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今晨發布5年太空實驗結果,顛覆人類對宇宙線認識!

當地時間12月8日(北京時間12月9日凌晨兩點),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在歐洲核子中心(CERN)發布了五年太空實驗的結果。

阿爾法磁譜儀。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對宇宙線的認知

從「乒乓球」擴展到了「足球」量級

宇宙射線。圖片來自網路

據了解,宇宙線(即「宇宙射線」)是來自宇宙空間的高能粒子,是人類獲取太陽系外物質樣本的唯一渠道,被認為是傳遞「宇宙大事件」的信使和發現「宇宙加速器」的探針。丁肇中認為,組成人類已知物質的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只佔宇宙的不到5%,而宇宙中95%以上的物質看不見、摸不著,因此稱之為暗物質(包括暗能量)。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卻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顯感受到。

為尋找暗物質而遠赴太空的AMS,每天不間斷地紀錄與採集數以億計的數據信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測了宇宙線中正電子流強,正電子比例,反質子-質子比,以及電子、正電子、質子,反質子、氦核以及其它核子的流強,試圖找到暗物質的「蛛絲馬跡」。

程林表示,「人類通過研究宇宙線來尋找暗物質,根據對電子、正電子和質子流強等的測量數據,建立了很多不同的物理模型。但AMS的突破在於,它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索宇宙線,由此形成一個全新的物理模型,就好像原先是『X+Y=Z』,現在卻發現不是這樣,而是『X+Y=W』。用丁肇中先生的話來說,就是AMS項目做了五年,得出了很多不一樣的結論,顛覆了我們對宇宙線的認識。」

五年實驗結果

包含若干項大突破


推薦閱讀:

星星為什麼總是畫成五角星形狀呢?
在太空中能不能看到地球上的建築?
如何評價太空時代屬於極權國家的這句話?
太空站中,宇航員呼吸的空氣來自哪裡,如何循環?
「攝影」10張令人目瞪口呆的太空照片

TAG:實驗 | 宇宙 | 人類 | 太空 | 太空實驗 | 丁肇中 | 認識 | 顛覆 | 結果 | 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