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思想資源和思想傳統
哲學在傳統文化中起著主導作用。哲學凝聚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傳統文化的靈魂。西方文化中宗教處於核心地位,而中國文化中,宗教的功能基本上由哲學承擔。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宇宙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生活的意義,價值信念即安身立命的根據,都是透過中國哲學加以反映、凝結和提升的。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傳統文化的精髓,則必須了解中國古代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萌芽於殷周之際。西周初年的《尚書·洪範》提出五行學說,以金、木、水、火、土為構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時期有了原始的「陰陽」觀念。《周易》以乾(天)、坤(地)、震(雷)、艮(山)、離(火)、坎(水)、兌(澤)、巽(風)八卦說明自然想像和社會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哲學思想異常活躍,湧現岀了許多重要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莊子、孟子、孫子、荀子、韓非子等,形成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兵家、農家等學派。在3000年中國哲學發展史上,有各種各樣的思想資源和思想傳統,成為我們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產生著影響。
而對中國哲學發展影響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資源和思想傳統:早期儒家、早期道家、中國佛學、宋明理學。這四大傳統共同特點是,它們的智慧都是人生智慧。中國哲學的智慧是從偉大精神人格中、從哲學家的實踐行為中流露或顯現出來的。中國哲學家透視現在,玄想未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現實世界來實現。
一、早期儒家
儒家最早代表人物有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學經典被稱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樂》失傳後,稱為「五經」)。早期儒家思想還可以通過《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後兩篇為《禮記》中兩篇文章,以上為「四書」)及《荀子》等來了解。
儒學的精神,首先是創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對宇宙的一種根源感。《周易·繫辭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是說天地的根本性質是「生生不息」。《易傳》認為,宇宙是一剛健的生命體,不停息地變化流行,人也應該仿效它而自強不息。人有了這種剛健自強、生生不息的主體精神,就能夠開拓創新、窮通變易。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宏大天性,就是要發揚創造性的生命精神,全面發揮人的稟賦與潛能。所以《論語》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禮記》說:「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就是說,一旦人能充分地護持住自己的道德理性,人就能全面發揮其本性,並且尊重每一個人及每一物體的生存,使之「各遂其性」;這樣就能回應天地的生命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與天地鼎足而三,理性地並進而輔相天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生活意義,由此確立。
早期儒家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講創造生命精神貫注於天上、地下、人間;人可以與天地相協調、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並以平等精神體察宇宙間一切存在的價值,完成其生命;最終通過「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實際行動中實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孔子哲學的基本觀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仁者,人也」。其實,「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天、地、人、物、我之間的普遍聯繫與相互滋養潤澤。「仁」又是主體內在的意識,「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內在的「仁」具有偉大崇高的道德價值。
「仁者愛人」,它是一種博大的同情心。有仁德的人會用愛心去對待人,既自愛,又愛人,既自尊,又尊人。
「仁」又是一種寬容的精神。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愛的精神,由愛自己的親人推廣到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人,愛宇宙萬物。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仁者把自己和天地萬物看成一體。
儒家主張通過仁愛之心的推廣,把人的精神提揚到超脫尋常的人與我、物與我之分別的「天人合一」之境。1993年9月在美國芝加哥,出席世界宗教大會的幾千位宗教領袖或代表簽署了《全球倫理宣言》,其中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文明社會矛盾與衝突相當普遍的當今世界,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寬容誠恕之道,彼此尊重,加強溝通,理解與對話,是調節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族群與族群、宗教與宗教之間關係的良方,也是克服人與自然對立所造成的生態危機的思路。
儒家精神是一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偉大寓於平凡的精神。儒家認為,人存在的價值,就在於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人格,以良知作主宰,就能超越世間各種境遇,超越本能慾望,以超越的精神,做好日常的事業。
二、早期道家
早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老子》文約義豐,《莊子》詼詭譎奇。《老》《庄》不獨表達了特殊的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國藝術精神,以詩與寓言,以多義的比興、隱喻來表達形而上學的意涵,堪稱世界文化奇葩。 《老》《庄》詩意盎然,哲理宏博,汪洋恣肆,生機勃勃,暗示性無邊無涯,涵蓋面無窮無盡。
《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是一個終極實在的概念。它是整體性的,在本質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說。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也不能將其特性有限地表達出來。它是不受局限的、無終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與原始渾然的總體。「道」又不是一靜止不變的實體,而是一流轉與變遷的過程。道是整體與過程的統一。
在人生論上,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虛極靜篤」是一種得道的境界,虛靜容易到達,但「虛極靜篤」卻很難達到,需要長期的修鍊。達到」虛極靜篤「的境界就會有大智慧出現,其實就是進入了潛意識狀態即具潛能。)。這一原則老子稱為「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以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
老子主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說,學習知識要積累,要用加法一步一步肯定;而把握和體悟道,則要用減法,一步一步否定。道家認為真正的哲學智慧,必須從否定入手,一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
其實道家與儒家殊途同歸最終都強調個人與無限的宇宙契合無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與儒家努力盡社會人倫義務和社會責任,積極入世、遵守社會規範的主張不同,道家通過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識、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縛,以化解人生之憂。道家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脫解放,不是指放縱形骸的情慾。所以莊子要求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遙無待之游,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
庄學討論了人的生存處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宇宙大化,面對無限的時空、知識、意義、價值。人世不同慾望之追逐競爭中,人心承受了巨大壓力和痛苦,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如何化解這些痛苦、困惑?
莊子的人生哲學提示人們,由現實到理想,由有限到無限,致廣大,盡精微,遍歷層層生命境界求精神之超脫解放。庄學將人提升為太空人,超越有待,不為俗累,宛若大鵬神鳥,遺世獨立,飄然遠行,背雲氣,負蒼穹,翱翔太虛。《莊子·逍遙遊》強調得其自在,歌頌生命自我的超拔飛越;《莊子·齊物論》強調蘄於平等,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合。反對唯我獨尊,主張寬容。承認自己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必須以承認別人為先導。這是一種平等的價值觀,每一個生命可以從緊張、偏執中超脫出來,去尋求自我超拔的途徑。
三、中國佛教哲學
印度佛教自西漢傳入後,經過幾百年的消化,創立了中國化的佛教哲學,它滲透了中國哲人的智慧,特別是道家、儒家和魏晉玄學的哲理。中國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
佛教啟迪人們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執,破開自己的囚籠,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佛教的反本歸極、明心見性、自識本心、見性成佛之論及一整套修行方法,是要人們尋找心靈的家園,啟發一種內在的自覺,培養一種偉大的人格。與儒家成聖、成賢,道家成至人、成真人一樣,佛家的成菩薩、成佛陀,也是一種道德人格的蘄向。而佛家的諸佛平等境界和眾生一起拯救世界的熱忱,同樣是一種寶貴的思想資源。
佛教讓人們反觀自己心靈的無明,對治一切貪、瞋(嗔)、痴、慢、疑、惡見,拓闊自己的心靈,從種種狹隘的偏見中超脫出來,使自己日進於高明之境,而不為無明所縛。
禪宗教人「了生死」,生死能了則一切外在的執著都可以放下,人們不再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他的緊張不安可以消解,他的創造性反而可以爆發出來;這樣有限的生命便進入到無限的境界。中國宗教哲學,削減了宗教的意識,更加世俗化。其「擔水運柴,無非妙道」、「一闡提皆得成佛」等論旨,都受到了儒、道思想的影響。
從思辯講,中國佛學確有一套自己獨特的運思模型。天台宗的智慧是圓融的智慧。天台圓教取層層圓而無偏、遍無遺漏的辯證綜合的方式。其「三諦圓融」說,把一心同時觀照表象世界之空無、假有、非空非有等各方面,互不妨礙、彼此圓融地統一起來。
華嚴宗提倡開放的心靈,其所主張的「理無礙、事無礙、事事無礙」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張,把本體與現象、現象與現象之間的關係都看著是互為依持、互為因果、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的。它把世界看著是無限豐富的世界,看著是融攝了不同層次的相對價值系統的一個更高價值系統。在一無限和諧的實在中,主體和客體也是互為依籍、互為關聯的。
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當下自識本心,強調自性是佛,平常即道。禪宗主張在實際的人生中才有涅槃(自由),在涅槃中才有實際的人生。禪宗以創造性的生活和自我覺悟的日常途經,來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為神奇,寓神奇於平淡。禪宗極大地張揚了人的主體意識,肯定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它用烘雲托月的方法,不說不可言說的東西是什麼,而之說它不是什麼。禪宗甚至不用語言,而以各種身體動作,或以「棒喝」之類的方法,開悟心靈,啟發人大徹大悟。
四、宋明理學(或稱道學)
宋明理學以儒學為主幹,融攝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氣論、心性論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學體系。它把漢唐以來註疏「五經」的傳統變為講求「四書」的義理,討論身心性命修養問題,並以民間自由講學之書院為依託,把傳統精英文化進一步世俗化了。理學是整個東亞文明的體現,它不僅在元、明、清三朝成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而且在14―20世紀對東亞各民族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朱熹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討論了理氣關係與心性關係。他認為宇宙間事物的法則、規律在邏輯上要先於個別的事物。如果把「理」設定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即作為「類」的人的本質規定,那麼它在邏輯上要先於或高於實際的人,即具體、個別的人。這就強調了道德理性對人軀體情感慾望的制約。心是性、情的統一。
性是人的本質規定,是情的根據或根源,情則是性的表現。「心統性情」即心兼含有性(內在道德理性)和情(感情慾念),又指「心主宰性情」。這裡又強調了意識主體和理性對於情感的主導、控制。所以他主張以「居敬、窮理」的方法涵養心性。居敬就是專心致志,窮理就是深入研究。他還闡發了「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而獲知識)」的方法,其中包含有科學求知的精神。
王陽明是宋明理學中心學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說與「致良知」教,是他頗有特色的學說。他肯定知行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包含和動態統一,甚至把「一念發動處」的意念、動機都看作是行之開始。
「致良知」即擴充良知(良知為孟子所講,是內在道德判斷與評價作用),一方面除去心中的自私念頭和不正當慾望,保持善良的心地;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接受磨練,切實踐行,把心中的善意具體地表現出來,不能只口頭說說。良知不僅表現為「知是知非、知善知惡」的先驗原則,同時又表現為「好善惡惡、為善去惡」的道德自覺與實踐。「致良知」也就是一套修養德性的功夫。王陽明教人要身體力行,在實踐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說朱熹強調道德的理念、規範與知識的話,王陽明則強調道德的情感、直覺與體驗。這就是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不同。在方法論上,前者主張「問道學」,後者主張「尊德性」。
宋明理學將道德提高為本體,重建了人的哲學。理學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顏樂處」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理學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張載的不朽格言為代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宋明理學對培養氣節操守,重視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等建立主體意志結構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人優於自然等方面,提到本體論的高度,空前地樹立了人的道德主體性的莊嚴偉大。
另一方面,理學成為後期封建社會官方意識形態,其被統治階級所利用部分,維護了封建專制主義的等級秩序,以一整套規範壓制和扼殺了人的本性,造成了倫理異化,給中國社會和人民曾帶來災難。
推薦閱讀: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研習先哲古韻之精髓。
※德國傳統政治哲學並不先進,且缺陷嚴重!
※傳統文化與現代領導藝術
※《漢字英雄》: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文化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