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及時改正這9個錯誤,血糖能降低幾個點,併發症晚來很多年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很多的糖友在患上糖尿病之後都存在著一些誤區,這樣無疑會加重糖尿病病情。今天塔哥就跟大家盤點一下糖友們普遍存在的幾個誤區,大家要引起重視。

誤區一:為控制血糖,不吃主食

主食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類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但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升血糖速度也是相當快的,只要稍微多吃一點就會引起餐後血糖的飆升,所以很多的糖友為了保證餐後血糖的穩定,就放棄了主食。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飲食控制絕對不是讓糖友們不吃主食,而是要在保證基本生理活動所需的前提下,適當限制食物的總熱量,同時保持營養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過度節食會引起營養不良,還會誘發低血糖,導致各種併發症,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誤區二:只採取一種治療方案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非常聽話,完全都是按照醫生的處方來控制血糖,而且連續幾年都使用同一個方案,這顯然是錯誤的。

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是需要根據病情不斷進行調整的。就跟我們平時穿衣服一樣的:冬天穿棉襖,夏天穿短袖。

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案是根據當時的病情制定的,不適合一直用,比如,有些病人只需打半年胰島素,長期使用反而會增加體重,非常不利於控制血糖。

誤區三:只吃貴葯

很多的糖尿病人都這麼跟醫生交代:「一定要給我用最好、最貴的葯。」

目前我國的糖尿病藥物分5到7大類,不同種類的藥物適合不同的人群。選擇用藥一般都要根據病人病情,比如糖化血紅蛋白、胰島功能、肝腎功能、是否肥胖等多種因素決定。價格高的藥物對每一個人來說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藥物。

誤區四:去醫院只開藥

很多病人認為只有開了葯才是「看病」,檢查越少越好,其實這也是錯誤的。糖尿病併發症的種類太多,全身的各種器官都會受到影響。

糖尿病人更需要各種細緻的檢查,了解各類併發症的發展,及時調整自己的用藥治療方案。沒有進行過細緻的檢查,治療就沒有方向,只是盲目地服藥,這樣無疑還會加重病情。

誤區五:一切由家人代勞

很多家屬對糖友無微不至,甚至代替他來開藥,因為很多的病人都出於各種原因,長期不與醫生接觸,這樣也是無法治療糖尿病的。

首先,疾病是病人自己的事情,必須要他本人掌握一些糖尿病知識,了解自己的病情,知道自己應該服什麼葯,如何向醫生反應病情和溝通等等。如果一切都由家屬來代替,只會讓病人失去主動性,會被動地被安排,甚至找不到合理的治療方案。

誤區六: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飲食治療知識的病友都應該知道:飲食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總熱量和保持均衡的飲食,而並不是只吃那些「糖尿病食品」。

其實糖尿病食品的營養成分與普通食物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含量上存在著差異而已。糖友們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而認為只要吃那些「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會保持穩定,這顯然是錯誤的。

誤區七:因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患上糖尿病之後經常會有口渴、喝水多的情況,於是很多的糖友們都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患糖尿病後應該控制飲水量,這是大錯特錯的。

口渴是體內缺水的表現,屬於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患糖尿病之後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療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病情更加嚴重,會造成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是非常危險的。

誤區八:得了糖尿病不能吃肉

可能很多的糖友都這麼覺得:患上糖尿病之後要保持飲食清淡,於是各種葷菜都是不能沾的,否者加重病情。顯然這也是錯誤的。

肉類可以為人體提供大量的蛋白質與微量元素,很多常見的白肉,還有部分紅肉都非常適合糖尿病人,因為它們的熱量低,而且脂肪含量也不高,糖友吃一些不僅可以增強飽腹感,還可以飽口福。

人體每天都要攝入適量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以肉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類食物。

誤區九:胰島素是鴉片,我堅決不打

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口服降糖葯可能沒有太明顯的效果,因此只能接受胰島素治療才能將血糖控制平穩。

對於需要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有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使用了胰島素之後就再也離不開了。這種觀點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於非常容易讓人誤解的名字:「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胰島素是體內的正常激素,因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產生並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平穩。

1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和分泌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來進行治療。

2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是相對不足,因此起先可用口服藥物促進人體胰島素的產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數以上終因長期藥物刺激使人體胰島功能衰竭,而需用外來的胰島素治療。

因此是否用胰島素治療完全是根據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島素是正常人體激素,用「鴉片」來形容胰島素顯然是不貼切的。


推薦閱讀:

15款蔬菜有益於降低血糖
得灰指甲要經常檢查血糖呀
明明白白測血糖(下)
血糖體重都控制不佳?很有可能是睡得太少哦!
平時飲食,對血糖的影響如此大?不可思議!

TAG:錯誤 | 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