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疏翼 第五冊 卷九 十、辨十重障
06-06
【論文】九?二五四 十重障者,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疏翼】 第一廣因中,第三廣十重障。【述記?卷五十七】 自下第三、解十重障。於中有二︰初、明十[1]重障,後、重以二障攝總明斷位。明重障中有二︰初、牒「十障者」,後、別解釋。釋中[2],有「十一障」者,乘文次對釋二十二愚義。乘[3]文便故,因釋佛地障。初文有六[4]︰ 第一、出體:「一、異生性障」:世親《攝論》名與此同[5]。《十地論》第一「凡夫我相障[6]」,此名不然。此障之體,非唯我故。凡夫名「異」,如別抄說[7]。 此障體性如何等言[8]者,謂「分別」「二障」,依此種子之上,立異生性故。今斷能依故,說所依斷。即依[9]與現本識同地二障種子、能生現行者上,立此初障。由此,凡夫離欲,仍名欲界異生,不伏見惑種故。以准知此[10],性是染污。亦可言種在本識,與識同性,即無覆性。 若爾,何故《對法》第四解無記中,但有「命根」等是「自性」,不言「異生性」耶[11]? 答︰由約煩惱種可名染污,約異熟種,可名無覆,通二義故,不名「自性[12]」。「命根」等不然,不可為例。今勘諸文,前釋為善。《對法》解「無記[13]」,及六十六立五無記中,不言「異生性」是五無記等故[14]。既依染種立,故亦唯染;別小乘也[15]。 問︰今以「二障分別起」種,名為此性,即二乘聖應名「異生」,未斷所[16]知分別障故。 答︰隨望自乘見道所斷種上立故。若定姓聖[17]者,名已斷此性,自乘障無故,唯依煩惱種子立故。若不定聖[18]者,名為未斷,依二障種,立異生故。若不爾者,不定姓者應無異生障。 若爾,無種姓者既無自乘聖道,說何為「異生性」? 應說但依二障分別種[19]上,立「異生性」,不須別說。望自乘見所斷種上立故;所知未斷,雖曰聖者,尚名異生。 此何位舍? 答︰不同小乘唯修所斷,世第一法與見道合舍。今大乘唯見所斷,見道無間道起時舍。依所斷種,立此性故,與種俱舍。 問︰若「異生性」不定姓聖,未全斷盡故,仍得名「異生」;未全得無漏,應不名聖者? 異生之性通二障,不定之姓已分斷,可名分斷「異生性」;二真見道名為聖,已得少分,名為聖;未全斷盡故,不全名為聖。言不定姓名「異生」者,非是全名,分已斷故;言聖應爾,分已證故。 由此總應四句分別︰有異生,非聖──如全未得三乘聖道;有聖,非異生──如[20]大乘者得見諦;有異生,亦聖──如不定姓聖未至十地中;有非異生,非聖──如入無餘依涅槃界[21]。 此即文中第一、出障體性。【論文】九?二五五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疏翼】 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二對三乘明斷障同異。【述記?卷五十七】 自下第二、對三乘明斷[22]同異。 此約「異生性」各望自乘障為論︰斷分少[23],名小聖;全斷盡,為大聖。【論文】九?二五六 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疏翼】 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三明障與道俱不俱。於中分二︰一、正明不俱,二、舉喻明相違不俱成。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第三、明障道俱不俱。 謂有薩婆多等為伏難言︰若凈無記[24],異生性是雖[25]修所斷[26],見道前舍故,無漏果起,無有凡聖俱成就[27]失!今既見[28]所斷種上立「異生性」者,即無間道有惑種俱。此種未[29]舍,異生未[30]斷,如何凡聖無俱起失? 由薩婆多惑得俱故,今為此難,非就大乘。謂惑得與聖道俱,唯依分別二障種子立「異生性」。其種必不與見道俱,如何凡聖有俱成失?【論文】九?二五七 猶明與暗,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疏翼】 第三明障與道俱不俱中,第二舉喻明相違不俱成。【述記?卷五十七】 問︰無間道起,惑種不俱,過去已滅,未來未生,如何名斷?由此《對法》第七等問︰從何而得斷耶[31]? 答︰不從過去,已滅故[32];不從未來,未生故[33];不從現在,道不俱故[34]。然從諸煩惱粗重而得斷[35]。為斷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若此品對治生[36],即此粗重滅[37],猶如世間明生暗滅[38]。由此品離系故,令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39]。故非道、惑可說為俱。 問︰此言「斷」者,為斷緣縛?為斷相應縛? 答︰若所知障,唯言斷粗重體,體非縛法故。若煩惱障,從二說斷。五十九說︰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40],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41]。言粗重斷,雖亦通煩惱障,然說[42]從相應、所緣[43]二斷,唯煩惱中。又所知障種,障十地智,是染污性。菩薩斷時,斷彼種體,如二乘者斷煩惱種。然二乘斷定障等時,但斷粗重令不[44]相隨順,不能斷種,不同菩薩。 問︰此言「斷」者,為總緣智能斷?為別緣智能斷?此有何失?總緣之智,非自相智,如何共相比量之智能斷惑耶?若別相智能斷,即違《對法》、五十九等文──《對法》七等說︰問︰何等作意能斷耶[45]?答︰總緣[46]作意,觀一切法皆無我性,能斷煩惱[47]。師子覺雲︰總緣作意者,謂合緣一切法共相行作意[48]。 答︰如《佛地》第六說︰云何[49]佛能知共相?共相既依比量而立,豈佛知共相,是比量耶[50]? 彼有三說︰有義:二量是[51]散心位,依二相立,不說定心[52]。若在定心,緣一切相,皆現量攝。由此,總緣智亦現量攝,斷惑無失。即由定照共相自體,故說定心為現量也。 第二說︰有義:定心唯緣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緣諸共相所顯理者,就方便說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說真如名空無我諸法共相,或說真如二空所顯,非是[53]共相。由此義故,《對法》等說:緣共相智能斷惑者,依方便說。實自相觀,方能斷之。 第三說︰如實義者,彼《因明論》立自共相與此少異。彼說一切法上實義皆名自相,以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體,不共他故。若分別心立一種類能詮、所詮通在諸法,如縷貫華,名為共相。此要散心分別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名現量[54]。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一法,各別有故,名為自相。真如雖是共相所顯,以是諸法自實性故,自有相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名共相。自相亦與一切共相不一異故,是故彼論與此不同[55]。由此義故,《對法》等說緣共相智能斷惑者,依分別心於一種類真如之上,通在諸法,說名「共相」;或真如體諸法皆有,義名「共相」;緣此之智名共相智。論實,真如法實性故,非是共相。據實而言,即別相智能斷惑也。 共相假立,已如前辨[56]。【論文】九?二五八 無間道時,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疏翼】 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四釋二道。於中分二︰一、小乘問難,二、論主解答。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第四、釋二道別。 解脫道所治,與小乘不同。小乘難曰︰我無間道猶有惑得,可起解脫道與惑相違。今汝無間道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用之何作?【論文】九?二五九 斷惑證滅,期心別故。【疏翼】 第四釋二道別中,第二論主解答。於中有三︰一、第一解,二、第二解,三、正解二道別。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下、論主答。 由前加行「期心別故」,謂無間道能「斷惑」,解脫道能「證滅」。雖無間道已無惑種,證彼無為,有此用別起解脫道。 此一解也。【論文】九?二六○ 為舍彼品粗重性故。【疏翼】 第二論主解答中,第二解。【述記?卷五十七】 下、第二解。 「粗重性」者,即二障種無堪任性。【論文】九?二六一 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舍彼無堪任性;為舍此故,起解脫道,及證此品擇滅無為。【疏翼】 第二論主解答中,第三正解二道別。【述記?卷五十七】 無間道俱,「雖無惑種,而未舍彼無堪任性;為舍此故,起解脫道」;非唯為此「及證此品擇滅無為」。即無堪任,與無間道俱滅,證無為得,與解脫道俱生。故解脫道雖不違惑得,而亦有用。 此後意[57]說︰種生現雖同時,菩薩金剛心由有粗重性故,不名為佛。明此位第八識猶有漏,為粗重所依。若[58]不然,如何不名為佛?前解但為證無為者,金剛心中,第八已無漏,未圓明故,不名為佛。然[59]後解為勝。 依此二解,並前第八識舍位[60],加此一說雲︰金剛道生,有漏皆舍,種生現同時[61]故[62]。 此中「粗重」言,非謂種子,由種子等令所依無堪任性,此名「粗重」。雖前已說[63],至下當知。 問︰此義可然。彼十地中,地地斷煩惱障粗重,既不斷種子,起無間道時,復不斷粗重;無間道起,何所斷耶?若無間道中,有斷煩惱種用,於解脫道位,可說除粗重;無間道中,既無所斷,如何說粗重解脫道治[64]耶? 答︰修道十地中,斷煩惱粗重者,非離所知障外,別起無間道等治。然煩惱粗重障,無始以來,與所知障俱,所知障為本。由無間道,本障斷故,其末煩惱障粗重,與所知障粗重,解脫道中舍,故無此過。由此,煩惱粗重非能更[65]生,但障於地,所以與所知障俱斷而不留之,故無斯[66]咎。如身見等,至下[67]當知。 問︰若爾,如[68]二乘者唯斷定障,不斷種子。無間道生位,已[69]無粗重,何用復起解脫道為? 答︰無間斷粗重,解脫道中,得自在故。 問︰既斷粗重,得無為不? 答:《大般若經》[70]第三百六十三[71]卷說︰善現問言︰世尊!若無為法無差別者,佛何故說習氣相續,如來永無,二乘猶有?世尊答言︰習氣相續實非煩惱。二乘身中不能引[72]無義,菩薩身中能引無義,如來永無[73]。即由此文,顯斷習氣不得無為。不爾,無為應有差別!亦顯所知障斷,不得無為[74]。若所知障斷得無為,便顯三乘亦得無為,而有差別。【疏翼】 以上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四釋二道別訖。【論文】九?二六二 雖見道生,亦斷惡趣諸業果等,而今且說,能起煩惱,是根本故。【疏翼】 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文分為四︰一、顯亦攝業果,二、顯攝二愚及二粗重,三、所有愚品總說為愚,四、顯二粗重。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 顯異生障攝法不盡,以是根本,不說「業果[75]等」。「等」者,等取惡趣非業,及非異熟,及等余增上果等法,及人天趣中分別所起業及果故,直言惡趣攝不盡故[76]。 「能起[77]」之中,但說「煩惱」,以所知障與定[78]俱故,總名「煩惱」。【論文】九?二六三 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疏翼】 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中,第二顯攝二愚及二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解深密》、七十八等說斷於「二愚」,如文可解[79]。 「諸業果等」者,如次前「等」字,等取善趣之中,分別所起別報業及果等。直言「惡趣」,攝不盡故。《經》[80]中既言「惡趣雜染」者[81],「雜染」之言通善趣分別雜染故。前[82]說善[83]、無記;若斷緣縛,修道所斷。今言彼果是不生斷,如緣起中說[84]。故為此第二解。【論文】九?二六四 應知愚品,總說為愚,後准此釋。【疏翼】 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中,第三所有愚品總說為「愚」。中有二說︰一、總說愚品,二、唯取利鈍障品俱起者。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何故業果亦說為愚? 諸業果等雖體非愚,業是愚所起,果是愚所感,愚之品故,亦名為「愚」。後諸地言「愚」,准於此解。如第二地「業趣愚」,非體是愚故。 又初「執著我法」障中,亦有貪、見等,體非是愚,亦愚之品故。下准此知。然分別障中,雖有所知障,非能發業感於生死。非縛法故。今此第一所發「業果」,並言「惡趣」者,毀訾言也,如說半擇迦,名人中惡趣[85]。【論文】九?二六五 或彼唯說,利、鈍障品,俱起二愚。【疏翼】 第三所有愚品總說為愚中,第二唯取利鈍品俱起者。【述記?卷五十七】 謂第一言「執著」,明是利障品俱起愚。 第二言「惡趣雜染」,非必業果,但是「鈍障品俱起」愚。毀責名「趣」。 此中不別言余煩惱,余煩惱但是「利鈍障品俱起」之「愚」,即唯無明。此師意說唯取無明與見,非見俱,名為「利、鈍」,說十地中斷十無明,故不取余煩惱等也。【疏翼】 以上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中,第三所有愚品總說為「愚」訖。【論文】九?二六六 彼粗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如入二定,說斷苦根,所斷苦根,雖非現種,而名粗重;此亦應然。後粗重言,例此應釋。【疏翼】 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中,第四顯二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彼言「粗重」,「粗重」者所[86]顯,即是彼二愚之種。前二是現行,「粗重」是種故。 問︰現行久已滅,如何言「斷」? 答︰五十九說︰略有二種︰一、諸纏斷,二、隨眠斷[87]。故二現行亦說斷也。 問︰彼何不是伏現行言「斷」也? 答︰不然。彼卷[88]次文解二斷言︰諸纏斷者,謂貪、瞋斷,乃至疑斷、五見斷、見苦所斷斷、欲界所系斷,乃至無色界所系斷、離系斷,是隨眠斷[89];非伏惑時,亦伏見道諸惑,故知「二愚」是現行,「粗重」是種子。 又解︰隨汝意前二是種,粗重非種,今此乃是二品「所起無堪任性」,如苦根等說其斷位。《瑜伽論[90]》第十一[91]說︰第二定斷苦根[92]。苦根種子,初定已斷,今者斷彼苦根粗重,說第二禪斷彼[93]苦根故。後諸地「粗重」,准此為二解[94]。【疏翼】 以上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訖。【論文】九?二六七 雖初地所斷,實通二障,而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無明,非染污故,無明即是十障品愚。【疏翼】 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中,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於中分六︰一、正明初地無明非染污,二、不說染污所以之一,三、不說染污所以之二,四、不說染污所以之三,五、論主解答伏難,六、引《對法》為證。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 此中意說︰初地實斷二障。今說「異生性障」,唯取所知障,不取煩惱。以世親《攝論》[95]說:十種無明望二乘者,非染污故[96]。若取煩惱,即十無明通染污故,以無明即是十障品之愚,愚即無明故。【論文】九?二六八 二乘亦能斷煩惱障,彼是共故,非此所說。【疏翼】 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中,第二不說染污所以之一。【述記?卷五十七】 何意不說初地無明許是染污,通二障種? 二乘者亦能斷煩惱障。「斷[97]煩惱障」是「共」斷[98]故,非此所說;彼二乘不能斷所知障。所知障是不共斷[99],所以初地無明但說不染。世親《攝論》雲︰又所知障有其十故,立十地別[100]。【論文】九?二六九 又十無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斷說。【疏翼】 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中,第三不說染污所以之二。【述記?卷五十七】 說為「不染」者,即《攝論》本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101]無明[102]者,唯依十地修所斷說。即不說「異生性」是見斷故。何以知者?《對法》十四雲︰[103]已得現觀,於彼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對治道[104]等者,故不說見道所斷為十無明數。以說不染污[105]故,若「異生性」,即便染污。由此故知其「異生性」非不染污。 世親又雲︰為治十無明,立十地別[106]。離十障外,說十無明,故十無明非即十障。彼自有二複次解十無明故。 然無性但有一解[107],亦不別說。【論文】九?二七○ 雖此位中,亦伏煩惱、斷彼粗重,而非正意,不斷隨眠,故此不說。【疏翼】 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中,第四不染污所以之三。【述記?卷五十七】 問︰十地修道亦伏煩惱,斷彼煩惱障粗重,如言二障三住[108]過是,何故不說耶? 十地修道「位中,亦伏煩惱,斷彼粗重,而非正意」。所以者何?「不斷隨眠,故此不說」。《攝論》本[109]及世親等[110]說:十地菩薩留煩惱障助願受生,故非正意[111]。意趣於智斷所知障,故斷隨眠,不斷煩惱之隨眠也。【論文】九?二七一 理實初地修道位中,亦斷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說最初斷者,後九地斷,准此應知。【疏翼】 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中,第五論主解答伏難。於中有二︰一、且從初斷說,二、以理解答。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問︰若爾,何故初地但說異生性障,不說更斷修道障也? 論主答︰雖實初地出見道已,修道位中,亦斷俱生所知一分,今十障中從初說故,不說修障。初地既從初說,後九地中所說九障,准此應知,皆從初說。【論文】九?二七二 住滿地中,時既淹久,理應進斷所應斷障,不爾,三時道應無別。【疏翼】 第五論主解答伏難中,第二以理解答。【述記?卷五十七】 何以得知初地等入地心,出見道已,更斷余惑? 今以理答「住滿地中,時既淹久」,謂二僧祇,理更應斷。若不更斷爾者,一[112]地三時道[113]既無三品,應無別故。【疏翼】 以上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中,第五論主解答伏難訖。【論文】九?二七三 故說菩薩得現觀已,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將成佛時,方頓斷故。【疏翼】 第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中,第六引《對法》為證。【述記?卷五十七】 引《對法》十四文為證:若住滿地心,更不斷惑,如何論說「十地修道」?即初地中唯斷見惑,更不斷修惑,地有九故[114]。 又《攝論》第十說︰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世親雲︰以留煩惱隨眠故,不如二乘速趣圓寂,故留煩惱,助願受生等[115]。謂諸菩薩,由大悲力,意趣一切智故,意趣所知障對治道,不取煩惱對治道;擬於生死助悲願受生故,名「留煩惱」也。不爾,如來大悲最極,應留煩惱隨類化生! 由此故知意不趣斷,故名為「留」。將成佛時,方頓斷盡。此等,《對法》十四文也。【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一別解釋異生性障訖。【論文】九?二七四 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二別解釋邪行障。文分為三︰一、正明障體,二、初解障斷出二愚,三、第二解。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十地》云:邪行於眾生身等障[116]。世親《攝論》雲︰於諸有情,身等邪行障[117]。義意大同。 「所知障」者,簡煩惱障;「俱生」之言,簡分別起;「一分」之說,簡余修斷諸所知障;下准此解。 「誤犯三業」名「愚」者,愚品故,解如前[118]。 問︰前二種生死中,言:所知障不能發業、潤生用故[119]。何故此中言俱生一分所發三業是業趣愚?《佛地論》第七亦言:若所發業、所得果,皆所知障體[120]。 答︰若發業、招生死,所知障即不能,非縛法故[121]。前二生死,由此說不發。若障智三業,不招惡果,此亦能發。此文所明,但是等流增上業果[122]。 問︰法執既通不善,何故非縛[123]? 答︰不由不善性即是縛[124],如心王等,性即非縛[125]。法執但由煩惱俱故,令成不善,非性[126]是縛。 既爾,何故不感異熟? 今實義者,雖不善心俱,仍名無記。菩薩、二乘,所望各別,即通有覆、無覆無記,故不能招異熟果等。故無前難。【論文】九?二七五 彼障二地極凈屍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疏翼】 第二別解邪行障中,第二初解障斷出二愚。【述記?卷五十七】 此業能障第二地凈屍羅故,名「趣」。毀責為名,如人惡趣,不可言能取趣,不取惡果故[127]。 「粗重」,如前[128],故不別解。 餘論中,言「身等」者[129],即是三業[130]。此言「邪行」,已攝盡故[131]。【論文】九?二七六 或唯起業,不了業愚。【疏翼】 第二別解邪行障中,第三第二解。【述記?卷五十七】 第二解:初、是起業之愚,後、是不了業之愚,非所發業。 此亦非必能發業也,境用別故。【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二別解釋邪行障訖。【論文】九?二七七 三、暗鈍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三別解暗鈍障。文分為三︰一、正明障體,二、解三地能斷,三、別明二愚。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十地》[132]雲︰暗相──於聞、思、修等諸法忘障[133]。世親《攝論》[134]雲︰三、遲鈍性[135]──於聞、思、修,而有忘失。【論文】九?二七八 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疏翼】 第三別解暗鈍障中,第二解三地能斷。【述記?卷五十七】 「勝定」者,謂等持、等至,隨諸禪[136]、無色、無漏定。 「總持」者,四十五[137]及《佛地》[138]等,說即以「念慧」為體。彼四十五說有四陀羅尼︰法、義、咒、能得菩薩忍。今即初二攝,即是聞持陀羅尼[139],及定等所發三慧,定親發修慧,總持親發聞、思,故合為文「及彼所發殊勝三慧」。三慧,以慧為體。言修慧──因修而得此慧故;言修慧──從因為名,非修即慧;修,是定故。【論文】九?二七九 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今得勝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斷欲貪隨伏──此無始來,依彼轉故。【疏翼】 第三別解暗鈍障中,第三別明二愚。於中又二︰一、明欲貪愚,二、明圓滿聞持陀羅尼愚。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欲貪愚」:「障勝定及修慧者」,即由於五欲起貪,多住散亂,障於定及修慧。修慧與定相近故,唯說障修,非不亦障思慧等。 問︰「欲貪」者,煩惱名,何故所知障中名欲貪? 彼所知障,此第三愚多與煩惱中「欲貪俱故」,名「欲貪愚」。非所知障體名為「欲貪」體[140]。彼障定及修慧所知障永斷,說「欲貪隨伏」。所知為本,斷故;煩惱是末,便伏。此煩惱無始來,依所知障轉故。【論文】九?二八○ 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疏翼】 第三別明二愚中,第二明圓滿聞持陀羅尼愚。【述記?卷五十七】 以聞、思與聞持相近[141],故偏說之,非不障修慧。然從勝障,故別分二。非一障體,義說二障。 此以上[142]三地愚、七十八等[143]並[144]同。【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三別解暗鈍障訖。【論文】九?二八一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行故,說名微細。【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四別解微細煩惱現行障。文分為四︰一、正明障體並解「微細」名,二、解四地能斷,三、釋妨難,四、別明二愚。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十地》[145]雲「解法慢障」,譯家名別[146]。即我見、慢等是。世親《攝論》云: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等攝。此最下品故,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應知是微細[147]。義意大同。 此中言「第六識俱身見」,簡第七識俱。「等」者,等取我所、邊見,及我慢、我愛,與見俱者,皆是此品;及等取彼定愛、法愛,至下當知。 如何此名「微細」? 解雲「最下品故」。謂第六識亦有分別身見等法,彼為粗猛,名上品;第六識中獨頭貪等,名中品,通不善性故;此望於彼二,「最下品故」,行相最細,唯無記故。 又「不作意緣故」,名「下品」。即是任運生,故名「下品」。非如見斷,強思等方生故。 又「遠隨現行故」,即無始來隨逐於身,不舍於身,名「下品」。非如分別起者,逢善友等,便舍於彼,故此名「下品」。 由此三義,故說名「微細」,餘論准此釋[148]。【論文】九?二八二 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疏翼】 第四別解微細煩惱現行障中,第二解四地能斷。【述記?卷五十七】 此等障菩提分法,故四地斷。 問︰如何身見等,障菩提分? 答︰由有身見等俱愛迷執身故,不得觀身為不凈、觀法為無我等,故障菩薩分,即通障也。《中邊》第一有菩提分障[149]。【論文】九?二八三 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疏翼】 第四別解微細煩惱現行障中第三釋妨難。於中有三︰一、亦釋所知障立煩惱名難,二、釋前三地不斷我見等難,三、問答簡別第七識俱我見等。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問︰既是所知障,何故立煩惱名? 亦顯以上所知障立煩惱名。雖有別頭生者,皆多分與煩惱同一體而俱起,故立「煩惱」之名。由所知障斷故,煩惱之末「亦永不行」。從煩惱名,故說為斷。【論文】九?二八四 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疏翼】 第三釋妨難中,第二釋前三地不斷我見等難。【述記?卷五十七】 問︰何故初、二、三地,不斷我見等耶? 答︰非障法故。初地「行施」、二地「行戒」、三地「行修」,「相同世間」。世間多作此三福業事故,未能修證「菩提分法」。今「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 「二身見」者,謂初見道,已離第六識中分別身見。今此復[150]離第六識中俱生身見,盡處總說,名「二身見」,非今離二,如第四定言滅苦樂。又正斷所知障身見等,並永不起煩惱障中身見等故,說「二身見」名「永害」。非煩惱身見亦起對治。【論文】九?二八五 寧知此與第六識俱?【疏翼】 第三釋妨難中,第三問答簡別第七識俱我見等。中分為二︰一、問,二、答。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問也。【論文】九?二八六 第七識俱執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以來,猶得現起,與余煩惱,為依持故。【疏翼】 第三問答簡別第七識俱我見等中,第二答。中分為二︰一、依七地以來簡,二、依伏有前後知第六俱。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第七識俱」身見等法,「與無漏道性相違故」,第七以前猶有有漏道故,未全伏滅。「八地以去」,無漏相續,「方永不行」。「七地以來」得現起者,與貪、瞋等「余煩惱」等「為依持故」。若此是彼第七識俱,七地以前已許滅者,即貪、瞋等,以前應滅!無依持故,如八、九、十地。【論文】九?二八七 此粗彼細,伏有前後,故此但與第六相應。【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依伏有前後知第六俱。【述記?卷五十七】 又此第六識俱者粗,彼第七識俱者細,故「伏有前後」。粗者,前伏;細者,後伏;故此但是第六相應。 《解深密》[151]、七十八等說︰世尊!此諸地煩惱隨眠有幾?善男子!有三︰一者、害伴: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不復有,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謂第六、第七地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謂於第八地以上,從此以去,不現行故,唯有所知障在[152]。 故知所伏第六,非七也[153]。 問︰因論生論,如何害伴? 如〈斷障章〉[154]已廣解訖[155]。【論文】九?二八八 「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疏翼】 第四別解微細煩惱現行障中,第四別明二愚。文分為二︰一、先明身見等攝定愛法愛,二、次明所斷二愚及彼粗重。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身見等」言,非唯貪痴慢及余俱行隨煩惱,「亦攝無始」定、法二愛。定、法二愛「特違」「菩提分法」者,以菩提分法得無漏定,及勝無漏教法,及別別法故。前地照了大乘法[156]教,仍生愛著,此地教法,及念慧等,方名為得。今既於定、於教法,及念慧等起愛,於彼不得自在;故障菩提分法,故名「特違」也。 前地遲鈍障障定,忘所聞、思等法,此定愛等[157]但障菩提分法,故差別也。【論文】九?二八九 由斯,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所知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疏翼】 第四別明二愚中,第二次明所斷二愚及彼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准前應釋。余文易了,無勞重解。【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四別解微細煩惱現行障訖。 《樞要》卷下雲︰何故餘地障皆即二愚﹝如次前「暗鈍障」中說「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第四地障不即二愚﹝如「微細煩惱現行障」中,只說「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便能永斷」﹞?異生既不斷粗重,云何二靜慮斷苦根粗重?二乘亦如是!今解︰凡夫少伏現行粗重,二乘亦能分滅定障少分種子;苦根粗重亦得,何妨?如理應思﹝即「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定、於教法,及念慧等起愛」,所障皆無漏故﹞。【論文】九?二九○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純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即是此中樂涅槃者。【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五別解於下乘般涅槃障。【述記?卷五十七】 《十地》[158]云:身凈[159]我慢障[160]。世親《攝論》與此名同[161]。 前地依覺分[162]觀,觀身受等,及無漏道等,由所知障[163]令善心等,故有欣厭。此地真如,名「無差別」,故緣彼道,名「無差別」。生死、涅槃既無差別,何得有厭,復有欣耶?余文可解。【疏翼】 日成《十地經論釋》﹝北京版《丹珠爾?經釋部》(gi, 27B. 2)﹞雲︰於第五地中雖能般涅槃,但由方便善巧,依於利益有情事故,於下乘般涅槃為所對治分。【論文】九?二九一 六、粗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凈粗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凈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斷。【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六別解粗相現行障。於中分三︰一、正明障體,二、別明所斷二愚,三、明粗相多行所以。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十地》云:微煩惱習[164]障[165]。世親《攝論》[166]:粗相現行[167]。《十地》望前五地等,說為「細」;世親及此論望後七地,說為「粗相」;亦不相違。 由前地觀四諦,故有二染[168]、二凈[169],故障六地無染凈道。此地,真如名[170]「無染凈」,故緣彼道,名「無染凈」。其緣起相,望四諦為細,望後障故,說此為「粗」。【疏翼】 日成《十地經論釋》﹝北京版《丹珠爾?經釋部》(gi, 27 B. 3)﹞雲︰於第六地中,由修行大悲故,不舍有情事故,所謂對向其無著智﹝或譯「無障礙智」﹞而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得現在前等。一般為更少依於相現行故,說粗相現行為此所對治分。【論文】九?二九二 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凈者。【疏翼】 第六別解粗相現行障中,第二別明所斷二愚。【述記?卷五十七】 緣苦、集行流轉相為障,「執有染」是。 「相多現行」,即障。緣起還滅觀,緣滅道,凈相為障。【論文】九?二九三 取凈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疏翼】 第六別解粗相現行障中,第三明粗相現行所以。【述記?卷五十七】 由「取」無漏「凈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即後得智作有相凈觀也。雖作無相,少時能故。 《解深密》[171]云:現前觀察行流轉愚[172]。言「現前」者,觀現前有漏染法[173]也。【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六別解粗相現行障訖。【論文】九?二九四 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七別解細相現行障。於中分三︰一、正明障體,二、別明所斷二愚及粗重,三、明為障所以。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十地》云:細相習障[174]。世親《攝論釋》卷七中,作細相現行[175],同此。由前六地作緣起觀流轉、還滅,尚執[176]有生滅微細相現行[177]故,故名為「障」。此地真如,名種種無別真如,故此道名「妙無相道」,此細相為障。【論文】九?二九五 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疏翼】 第七別解細相現行障中,第二別明所斷二愚及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細相現行」,「執有生者」,以行流轉以生為首,實皆有滅。於有漏有生,且舉一生,非不執滅,即執流轉相也。 「純作意求無相愚」,即執有滅,即執還滅相也。【論文】九?二九六 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疏翼】 第七別解細相現行障中,第三明為障所以。【述記?卷五十七】 前六[178]地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今此地中,既除此障,能於無相不專勤求,乃於「空中起有勝行」。 所言「空」者,無相空理。於「空中,作有行」,即真觀中,起於有觀;冥真、俗二境,合本、後二智,少用功力即能得故。不同五地。 《十地》第九:經雲「七地以十種方便智,發起殊勝行入」。彼論解雲︰無障礙智現在前時,於無作行中,生樂心,非起增上行。彼樂對治,此十種法差別示現[179]等。 「無作行」者,即「空行」也。今言「非安立行」是。【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七別解細相現行障訖。 《佛地經論》卷二末雲︰「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謂第七地證無相理,於空智中起有勝行、受大法樂。 日成《十地經論釋》﹝北京版《丹珠爾?經釋部》(gi, 27 B. 4)﹞雲︰於第七地中所謂未斷相時,於身、語、意業,說離相轉起等故,現起加行,為所對治分故。【論文】九?二九七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八別解無相中作加行障。文分為四︰一、正明障體,二、辨何相為障,三、明所斷二愚及粗重,四、明有殘餘。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文中有四︰一、出體,二、辨障[180]相,三、即愚,四、顯有。此初也。 《十地》云:於無相有行障[181],世親《攝論》云:於無相作行[182]。義意大同,余文易了。【疏翼】 日成《十地經論釋》﹝北京版《丹珠爾?經釋部》(gi, 27 B. 6)﹞雲︰於第八地中,由所謂航行海上大船等,說於無相行遠離造行故,勤修加行為所對治分。【論文】九?二九八 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恆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疏翼】 第八別解無相中作加行障中,第二辨何相為障。【述記?卷五十七】 二、辨相也。 前之五地觀心猶劣,「無相觀少」;第六地中,猶觀染凈平等如故,多住無相;第七地中斷微細生滅相故,無相恆續,而有加行,與八地等別[183]。 「未能任運」入無相觀者,不自在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明此地以前亦「現相及[184]土」,未名「自在」。「未能任運現」故[185]。 言「現相」者,即是隨欲令[186]現何相者,即能現之。如現金銀等相、珠寶等相,皆能現故。此即寬遍,便於相中別建立土自在。土自在者,隨欲現於大小土等現金銀等色,即能現故。「土」,即狹也。「土」是假別能依;「相」是實別所依;「相」中別分「土[187]」故。 【論文】九?二九九 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疏翼】 第八別解無相中作加行障中,第三明所斷二愚及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三、即愚也。 其文易了,故不解之。【論文】九?三○○ 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行,生空智果,不違彼故。【疏翼】 第八別解無相中作加行障中,第四明有殘餘。【述記?卷五十七】 四、顯有。 此地以去,一切煩惱雖不現行,微所知障猶可現起。此是第七識。以生空無分別智及果──即是滅盡定等生空後得智──皆可現行法執末那,「不違彼故」。 問︰若等流後得智,法執猶起;八地以上無漏相續,無有一時非此等流;如何可說二觀等流別耶[188]? 答︰由無分別智[189]生法二觀,近遠勢用所引,故得別也,如前已解[190]。【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八別解無相中作加行障訖。【論文】九?三○一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九別解利他中不欲行障。文分為三︰一、正明障體及能斷,二、別明二愚及粗重,三、總結愚為障。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此文有四︰一、出體,二、所障[191],三、即愚,四、總結。即初二也。 《十地》云:不能善利益眾生障[192];世親[193]云:於饒益有情不作行[194],義意亦同。 前八地中得無相樂,耽著寂滅,不肯進修,諸佛七勸,方能進趣;故唯自利,九地之障。四無礙解,利他法故。【疏翼】 「別抄」卷六初雲︰問︰第八地已得無功用無相觀相續現前,何故利他而不欲行,樂信己利?解雲︰得無相觀,相續無著寂滅故。 日成《十地經論釋》﹝北京版《丹珠爾?經釋部》(gi, 27B. 7)﹞雲︰於第九地中由得無礙解故,不勤作利益有情事,為所對治分。【論文】九?三○二 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疏翼】 第九別解利他中不欲行障中,第二別明二愚及粗重。於中分二︰一、總出,二、別釋。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三、即愚也。 於中有二︰初、總,後、別。【論文】九?三○三 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疏翼】 第二別明二愚及粗重中,第二別釋。於中又二︰一、標釋前三無礙解,二、標釋後一無礙解。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別中,皆[195]初、標,後、釋。 《解深密》、七十八云:於無量所[196]說法,即是此中義無礙解[197];無量法句文字[198],即是此中法無礙解[199]。 彼言「法」者,名身也;「句」者,句身;「文字」,是字身。此論正之,言「名句字」,彼文少隱[200]。 「後後慧辯[201]」等可解。 即「陀羅尼[202]」言,貫通三無礙解︰隨於一能詮名句文中,現一切能詮名等,是法無礙解;於一方音聲中,現一切方音聲,是「詞無礙解[203]」;或極少於一方、一名等中,現一切方諸法上名,於一方[204]、一念聲中,現諸方一切音聲,是二無礙解。境差別故。前是假,名等攝故;後者是實,體即聲故。【論文】九?三○四 二、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疏翼】 第二別釋中,第二標釋後一無礙解。【述記?卷五十七】 「辯無礙解」,能為巧便說甚深法,即是七辯︰迅[205]辯、應辯、捷[206]辯、無疏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切世間最勝妙辯。高下、清濁、小大等是。【疏翼】 以上第九別解利他中不欲行障中,第二別明二愚及粗重訖。【論文】九?三○五 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疏翼】 第九別解利他中不欲行障中,第三總結愚為障。【述記?卷五十七】 四、總結也,其文易了。 此四體性[207]諸門,如《對法》第十四抄,[208]及別抄[209]說。【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九別解釋利他中不欲行障訖。【論文】九?三○六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十別解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於中分二︰一、正出障體並明所障,二、別明二愚及粗重。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文中[210]有三︰一、出體,二、所障,三、即愚。此初二也,餘論名同。 「大法」者,是真如。緣如之智,譬如大雲,故名「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即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諸功德等。「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充滿法身,故「所含藏」,即諸功德。「所起事業」,謂[211]智所起諸大神通。【論文】九?三○七 入十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十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者;二、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疏翼】 第十別解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中,第二別明二愚及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下即愚也,其文易了,准上配取。 「微細秘密」者,所障微細亦秘密故。 《十地論》[212]第十一[213]、十二[214]、〈菩薩地〉四十八[215]等,說校量前地[216]、後地功德多少[217]。然十障[218],諸論不同,略對明訖。【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一正釋十重障訖。【論文】九?三○八 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疏翼】 第二別解釋十重障中,第二乘便明十一障或二十二愚因釋佛地障。文分為三︰一、正出余障體金剛喻定頓斷,二、別明二愚及粗重,三、引《集論》證。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七】 第十[219]一段、有四︰一、標,二、顯,三、即[220],四、證[221]。此初二也[222]。 然第十地猶有障在,不名為佛。《解深密》[223]等說。 此第十地雖於諸法得自在,即於業自在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義,總名「於法」「得自在」。總持,及定,並業,皆名為「法」。由總持等名法持故。【論文】九?三○九 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疏翼】 第二乘便明十一障或二十二愚因釋佛地障中,第二別明二愚及粗重。【述記?卷五十七】 三、即愚。 其文易解,無勞重釋。此但言種,亦有粗重。【論文】九?三一○ 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疏翼】 第二乘便明十一障或二十二愚因釋佛地障中,第三引《集論》證。【述記?卷五十七】 四、引證。 此義易了。 《集論[224]》第十四末[225]說「頓斷」等言[226],廣如《解深密》[227]、七十八等說[228]。〈菩薩地[229]〉、《十地[230]》等,一一對諸地,明功德智慧不同,今不能繁述。 《十地》第十一[231]說第九地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232];以義無礙智知諸法差別相[233];以詞無礙智知不壞說諸法[234];以樂說無礙智知諸法次第不斷說[235]也[236]。 又解[237]︰第一、知法無體性[238],第二、知法生滅相[239],第三、知法假名而不斷假名法[240],第四、知[241]隨假名不壞無邊法說[242]。 又解[243]︰一、知法差別[244],二、知義義差別[245]。三、隨言音而為說法[246],[247]四、隨所樂解而為說法[248]。 彼有多「複次」[249]說,不能繁引。 應勘《瑜伽》六十六[250]卷修義不同,於此中會[251]。 [252]解十障中,上來第一已依《解深密》等[253]釋十一地障,會十障訖。【疏翼】 以上第三解十重障中,第一明十重障訖。--------------------------------------------------------------------------------[1] 「十」字,《金藏》有,余無。[2] 即「別解釋」中之第二。[3] 「乘」字,《金藏》有,余無。[4] 即第二「別解釋」中之初「異生性障」一科,文分為六:一、出體,二、對三乘明斷障同異,三、明障道俱不俱,四、釋二道別,五、以此障即二十二愚,六、以障即無明為同為異。[5] 見《攝論?世親釋》卷七。「異生性障」,藏文作「so so"i skye bo bid/」。[6] 「凡夫我相障」,藏文亦作「so so"i skye bo bid/」。此乃菩提流支譯師 私見,不可為據。[7] 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如雲︰《俱舍論》第四釋「異生性」初云:「﹝云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不獲」即是非得異名,非說異生性是無漏應理。謂﹞不獲一切﹝不別說故。此不獲言,表離於獲﹞。若異此者,諸佛世尊亦不成就二乘﹝原作「聲聞獨覺」﹞種姓聖法,應名異生!」若爾,彼論應說純言者?解雲︰此意雲──此「不獲」言者,據總未得聖道,故言「表離於獲」。若異我說,全不獲故,名為不獲者,諸佛世尊,唯大乘聖道,不獲二乘,應名異生!若爾,應說純言者,難意雲︰既不言純不獲一切聖道,如何得知顯全不護?已表純故。問︰薩婆多宗一雲︰世第一﹝法﹞時,舍異生性;一雲︰苦法忍生相,舍異生﹝性﹞,滅相,斷十煩惱;一雲︰二種共舍,如無間、解脫二道者;何意解第一法時舍?此約生相。彼宗苦忍生相,於未來時,有能舍異生性用,故言有用。言二時共舍者,第一﹝法﹞滅時,無間道苦忍生時。如解脫道,雲二時共舍。[8] 「言」字,《金藏》有,余無。[9] 「依」字,《金藏》有,余無。[10] 《義演》牒文、《金藏》無。[11] 《對法》卷四雲︰自性無記者,謂八色界、處﹝該論《述記》卷十三雲「唯取長養諸根,外諸所有色處等,非異熟生所攝者,除善染色、聲處。以異熟色等,是生得無記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十四〈三科章〉第五,十種五蘊善等「三性分別門」雲「《對法》云:八界、八處,是無記者,約全分說。今取色、聲(為異熟無記),據容有說」﹞、意相應品﹝藏文作「mtshuvs par ldan pa dav bcas pa"i yid dav/」﹞、命根、眾同分、名句文身﹝不相應﹞等﹝藏文無﹞。[12] 「自性」,即自性無記。[13] 「無記」,謂自性無記。[14] 《瑜伽》卷六十六雲︰又由五相建立無記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異熟生無記﹝藏文作「rnam par smin pa las skyes pa dav/」﹞,二、威儀路無記﹝藏文作「spyod lam las byuv ba dav/」﹞,三、工巧處無記﹝藏文作「bzo"i gnas las byuv ba dav/」﹞,四、變化無記﹝藏文作「sprul pa las byuv ba dav/」﹞,五、自性無記﹝藏文作「vo bo bid las byuv bas so/」﹞。此中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壽者﹝藏文作「rgyas pas byuv ba"i dvos po gzugs can lva po gav dag yin pa dav/」﹞,及外諸有色處等,非異熟等所攝者,除善、染污色處、聲處﹝藏文作「phyi rol gyi skye mched gzugs can rnam par smin par ma bsdus pa dag las gzugs kyi skye mched dag sgra"i skye mched dge ba dav bon movs pa can ma gtogs pa gav dag yin pa rnams so/」﹞。[15]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五初雲︰此異生性當言善耶?不善耶?無記耶?答︰應言無記,謂無覆無記非得性故,一切非得皆是無覆無記攝。[16] 「所」字,《金藏》作「成」。[17] 「聖」字,《金藏》有,余無。[18] 「聖」字,《金藏》有,余無。[19] 「種」字,《金藏》缺。[20] 「如」字,《金藏》有,余無。[21] 《樞要》卷下雲︰下建立「異生性障」,即分別障種。三界具有,名何異生?若取能生﹝即能依種子﹞有離下染,上下分別染法皆起,名何異生?若取依此地第八﹝識﹞有故,得此地名,應第八識自名「異生」,何須障種?不爾。菩薩十地,此第八識未斷故,應成「異生」!由此應知,取依此地第八﹝識中﹞分別二障種立。性唯染污、有覆性收。二障體實定別,故望二障亦爾,應思之。 「別抄」卷六初雲︰問︰「異生性」何性攝?解雲︰依煩惱種邊,得如染法。依所知障邊,乃名無記。通二義故。由此《對法》﹝卷四﹞「自性無記」五根、三塵﹝香、味、觸﹞、命根等,不說「異生性」。六十六等五記中,不言「異生性」。命根唯依第八現、種,故唯自性﹝無記﹞。若爾,名句通依三性,聲何故以唯無記?解雲︰依大乘宗,聲唯無記,名隨所依也。[22] 「斷」字,《金藏》有,余無。[23] 「分少」,《金藏》作「少分」。[24] 「凈無記」三字,《金藏》有,余無。[25] 「雖」字,《金藏》有,余無。[26]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五中雲︰此異生性當言見所斷耶?修所斷耶?答︰應言修所斷。非直語言,其義便立。故應問答重顯斯義︰何故異生性非見所斷耶?答︰見所斷法皆染污;異生性不染污故。諸染污法隨部、隨品,漸漸斷之,得不成就;諸異生性,若法智忍一時頓舍,隨地第九無間道力,一時頓斷,故非染污。又世第一法正滅,苦法智忍正生,爾時舍三界異生性,得彼不成就性。非於爾時,見所斷法而有舍故。若異生性是見所斷,應此位中未舍彼性!則具縛者住苦法智忍時,應成就異生性!見所斷法具成就故,住此位者應名為聖,亦名異生,故成雜亂。故異生性非見所斷。[27] 《金藏》作「就」,余誤作「熟」。[28] 「今既見」,謂大乘既見。[29] 「未」字,《金藏》缺。[30] 「未」字,《義演》作「永」。[31] 「從何得斷耶」,藏文作「gav ?ig gav la spav/」。[32] 「不從過去,已滅故」,藏文作「"das pa ni "gags pa"i phyir ma yin no/」。[33] 「不從未來,未生故」,藏文作「ma "ovs pa ni ma byuv ba"i phyir ma yin no/」。[34] 「不從現在,道不俱故」字,藏文作「da ltar byuv ba ni lam dav mbam du mi "jug pa"i phyir ma yin no/」。[35] 「然從諸煩惱粗重而得斷」,藏文作「"on kyav bon movs pa"i gnas van len gav yin pa de las spov vo/」。[36] 「為斷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對治,若此品對治生」,藏 文作「gnas van len gyi rnam pa gav gi gben po gav byuv la gben po"i rnam pa de "byuv ba dav/」。[37] 「即此粗重滅」,原作「即此粗重滅,平等平等」,藏文作「gnas van len gyi rnam pa de "gog pa mbam pas mbam ste/」。[38] 「猶如世間明生暗滅」,藏文作「snav ba dav mun pa "byuv ba dav "gag pa b?in no/」。[39] 「由此品離系故,令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藏文作「gnas van len gyi rnam pa dav bral bas ma "ovs pa na mi skye ba"i chos can du gnas pa de ni spav ba"o/」。[40] 「已」字,《金藏》誤作「與」。[41] 《瑜伽》卷五十九如云:複次,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藏文作「bon movs pas ni mtshuvs par ldan pa dav dmigs pa las spav bar bya ste/ "di ltar gben po skyes na bon movs pa mi skye ?iv mi skye ba"i chos can du"av "gyur bas mtshuvs par ldan pa de las spavs pa yin no/」﹞。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藏文作「mtshuvs par ldan pa las spav na dmigs par mi ﹝原漏「mi」﹞byed pas dmigs pa de las kyav yin no/」﹞。[42] 「說」字,《金藏》有,余無。[43] 「相應、所緣」四字,《金藏》有,余無。[44] 「不」字,《金藏》有,余無。[45] 「何等作意能斷耶」,藏文作「yid la byed pa ci "dra bas spav/」。[46] 「總緣」,亦譯作「壞緣」。[47] 「總緣作意觀一切法皆無我性,能斷煩惱」,藏文作「"dres pa la dmigs pas spav ste/ chos thams cad bdag med pa"o ?es bya ba"o/」。[48] 「總緣作意者,謂合緣一切法共相行作意」,藏文作「tha dad pa med pa la dmigs pa ste/ chos thams cad kyi spyi"i mtshan bid kyi rnam pa ?es bya ba"i tha tshig go/」。 《瑜伽》卷五十九雲︰複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藏文作「bon movs pa ni cig car spov bar rig par bya"i/ rim gyis ma yin no/」﹞。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亦譯作「總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藏文作「de ci"i phyir ?e na/ "di ltar mvon par rtogs pa"i wes pa bden pa mvon rtogs pas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 rnams spov bar "gyur la/ mvon par rtogs pa de"av bden pa "dres pa la dmigs pa"i yid la byed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yin pas/ de"i phyir sems gsum gyis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 sdug bsval la sogs pa la log par ?ugs pa thams cad cig car spov bar "gyur ba"i phyir ro/」﹞。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藏文作「bsgom pas spav bar bya ba rnams ni rim gyis spav bar rig par bya ste/ lam goms par spav bar bya ba yin pa"i phyir ro/」﹞。[49] 「何」字,《金藏》誤作「間」。[50] 《佛地經論》卷六原文為:如來凈智,現量所攝,云何能知諸法共相?若共相境現量所知,云何二量依二相立?[51] 「是」字,原作「在」。[52] 「心」字,原作「位」。[53] 「是」字,《金藏》誤作「相」。[54] 《瑜伽》卷十五〈聞所成地〉第十之三雲︰或有清凈現量非世間現量︰謂出世智於所行境,有知為有,無知為無,有上知有上,無上知無上,如是等類,名不共世間清凈現量。[55] 原作:說諸法上所有實義皆名自相﹝只要不共於他﹞,此經不爾,故無相違。[56] 如本論卷二等處雲︰真謂自相,假智及詮,俱非境故。謂假智、詮,不得自相,唯於諸法共相而轉。 「別抄」卷六初雲︰如實義者,自、共相二,自有二門︰一、依二量以辨自共:現量得者,名自相;比量得者,名共相。此通一切法。二、依諸法以明自共:色等自相,不相雜亂,名為自相。若無常等,遍在有為,名為共相。真如既是諸法通性,名為共相。然此真如自相離相,名為自相。《對法》等說「共相﹝行﹞作意」能斷惑者,如真如遍通諸法之理名為共相。然﹝不共世間清凈﹞現量智離﹝了義名言﹞分別故,正證真如實自相故,名緣自相。由觀證理能斷惑故。由此,諸論或雲共相智能斷煩惱,或說自相智能斷惑者,互不相違也。[57] 即第二解。[58] 「若」字,《金藏》有,余無。[59] 「然」字,《金藏》有,余無。[60] 見本論卷三中雲︰異熟識體,菩薩將得菩提時舍。 本論《述記》卷十九中,「種生現同時」有二說雲︰護法雲︰金剛心與異熟識俱生,解脫道是菩提,與圓鏡智俱起。如世第一法舍異生性,正舍名舍。「菩提」在未來,故名「將得」。 合解有三。[61] 「時」字,《金藏》誤作「等」。[62] 本論《述記》卷十九中,述「種生現同時」第二說雲︰二雲︰亦種生現同時義。金剛心生,異熟識滅,菩提在當﹝來﹞解脫道時。得與成就既無別體,其已舍異熟識,菩提將成就故,名為「將得」。[63] 如本論卷九雲︰二障種子立粗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64] 「治」字,《金藏》作「斷」。[65] 《金藏》作「更」,余作「受」。[66] 「斯」字,《金藏》誤作「期」。[67] 即第四「微細煩惱現行障」。[68] 「如」字,《金藏》無。[69] 「已」字,《金藏》有,余無。[70] 即〈初分多問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十三。[71] 「三」字,本論《述記》原缺。[72] 「引」字,《金藏》誤作「別」。[73] 《大般若經》卷三百六十三原作:世尊!無為法中,有差別不?不也。善現!世尊!若無為法無差別者,佛何故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習氣相續,皆已永斷;聲聞、獨覺習氣相續,猶未永斷?善現!習氣相續,實非煩惱。然諸聲聞及諸獨覺煩惱已斷,猶有少分似貪、瞋、痴身、語、意轉,即說此為習氣相續。此在愚夫異生相續能引無義,非在聲聞、獨覺相續能引無義。如是一切習氣相續,諸佛永無。[74] 本卷上文雲︰由此煩惱粗重非能更生,但障於地,所以與所知障俱斷而不留之。 本論卷十雲︰若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煩惱能縛有情,故斷彼時不得擇滅。然斷彼故,法空理顯,此理相寂,說為涅槃。非此涅槃,擇滅為性。……或無住處亦擇滅攝,由真擇力滅障得故。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余障而證得者。[75] 「果」字,《金藏》有,余無。[76] 《樞要》卷下雲︰其惡趣果,非染污法,云何見道說為斷也?如無餘滅﹝以因已斷故﹞。 《樞要》又雲︰何故諸地十障,皆舉少分?唯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障,障攝二愚皆盡,攝法盡故。唯有初、四地,有通、有別。初地「異生性」本故,惡趣愚末故。此依前釋,若依後釋,即總攝盡,更不須說。第四地障「身見等」,不入﹝前三地﹞二愚中,二愚不說為十障,有何意也?答︰二愚據因前地所起,說與後為障。「身見等」據久遠所行,名十障﹝本論雲「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又十障據因,說「身見等」;能起諸煩惱故。後二﹝等至愛愚、法愛愚﹞為果,正能障故,說為「二愚」,不相違也。 「別抄」卷六初雲︰問︰異生性通依於二障,何故通難云:雖有惡趣等,「而今且說能起煩惱」?解雲︰以與煩惱俱,總說「煩惱」名也。或可「業」唯「煩惱」也。又解雲︰取所知障,唯非縛法,毀責之名也。[77] 「起」字,《金藏》誤作「趣」。[78] 《金藏》作「定」,余作「之」。[79] 見《瑜伽》卷七十八初﹝《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第七文﹞, 如雲︰此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痴﹝藏文作「kun rmovs pa bi wu rtsa gbis/」﹞,十一種粗重為所對治﹝藏文作「gnas van len mi mthun pa"i phyogs bcu gcig/」﹞。謂於初地有二愚痴︰一者、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痴﹝藏文作「gav zag dav chos la mvon par ?en pa kun tu rmovs pa/」﹞,二者、惡趣雜染愚痴及彼粗重為所對治﹝藏文作「van sov ba"i bon movs pa kun tu rmovs pa dav/ de"i gnas van len mi mthun pa"i phyogs so/」﹞。[80] 即《解深密經》。[81] 「雜染者」三字,《金藏》缺。[82] 見本論卷八中。[83] 「善」字,《義演》牒文、《金藏》有,餘缺。[84] 見〈分別十二支緣起義章〉第十二「三斷門」,如雲︰然有二義,說之為斷:一、離縛故,謂斷緣彼雜彼煩惱。二、不生故,謂斷彼依,令永不起。依離縛斷,說有漏善無覆無記唯修所斷;依不生斷,說諸惡趣無想定等唯見所斷。說十二支通二斷者,於前諸斷如應當知。[85] 「別抄」卷六初雲︰問︰「執著我法愚」中,亦有非愚不?解雲︰亦有。如貪、見、慢等,體非是愚,愚之類故,亦名「愚」也。問︰初障二愚,為種?為現?解雲︰唯現。故下論釋「彼粗重言,顯彼二障﹝原無﹞種」。故知二愚是現,非種也。又前二愚,通現及種。所以知者,第二複次「粗重」言︰或二所起無堪任性,如入二定,說斷苦根,非種也。[86] 《金藏》作「所」,余作「何」。[87] 《瑜伽》卷五十九中原文作:複次,諸煩惱斷,當知多種,略則為二:一、諸纏斷﹝藏文作「kun nas dkris pa spov ba dav/」﹞,二、隨眠斷﹝藏文作「bag la bal spov ba"o/」﹞。[88] 即《瑜伽》卷五十九。[89]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作:諸纏斷者,謂貪、瞋斷,乃至疑斷﹝藏文作「"dod chags spov ba dav/ ?e sdav spov ba dav/ the tshom gyi bar du spov ba dav/」﹞;薩迦耶見斷,乃至邪見斷﹝藏文作「"jig tshogs la lta ba spov ba dav/ log par lta ba"i bar du spov ba dav/」﹞;見苦所斷斷,乃至修道所斷斷﹝藏文作「sdug bsval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 spov ba dav/ bsgom pas spav bar bya ba"i bar du spov ba dav/」﹞;欲界所系斷﹝藏文作「"dod pa dav ldan pa spov ba dav/」﹞,乃至無色界所?斷﹝藏文作「gzugs med pa dav ldan pa"i bar du spov ba dav/」﹞;散亂斷、曉悟斷、羸劣斷、制伏斷、離系斷﹝藏文作「rnam par g?yev ba spov ba dav/ g?an "degs pa"i spov ba dav/ rtse "jil bar byed pa"i spov ba dav/ rnam par gnon pa"i spov ba dav/ "bral ba"i spov ba"o/」﹞。當知離系斷,即是隨眠斷。[90] 「論」字,《金藏》無。[91] 即《瑜伽》卷十一〈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92] 「根」字,《金藏》缺,原為:第二靜慮出離﹝藏文作「ves par byuv ba/」﹞苦根。[93] 「彼」字,《金藏》無。[94] 即二種及二無堪任性。[95] 見《攝論?世親釋》卷七,即〈彼修差別分〉第六。[96] 《攝論》卷三初雲︰複次,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藏文作「ma rig pa "di yav ban thos rnams kyi ni bon movs pa can ma yin gyi/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bon movs pa can du rig par bya"o/」﹞。 世親釋雲︰由彼不欲入諸地故。 《攝論?無性釋》卷七中雲︰「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者,非所斷故;「非所斷」者,不為入彼能治地故,於其涅槃不為障故;「於諸菩薩是染污」者,是所斷故;「是所斷」者,正為入彼能治地故。菩薩所求一切種智,如是無明能為障故﹝藏文作「rnam pa thams cad mkhyen pa bid kyi bgegs byed pa"i phyir ro/」﹞。[97] 「斷」字,《金藏》無。[98] 「斷」字,《金藏》有,余無。[99] 「斷」字,《金藏》有,余無。[100] 《攝論?世親釋》卷七原文作:又所知障有其十種,故立十地。[101] 「不染污」三字,本論《述記》所增釋文。[102] 見《攝論》卷三初〈彼修差別分〉第六,如云:如是諸地安立為十,云何可見?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藏文作「mi mthun pa"i phyogs ma rig pa rnam pa bcu"i gben po"i phyir te/」﹞。所以者何?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103] 「已」字前,《金藏》有「即」字。[104] 《對法》原文作: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105] 「污」字,《金藏》有,余無。[106] 《攝論?世親釋》卷七中雲︰由十種相,法界可知,故名「十相所知法界」。謂地地中各有一相所知法界,由無明力,不能了知。為欲對治如是無明,故立十地。又所治障有其十種,故立十地﹝藏文作「yav na de"i mi mthun pa"i phyogs rnam pa bcu la sa bcur g?ag ste/」﹞。[107] 見《攝論?無性釋》卷七中,如雲︰為欲顯示入所知相因果所攝波羅蜜多,隨其所應善修習已,能除見修所應斷障,故辨因果修位差別。……除滅所知、煩惱障等,故此修位有十地別。[108] 「住」字,本論《述記》原作「處」,依《瑜伽》卷四十八改。[109] 見《攝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110] 見世親與無性兩《釋》卷十。[111] 《攝論》卷三頌雲︰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藏文作「bon movs thul la spavs pa med/ svags kyis bsad pa"i dug dav "dra/ savs rgyas rnams ni bon movs las/ bon movs zad pa kun mkhyen brbes/」﹞。 無性釋雲︰譬如眾毒,為神驗咒之所損害,體雖未滅而不為患;煩惱亦爾,由念智力伏現行纏,隨眠猶在。何故煩惱隨眠猶在?恐同聲聞乘速般涅槃故。由此道理,煩惱為因至煩惱盡,得一切智﹝藏文作「 de"i phyir bon movs pa bid bon movs pa zad pa thams cad mkhyen pa"i rgyu ste/」﹞。如有頌言︰念智力所制,煩惱證菩提;如毒咒所持,過失成功德﹝藏文作「ji skad du/ dran dav wes pas zin pa"i bon movs yovs su "grub pas/ yav bas gyur pa dhyod kyi byav chub yo byad rnams su "gyur ba lags/ ?es bwad pa lta bu"o/」﹞。[112] 「一」字,《義演》牒文、《金藏》有,余無。[113] 謂無間、解脫、勝進。[114] 如《對法》卷十四雲︰又諸菩薩已得諦現觀,於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對治道,非煩惱障對治道。若得菩提時,頓斷﹝藏文作「lan cig la spov vo/」﹞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此諸菩薩雖未永斷煩惱,然此煩惱猶如咒、葯所伏諸毒,不起一切煩惱過失;一切地中,如阿羅漢已斷煩惱﹝藏文作「de bon movs pa ma spavs su zin kyav svags dav sman gyis gzuv ba"i dug lta bu dav/ dper na spavs pa"i dgra bcom pa ltar sa thams cad du bon movs pa"i bes pa mi skyed do/」﹞。複次,諸菩薩於所知境,應修善巧﹝藏文作「wes bya la mkhas pa dav/」﹞;於諸方便﹝藏文作「thabs la/」﹞應修善巧;於虛妄分別﹝藏文作「yav dag pa ma yin pa"i rnam par rtog pa la/」﹞應修善巧;於無分別﹝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 la/」﹞應修善巧;於時時中,應修練根﹝藏文作「dus dus su dbav po rnams sbyav bar bya"o/」﹞。[115] 見《攝論》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兩《釋》第十,如雲︰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 《攝論?世親釋》雲︰以隨眠諸煩惱故,不如聲聞速般涅槃,得至究竟諸煩惱盡。[116] 見《十地經論》卷一雲︰二者、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藏文作「lus la sogs pas sems can la log par sgrub pa dav/」﹞。[117] 《攝論?世親釋》卷七雲︰二、於諸有情,身等邪行障﹝藏文作「bden pa la lus la sogs pas phyin ci log par sgrub pa dav/」﹞。[118] 如次前論雲︰應知愚品,總名為愚。[119] 見本論卷八中:所知障不障解脫,無能發業、潤生用故。[120] 《佛地經論》卷七原文為: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諸法薩迦耶見以為上首所有無明、法愛、﹝法﹞恚等諸心、心法,及所發業,並所得果,皆攝在中,皆以法執及無明等為根本故。 「別抄」卷六初亦問︰此邪行障發業感生以不?[121] 「別抄」亦云︰解云:不發,非如煩惱是縛法故。[122] 即非異熟增上業果。[123] 「別抄」原作:問︰法執既通不善,與煩惱、煩惱障同體起故,如何不能發業招生?[124] 「別抄」且云:即能感果。[125] 「別抄」雲︰如諸心王亦通不善,體非縛法。[126] 「性」字,《金藏》誤作「地」。[127] 「別抄」卷六雲︰非能取趣果,故名「趣」。以障凈成,名惡趣也。[128] 如次前雲︰彼「粗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129] 如《攝論?世親釋》卷七中雲︰二、於諸有情身等邪行。[130] 「等」字下,余本有「業」字,《金藏》、金陵本無。[131] 「別抄」卷六初雲︰初地「誤犯」是不善,若爾,何故《深密》﹝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第七﹞云:地上菩薩起惑不為過失﹝如雲「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解雲︰以了知覺察故,不為過失。非諸煩惱,性非染法。問︰誤犯惑愚三聚﹝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戒﹞之中,犯何戒耶?解雲︰多分攝善法、饒益有情,以於利生不欲行障後方斷故。既不利生,不增善法也,律儀定無。﹝決﹞定地上起惑亦非不善,起,誤犯耶。又解雲︰容有律儀﹝戒﹞起惑利生,可非不善,誤犯身、語,是過所收。[132] 見,《十地經論》卷一中。[133] 「暗相──於聞思修等諸法忘障」,藏文作「thos pa dav bsam pa dav bsgom pa"i chos rnams brjed pas mun pa"i tshul can bid dav/」。[134] 見《攝論?世親釋》卷七初。[135] 「遲鈍性」,藏文作「dbul(rtul?) ba bid/」。[136] 「諸禪」,即「靜慮」。[137] 即《瑜伽》卷四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138] 即《佛地經論》卷五。[139] 《佛地經論》雲︰云何唯於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謂佛菩薩增上念慧不思議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現一切法。文、義亦爾。又能示現無量無盡功德法門見分自體,亦具無邊勝功能故,任持一切令不忘失。如是念慧不思議力,名陀羅尼。[140] 「體」字,《金藏》有,余無。[141] 即聞、思慧與聞持陀羅尼相近。[142] 即初地等。[143] 「等」,取《解深密經》等。[144] 「並」字下,原本論《述記》衍「不」字。[145] 見《十地經論》卷一。[146] 「解法慢障,譯家名別」,藏文作「"jig tshogs la lta ba la sogs pas bsdus pa lhan cig skyes pa"i bon movs pa phra mo kun tu rgyu ba de yav phra ba"i rnam pa yin pa"i phyir dav」。意為「有身見等所攝,較現行微細俱生煩惱更為微細故」。[147] 《攝論?世親釋》卷七雲︰四、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等攝﹝藏文作「bon movs pa phra ba kun tu rgyu ba ste/ lhan cig skyes pa"i "jig tshogs la lta ba la sogs pas bsdus pa"o/」﹞。此最下品故﹝藏文作「de yav chuv ba"i rnam pa bid kyi phyir dav/」﹞,不作意緣故﹝藏文作「yid la mi byed pa dav bcas pa"i dmigs pa bid phyir dav/」﹞,遠隨現行故,應知是微細﹝藏文作「kun tu spyod pa"i riv du sov ba bid ni phra ba yin par rig par bya"o/」﹞。[148] 「別抄」卷六雲︰或可唯約分別我見相對,說為下;說無中品,於理無違。 「別抄」又雲︰問︰第四地「微細煩惱現行障」雲「身見等」言,為但「等」取定、法二愛,為更有餘?解雲︰非唯二愛,身見俱生貪、慢,及以邊見等隨煩惱,皆此所障。[149] 見《辨中邊論》第一〈辨障品〉第二。 如彼論解「於菩提分有別障」頌文雲︰於四念住,有於諸事不善巧障。於四正斷,有懈怠障。於四神足,有三摩地減二事障──一、於圓滿欲、勤、心、觀,隨減一故;二、於修八斷行﹝欲、勤、信、安、正念、正知、思、舍﹞隨減一故。於五根,有不植圓滿順解脫分勝善根障。於五力,有羸劣性障──謂即五根由障﹝藏文作「所對治分」﹞所雜,有羸劣性。於七等覺支,有見過失障,此是見道所顯示故﹝該論《述記》解雲「見道雖有貪等煩惱,及業與果,見為首故,但說見障。或見道之所治故,名『見過失』,即一切皆是」﹞。於八聖道支,有粗重過失障,此是修道所顯示故﹝該論《述記》雲「於修道中,雖有見等粗重,通故不說。別見等現行及種子、煩惱、所知障,皆名粗重故」﹞。 「別抄」卷六雲︰問︰何故身見能障道品?解雲︰由有身見不能觀身為不凈等,障念處等也。[150] 《金藏》作「復」,余作「後」。[151] 《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第七。[152] 《解深密經》原文作:世尊!此諸地中,煩惱隨眠可有幾種?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藏文作「grogs yav dag par bcom pa/」﹞,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不復有,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藏文作「bag la bal stobs chuv ba/」﹞,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藏文作「bag la bal phra mo/」﹞,謂於第八地以上。從此以去,不現行故,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153] 「也」字,《金藏》有,余無。[154] 見〈斷障章〉第七,即《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中。[155] 如第八「依障分別」門中,又分九小門,其中第二小門雲︰二、三障分別。三種有三︰一、皮臚骨。二、害伴隨眠、羸劣隨眠、微細隨眠。此上二門,如〈唯識章〉﹝第三,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解﹝如〈唯識章〉引「《解深密經》說有三隨眠」後,解雲「此意說言︰第六識俱身見等攝,說名俱生。所余煩惱,名非俱生,然體稍粗,因彼而起。由彼斷故,此亦隨無,故名『害伴』。二、羸劣隨眠:謂第六、七地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非俱生身見斷,此亦隨滅,稍難斷故。不違(十卷)《楞伽》(卷四)俱生身見斷故,貪即不生(如彼經雲「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結,我離三結者,大慧!是名見二法隨於身見。彼若如是,不離三結。大慧!是故須陀洹不生如是心」)。彼約二乘斷煩惱說,不依菩薩所知障無故,煩惱不生說,或依二隨眠究竟斷位。彼經、此論,亦不相違。三、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以上。從此以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然由初地已斷皮粗重故,方可顯得初二隨眠位。復由第八地在臚粗重斷故,顯微細隨眠位。若在骨粗重斷者,我說永離一切隨眠,住在佛地」﹞。三、惑業苦:一切二障分別所發業,及苦等。見道所斷。 日成《十地經論釋》﹝北京版《丹珠爾?經釋部》(gi. 27 A 4)﹞雲︰於第四地中,由所謂「若以薩迦耶見為先行」之增上散動得以遠離。為離散動等,為說遠離此故,即唯以此為所對治分。為顯示能遍計唯於初地已斷故,說「俱生」言,作是解雲︰第三地約遍計之見,因此而為諸縛者,前時已斷。此中微細行相者,由與善心等亦不相違而遍住,難了知故。如是,於善等心生起時,亦相應故,唯有我愛、我慢等。分別者不如是故,為粗。由染污之能作意﹝藏文作「bon movs pa can gyi yid la byed civ/」﹞,及安立彼生起之種子故,名能生起。自體之能作意﹝藏文作「rav gi yid la byed pa ni/」﹞,即阿賴耶識。如是其餘,即依此故,說為由彼之能詮所熏成之能詮所有能作意﹝藏文作「de"i rjod pas bsgos pa"i rjod pa"i yid la byed pa/」﹞。然此亦即由所緣及行相不分明故,說為難了知性。此中由所緣亦說為微細,長時隨現行者,謂乃至第四地恆隨逐故。如是由此三因,當知微細。[156] 「法」字,《金藏》無。[157] 「愛等」二字,《金藏》有,余無。[158] 見《十地經論》卷一中。[159] 「凈」字,本論《述記》原引作「得」,今改正。[160] 「身凈我慢障」,藏文作「theg pa dman pas yovs su mya van las "da" ba/」。漢譯亦是菩提流支「譯家名別」。[161] 藏文《攝論?世親釋》亦與《十地經論》名同。[162] 謂第四地依菩提分法。[163] 謂所知障俱生一分。[164] 「習」字下,《金藏》衍「氣」字。[165] 「微煩惱習障」,藏文作「mtshan ma rags pa kun tu "byuv ba/(?)」。[166] 見《攝論?世親釋》卷七中。[167] 「粗相現行」,藏文作「mtshan ma rgya chen po la kun tu spyod pa/」。[168] 苦、集二諦。[169] 道、滅二諦。[170] 「名」字,《金藏》無。[171] 見《解深密》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第七、《瑜伽》卷七十八初。[172] 「現前觀察行流轉愚」,原作「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藏文作「"du byed kyi "jug pa mvon sum du gyur pa bid/」﹞。[173] 《金藏》作「染法」,余作「法染」。[174] 「細相習障」,藏文作「mtshan ma phra mo kun tu "byuv ba/」。[175] 「細相現行」,藏文作「mtshan ma phra mo la kun tu spyod pa/」。[176] 「執」字,《金藏》有,余無。[177] 「現行」二字,《金藏》有,余無。[178] 「六」字,《金藏》有,余無。[179] 《十地經論》卷九原作:彼菩薩﹝為﹞無障礙智現前,﹝得﹞般若波羅蜜行現﹝在﹞前,﹝般若波羅蜜行現前﹞時,即於無作行中,生樂心,非起增上行,彼樂對治、此十種法差別示現。 「無作行」,即空行也,今言非安立行是也。[180] 「障」字,《金藏》無。[181] 「於無相有行障」,藏文作「mtshan ma med pa bid du mvon par "du byed pa/」。[182] 「於無相作行」,藏文作「mtshan ma med par mvon par "du byed pa/」。 [183] 「別抄」卷六初雲︰問︰第七地中純無漏相觀,即是無漏相續,如何得有於無相中,作加行障?諸加行心皆有漏故。解雲︰相續起多,間斷時少,故云純續。理實間斷起有漏心,故有加行。[184] 「及」字,《金藏》有,余無。[185] 「別抄」卷六初又雲︰問︰第八地障能障「任運現相及土」,應名相中加行障!何故「於無相中作加行障」耶?解雲︰理實應爾。今但於無相觀中,任運起「現相及土」,即得自在故。今但就能現相智是根本故,故言「於無相中作加行障」也。[186] 「令」字,《金藏》有,余無。[187] 《金藏》作「土」,余作「立」。[188] 《金藏》作「耶」,余作「也」。[189] 「別」字下,余本有「智」字,《金藏》無。[190] 本論卷五初雲︰二乘有學聖道,滅定現在前時,頓悟菩薩於修道位、有學、漸悟,生空智果現在前時,皆唯起法執。我執已伏故。[191] 今二文合一。[192] 「不能善利益眾生障」,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bya ba la mvon par "du byed pa med pa/」。[193] 見《攝論?世親釋》卷七中。[194] 「於饒益有情不作行」,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byed pa la mvon par "du byed pa med pa/」。[195] 「皆」字,《金藏》有,余無。[196] 原無「所」字。[197] 見《瑜伽》卷七十八﹝《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第七同﹞:於無量說法﹝藏文作「chos bstan pa dpag tu med pa dav/」﹞,即是此中義無礙解﹝藏文作「don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198] 「無量法句文字」,藏文作「chos kyi tshig dav yi ge dpag tu med pa dav/」。 [199] 「法無礙解」字,藏文作「chos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200] 如雲「法句、文字」,隱「名身」未顯說。[201] 「辯」字下,《金藏》有「才」字。「後後慧辯」,藏文作「gov nas gov du wes rab dav spobs pa la/」。[202] 「陀羅尼」,藏文作「gzuvs/」。[203] 「詞無礙解」,藏文作「ves pa"i tshig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204] 「一方」二字,《金藏》無。[205] 「別抄」、《義演》、《金藏》、《大正藏》作「迅」,余誤作「迂」。[206] 「別抄」、《金藏》、《大正藏》作「捷」,余誤作「楗」。[207] 如定、慧、念等體性。[208] 即《雜集論述記》卷二十八,其論第三作「訓詞無礙解」,第四作 「辯才無礙解」。[209]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十七〈三慧章〉第二十六。[210] 「中」字,《金藏》有,余無。[211] 《金藏》作「謂」,余作「諸」。[212] 「論」字,《金藏》有,余無。[213] 《十地經論》卷十一末雲︰是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力及無礙智樂說力,說法時,在於法座,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心差別說法。是菩薩法座﹝藏文作「de"i chos kyi stan/」﹞,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dbav bskur ba"i thob so pa rnams/」﹞,於一切中,最為殊勝。[214] 《十地經論》十二卷中雲︰菩薩住此菩薩法雲地,得如是等無量百千菩薩三昧,以是義故,此菩薩乃至得位菩薩及住善慧地菩薩不能測知。[215] 即《瑜伽》卷四十八〈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第四之 二。[216] 「地」字,《金藏》無。[217] 如《瑜伽》卷四十八雲︰如是所說後後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無,然下品故,不隨其數。當知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於余後地證得成滿,方乃建立。[218] 即十障之名。[219] 「十」字,《金藏》、《大正藏》有,余無。[220] 即愚。[221] 謂引證。[222] 「也」字,《金藏》無。[223] 見《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第七、《瑜伽》卷七十八。[224] 即指《對法》。[225] 《金藏》、《大正藏》作「末」,余誤作「未」。[226] 《對法》卷十四原文為:若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藏文作「de"i byav chub thob pa na bon movs pa"i sgrib pa dav wes bya"i sgrib pa lan cig la spov vo/ lan cig la dgra bcom pa dav/ de b?in bwegs par "gyur ro/」﹞。[227] 仍見《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228] 如說「於如來地有二愚痴」等後雲︰由此二十二種愚痴及十一種粗重故,安立諸地,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彼系縛﹝藏文作「mi ldan pa yin no/」﹞。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奇希有,乃至成就大利大果﹝藏文作「ci tsam du phan yon che ?iv "bras bu che ba ni vo mtshar lags so/」﹞,令諸菩薩能破如是大愚痴羅網,能越如是大粗重稠林﹝藏文作「de ltar kun tu rmovs pa"i dra ba chen po rab tu dral civ de"i gnas van len thibs po chen po las yav dag par "das te/」﹞,現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29] 即《瑜伽》卷四十七中至卷四十八〈第二持隨法瑜伽處〉第四。[230] 即《十地經論》。[231] 即《十地經論?善慧地第九》。中以十「複次」解,以下為第一「復 次」。[232] 「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藏文作「de chos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 chos rnams kyi rav gi mtshan bid rab tu wes so/」。漢譯論雲︰是中自相者,有四種︰一、生法自相﹝藏文作「rigs kyi rav gi mtshan bid dav/」﹞,二、差別自相﹝藏文作「so so"i rav gi mtshan bid dav/」﹞,三、想堅固自相﹝藏文作:「sgra b?in du miv gravs(疑「grags」) pa"i mtshan bid dav/」﹞,四、彼想差別自相﹝藏文作「miv de"i rab tu dbye ba"i mtshan bid de/」﹞。[233] 「以義無礙智知諸法差別相」,藏文作「don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s chos kyi rnam par dbye ba rab tu wes so/」。[234] 「以詞無礙智知不壞說諸法」,藏文作「ves pa"i tshig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s chos rnams ma "dres par bstan pa rab tu wes so/」。漢譯論雲︰是中「不壞說」者,隨所覺諸相、隨彼彼眾生,種種說法故﹝藏文作「de la ma "dres par bstan pa ni su miv go bar "gyur ba de la de bid kyis ston gyi/ g?an gyis ma yin pa"o/」﹞。[235] 「以樂說無礙智知諸法次第不斷說」,藏文作「spobs pa so so yav dag par rig pas chos rnams kyi mthun pa"i rgyun rgyun mi "chad par rab tu wes so/」。漢譯論雲︰「次第不斷說」者,次第不息無量眾多異名,為堅固彼義故﹝藏文作「mthun pa"i rgyun rgyun mi "chad pa ?es bya ba ni rnam gravs dag gi rgyun zad mi wes pa ste/ rnam gravs mav pos don de bid bstan par bya ba"i phyir ro/」﹞。[236] 「也」字,「別抄」同引文中無。[237] 即《十地經論》共有十「複次」,此下為第二「複次」。[238] 「知法無體性」,原文作「知諸法無體性」,藏文作「chos rnams kyi dvos po med pa"i lus rab tu wes so/」。漢譯論雲︰是中同相有四種︰一者、一切法同相﹝藏文作「chos thams cad spyi"i mtshan bid dav/」﹞,二者、一切有為法同相﹝藏文作:「"dus byas thams cad kyi spyi"i mtshan bid dav/」﹞,三者、一切假名同相﹝藏文作「chos thams cad kyi btags pa"i spyi"i mtshan bid dav/」﹞,四者、假名假名同相﹝藏文作「btags pa"i btags pa"i spyi"i mtshan bid de/」﹞。[239] 「知法生滅相」,原文作「知諸法生滅相」,藏文作「chos rnams kyi "byuv ba dav "jig pa rab tu wes so/」。漢譯論又雲︰是中無常門入無我義中,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藏文作「mi rtag pa bid kyi sgo nas chos la bdag med pa la "jug pas spyi"i mtshan bid gbis par sva ma wes pa"i yul du "gyur ro/」﹞。[240] 「知法假名而不斷假名法」,原文作「知諸法假名而不斷假名法」, 藏文作「de la chos thams cad kyi btags pa rgyun "chad pa med pa/」。 漢譯論雲︰假名法以余假名說﹝藏文作「chos g?an gyi btags pa chos g?an la ston pa"o/」﹞。[241] 「知」字原無,而藏文有。[242] 「知隨假名不壞無邊法說」,藏文作「ji ltar btags pa b?in du "khrugs pa med par mtha" yas pas ston to/」。漢譯論雲︰不壞前假名而能異假名說﹝藏文作「rnam gravs g?an dag gis svar btags pa dav mi "gal ba"o/」﹞。[243] 即《十地經》十「複次」中,第四「複次」。[244] 「知法差別」,原作「知諸法差別」,藏文作「chos rab tu dbye ba rab tu wes so/」。漢譯論雲︰是中說相者,有四種﹝藏文作「bstan pa"i mtshan bid kyav rnam pa b?i ste/」﹞:一、修多羅說相﹝藏文作「mdo la sogs pa bstan pa"i mtshan bid dav/」﹞,二、彼釋說相﹝藏文作「de"i rnam par bwad pa bstan pa"i mtshan bid dav/」﹞,三、隨順說相﹝藏文作「rjes su mthun par bstan pa"i mtshan bid dav/」﹞,四、相似說相﹝藏文作「"tsham par bstan pa"i mtshan bid de/」﹞。[245] 「知義義差別」,原作「知諸法義義差別」,藏文作「don rab tu dbye ba rab tu wes so/」。[246] 「隨言音而為說法」,原作「隨諸言音而為說法」,藏文作「sgra b?in du bstan par chos ston to/」。漢譯論雲︰隨彼眾生言音說故﹝藏文作「skad ji lta ba b?in du bstan pa"o/」﹞。[247] 「四」字前,余本有「第」字,《金藏》無。[248] 「法」字,本論《述記》抄誤為「之」,今改。「隨所樂解而為說 法」,藏文作「bsam pa ji lta ba b?in du wes pas chos ston to/」。漢譯論 雲︰隨諸眾生所有心念,乃至隨所有種種譬喻說﹝藏文作「gav gi bsam pa ji lta ba dav/ su dpe"i rnam gravs ji sbed kyis khov du chud par "gyur ba"o/」﹞。[249] 計有十種,今略舉其三。[250] 「六」字,《金藏》缺。[251] 《瑜伽》卷六十六中,修義有四種不同。如云:複次,云何應修法?謂一切善有為法﹝藏文作:「bsgom par bya ba"i chos rnams ni "dus byas kyi dge ba thams cad yin par rig par bya"o/」﹞。此中應知略有四修︰一、得修,二、習修,三、除去修,四、對治修﹝藏文作「de la bsgom pa ni mdor bsdu na rnam pa b?ir blta bar bya ste/ thob pa bsgom pa dav/ bsten pa bsgom pa dav/ spav ba dav/ gben po bsgom pa"o/」﹞。此中未生善法為欲生故,作意修習﹝藏文作「de la dge ba"i chos ma skyes pa rnams skyed pa"i phyir ydi la byed pa bsgom pa gav yin pa de ni…/」﹞,是名得修;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乃至廣說﹝藏文作「dge ba"i chos skyes pa rnams gnas pa dav/ mi brjed par bya ba"i phyir dav/ rgya cher "byuv ba ni… /」﹞,是名習修;已生不善法為欲斷故,作意修習﹝藏文作「sdig pa mi dge ba"i chos skyes pa rnams spav la"i phyir yid la byed pa bsgom pa gav yin pa de ni…/」﹞,名除去修;未生不善法為不生故,於厭患等諸對治門作意修習﹝藏文作「sdig pa mi dge ba"i chos ma skyes pa rnams mi skyed pa"i phyir/ rnam par ?um "byin pa la sogs pa g?en po yid la bya ba goms par byed pa gav yin pa de ni…﹞,名對治修。 今十一住中,有斷有證,有已生有未生,應與四修會釋。 [252] 「會」字下,《金藏》「論第十卷」四字。[253] 「等」,取《瑜伽》卷七十八、《攝論》。
推薦閱讀:
※玅境長老:如何修唯識觀
※成唯識論了義燈 第十三卷
※三自性與三無性
※歐東明 佛教輪迴說的內在難題與中觀學和唯識學的解決 輪迴主體 阿賴耶識-八識種習說闡釋了業感緣起生髮機制
※四有四無無障礙觀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