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挽救俄羅斯的經濟?2015年01月01日10:56 新聞專欄 作者:陶短房 我有話說(13人參與)

誰來挽救俄羅斯的經濟?2015年01月01日10:56新聞專欄作者:陶短房我有話說(13人參與)

  文/新浪專欄 觀察家 陶短房

  就在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對油價下跌、盧布匯率崩盤和歐美持續制裁對俄羅斯經濟所能構成的威脅嗤之以鼻,稱「俄羅斯什麼也不會失去」,但如今他已經不再這麼說了:12月18日,他在長達3小時的記者會上不厭其煩地和各路挑剔的媒體人辯論,並首次承認俄羅斯的確陷入了「經濟困境」。

  照普京用咄咄逼人語氣所吐露的說法,盧布近期的暴跌的確將造成俄羅斯的經濟困難,而這樣的困難和衰退可能將持續長達兩年時間。他指出,這些都是俄羅斯為「維護國家獨立」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西方總是試圖將「俄羅斯熊」用鐵鏈拴住,然後拔掉其尖牙利齒,並最終使之淪為一隻沒有攻擊力和自衛能力的「毛絨玩具」。簡言之,金融危機是存在的,經濟衰退是可能、顯示且註定將持續的,而這一切都是「外部因素」,或乾脆說「西方陰謀」所致——而就在幾個月前,他還用同樣咄咄逼人的語氣試圖讓大家相信,金融危機是不存在的,經濟衰退是不可能或不足為慮的,「西方陰謀」、也即通過經濟制裁和金融、大宗商品價格槓桿打擊俄羅斯經濟的企圖是「註定不能得逞」的。很顯然,如果曾經有人真的相信普京當初的信誓旦旦,現在也該猛省了:因為普京自己已經明白地告訴大家,連今天的他本人,也不再相信昨天由他本人說出的那些話了,雖然他的口氣和姿態,一如既往地強硬。

  邏輯很簡單,隨著油價和盧布匯率在「雙60」(紐約期油價格達到60美元/桶附近,美元兌盧布匯率達到1:60附近)形成「死叉」,支撐普京時代俄羅斯「大國復興夢」的兩大支柱——高油價和高外匯儲備,如今都已變得搖搖欲墜起來,而西方制裁則放大了這隻「死叉」對俄經濟、金融的殺傷力。日前俄聯邦財政部長謝魯阿諾夫罕見地表示,西方制裁給俄羅斯造成約320億歐元的損失,而油價下跌所造成的損失將近800億歐元,盧布貶值的損失更可能高達1040億歐元。12月16日央行大手筆加息650個基點,令俄羅斯基準匯率達到驚人的17%,而次日俄聯邦總理梅德韋傑夫牽頭召開由政府部委主管、央行高層、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參加的緊急金融經濟工作會議,表示俄「已找到辦法」解決問題——然而事實證明,非但大幅加息的強心針無濟於事,總理的「辦法」也是沒有辦法的。

  作為內閣首長,梅德韋傑夫披露的辦法,包括擴大銀行外匯再融資、保證供求平衡等,剔除「套話」,其核心無非兩個藥方,一個是「補藥」,即擴大央行注資規模,挽救盧布匯率並刺激經濟,另一個是「止瀉藥」,即通過實行或明或暗的外匯管制,遏止資金外流的危險趨勢。

  問題是這兩劑葯久嘗久試,如今已產生「抗藥性」,上周盧布匯率兩天內大跌16%,再往遠里說,今年初至今跌去近50%,央行的「補藥」劑量一次比一次大,效果卻一次比一次小,而外匯管制則更難做到——按照一些熟悉俄羅斯金融格局的專家所言,俄當前的情形下,推行外匯管制的結果,恐只會是「最需要管的依舊管不住,本該放開搞活的卻都被管住、管死了」。

  更要命的是,這兩劑葯「對症」未必有效,卻很可能反過來加劇俄羅斯經濟的病情。

  眾所周知,利率槓桿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調控市場流動性,流動性越大,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如今俄經濟增速業已減緩到令人擔心的地步,繼俄央行和IMF相機作出明年4.5-5.0%負增長預測後,普京本人也大方承認「將會衰退兩年」,照理說此時央行理應降息、降准,刺激經濟增速回升才是,如今迫於盧布匯率下跌造成的救市需求,俄羅斯央行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在短短一年間將俄羅斯的基準匯率調到世界各主要經濟體最高的水準,這等於是一名賽車手在最需要踩油門的衝刺關鍵當口,卻連著踩了無數腳剎車一般,後果如何,不問可知。

  外匯管制也是如此,此舉固然可以減緩盧布匯率所受到的衝擊,在國際金融交易市場和俄羅斯本國金融市場間,豎起一道暫時有效的「防火牆」,卻也足以敗壞本就留存無幾的俄羅斯金融市場、行政治理和投資環境信譽度,令「牆外」的資金更加不想進來,也令「牆內」資金產生更多「一有機會就逃出去」的衝動,而投資環境的惡劣、外資湧入的減少,原本就是俄羅斯經濟放緩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簽署針對俄羅斯的《烏克蘭自由法案》後,曾在幾天時間裡「備而不用」,擺出一副「以觀後效」的姿態,而從烏克蘭危機爆發起就一直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歐盟也在18日召開的峰會上作出類似決定,最終推出的進一步制裁措施並未如某些輿論(如《華爾街日報》)所預言的那樣,針對俄羅斯三大油企、三大軍工企業等要害部門大幅度加強制裁,而僅僅將「拳頭」集中在克里米亞範疇,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國和歐盟各國政府至少在目前階段不會輕易大幅度加大對俄制裁力度——當然,也不太可能輕易減少。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普京之所以不惜180°「反轉」自己昔日說辭,變不承認俄羅斯將面臨經濟危機、不承認制裁和「外部因素」對經濟危機起到重大作用,為承認並強調危機即將到來且相當嚴重、危機的根源就是「外部因素」,實質在於為無法掩飾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尋找到一個既足以自圓其說,又足以推卸自身責任的口實,從「黑色一周」後普京在集體安全條約平台上的表態不難看出,普京不打算、也不太可能改變目前的俄羅斯民族主義姿態,更不太可能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服軟(至少不太可能明顯服軟),而倘如此,則因烏克蘭危機而起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就不可能在一切尚無頭緒之際煙消雲散,普京固可繼續藉此為自己的無力回天尋找「標準替罪羊」,但經濟衰退的苦果本身,他和俄羅斯都勢必不得不自己吞咽,很顯然,這枚果實絕不會甘美可口。

  也就是說,不論普京的干預手腕,或是掌握「解鈴權」的「系鈴人」——歐美,在目前大背景下,都不可能成為俄羅斯經濟的救星。

  那麼,另一根加劇俄經濟頹勢的槓桿——油價,能否在危難之際拯救俄羅斯經濟,一如其在上世紀末所表現的那樣?很難。

  決定油價的因素較為複雜,但沙特等擁有較大機動產能且開採成本較低的歐佩克主力產油國是否願意限產保價、傳統能源進口大戶的需求意願,以及投機資本在國際原油市場的操盤意願,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如今美、中、日等能耗大戶進口意願趨穩、甚至趨於回落,石油供應不再奇貨可居;沙特等國視油價走低為對自己有利的事,沙特石油部長阿里·納伊米(Alial-Naimi)更喊出「油價跌到20美元/桶也不限產保價」的趨於極端的話語;從一些經濟學家紛紛從昔日「油價將迅速回歸100美元以上」、「60美元低位不會維持太久」等斷語中「自我救贖」,開始津津樂道起「20美元/桶,為什麼不」之類話題,可以看出原油期貨市場中槓桿投機資本也已「多翻空」,在這些綜合因素作用下,油價雖未必至於真的跌到20美元/桶的低位,卻很難有俄羅斯所期待、甚至急需的大幅度反彈。梅德韋傑夫在17日會議上將油價下跌和盧布匯率跳水並成為「情緒性走勢」,這種說法本身就是「情緒性」的——他之所以這樣說,更多不過因為油價一直穩定在高位,對俄羅斯經濟、對普京及其政府,都是最有利的罷了。

  指望其它一些因素,如「中國救助」、「金磚國家援助機制」,甚至「歐亞經濟共同體」的對沖,恐怕也未必靠譜。人民幣-盧布貨幣互換協定僅是一種結算機制,而非援助模式,中國雖表示願意幫忙,但「力所能及」四字定語的十足彈性,表明這種幫助充其量不過「救急不救窮」的「點到為止」,且以普京的個性也未必願意領情(至少公開場合如此);金磚國家的金融實體尚在構架中,暫時無力發揮很大作用;至於「歐亞經濟共同體」這個普京曾寄託厚望的概念,本身就是烏克蘭危機的最大受害者,能否完成自救尚未可知,又哪來的救人能力?

  那麼,真沒人能拉「俄羅斯熊」一把么?

  其實挽救俄羅斯經濟的鑰匙,恐怕就攥在俄羅斯當局自己手裡:俄經濟衰退的根本癥結並非「外部因素」,而是俄自身經濟結構單一、行政治理拙劣、投資環境欠佳,以及俄在經濟和其它領域缺乏必須的契約精神所致,「外部因素」僅是催化劑而已。問題在於,上至普京,下至許多普通俄羅斯人,至今不願正視其自身肌體上的病患,而一味將責任外推——連「症」都不認,遑論對症下藥?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文章關鍵詞: 俄羅斯 經濟 普京 油價

10贊 收藏
推薦閱讀:

俄羅斯不會與土耳其正式開戰 但不排除將來誤炸
俄羅斯田壇涉嫌禁藥醜聞,運動涉嫌禁藥將受到哪些懲罰?
奧巴馬:俄「入侵」烏克蘭違反國際法 美國或報復|俄羅斯|普京
關於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娜宮有中國小孩當眾小便一事
全球最北邊工業城市 17萬人在嚴重污染中生存

TAG:經濟 | 新聞 | 俄羅斯 | 2015年 | 2015 | 專欄 | 參與 | 作者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