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深度】「同志」是怎樣煉成的?

文:蔡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如今寫篇稿子不容易,寫篇有深度的稿子更不容易。這不,昨天美國政府宣布全面放開同性戀結婚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康永大哥都跟著雞凍了好久,每天淚牛滿面的,數以億計的同性戀朋友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慶祝他們心目中最具歷史意義的一天。確實太不容易了,美國這個號稱世界上最民主最開放的國家,從最早1950年第一批同性維權人士出現,到2004年麻省州第一個允許同性結婚,再到今天舉國開放同性婚姻也走過了將近70個年頭。70年啊什麼概念,自己孫子都戀上了,可你還不能娶你男盆友,那心情滋味作為異性戀永遠也體會不到。

  

來扒扒同性戀的歷史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也就是盤古開天地,地球慢慢形成(此處省略一萬字),也就是到了差不多遠古的黃帝時期,據說那時就有孌童一說。最早歷史明確記載要追溯到商代,盛世春秋戰國時還出了一個歷史上有名的龍陽君,「龍陽之好」一說也由此而來。漢代,高祖劉邦也是男同愛好者,源於當時男風盛行的歷史氛圍。其後代漢衰帝劉欣是經典橋段「斷臂之袖」的主人公之一。後期男風逐漸衰落,到明代清代仍有一些皇室喜好男寵,這也算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些陋習吧。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對同性戀持中庸態度不褒不貶,而同性戀關係多以貴族享樂為特點,所以對封建社會的家庭倫理來說沒多大影響。再來說西方,最早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精神戀愛故事,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後來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還是位雙性戀愛好者,節操掉了一地有沒有。到了後期和中世紀,醫生和基督教都把同性戀當成是病態和犯罪,而且以同性不能生育而反對,認為其違背了上帝造人的意願。直到1948年美國學者編寫的一本性學報告徹底打破了世俗觀念,從而促進了整個社會對同性戀態度的改變。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同性戀排除到疾病範疇之外,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和轉折點。

  那麼說到最關鍵的問題,「同性相吸」到底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又是怎麼發展的呢?

  早在19世紀醫學界對同性戀已經從遺傳學角度開始研究了,認為是父母中一方有精神疾病造成的,而且完全是先天的,應當作為疾病看待,不應該欲加之罪。雖然理論不大靠譜,但在當時也是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起碼讓很多同性戀者免於牢獄甚至折磨之災,這個必須點贊。但隨後深入研究發現這種結論還是過於片面,這時又出現了兩種觀點:心理疾病性和正常性。正常性是從民族文化、社會進程等多個角度分析得出的,這個和中國古代的那種中庸文化有點類似,但心理疾病說還是佔據上風。直到20世紀,一個叫金賽的博士改變了這一切,他在長達10年的調查研究中得到大量數據,並聯合統計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生理學、社會學家們,寫出了兩本偉大著作《男性性行為》和《女性性行為》,得出了同性戀有同樣健康心態這一結論(大數據分析),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後來還有學者從道德倫理角度證實同性戀性交與道德無關,和異性戀一樣只是一種生理表現,也是一種愛的表達。儘管如此,由於異性戀的普遍性和文化霸權所致,同性戀還是很難得到認可,就像蔡康永說的別人覺得我們都是妖怪。

  相比之下,如今的90後反倒對同性話題毫不避諱,甚至造出一些如撿肥皂,好基友,一起搞基等橋段,這也進一步弱化了同齡人對同性戀的排斥感。只是那些被年輕人崇拜的什麼所謂金手指加藤鷹之流,跟像金賽博士這樣做學問的人相比簡直弱爆了。

  伏筆了這麼多,說下我經過研究分析出來的觀點:同性戀的產生既有生理層面也有心理層面,它是一種遞進關係,也是一種相互影響作用的關係,隨機性很強,最新科學研究出還涉及到DNA的變異和激素表現,非常複雜也令人震驚。

  如下:

  一、男性同志成長類型分析

  第一種,與生俱來型:從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小就喜歡女性服飾和裝扮,最終走向跨性別道路,異裝癖之類的。這種同性戀是一種典型的心理性行為,與生理無關,他天生就有一顆女人心和做女人的願望,誰也改變不了。

  第二種,環境養成型:這個與家長意志有很大關係,比如家長很希望得到女兒,但生出來是兒子,於是把他當女孩養,性格習慣培養也傾向於女孩,結果到了青春期,孩子自己也很迷茫,性取向成疑,這時如果缺乏性方面的正確輔導,稍不留神就會改變性向。當然這個也與個人基因有一定關係,男性基因很強的話基本是不受影響的。

  第三種,生理缺陷型:孩子在成長期間因為某些生理缺陷或長相產生自卑,逐漸失去自信,特別是如果女孩也很討厭他或者欺負他,就有可能產生負面影響,讓他失去對女性的感覺,繼而影響他的性取向。這與心理不強大有很大關係。

  第四種,暴力陰影型:男孩如果在小的時候遭遇過性侵,長大後也會造成巨大陰影,影響性取向。包括成年男性被性侵,在心理上也會受到極大打擊,心理差的就有可能改變性取向。這個觀點在國際上是被認可的,此現象在國外尤其多,有很多案例支持的,而且可能造成雙性戀。

  第五種,意識模糊型:這種一般發生在青春期,特別是那種性教育很差的家庭或學校,如果沒有形成正確的性觀念,而被其他同性吸引誘惑,最後性取向定型,但也可能造成雙性戀。

  第六種,感情受挫型:被女方感情欺騙或打擊產生厭世或消極情緒並封閉自己,在越來越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偶爾碰到同性戀主動示好,被動轉變為同性戀。就像曾經的大學同窗講過的一句話,想必有人聽過:不在沉默中戀愛,就在沉默中變態。這與心理不強大有很大關係。

  二、女性同志成長類型分析

  第一種,與生俱來型:從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小就喜歡男性服飾和裝扮,最終走向跨性別道路,異裝癖之類的。這種同性戀是一種典型的心理性行為,與生理無關,他天生就有一顆男人心和做男人的願望,誰也改變不了,但也可能發展成雙性戀。

  第二種,環境養成型:這個與家長意志有很大關係,比如家長很希望得到兒子,但生出來是女兒,於是把他當男孩養,性格習慣培養也傾向於男孩,結果到了青春期,孩子自己也很迷茫,性取向成疑,這時如果缺乏性方面的正確輔導,稍不留神就會改變性向。當然這個也與個人基因有一定關係,女性基因很強的話基本是不受影響的。就有很多從事激烈對抗運動的女性運動員因為從小環境因素變成了男孩性格,久而久之回不來了,當然這種也有可能發展成雙性戀。

  第三種,感情受挫型:被男方感情欺騙或打擊產生厭世或消極情緒並封閉自己,在越來越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偶爾碰到同性戀主動示好,被動轉變為同性戀。主要為找精神寄託,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在他心中,女人比男人可靠,不會背叛自己。所以當「男方」(扮演男性角色的女性)打扮非常男性化後會讓女方更加有真實感,意識也逐漸模糊,特別是心理上的,比如女方小鳥依人,那他就喜歡發號施令的那種「男友」,反之,女方是女王范或很強勢,那她就喜歡什麼都依著她細心呵護她的「男友」,這樣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以上觀點都是有案例的,而且根據全球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研究,每個人或多或少有同性戀的傾向。所以,泛同性戀所佔的人口比例,到目前為止並不好說;有些分析認為同性戀的比例約為1%到4%,但這數字感覺明顯低估了。另外在不同的調查中,由於「同性戀」的定義不同,得出的結果差別也很大。

  關於DNA和激素的影響

  有研究報道說專攻人類DNA的團隊」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了409位同性戀兄弟及其異性戀家庭成員的血液,證實X染色體確實有個區域影響一個人的性向,同時證實8號染色體上有個DNA序列影響男人的性向。激素影響方面,孩子出生前受到異常激素刺激也會影響人的性取向。例如,在出生前受到較高水平睾丸素刺激的女性胎兒以後成為女同性戀的比率更高。研究顯示,充當「丈夫」角色的女同性戀者和男性一樣,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有略微差異,這表明了胎兒出生前受到睾丸素的刺激。作為「妻子」角色的女同性戀者的這種差異卻不太顯著。不過這些都還是處於討論階段的研究,並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預防,也就是說天生的你就讓他去吧,祝福他就行了。

  以上這些,足以讓我們了解過去同性間發生了什麼,以及人類歷史進程,以及如果作為家長如何在早期實行預防機制給出了一些參考。

  他們都是「同志」,難道你不愛他們嗎?

  有人肯定很奇怪,為什麼我對同性戀這麼了解?

  其實我一向是個很包容的人,也是一個善於去學習新興文化的人。在很早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同性戀的存在,直到聽同學說起他有個鄰居男孩說話很娘,而且向他表白後,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種人。當時也是很吃驚的,後來又有一位女性朋友經常講述她在電視台工作的經歷,提到他遇到的那些同志的故事,我才慢慢了解這個群體,看了電影《藍宇》後,被片中凄慘的愛情故事打動,徹底改變了對同性戀的看法,這也是我為什麼敢來寫這篇文章的底氣所在。後來李安導演又導了一部好萊塢大片《斷背山》,斬獲了奧斯卡獎,這也印證了歐美主流社會早已對同性戀習以為常,並對他們的愛情持包容態度。

  同性戀作為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一種亞文化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不同領域都有不同的定位,但壓制一直大於寬容,我真心希望在進入全新的人類文明和意識形態下,這一切可以慢慢改變,甚至家長也能對孩子特殊的愛情表示理解。

  最後希望我的這篇絕對深度能夠讓大家真正了解同性戀,其實同性戀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另外我申明一下,我不是同性戀研究者,也不是心理醫生,也不是金賽迷,我只是個跨界作家,知識很雜。我以前發表的文章,講的是移動互聯網和電商,呵呵。要是覺得這篇文章夠牛B就轉吧,一起為支持 #LoveWins# 出分力。

  眾品牌對該事件的支持

  最後讓我們再次懷著敬畏之心向「同志們」致敬!消除歧視,拒絕冷漠。Don』t discriminate, Don』t indifference, Love is Love!

  註:本文作者系非資深媒體人,跨界作家。營養學界的自媒體人,傳媒界的營養學者。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其真實身份為:CEO,微信號:693214

  此篇為絕對原創,Absolut Original,已做原創保護,轉發文章到任何媒介都請署名(文:蔡振),並不能刪減內容,否則追究一切責任。


推薦閱讀:

中國評論新聞:中評深度專訪:凌友詩談遏港台雙獨
熬 !(深度好文)
想要深度睡眠好,記住7點就夠了!
教你學會流年解災(深度揭秘速轉速藏)
英國 愛爾蘭10晚12日深度游(維珍航空 單直飛 雙古堡 牛津大學 寶爾勢格莊園 比斯特購物村 溫德...

TAG:深度 | 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