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八 (1)
《瑜伽師地論》卷八.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
己五、雜染施設建立(分二科) 庚一、征
複次云何雜染施設建立?
前面在(第四卷)初就是〈意地〉這一科,第一地〈五識相應地〉,第二就是〈意地〉,這兩個地,一共有十七個地,這兩地說完了,就說「云何有尋有伺地?」「云何無尋唯伺地?」「云何無尋無伺地?」這三個地是「略以五門施設建立」,就是從五個部分來安立這三地,五個部分是那五個呢?第一個是「界施設建立」,第二「相施設建立」,第三個是「如理作意施設建立」,第四是「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這四個施設建立都講完了,現在就是第五個「雜染施設建立」,解釋這個建立。
「雜染施設建立」這一科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征」。「複次云何雜染施設建立」,除掉了前面那四種,又怎麼叫做「雜染施設建立?」這是提出這個問題。這個「雜染施設建立」,就是我們眾生在生死裡面流轉全面的情況,是這樣意思。這先提出這個問題,然後第二科加以解釋。
解釋的第一科「顯雜染」,分四科,第一是「標」。「謂由三種雜染應知」,這底下先是「標」,然後一共分四科。標完了就是「征」,征完了就是「列」,列完了就解「釋」,這是先是「標」。
庚二、釋(分二科) 辛一、顯雜染(分四科) 壬一、標
謂由三種雜染應知。
「謂由三種雜染應知」,就是由於我們的眾生有這三種雜染的事情,所以叫做「雜染施設建立」。這個「雜染」是怎麼回事呢?「雜染」就是染污。
我們這個凡夫也有一些人有智慧,像孟子道性善,說是人的心是善的;荀子道性惡,還有是誰?墨子是性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也會說出幾句話來表示那件事。
但是在我們的佛法裡面,唯識學者的解釋要比他們說得更明白。這個唯識學者的說法,他把它一樣、一樣事都單獨的立起來,單獨的立出來。說是心我們這個心,還有心所,有心王、有心所。我們一般人是說心王和心所統起來說,說這人很壞,說這人很好,我們就統起來這麼說,但是唯識學者不是,他把它分析出來。心本身、這心王本身的體性是無記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心所法裡面有的是善,有的是惡。
現在說「雜染」就是這個噁心所,貪瞋痴慢疑這都是惡法。這惡法它本身是惡、是染污的,它又能染污心。它自己是染污的,它又能染污這個心,使令心也是污染的,這個就叫做雜染。「雜」者「和」也,同他在一起叫做「雜」。我們無記的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的這個心,同這個染污的心所在一起呢?所以叫做「雜」,染污心所在一起的時候也染污了,叫做「雜染」,這個雜染有這個味道。或者說雜染就是染污,就是染污本身。雜染,這底下說這種情形不只一種雜染,有三種雜染,三種雜染是什麼呢?
壬二、征
何等為三?
壬三、列
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
「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這三種雜染。
這個「煩惱」它本身就是污穢的東西,就是雜染、染污。
這「業雜染」是什麼東西呢?「業」呢?有罪業、有福業、不動業,在世間上的業就分這麼三種。這個罪業,我們若造了罪業的時候也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殺盜淫妄也害了自己,也害別人,所以這是染污。說是我沒有造罪,我修善法,又去修禪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得這個禪定,這不是罪業,但是這種業是取相、分別執著,執著心還是在的,還是不清凈,還是染污。我們就是造善,作善法,還是執著的,還是不清凈,還是不是那麼理想,所以也是染污,還是雜染。
這第三個「生雜染」是什麼呢?就是由煩惱雜染髮動出來的業雜染,由業雜染就招感了很多的果報。「生」,就是果報,或者是人間的果報,天上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這都叫做「生雜染」。為什麼也是生雜染呢?也是不理想,三惡道的苦惱太苦了,叫做「苦苦」,就是它生出來這種苦惱的境界,一現出來就是苦。現出來以後它沒有滅,沒有消失,還繼續存在,還是令你苦,所以兩個苦。
若是我得到人間、天上的果報呢?是快樂嘛,那不苦。不苦,但是壞了的時候就苦了,你若失掉了那種快樂的果報就苦,所以叫「壞苦」。所以還不是圓滿,還終究有一天是無常了,無常了的時候令你苦惱。所以諸天死亡的時候都是苦;三惡道的眾生,要離開三惡道的時候心情好一點;但是天上的人或是人間富貴的人,死的時候苦,因為同可愛的境界分離了,不得了,所以叫「壞苦」。
另外有一種眾生就是「行苦」,就是他也不苦不樂叫「行苦」。行苦也是苦,因為「行」這個字就是向前進,走路叫行,行是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們眾生說現在也不感覺苦,也不感覺樂,但是時間不是停留在那裡,它向前進,向前進終究是遇見苦了,不是壞苦,就是苦苦,所以還是苦。
這個「生」,在三界五趣裡面流轉生死,也是雜染,也是不理想的東西。所以由煩惱發動出來種種的業,由種種雜染的業又得到種種果報的苦。
「煩惱」也是雜染,「業」也是雜染,「生」還是雜染,所以人在生死里流轉就是相續的雜染,只此而已,沒有什麼好東西,沒有這個理想的事情,所以稱之為「雜染」。「三種雜染應知,何等為三?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
從這上面看, 這苦集滅道,苦集二諦:苦諦、集諦這二諦,就是三雜染。這幾句話就是評定了在三界生死的流轉都是可厭離的,不是可愛的地方。這是壬三,這以下是解釋。
壬四、釋(分三科) 癸一、煩惱雜染(分二科) 子一、征
煩惱雜染云何?
這一科先解釋「煩惱雜染」,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煩惱雜染云何?」煩惱是雜染的,內容是怎麼個情形呢?這是問。
第二科是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列」,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嗢柁南」我們在前面有解釋過,翻個「集施」,「集所說義,施有情故」,把所要說的意思,用簡單的文句把它表達出來,布施給有情,叫他開悟。這嗢柁南怎麼說的呢?
子二、釋(分二科) 丑一、標列(分二科) 寅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上品顛倒攝,差別諸過患。
「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上品顛倒攝,差別諸過患」,這四句話就把這煩惱雜染說完了。
底下第二科是「長行」,長行是什麼呢?就是「長」比前面那個頌是長,所以叫「長行」,這個就是解釋這個頌的。
寅二、長行
當知煩惱雜染,由自性故,分別故,因故,位故,門故,上品故,顛倒攝故,差別故,過患故,解釋應知。
「當知煩惱雜染,由自性故」,那「頌」上第一頭兩個字是「自性」、「分別故」。煩惱的自性是什麼?「自性故」。「分別故」,有差別。「因故」,煩惱的因。「位故」,就是前後的次第,深淺的次第。「門」一個門、一個門的。「上品故」這個煩惱是屬於上品的?是中品的?軟品的?還有屬於「顛倒攝故,差別故,過患故」,一共是九段,也就是九個門,分九部分「解釋應知」,解釋這個煩惱雜染。這煩惱雜染內容是什麼呢?就是分這麼九個部分來解釋它。
看這個《瑜伽師地論》作者的智慧不得了,這麼樣解釋這個煩惱。我們普通說是煩惱貪瞋痴就算了,但是這上面可不是,可是詳詳細細的解釋出來。
丑二、隨釋(分九科) 寅一、煩惱自性
煩惱自性者,謂若法生時,其相自然不寂靜起,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而轉,是名略說煩惱自性。
這底下「隨解釋」。前面是「標」,標出來九個門,九大科,分九科來解釋。第一科是解釋「煩惱自性」。
「煩惱自性者,謂若法生時,其相自然不寂靜起。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而轉,是名略說煩惱自性」。就是「略說」,簡略的說煩惱的相貌,是這麼意思。
「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情況。說是這個燈的情況,燈的相貌,說那個人的相貌,那朵花的相貌,就是它每一法本身的情況都叫做「自」,它自己本身的情況叫做「自」,不是通於其他法,所以叫做「自」。這個煩惱的相貌和非煩惱相貌就不一樣。人有人的相貌,天有天的相貌,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貌,所以叫做「自性」。煩惱的自性是什麼樣子的呢?
「謂若法生時」,就是說若那個煩惱那一法它現起的時候,「其相自然不寂靜起」,它的相貌自然的不須要其他的因緣來幫助他,他就是不寂靜,他現出來的就是不寂靜的相貌。這個貪心來了,你的心就不寂靜;這個瞋心來了,也不寂靜;疑惑心來了心裡也不寂靜;高慢心來了也不寂靜,反正是不管是那一個煩惱,它總是有個不寂靜的相貌。不寂靜是一切煩惱的通相,一切煩惱的相貌都是「不寂靜」,就是不安定,不安,是這樣子。這一句話就是這樣說了。
「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而轉」,由彼不寂靜的相貌一生起來以後,生起來以後它並不一下子就能滅了。它「不寂靜行,相續而轉」,使令你的身體、使令你的心境、使令你的身心也隨著煩惱那樣子,也是不寂靜行相續而轉。身也不安,心也不安,相續的在那活動。而「轉」就是活動,相續的活動。「是名略說,煩惱自性」,簡單的說煩惱的自性是什麼樣子?就是不寂靜。
「由彼起故」,煩惱原來是有種子的,由彼煩惱的種子生出現行來,就是這麼意思。生出現行,煩惱本身是不寂靜的,但是它不是孤獨的,它是和你的思想在一起的。所以在你的身心上,你的身心要受它影響,也是不寂靜。自己不寂靜,令身心也不寂靜,共同的就是不寂靜,這就是煩惱的自性。你看這煩惱是什麼相貌?不寂靜是它的相貌。就是亂,動亂起來了,所以叫做「不寂靜」。
寅二、煩惱分別(分二科) 卯一、明種別(分十一科) 辰一、一種
煩惱分別者,或立一種,謂由煩惱雜染義故。
「煩惱分別者」,這是第二科「煩惱分別」,就是煩惱分別出來各式各樣的煩惱,有差別。這裡分成十一科,由十一個部分來解釋煩惱的分別。
「或立一種」,或者說煩惱有多少呢?只有一種煩惱,什麼呢?「謂由煩惱雜染義故」,就是這個煩惱它就是污染的,它是一切染污法的根本。因為有煩惱的染污,是凡與煩惱沾上邊也都受到它染污了。所以總立為就是這麼一種煩惱,就是一種,就是「雜染義」,所以叫做染污的。
那麼這樣說呢?所以這個我們凡夫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識、有各式各樣的事情都受到煩惱的污染,都變成不清凈了。若是斷掉了煩惱的人,就是大菩薩,他在人間度化眾生,他也有父親、也有母親,他也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有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什麼都有,但是沒有煩惱,他就不染污了,雖然他也和我們凡夫一樣,像維摩詰居士,也有妻子、兒女,也有很多的財富,但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都是清凈的,這是和凡夫不同!凡夫呢?「由煩惱雜染義故」,所以就是不管怎麼的都是不清凈。
辰二、二種
或分二種,謂見道所斷,修道所斷。
「或分二種」,或者是分成兩種,兩種煩惱。「謂見道所斷,修道所斷」,這是兩種煩惱。
怎麼叫「見道所斷」?「見道」是什麼?就是你覺悟了諸法實相的智慧,就是般若的光明。由般若的光明見到第一義諦了,這個時候是無障礙的境界,所以叫做「道」。比如這條道路從這能通過去,如果有障礙,障礙就是不通了,不通了就不是道了。是無障礙的境界,這是聖人的境界。所以這個「見道」明白一點講,什麼是「見道」?就是覺悟了諸法實相的智慧成就了,成就了通達第一義諦的大智慧了,那叫做見道。
見道的時候所斷除去的煩惱,這是一類,斷除什麼煩惱呢?就是由分別引起的煩惱,由分別心引起的煩惱。我感覺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有我,就有我所有的一切,因此要保護我、我所,於是乎貪瞋痴都來了。就是由分別心引起的一切煩惱,在見道的時候都斷掉了,是這樣子。這是「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見道的煩惱,斷了煩惱,也斷了煩惱所引起的業,也斷了煩惱業所得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沒有了,見道的人不會再到三惡道去了。
其中還有一樣事情,比如說女人,不管你是在家居士也好,你出家的法師也好,你是女的。你若是見道了以後,你這個生命體結束了,再不會再作女人的,這經上有說這個話,再不會再作女人。所以見道所斷的煩惱還有這件事,「見道所斷」。
「修道所斷」,修道還是以般若的智慧,能見諸法實相的智慧,但是智慧沒有圓滿,還要繼續的修,繼續的努力的修四念處,乃至到佛才圓滿的,還有修道。見道以後,還要修。修道的時候,他也有所斷的煩惱,那就不是由分別起的,就是由任運而有的。就是不自覺的煩惱就來了,不是因為分別來的,不自覺的就會有煩惱。說高慢心,聖人有高慢心,他不是要分別才有高慢心的,就任運就出來了,高慢心出來了。還有其他的煩惱也是有,這個時候修道的時候就是數數的觀諸法實相,觀察色受想行識。這個初得聖道的人也修不凈觀的,他也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修這種觀。當然也是像《般若經》裡面,《法華經》、《華嚴經》裡面,說是諸法實相的觀他也是修。這樣子不斷的修,就把那任運而起的煩惱也逐漸的斷了,乃至到佛究竟清凈。是「見道所斷,修道所斷」,從這兩個部分來分別煩惱的不同,所以名之為「二」。
推薦閱讀:
※久坐腰疼,如何用瑜伽緩解?
※高級瑜伽:擴胸調息
※孫宋形意參研系列之四
※秘瑜伽戰士一常常做錯,該怎麼糾正?
※如何規劃成為瑜伽老師的職業道路?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