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析胡塞爾現象學理論

淺析胡塞爾現象學理論

【摘 要】胡塞爾德國哲學家、20世紀現象學學派創始人。胡塞爾對建立一種作為科學的哲學懷著純真而真誠的嚮往。胡塞爾認為,必須把對於世界的「自然的觀點」和「科學的觀點」以及歷史上出現並遺留下來的對於世界的看法即傳統哲學的觀點,統統都加以懸置起來。胡塞爾又借用數學上的術語,把這種「懸置」稱為加括弧,意思是將對於世界的種種觀點放在括弧里,存而不論。他認為科學的哲學雖然不同於經驗科學,但它也擁有一個屬於它的合理的研究對象,意向性理論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理論。胡塞爾認為,為解決人生和價值不足必須首先尋求堅實的理性基礎。胡塞爾提出了「現象學的還原」就是「一切原則的原則」。胡塞爾認為生活世界的一切客體都是主體給與的,都是我們的擁有物。胡塞爾現象學認為,認識需要把客體對象化,而主體對客體的選擇是自由的,考察範圍可大可小。胡塞爾是對當代大師級哲學家。有著廣泛影響的「書齋里的思想家」。與蘇格拉底、笛卡兒、康德一樣,是哲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4806111.htm  【關鍵詞】生平與著述;現象學思想;後世影響  胡塞爾(1859~1938)德國哲學家、20世紀現象學學派創始人。1859年4月8日出生在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的普羅斯尼茲的一個猶太家庭,今屬捷克。他早先攻讀數學、物理,1881年獲博士學位,1883年起在維也納追隨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布倫塔諾鑽研哲學,先後在德國哈雷、哥丁根和弗賴堡大學任教,1938年病逝於弗賴堡。胡塞爾的大量著作有些發表於生前,有些出版於死後,有些仍在整理編輯中。  一、胡塞爾生平與著述  現象學由德國猶太裔哲學家胡塞爾創立,它最重要的貢獻是揭示出了一種新的哲學思考方法的可能,或一個看待哲學問題的更原初的視野。胡塞爾23歲時在維也納大學獲得數學博士,並從事過短期的數學方面的工作。1884年至1886年,他在維也納聽到了布倫塔諾的課後,關於「意向性」的講述使得他的思路大開,從此決定獻身於哲學事業。1891年他發表了《算術哲學》一書,對數學和邏輯的基礎從意識心理的角度進行分析。1900年至1901年,胡塞爾發表了兩卷本的《邏輯研究》,對邏輯研究中的心理主義、包括他自己的一些過去的思想進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向性」這個居於主體和對象之間的更本源的思路來理解「意義」的純構成,並以此為基點,論述了現象學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此書標誌著二十世紀現象學運動的開始。1901年,胡塞爾到哥廷根大學任教。其後,他經歷了某種思想危機,最後以1913年發表的《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一書作結,完成了從「描述現象學」到「先驗現象學」的過渡。這之後,他對於意向性構成的思想又有更豐富的論述。1916年,胡塞爾受聘於弗萊堡大學,接替新康德主義者李凱爾特的教席,並與海德格爾相識。1928年,發表了《內在時間意識的現象學講座》。1929年出版了《形式的和先驗的邏輯》。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中,他更多地關注「主體間性」問題,而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學說,撰寫了《笛卡爾的沉思》和《歐洲科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由於納粹對於猶太人的迫害,胡塞爾晚景凄涼,1938年去世時弗萊堡大學哲學系只有一人參加他的葬禮。  二、胡塞爾現象學的主要思想  1.胡塞爾對建立一種作為科學的哲學懷著純真而真誠的嚮往。胡塞爾認為首先應當通過一種方法,找到哲學的出發點。胡塞爾要求有一種新的方法,這種方法將對世界提供一種徹底地改變了的觀點。這種觀點就是面向「事物本身」。他認為科學的哲學雖然不同於經驗科學,但它也擁有一個屬於它的合理的研究對象,這就是「本質」。要把握「本質」就必須放棄「自然態度」,實行現象學的「懸擱」,「使屬於自然態度的本質的一般斷言失去作用」而「懸擱」之後留下來的「現象學剩餘」便是現象學的內容,便是「本質」。顯然,「本質」就是意識的本質,因為,自在的自然世界沒有本質,斷言自在之物具有本質便必然包含矛盾。胡塞爾認為不能談論意識之外的本質。因此,現象學就是對意識的研究。胡塞爾認為,必須把對於世界的「自然的觀點」和「科學的觀點」以及歷史上出現並遺留下來的對於世界的看法即傳統哲學的觀點,統統都加以懸置起來。胡塞爾又借用數學上的術語,把這種「懸置」稱為加括弧,意思是將對於世界的種種觀點放在括弧里,存而不論。  2.意向性理論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理論。胡塞爾說:「意向性表現了意識的基本性質,全部現象學問題……都與之密切相關。」胡塞爾認為,把意向性定義為「作為『對某物的意識』的心理過程的特性」或者,「意向的心理過程就是對某物的意識」。胡塞爾認為,在意識中我們意向著意識之外的實在的對象,但是不難發現,在許多時候我們意向的對象不真的存在,而我們的意識卻仍然是可能的,意識的意向性仍然存在。這意味著意識當它和實在沒有關係時仍然是自身完整的、自足的,意識能夠擁有純粹的意向性和純粹的活動,意識的本質是意識的純粹的內在固有的性質,這種本質和實在與所決定的經驗無關。  3.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時代的急劇變化動搖了西方文明及其價值標準,摧毀了理論的自信和理性的信仰。在這種情況下,胡塞爾仍堅定地執著於「通向絕對清晰的精神生活的道路」。胡塞爾認為實證主義精神及非理性主義非但不可能恢復和拯救西方理性傳統,卻更加深了伴隨著世界大戰和物慾而來的人類的精神危機以及建立在近代哲學新理念上的人性的危機。胡塞爾認為解決人生和價值不足必須首先尋求堅實的理性基礎。胡塞爾在1936年出版的最後一部著作《歐洲科學的危機和超越論的現象學》一書中,胡塞爾站在哲學的高度上對現代文化引起的「綜合危機」特別是科學危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胡塞爾認為科學危機就是哲學的危機,即自然科學的強勁發展和哲學的日益衰退的差距的擴大,最終導致了歐洲人性的危機。面對這種危機,胡塞爾提出了自己的現象學哲學,更準確地說是先驗主義的現象學。胡塞爾要求把人的主體性不足的研究作為哲學不足的中心,把價值意義的不足作為研究的重點。  4.胡塞爾為了建立一門關於純粹現象而非僅僅心理現象的科學,他在1901年之後提出了「現象學的還原」。即將一切關於某種東西「已經在那了」的預設「懸置起來」,或使其失效。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命題,如果包含對於某種超出了自身給予範圍的斷定,這種超越的東西就要被過濾掉或「放入括弧中」,以使之失效。自然主義立場所夾帶進來的,必須與該命題本身的純意義「分離」開來。通過這種還原,所達到的就是那些自身顯現的純現象,就是「一切原則的原則」。胡塞爾認為,要使哲學成為一門嚴密的科學,就必須獲得這種先驗的本質,只有這種本質才能為科學知識提供可靠的基礎,使之具有普遍性必然性。這樣胡塞爾就把現象學發展為一種「本質的科學」,把現象學的方法發展為「本質的還原」。  5.胡塞爾認為「生活世界」這一概念似乎一直是一個很神秘的概念,人們對它的爭議也特別大,主要是其經驗或超驗屬性不易辨別。胡塞爾具體把它稱之為「日常生活世界」。胡塞爾給「生活世界」下過一個定義:「生活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世界,在自然而然、平平淡淡的過日子的態度中,我們成為與別的作用主體的開放領域相統一的、有著生動作用的主體。生活世界的一切客體都是主體給與的,都是我們的擁有物。」胡塞爾認為「生活世界」構成了科學的根基和源泉。科學的全部意義都存在於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作為「特殊的世界」科(下轉封三)(上接第202頁)學世界的生長的普遍土壤,也是科學世界的普遍歸宿。胡塞爾還認為堅持生活世界意識,可以使科學家和他們的事業找到自己的原本意識,返回到自己的起源地。  6.胡塞爾試圖確立一種名為「純粹現象學」的哲學形態,旨在為哲學奠定嚴格的科學基礎,並為科學建立牢固的哲學基礎,他稱前者為「純粹現象學」要做的工作,意在考察純粹意識活動的本質結構和基本功能,稱後者為「現象學哲學」能做的事情,旨在破解傳統經驗主義的懷疑論陷阱、化解傳統理性主義的偶在論難堪。胡塞爾認為,哲學是,至少應當是,一門嚴格的科學,一門能夠提供真切知識的學問,一門唯一能夠為真切知識的確立提供牢不可破的堅實基礎的學問。胡塞爾終其一生都在強調一種不同於不假思索的自然態度的哲學態度,即現象學態度。胡塞爾現象學認為,事物的同一性是就認識論而言的,因為認識需要把客體對象化,而主體對客體的選擇是自由的,考察範圍可大可小。在認識論層面,任何考察對象,其同一性被以直觀的方式獲得從而是主觀的。但事物的差異性卻是客觀的,被考察對象的內在差異性是絕對的,相對於認識主體而言也是外在的。作為主觀選取的考察對象,定在就是變動不居過程當中的某個事態,變化則是因為事物的有限性導致了事物之間的互相依賴。這裡的「認識」即胡塞爾所謂的意向性活動,而這裡的「事物」即胡塞爾所謂的意向相關項。  三、胡塞爾現象學理論的後世影響  1.胡塞爾是對當代大師級哲學家。有著廣泛影響的「書齋里的思想家」。與蘇格拉底、笛卡兒、康德一樣,是哲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胡塞爾的現象學。對意向活動。尤其是對感知行為和想像行為的細緻分析。首先為歐洲大陸哲學提供了豐富的養料。為梅洛·龐蒂的感知現象學和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對符號行為、含義理論和判斷理論的獨特理解和特別關注。為英美語言分析哲學和邏輯哲學指出了新的視野;他的時間意識分析堪稱哲學中最抽象、最形而上的研究課題;他所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比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更為有力地影響著今天的社會和政治生活,並成為當代哲人思想的核心成分;而對陌生意識的意向分析,則把意識現象學帶入社會學的研究領域,當代許多重要的哲學家——舒茨、萊維納斯、古爾維奇等都從中獲益匪淺。現象學對當代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藝術論、心理學、法哲學、神學、教育學、邏輯學,乃至經濟學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因此,現象學不是一個哲學學派,它是不時地進行自我改變。並因此而持存在著的「思」的可能性。  2.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胡塞爾當時提出「生活世界」理論,是為了克服當時的歐洲危機。自啟蒙運動以來,理性的力量無往而不勝,在許多領域都居於統治地位,但為什麼還會發生世界大戰呢?為什麼人們還承受著焦慮與不安呢?胡塞爾認為,歐洲已經生病了,歐洲處於生存的危機之中。究其根源,歐洲的危機實質上是歐洲人性的危機,是歐洲人在啟蒙理性的日益膨脹之下遺忘了人之為人、人之生存的價值和意義所在。而產生歐洲人性的危機的源頭就是歐洲科學的危機和哲學的危機。歐洲科學危機的根源是自伽利略以來,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以數學和物理學為代表的客觀主義、科學主義的不斷發展,它們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斷數學化和符號化了我們生活於其中並且不斷給予我們存在的意義的「生活世界」。這樣的一個「科學世界」給「生活世界」量體剪裁了一件「觀念的外衣」,而遺忘了原本作為其基礎和根源的「生活世界」。正是對「生活世界」的遺忘導致精神意義的喪失,哲學自身也產生了危機,啟蒙理性取代了古典理性,理性主義走向了膚淺化,「陷入了『自然主義』和『客觀主義』」。而「歐洲生存的危機只有兩種解決辦法:或者歐洲在對他自己的合理的生活的疏異中毀滅,淪於對精神的敵視和野蠻狀態,或者歐洲通過一種最終克服自然主義的理性的英雄主義而從哲學精神中再生。」為了克服歐洲科學的危機和人性的危機,只有重新返回到原來被「疏異」了的「合理的生活」,返回到作為其全部意義來源和基礎的「生活世界」。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的提出,對後世的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海德格爾的「日常共在世界」、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梅洛·龐帝的「知覺現象學」、哈貝馬斯的「生活世界」等等,無疑都是深受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論的啟發的。  3.胡塞爾的現象學從純粹意識出發,堅持"面向事實本身"的基本原則,通過懸置、本質還原、先驗還原等一系列"現象學反思"過程,實現了對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性顛覆。首先,通過懸置傳統形而上學的各種預設,訴諸於直觀明證性,打破了理性萬能的神話以及對各種自然主義態度的迷信;其次,通過本質還原,訴諸于思維的自由想像力,克服傳統的現成性思維和實體性思維,開闢出了一個無限可能的「可能世界」;其三,通過先驗還原,最終完成對純粹意識的深度挖掘,克服傳統的二元論傾向,實現了對傳統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超越與哲學思維的現代化。  4.現象學20世紀在西方流行的一種哲學思潮。狹義的現象學指20世紀西方哲學中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創立的哲學流派或重要學派。其學說主要由胡塞爾本人及其早期追隨者的哲學理論所構成。廣義的現象學首先指這種哲學思潮,其內容除胡塞爾哲學外,還包括直接和間接受其影響而產生的種種哲學理論以及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中所運用的現象學原則和方法的體系。現象學不是一套內容固定的學說,而是一種通過「直接的認識」描述現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說的現象既不是客觀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觀存在的經驗事實或馬赫主義的「感覺材料」,而是一種不同於任何心理經驗的「純粹意識內的存有」。  5.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比利時、聯邦德國、美國、法國分別建立了胡塞爾研究中心,對胡塞爾的思想重新深入研究,出現了不少精通胡塞爾哲學的現象學者,如比利時的梵布雷達,聯邦德國的蘭德格里伯、芬克和比麥爾。50~70年代在美國更出現了很多介紹研究現象學的學者,除早先的法伯、肯恩斯外,還有考夫曼、古爾維奇、舒茨、艾迪、伊迪、斯皮格伯格、泰美涅茨卡和納湯森等。在歐洲戰後較具獨創性的現象學者還有瑞士的精神病理學家賓斯方格、心理學家閔考夫斯基等。  6.胡塞爾的貢獻主要在於首創現象學,胡塞爾的現象學強調心理學研究的意識,是個人面對事件時產生的立即經驗。人的意識不是抽象概念,也非記憶中的舊經驗。他所指的意識,是指對某事件所產生的意識。他特彆強調個人的立即的、主觀的經驗,也就是自覺,直覺是不需靠意識判斷即可獲得的知識。因此他主張心理學家研究受試者心理現象時,應遵守「觀察先於分析」的原則,惟因此方能真正了解對方的心理現象。胡塞爾的現象學對以後心理學的諸多發現,具有極大的啟發作用。20世紀初的存在主義、完形心理學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在理論上都受到了胡塞爾現象學的影響。  7.胡塞爾的現象學從純粹意識出發,堅持「面向事物本身」的基本原則,通過懸置、本質還原、先驗還原等一系列「現象學反思」過程,實現了對傳統哲學思維方式的根本性顛覆。首先,通過懸置傳統形而上學的各種預設,訴諸於直觀明證性,打破了理性萬能的神話以及對各種自然主義態度的迷信;其次,通過本質還原,訴諸于思維的自由想像力,克服傳統的現成性思維和實體性思維,開闢出了一個無限可能的「可能世界」通過先驗還原,最終完成對純粹意識的深度挖掘,克服傳統的二元論傾向,實現了對傳統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超越與哲學思維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斯皮格爾伯格.現象學運動[A].轉引自劉放桐編著.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04.  [2]胡塞爾著.舒曼編.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60.  [3]胡塞爾著.倪梁康譯.邏輯研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2.  作者簡介:林蓉(1961—),女,福建泉州人,198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哲學學士,中共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委黨校哲學高級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學與研究。

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2/view-4806111.htm
推薦閱讀:

黃泉水口決,學習風水必備 楊公風水基礎理論大家收藏
女性主義流派和理論
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與幼兒教育改革
奇門小六壬數字理論及應用
風水術的三大核心理論

TAG:理論 | 現象 |