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成語知多少?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一定的意義,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成語,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傳統文化傳承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比如:父慈子孝
出自:《禮記·禮運》
「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又比如:長幼有序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長幼有序,夫妻有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最近我們學堂準備推出大型國學講座,靈動中國--《孝經》公益行活動,所以我們今天的主題還是「孝」。
我們簡單的來幾個與孝有關的成語,與大家共同分享:
1、風木之思: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
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3、伯俞泣杖:伯俞,一位古代孝子名。形容對父母極為孝順。
4、割骨療親:股,就是大腿。是指古代的孝子割捨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
5、拽布拖麻:猶言披麻戴孝。
6、忠孝兩全: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7、綵衣娛親:身穿綵衣逗父母開心,比喻孝順父母。
8、慈烏反哺: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9、菽水承歡:指子女能克盡孝道,供養父母,使父母歡樂。
10、大杖則走:杖即木棍;走就是逃跑意思。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於不義。
11、冬溫夏清: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稱冬暖夏涼。
12、雞骨支床: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13、孝思不匱:匱,缺乏的意思。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14、孝子愛日:珍惜與父母共處的歲月,能及時行孝。
15、入孝出悌:出自《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謂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很多經典中含有很多孝的故事,大家不妨留言說一說。
推薦閱讀:
※容易誤讀的成語
※10個看圖猜成語,少於5個都不及格!還好我猜對了6個
※別被這些帶「虎」的成語唬住了
※孟母三遷(給孩子講成語)
※280個容易讀錯、寫錯、用錯的成語
TAG: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