甚至沒人講。我們挨家挨戶去做工作,讓他們來學習祖先的文化、語言。還掏錢給他們買筆買本,讓他們來上課。」吳明新說起語言傳習的艱難,頗為傷感。
好在政府在教室和經費上也給予一些支持,才使他的「遊學」堅持下來。如今,吳明新在佳木斯市文廣新局和敖其村開了兩個傳習班,共有50多個學生。「現在他們大多能說100多句赫哲語,唱兩三段伊瑪堪。」吳明新說自己年歲已高,希望能儘快找到一個接班人,將來能夠接替自己將《伊瑪堪》傳承下去。
節選自《DEEP中國科學探險》2013年第9期
更多詳細內容請見《DEEP中國科學探險》2013年第9期或訪問網站查看更多內容
購買本期或全年雜誌請點擊在線購買
歡迎關注微信微信號:deep365或者掃描二維碼
前一篇:人神媒介的藝術:毛南族「師公舞」面具
推薦閱讀:
※[轉載]中華文化—奇特的的漢字
※殺生節
※十個數字看懂中國文化
※抽象與具體,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